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茶园的形成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茶园的形成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茶园的形成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茶园的形成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茶园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园的形成山茶属是亚洲东部典型的常绿树木,在中国有190个树种,浙江地区分布野生和栽培品种总计15种。田螺山古村落内出土距今约6000年前的山茶属树根,可能是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西周时期:《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公栽培的茶园。一、唐代:官办茶园唐代茶叶大量种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园。唐代有官办茶园、寺庙茶园、私人茶园、小农茶园等。官办茶园。最早的官办茶园当属在顾渚设置的贡茶院,贡茶院的茶园面积很大,从事贡茶生产的劳工相当多,并设置了专门管理的官吏。唐穆宗时期,各州府一般都有直接管辖的茶园:“诸州府,除京兆河南府外,应有官庄宅、铺店、碾硙、茶菜园、盐畦、车坊等,宜割属所管官府。”在唐代,官办茶园处于强势地位,依靠打压小农茶园获利,甚至出现官办茶园吞并小农茶园的情况:“令百姓移茶树就官场中栽,摘茶叶于官场中造。”这种野蛮的剥夺行为招致了人们的激烈反抗,被尖锐地指斥为:“有同儿戏,不近人情。”在些官员的奋力争取之下,一些茶园又返还给了百姓,“元和十四年,归光州茶园于百姓,从刺史房克让之请也”。二、唐代:私人茶园私人茶园。私人茶园一般是士子、诗人、隐士等私人种植培育的茶园。这类茶园多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种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茶叶,更多地是表达一种生活的情趣与意境。因此,这类茶园有私人性、封闭性、情趣性的特点。白居易的诗歌中多次提到此类茶园,《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何以洗我耳,屋头落飞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在山中结庐架屋,开园植茶,身畔有香茗和管弦为伴,生活意兴盎然。三、唐代:寺庙茶园寺庙茶园。“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寺庙一般都修建于名山大川之间,这样的地理环境易于茶树的生长,南方多数寺庙中都有成片的茶园。卢子严:“早年随其懿亲郑常侍东之同游宣州当涂,隐居山岩……有僧甚高洁,好事因说其先师,名彦范,姓刘,……所居有小圃,自植茶……”除安徽宣州外,湖北寺庙中也有茶园,符载《送崔副使归洪州幕府序》云:“江夏郡东有黄鹤山,山中头陀大云精舍颢师竹院,唯一师茶圃。”寺庙中培育茶园的初衷是为了满足本寺庙僧人日常饮茶之需,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往往并不大。四、唐代:小农茶园小农茶园。唐代产茶区是由小农茶园构成的,在其基础上形成的小农茶园经济是唐代茶叶生产的主要经济形态。小农茶园规模大小不一,茶园所出产的茶叶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易,业者以茶园为生,衣食赋役皆赖于此,“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小农茶园个体不占优势,但是众多的小农茶园连成一片,共同形成了产茶区,韦处厚《茶岭》:“顾渚吴商绝,蒙山蜀信稀。千丛因此始,含露紫英肥。”这些成片的茶园在唐代茶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经常会被地方藩镇势力觊觎:“寿州茶园,辄纵凌夺。唐州诏使,潜构杀伤。”地方势力对茶园的破坏,对唐王朝的经济基础造成威胁,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政府派士兵看护茶园,“二月,诏寿州以兵三千,保其境内之茶园”。随着茶业经济的发展,小农茶园之间买卖和兼并的现象时有发生,较大规模的小农茶园开始出现,这些茶园开始以雇佣劳动的形式来运作。九陇人张守珪的茶园面积很大,在产茶季节要雇佣一百多人采摘茶叶:“初,九陇人张守珪,仙君山有茶园。每岁召采茶人力百余人,男女佣功者杂处园中。有一少年,自言无亲族,赁为摘茶,甚勤愿了慧。”

同州人王体静在浮山观种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繁衍:“积十年,乃构草堂,植茶成园,犁田三十亩以供食,不畜妻子。少言说,有所问,尽诚以对。人或取其丝,约酬利,弗问姓名皆与,或负之者,终不言。凡居二十四年,年六十二。贞元二十五年五月,卒于观原茶园。村人相与凿木为空,盛其尸埋于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