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第一章 前言**城市电网现有2座220千伏变电站位于市郊,通过 110千伏电网深入**市负荷中心进展供电。近年来,随着 **市经济社会的进展,特别是**等地区由于房地产业进展快速,导致该地区负荷急剧上升,近两年报装容量达8万千伏安,估量到2023年该地区负荷将达 12万千瓦,而目前**3个110千伏变电站最高供电负荷合计已达9万千瓦,难以满足该地区的供电需求。**秀英220千伏变电站为**电网“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建设**220千伏变电站,承受220千伏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直接供电,可以大大缓解**2座220千伏变电站的压力,有利于加强现有的11O千伏网架构造,为规划中的110千伏变电站接入系统供给可能,同时从220千伏变电站直接出1O千伏线路向周边用户和O千伏配网供电可以提高供电力气与牢靠性。**220kV变电站的供电区域主要包括 **一带,其中**是目前用电需求增长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因此只有通过引入更高一级电压等级, 负荷中心建设一个充分、牢靠的电源点,加强各级电网构造,提高电网输配电力气才能彻底改善当前供电紧急的局面。 经分析,当务之急是尽快在**地区建一座城区 220kV变电站。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地区220千伏变电站容载比,进一步加强**城区电网构造,为**城市进展供给充分、牢靠的电力供给。依据**电网总体规划,近期安排建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很有必要的。依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及有关法规的有关规定,**供电公司托付**环境科学争论院担当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编制工作。我院承受托付后,组成评价专题组,赴工程地址进展了现场勘察,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编制工作。一、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和政策123〔1998〕第253号令;4〔1997第18号令;〔二〕技术标准1HJ/T2.1-2.3-93;2《辐射环境保护治理导则 -电磁幅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3《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HJ/T24-1998。〔三〕立项及批复文件**〔四〕根底资料****二、评价目的〔一通过对同类工程运行期间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和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的类比,评价变电站电磁辐射概况;〔二〕分析、评价秀英 220KV输变电站建工程产生的工频场源〔磁场、电场〕和无线电干扰对站址地区的环境的影响;〔三〕依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规定: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本着“合理到达尽量低”原则,努力削减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的要求,对**220KV输变电站建工程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利影响水平;〔四为**220KV输变电站建工程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供给依据。三、评价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修改版〕一级标准,标准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mg/m3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0.500.150.06NO20.240.120.08TSP-0.300.20PM10-0.150.10标准污染物2标准污染物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的2类标准,见表1-2。类12别类12别昼间夜间55604550〔二〕污染物排放标准1、电磁辐射水平依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规定,220KV送变电站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标准中的评价标准的规定如下:对于高压送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依据国家标准《高压沟通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m距离处、测量频率为0.5MHz的晴天条件下不大于55dB〔μV/m。关于超高压送变电施工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依据我国有关单位的争论成果、送电线路设计规定和参考限值,推举 4KV/ 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举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 0.1mT 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执行《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限值,公众总受照耀剂量在应大于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1988〕的规定对于单个工程的影响可取上述标准中场强限值的 1/√2或功率密度限值的1/2。2、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4”中二级标准。见表 1-3。污染物CODBOD5NH污染物CODBOD5NH-N3SS二级标准≤150≤30≤25≤1503〔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4〔GB12348-901-4噪声Ⅱ类标准值〔LeqdB〔GB12348-90〕昼间噪声Ⅱ类标准值〔LeqdB〔GB12348-90〕昼间60夜间50〔三〕其它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2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1995;4《辐射环境保护治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四、评价范围依据《500KV 超高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HJ/T24-1998中的规定,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带状区域、变电所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为功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以送电线路起廊两侧 2023m带状区域、变电所围墙外 2023m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 2023m内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五、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把握的主要污染是 220KV输电导线工频电磁场产生的电磁辐射,把握目标是到达国家相关标准。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以送电线路起廊两侧 2023m带状区域、变电所围墙外 2023m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 2023m区域内的学校、村庄、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以及评价范围内的通信、播送电视、其它敏感设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5和图1-1。保护特征保护特征施施序环境保护目方位距站址距离保护对象号标〔m〕1东5居民点2南100居民点3北、西350居民点4南50根底设施5南200工厂6—送电走廊两侧侧30米带状区域内的道路包括**和财产安全其次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一、自然环境概况〔一〕地理位置〔二〕地形地貌〔三〕气候与气象特征二、社会环境概况〔一〕行政区划〔二〕人口分布〔三〕经济概况〔四〕站址概况1、效劳区域2、站址概况三、环境质量概况〔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二〕声环境质量现状第三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220KV输变电工程。二、工程性质建。三、地理位置四、工程占地面积拟建工程占地面积 20230m2。五、工程总投资按本工程设计方案给出的数据为 13842万元人民币。六、工程内容与规模〔一〕工程内容工程的建设内容如下:1、建220KV变电站1座,主变本期容量为 2×180MVA,远景最终规模3×180MVA。2、220KV进出线最终规模 2回,本期全上,建220KV输电线路回,长度约为2×8Km。3、110KV进出线线最终规模 10回,本期上 5回,本期配套建110KV线路长度合计约 2Km。4、10KV进出线最终规模 50回,本期上24回。〔二〕工程规模工程规模见表3-1目标近期远期备注目标近期远期备注主要装置1主变压器2×180MVA3×180MVA2220KV线2回2回GIS组合电气架空出线3110KV出线5回10回GIS 组合电气 8回架空、2回电缆出线410KV 无功电容补6×8016KVAr12×8016KVAr4组/台主变55偿10KV 无功电抗补偿10KV出线6×8016KVAr12×8016KVAr4组/台主变624回50回七、工程总体布置本站为南北向布置,220KV线路进出方向在变电站的北面, 110KV线路朝南正对**路出线,10KV全部经电缆隧道用电缆出线。工程建筑物主要为主把握综合楼和配电房,为使主把握综合楼在使用功能、平面布局、治理上更加合理,主控楼布置于用地的最西部,即面临**路,向北依次为主变压器, 220KV配电房。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见图 3-1,工程位置及进出线布置见图 3-2。八、主要建筑物站区内的主要建筑物包括主控综合楼, 220KV配电室。〔一〕主把握综合楼主把握综合楼建筑面积为 1215.6平方米,楼层为三层。一层功能:电缆夹层;二层:门厅、工具室、所用电室、电抗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把握室、值班室、主把握室、 10KV配电室;三层;会议室、110KVGJS室、资料室、继保仪表室、检修室、站长室、备品备件室、休息室、康乐室、厨房、卫生间。〔二〕220KV配电室220KV配电室建筑面积为 4115平方米,楼层为三层。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3-2。序号表3-2指标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单位数量1征地面积m2202302用地面积m2193993建建筑物用地面积m232254建建筑面积m253305建道路用地面积m229506站内绿化面积m260007绿化率30十、照明为了保证变电站的正常生产、生活和设备事故状况下值班人员和事故抢修人员的正常活动与工作,照明设计分为正常照明与事故照明两部份;在变电站站用电正常状况下,全站由沟通盘供全站的正常照明用电;在变电站站用电失压的状况下,设置在各重要生产场地的事故照明统一由事故照明投切装置投入到直流系统开启照明;可调角度的投光灯。十一、通风**气温高,湿度大,因此,在设计中主要留意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主把握室外除了正常的自然通风外, 另安装四台分体柜式空调机,通信室安装两台分体柜式空调机,蓄电池按通风换气每小时不小于 6次设置轴流风机,所用电室设置轴流风机作为事故排风机, 风量按每小时不少于10次换气设计。十二、给排水工程〔一〕供水水源站区引入市政自来水管网,以满足站区生产、生活与消防用水。〔二〕生活用水量站内员工共有16150L/2.4m3/d。〔三〕消防水量站区内设置消防蓄水池与消防水泵房,将自来水贮入 300m3的蓄水池内备用。〔四〕排水工程站区承受生活污水、雨水分流制,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路市政污水管网。十三、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变电站正、副站长各 1名,设置4个运行班,每班3名,全站配置门卫2名,全站共定员共 16人。第四章 工程分析一、**电网概况二、供用电概况2023年**城区售电量16.77亿KW时,比上年增长 供电负荷〔**地区〕到达33.05万KW,比上年增长13.53%。三、**城网电力需求依据**城市电网“十一五”电力进展规划中的负荷推想, 2023-2023年**城区电力需求将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3年**城区最高供电负荷估量到达37万KW;到2023年城区最高供电负荷将到达65万KW,到2023年城区最高供电负荷将到达98万KW。四、**供电区域电力负荷需求五、进出线路径〔一〕**变电站出线状况〔二〕**到**出线路径〔三〕110KV送电路径六、电气设备选择〔一〕主变压器本工程变压器为常规变压器,承受180MVA的三相三线圈有载调压变压器,考虑到本站远景为 3×180MVA,本期所上的 2台180MVA的为有载调压变压器。〔二〕母线220KV母线选用三相共箱式母线〔 GIS,110KV母线选用三相箱式母线〔GIS,10KV母线选用铜矩型导体 2×〔TMY-150×12。〔三〕220KVGIS设备220KVGIS设备主要有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快速接地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四〕110KVGIS设备110KVGIS设备主要有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快速接地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等。〔五〕10KVGIS设备10KVGIS 设备主要有限流电抗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七、电气主接线选择及回路数〔一〕220KV主接线**变电站最终规模为主变 3台,220KV进出线2回。〔二〕110KV主接线110KV远期有10回出线和3个110KV5回出线,备用5回出线。110KV主接线有三种接线方式,分别为:双母线分段接线、双母线隔离开关简易单分段接线、双母线接线。〔三〕10KV主接线承受单母线四分段六断路器接线方式。 10KV出线远期最多可建 回,本期建设24回。八、线路导线截面选择〔一〕220KV导线截面**-**双回220KV承受2×300mm2。〔二〕110KV导线截面**110KV双回路以导线截面为 300mm2,因此接入**220KV站的110KV线路均承受300mm2导线。九、工程主要设备工程主要设备见表 4-1。一名称变压器系统表4-1工程主要设备型号单位数量1电力变压器SFSZ10-M-180000/230台22中性点隔离开关GW13-110W/630A台23中性点隔离开关GW13-63W/630A台24氧化锌避雷器Y1W-73/200W台25氧化锌避雷器Y1W-146/320W台26电流互感器LJW-10台47户外母线桥TMY-150×12米2508支柱绝缘子ZS2-20/10只509氧化锌避雷器HY5WZ-17/45W台610金属铠装移开式全封闭开关柜KYN36-12台2二10KV屋内配电装置110KV进线柜及分段KYN36-12〔Z〕个4210KV馈线柜KYN36-12〔Z〕台34310KV电压互感器柜KYN36-12〔Z〕台2410KV分段柜KYN36-12〔Z〕台15金属铠装移开关全封闭开关柜KYN36-12〔Z〕台6610KV封闭母线桥米337干式空心限流电抗器XKK-11-4000-8组28干式铁芯并联电抗器BKSC-10000/10组69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CKSC-480/10-6台610高压并联电容器组TBB11-8016/334W组411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成套装置KD-XHO-630套212站用变压器SCZB10-400/10.5台213穿墙套管CWLC2-20/4000只614穿墙套管CWLC2-12/4000只615热缩绝缘绝缘套管φ200/80米27016热缩绝缘绝缘接头盒个45三110KV配电装置1110KVGIS分段接线2110KVGIS 主母线米323110KVGIS主变架空进线间隔个24110KV 架空出线间隔个55110KVGIS母线联络间隔个16110KVGIS母线设备间隔个27110KVGIS隔离开关分段间隔个18110KVGIS电压互感器间隔台39110KV避雷器HY10W-200-520台1510110KV阻波器XZK-1250-1.0/40台1511结合滤波器JL-1000-10-J8Z台1012耦合电容器OWF110/√3-0.01H台513110KV电压互感器WVL110-5H台514稀土钢芯铝铰线LGJX-630/55米36015支持绝缘子ZSW1-110/4个15四220KV配电装置1220KVGIS双母线接线2220KVGIS主母线米443220KVGIS架空进线间隔个24220KVGIS母线间隔个1520KVGIS母线PT间隔个26220KVGIS主变间隔个27线路电压互感器WVL-220-5H台28220KV避雷器HY10W-200/520台69220KV阻波器XZK-1250-1.0/40台610结合滤波器JL-1000-10-J8Z台211支持绝缘子ZSW-220(W)4K个2412钢芯铝铰线LGJX-630/55米36013玻璃耐长绝缘子串16×(LXHY4-70)串12五电力电缆110KV电力电缆YJV22-10-3×400米450210KV电力电缆YJV22-10-3×300米420310KV电力电缆YJV22-10-3×35米2704照明动力电缆VV22-1-3×35+1×10米22005照明动力电缆VV22-1-3×25+1×10米20236照明动力电缆VV22-1-2×16米1000710KV电缆干封端头RXG/GCAHN-15-400套12810KV电缆干封端头RXG/GCAHN-15-300套24910KV电缆干封端头RXG/GCAHN-15-35套4十、导线与杆塔型式〔一〕220KV导线与杆塔型式〔二〕110KV导线与杆塔型式十一、输变电站环境影响识别〔一〕电磁辐射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过程,系同空间某区域有变化的电场〔或变化的磁场〔或变化的电场〕;该变化的磁场〔或变化的电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的变化电场〔或变化的磁场〕,如此连续下去,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以有限的速度〔30万公里/秒〕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电磁辐射是放射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环境放射能量的过程。 电磁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的全部电磁现象的总和”。电磁辐射环境分各种传播途径造成的电磁辐射环境本底;另一类型是指在某一电磁辐射设备或设施的局部范围内造成较强的电磁辐射。〔二〕电磁辐射的危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磁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制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也把人们带进一个布满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里。早在1975年专汽车与电气设备大量进入家庭,城市空间人为电磁能量每年增长7%—14%,也就是说25年后环境电磁能量密度最高可增加26倍,50年后最高可增加700倍,21世纪城市电磁环境将更为简洁与恶化。二十年来,我国经济与城市化得到快速进展,城市空域的电磁环境更为简洁,随着播送、电视、微波通讯和高压电力线进入城市居民区,电磁环境逐步恶化恶化的电磁环境不仅对人类生活日益依靠的通信、 计算机与各种电子系统造成严峻的危害,而且会对人类身体安康带来危胁。总的说来,电磁波在人体中会产生热效应和生理效应。 试验证明,电磁辐射首先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随后变成内部信号再作用于神经末梢,使陈代谢、脑电等发生变化。当辐射计量超过安全值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有报道在接触工频磁场的人群中,某些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最争论觉察,工频磁场作为一种物理因素,能干扰正常的 T细胞功能,使机体的免疫监视和免疫去除力气下降,从而影响 DNA的遗传行为,能明显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确定强度的工频磁场具有促癌或协同促癌作用; 0.4及0.8mT 两个强度的工频磁场均能增加 SAPK〔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tress-activatedproteinkinase 〕的磷酸化。据报道,继“三废”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电磁辐射污染已被列入影响,电磁环境保护与电磁兼容技术已成为一个快速进展的学科领域电磁辐射对职业人群和公众可能造成的危害, 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切。因此,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切将电磁辐射作为重要因子进展监测分析。〔三〕输变电站电磁污染来源通常,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送变电站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雷达系统、电视和播送放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放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 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这类电磁辐射按频率不同可分为工频场源与射频场源,射频场源主要由无线电设备或射频设备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与电磁辐射,工频场源以大功率的输电线路所产生的电磁污染源。 变电站的辐射属于工频场源,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高压电力线、主变压器、高压开关、放电管。〔四〕输变电站电磁场特性现代电力网分布为高压〔35-220KV、超高压〔330-765KV〕及以上或本工程为电力网的电磁效应主要是通过电场、磁场和电晕三种形式发生的。1、电场特性电场强度大小与输电线相对于大地的电压成正比;电场中的导电物体〔如建筑物、树林等〕会使电场严峻畸变,从而产生确定的屏蔽作用;三相沟通输电排列方式不同,四周的电场强度也不同〔导线水平排最小。高压与超高压输电线下的地面场强〔离地面 1米处在自然界中,当天气晴朗时,大气中的电场强度远小于 4KV/M,在雷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地面强度也只到达 10KV/M。在远离高压或超高压输电线的居住环境中电场强度皆远远小于4KV/M以下,提高电线架设高度可以减小地面场强。2、磁场特性磁场强度的大小仅与电流大小有关,而与电压无关;50HZ或60HZ的磁场能很简洁穿透大多数的物体,全不受这些物体干扰。3、电晕特性当导线外表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击穿强度时,就会产生电晕放电,这时,导线外表的电场强度一般到达 30KV/CM以上,只有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外表才具有如此大的电场,因此电晕多发生在高压输电线路上。电压愈高,电晕放电就愈强,导线直径超大,电晕放电就越弱,在降雨等恶劣天气时,电晕放电总量比较猛烈。电晕放电最重要的效应是对无线电设施产生干扰。十二、输变电站电磁污染因素输变电站的电磁源为工频电磁场,主要是通过电场、磁场和电晕三种形式发生的,其设备及导线四周存在着频率为 50HZ的沟通电。输变电站电磁辐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变电站的设备及电导线产生的工频电场对四周环境的影响;〔二变电站的设备及电导线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对四周磁场强度形成干扰。〔三变电站的设备及电导线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对无线电设备产生影响;后面将进展类比分析和影响推想,具体分析秀英变电站对四周地区所产生的电磁污染影响。第五章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一、模拟类比测量〔一〕类比对象的选取由于工程的电磁辐射机理较简洁,源强也较难以确定,这里承受类比评价的方法进展电磁污染影响评价,以得到一个定量的电磁影响评价。《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中的模拟类比测量规定“进展类比测量的变电站的选取,应选用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容量、架线型式及使用条件的类似的已运行的变电站。由于工程为220KV变电站,**地区符合此条件的有**变电站,因此我们选择了**变电进展了类比监测。〔二〕**变电站概况**变电站为220KV〔150+120MVA二回,出线110KV一回,电容补偿±10MVAR〔三〕工况及类比参数测量时〔2023年11月7日〕天气为晴天,测量时段内变电站运行工况正常。气温为 30.5℃,大气压100.9千帕,相对湿度 62%。〔四〕监测工程**变电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包括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两局部, 场强度监测垂直重量,磁场强度测量垂直重量和水平重量。〔五〕测量方式监测标准按《辐射环境保护治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执行。在送变电设施正常工作时间内进展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大于15s,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假设指针摇摆较大,则延长测量时间。〔六〕监测地点1、按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中的规定,以围墙为起点,测点间距为 5m进展测量。为避开其四周输电线的影响,电磁监测点在 **变电站围墙外的西面,由围墙外 5m到150m监测电场与磁场随距离的变化状况。2、在变电站围墙内的监测点也相应地选在主变压器的西面。由主变压器5m处到围墙边〔80处〕监测电场与磁场随距离的变化状况。3、输电线路的源强监测选取无其它线路影响的 **变电站南面约500m处。以中心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展,即在离地 1.5m处的5m到50m处测量电场与磁场随距离的变化状况。4、在**变电站内的宿舍区〔距主变压器 55m〕和主控室〔距主变压器20m〕也对电场和磁场强度进展了测量。监测布点详见示意图。北北220KVGIS5至150m5至80m●●●●●●●●●●●●●●●●●●●主变压器主控楼●2729宿舍区宿舍区●**变电站监测布点示意图●●●●●●550m中心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地面投影线输电线路监测布点示意图二、电磁场测量结果监测结果详见表 5-1到表5-4。序号位置电场强度〔V/m〕序号位置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垂直重量磁场强度水平重量磁场强度〔nT〕〔nT〕〔nT〕1变电站围墙外5m5.61895.1058.60111.702变电站围墙外10m4.99390.4054.41105.513变电站围墙外15m4.79186.0049.6699.314变电站围墙外20m4.50581.5645.6993.495变电站围墙外25m4.32775.2541.1885.786变电站围墙外30m4.12270.9538.4980.727变电站围墙外35m3.90865.1135.9274.368变电站围墙外40m3.73960.5332.6368.769变电站围墙外45m3.56655.4530.5263.2910变电站围墙外50m3.38449.5327.6356.7211变电站围墙外80m3.19830.2418.9135.6712变电站围墙外100m3.02725.2817.2130.5813变电站围墙外150m2.27023.5116.4728.71表5-2 **变电站围墙内监测及统计结果序号位置电场强度〔V/m〕〔nT〕〔nT〕磁场强度〔nT〕1主变压器5m处125.01258.0486.61348.832主变压器10m处111.2626.5311.2699.533主变压器20m处81.36337.8186.4385.824主变压器50m处19.06164.289.13186.835主变压器80m处7.09499.6060.13116.34序号位置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垂〔nT〕磁场强度序号位置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垂〔nT〕磁场强度水平重量磁场强〔nT〕〔nT〕1主控楼〔距主变20m〕3.36047.5127.4954.892宿舍区〔距主变55m〕20.07215.0195.0290.26序号位置电场强度〔V/m〕序号位置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垂直重量磁场强度水平重量磁场强度〔nT〕〔nT〕〔nT〕210.2637.372.01641.36135.6258.857.77265.1789.50127.342.92134.3460.0069.7936.4878.759.0630.2020.1336.291212345中心导线弧垂最大处投影外侧5m处投影外侧10m处投影外侧20m处投影外侧30m处投影外侧50m〔一〕变电站围墙内电磁强度变化状况从监测结果和曲线分布图可看出,主变压器旁5m处的电场强度从125.0V/m渐渐衰减到80m〔西面厂界的7.094V/m125.0V/m远小于标准值4KV/m磁场强度从5m处的1348.83nT渐渐衰减到80m处〔西面厂界〕的116.34nT1348.83nT,远小于标准值0.1mT〔二〕变电站围墙外电磁强度变化状况从监测结果和曲线分布图可看出,围墙外 5m处的电场强度从5.618V/m渐渐衰减到150m处的2.270V/m最大值5.618V/m远小于标准值4KV/m。磁场强度从围墙外 5m处的111.70nT渐渐衰减到150m处的28.71nT,最大值111.70nT,远小于标准值 0.1mT。〔三〕主控楼及宿舍区电磁强度状况为了解变电站内办公及居住区的电磁强度,我们在主控楼和宿舍区各设置了一个监测点,主控楼的电场强度为 3.360V/m,磁场强度为54.89nT,宿舍区的电场强度为 20.07V/m,磁场强度为290.26nT,因受主控楼的屏蔽,因此电场和磁场强度均较低。宿舍区的测点位于室外,因此该测点与围墙内同距离的其它测点电磁场强度相当 〔见围墙内主变压器50m处测点。〔四〕输电线路电磁强度变化状况从监测及统计结果可看出,输电线路的电场和磁场强度随距离的衰减幅度比变压站本身要大得多,电场从中心导线投影外侧 5m处的210.2V/m很快衰减到50米处的9.06V/m磁场从中心导线投影外侧 处的641.36nT很快衰减到50米处的36.29nT。〔五〕本工程电磁影响评价从以上的模拟监测和结果分析来看,各测点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均远小于评价标准。从本工程的平面布置和四周环境敏感点来看,离工程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光华厂宿舍区,离主压器的距离约为70m看出,此处电场强度约为19.06V/m,磁场强度为186.83nT评价标准,其它环境敏感点离工程均在100m之外,电磁场的强度会更小。从输电线路的监测和统计结果来看,中心导线投影外侧的电磁场最大值也远低于评价标准。因此,本评价认为,工程产生的电磁场对四周环境的影响很小,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应尽可能与周边的建筑物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四、无线电干扰影响评价〔一〕无线电干扰来源变电站和输电导线的无线电干扰主要来源是电晕放电和间隙火花放电。即在导线外表或线路部件外表的电晕放电, 另一方面是绝缘子高电位梯度局部的放电和火花以及松动或接触不良处的火花。〔二〕无线电干扰特征变电站及输电导线沿着四周向外传播, 在它所经过的地方,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使沿线确定范围内的无线电接收设备, 在正常工作时所接收的有用信号的波形幅值和相位受到影响, 导致这些无线电接收设备达不到正常工作所需的信噪比。 这种干扰多发生在 50HZ工作工频电压的正半周,其电晕脉冲是突发型的,格外不规划,持续时间一般为十几μS到几百μS之间,脉冲电流的幅值约为几十 mA。无线电干扰主要对播送、电视和其它无线电设备造成干扰。〔三〕无线电干扰影响分析1、对播送、电视中心设备的干扰影响《高压沟通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米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晴天条件下不大于 〔μV/m。依据我国播送、电视播出的现状,选用40dB信噪比是比较适宜的。依据国内的测试,架空电力线、变电站对VHF频段电视〔中波、短波〕接收的干扰统计结果如表5-55-6表5-5架空电力线无线电干扰统计结果频段200-330KV500KVVHF〔I〕dB3031.8VHF〔Ⅲ〕dB2123.0表表5-6工程/dB变电站I20M的实测统计结果220-300KV40500KV47.7依据以上架空电力线和变电站的无线电干扰防护距离如表 5-7和表5-8。表5-7架空电力线路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频段220-330KV500KVVHF〔I〕/m400500VHF〔Ⅲ〕/m250350表5-8变电站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频段220-330KV500KVVHF〔I〕/m13001800VHF〔Ⅲ〕/m13001800变电站和架空电力线在满足中、短波电视波段2个防护间距国家标准GB7495《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播送收音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规定后,对播送、电视干扰影响很小。2、对播送、电视接收效果的影响播送、电视接收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信号强度与干扰场强的比值〔即信杂比〕,只要这个比值大于某一数值,接收效果就可以到达满足的效果。依据我国资料统计,我国 220KV线路的无线电干扰,标准条件下〔1MHZ,距边线20m处〕的实测统计值为43.9dB播送收听的边界效劳场强为74dB,相应信噪比SNR为30.1dB收音机,信噪比在20-24dB以上均能保持良好收听,大城市彩电收看的边界效劳场强为73dB20-30dB就能相当满足,一般在离开线路13米以外的地区,播送、电社的接收效果可以满足。因此,工程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对四周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五、防护距离目前,我国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只对架空电力线路的保护区进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修改版〔1998年修改版〔天津大学出版社,李桂中、李健家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赵玉峰著〕等文献,建议规定其安全防护区域为:〔一中心输电导线对地投影外侧宽度各为 15m的带状区域《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规定〕。〔二〕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在最大弧垂处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为4.5米,最大风偏后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为 4.0米。最大风偏后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为 5.0米《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三〕中心导线弧垂最大处对地最小防护距离为: 居民区对地距离14米,非居民区12米,跨铁路14米,跨大路14米〔参考上述文献〕。〔四〕因国家尚无变电站防护距离规定,本报告结合工程总平面布置,建议变电站工作区〔主控楼、主变压器、 220KV变配电房〕向外延长20m作为电磁辐射安全防护带。〔参考上述文献及上海市环保局马上出台的《变电站环境保护设计标准》。表5-9 变电站和输电导线四周的防护距离防护区域变电站工作区外围区域木之间的安全距离
〔m〕15.020.04.5
备注参考文献,建议的防护距离《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之规定导线与四周距离
木之间的安全距离导线在最大风偏后与建
4.0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则》之规定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则》之规定中心导线弧居民区14.0参考文献垂最大处对非居民区12.0参考文献地最小防护跨铁路14.0参考文献
则》之规定《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距离距离跨大路14.0参考文献六、环境影响防护对策针对变电设站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电磁辐射的存在,正确生疏产生电磁场的缘由,实行针对性较强的措施,通过合理地选择电气设备和实行乐观有效的布置型式, 到达把握电磁污染的目的。〔一〕变电站电磁影响防护对策1、选取恰当的系统接入方式和线路路径。变电站的进出线在穿越居民区的地段时应尽量多地承受地下电缆的方式, 来降低产生的电磁辐射。电缆由于本身构造的缘由,与架空输电线路相比,大大抑制了电场强度;同时更由于电缆的敷设方式,或敷设于隧道中,或敷设于电缆浅沟中,或穿越于电缆排管中,都有与地面隔离的措施,隧道顶和保护管都对电磁辐射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因此,承受地下电缆的方式不为一种有效的把握措施。2、在变电站的设计中,尽量削减分相设备的使用,而多承受三相设备。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三相电的特性, 将其各相产生的电磁场相抵消。例如电容器组的串联电抗器选择方式,与单相设备相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使要承受分相设备,在设计时也应当尽量分别,最大限度地抵消各相设备产生的电磁场。3、承受合理手段屏蔽电磁场。对于工频电磁辐射来讲,屏蔽的作用是相当显著的。变电站由于占地少,难以承受常规的室外布置,多采用了全户内布置的型式,高压设备往为成套装置。 GIS在母线间承受了绝缘介质,相间距离很小,同时由于其外部由金属包围,明显地把握母线产生的电磁场强度。依据国内变电变运行反响的信息说明, GIS装置对高压的辐射起到屏蔽作用,低压的10KV母线在大多数场所都承受了封闭母线桥,暴露的局部已经很少。而金属外壳也对母线的电磁场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此外,站内的分立式输电设备,如电容器等也会在运行中产生电磁场。目前的电磁场屏蔽方法可归纳为两类: 被动屏蔽和主动屏蔽,被动屏蔽是在高压设备的四周布置金属网,使它在高压设备运行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设备产生的电磁场方向相反, 从而起到减弱高压设备电磁场的作用。而主动屏蔽是承受有源设备,如双偶极子或四偶极子,产生与高压设备大小根本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场达至预期的目的。在实际中,由于场地受到限制或经济方面的缘由, 往往不能承受主动的措施,而依据被动屏蔽的思路,可以充分利用建筑设施本身的金属构造金属屏蔽网。在进展防雷接地设计的同时,可考虑适当地增加建筑中连接入金属网的钢筋,用截面较大的主筋进展连接;同时辅以增加接地极的数量,增加接地金属网的截面等,此措施能够经济有效的削减站内的电磁辐射,而且实际运行的效果反响良好。〔二〕输电导线电磁影响防护对策1、建立线路保护区,对高压输电线路的线路保护区,必需严格按照电力部门的设计标准进展规划,建立卫生防护距离走廊,走廊下的障碍物〔树木等〕应根本消退干净。2、在合理设计接入系统,把握并降低架空电力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同时加强运行维护。3、当架空电力线路经过播送收音台或电视差转台四周时,应尽量从这些台的非主要信号接收方向一侧通过。4、架空电力线在局部地段可承受降低导线外表电场强度的措施,在变电站承受降低母线及设备导线外表电场强度的措施。5、高压线路下,外表积很大的金属物体必需良好地接地。〔三〕降低无线电干扰对策针对无线电干扰的起因,为了降低这些干扰,一方面可增加无线电干扰。1、承受分裂导线,选择外表光滑的工艺稀土铝合金导线,以降低导线电晕。2并防止消灭轻荷载及无载绝缘子串及间隔棒与导线绞结部位的摇摆碰撞。3、架设导线时,尽可能承受张力放线等工艺,防止导线受磨损。4、选择线路路径时,留意从无线电设备的非工作通道方向通过。避开工业污秽地段。留意利用地形地貌进展屏蔽。〔四〕变电站规划设计的调整为削减工程对四周环境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对变电站的规划设计稍做调整。变电站拟在工作区外围设置防火墙,结合防火墙的建设,本评价要求加高防火墙,其高度不少于 3.5米,厂界周的围墙也应适当加高这样可起到屏蔽电磁和噪声的作用, 进一步削减工程对四周环境的影响。〔五〕劳动卫生该电站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进展电磁辐射防护训练, 取得上岗证才能上岗。训练内容应包括:1、电磁辐射的性质及其危害性;2、常用防护措施、用具以及使用方法;3、个人防护用具及使用方法;4、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六〕电磁辐射监测1、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监测工程: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监测布点:******监测周期及频率:每个季度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一天。监测方法:监测按《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规定的执行。第六章 厂址可行性分析一、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一〕符合**电网规划〔二〕工程站址概况〔三〕选址与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四〕四周环境敏感点和防护距离工程的四周环境敏感点为**等,从前面的环境影响分析来看,工程与周边的建筑物满足防护距离要求,满足线路铺设要求。综上所述,工程数据的选址是可行的。但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工程周边有**等居民区,因此,必需严格依据本报告所述的环保措施进展建设,避开与民纠纷。二、厂区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本站为南北向布置,220KV线路进出方向在变电站的北面, 110KV线路朝南正对**路出线,10KV全部经电缆隧道用电缆出线。主控楼布置于用地的最西部,即面临 **路,向北依次为主变压器,220KV配电房。从环保角度来看,主控楼客观上起着屏蔽电磁和噪声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工程的污染影响,如主控楼调整到工程用地东面,可减轻工程对**宿舍区的影响,但工程的平面布局是考虑了 **市电网规划的要求,满足工程的进出线要求设置的,因此,工程对四周环境的影响只能从防治措施上加以把握。工程在工作区外围建设防火墙,在建设防火墙时充分加高墙体以把握厂界噪声,因此工程的平面布局根本可行。第七章 环境风险分析本工程投产运行后,工程的主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绝缘油箱存在火灾的事故风险。以上的风险事故必需引起建设方的足够重视, 在设计和建设中应实行有效的措施对风险事故进展防范。一、风险事故因素〔一〕由于人为的缘由引发主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和绝缘油箱着火。〔二〕由于工程内部的高压开关、放电管产生的电晕、电弧引发的火灾。〔三〕由于自然灾难地震等不行抗拒的因素引发的火灾。〔四〕其他因素引发的火灾。二、风险事故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一旦发生火灾,首先引起的是财产损失和可能的人身安全,依据变电站的特性,如发生火灾,产生的环境污染不是很大,主要的影响还是安全生产方面。依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划》中的条文说明,变压器的短路一旦发生,油箱内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一个高温高压的空间并随即爆炸起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短时间降温灭火, 很快修复变压器的成功例子。因此应高度重视变压器的防火措施。火灾也会危及到主变压器和绝缘油箱,进而发生更大范围的火灾。三、风险事故防范措施〔一〕防火通道为了满足变电站的防火要求,变电站内的道路宽为 4.5米;转弯半经为12米;〔二〕主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的防火距离1、变电站内的构筑物、配电设备与主变的距离大于 10米;2、主变压器之间距离大于 l0米;3、事故油池与变电站内的构筑物距离大于 5米;4、其他少量带油设备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站用变压器 )按有关规程进展防火设计。〔三〕主变压器的防火1、依据**的实际状况,承受排油注氮灭火系统。在变压器发生火灾时,将变压器上层的高温油排入事故油池, 同时关闭油枕与变压器本体油箱的供油回路,延时 10-15秒后,高压钢瓶内的氮气从变压器底部注入,充分搅拌变压器内的上下油层,从而起到降低变压器内部油温,同时氮气布满变压器油箱表层,起到隔绝空气、防止变压器火灾事故的快速集中和变压器二次爆燃的恶性事故发生, 这一措施在爆炸前进展则火灾引起的爆炸可能事先防止。2、主变压器要设计事故油池,其容油量不得小于主变压器容量的60%。并设置灭火用沙池。〔四〕电缆防火及电缆敷设电缆防火主要承受防火封堵措施。该变电站属于重要的 220KV变电站,按规定设置一套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负责监测主把握室、通信等生产附属区域和电缆沟、道、充油电气设备等生产、生活部位;〔五〕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承受手推式和手提式灭火器,电气设备承受 CO灭火器、休息室、会议室、变压器等承受干粉灭火器。〔六〕火灾报警该变电站按规定设置一套火警探测自动报警系统。 该系统负责监测主把握室、通信等生产附属区域和电缆沟、道、充油电气设备等生产、生活部位。〔七〕防雷措施1、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包括防止雷电波沿线路袭入变电站和直击雷,避雷针用于是防护直击雷,雷电涉及其它过电压使用避雷器进展限制。 工程的过电保护设备包括内部过电压保护和外部过电压保护两局部。2、直击雷保护该变电站承受避雷针对直击雷进展保护,工程共设立 4支避雷针。〔八〕在厂内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对可能消灭的环境风险制定应急治理机制,并对全站职工定期进展安全教育,建立以厂长为首、安全、环保、消防、卫生、运行工段为网络的应急组织。〔九〕建议建设单位托付有资质的单位对本工程进展“安评”。第八章 公众参与一、公众参与的目的公众参与是建设工程在立项阶段或前期预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已将其纳入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践证明,乐观正确地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对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进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当指出,仅是对公众参与的理解与认同,不同部门、不同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生疏。就本工程而言,公众参与的目的主要是调查该工程所在地各方面、 各阶层对该工程建设的意见,使工程建设能够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其中的一此意见可能是建设部门、设计部门、环评单位考虑不到的,或是有益的、或是有弊的。在工程可研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或运行中可以承受或二、实施程序及结果汇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政府有关文件,公众参与的根本理论,参照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状况,并结合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状况,确定了实施本工程公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法。见图6-1信息公布信息反响信息公布信息反响信息汇总协商争论解决办信息沟通法工程决策图6-1公众参与流程图〔一〕信息公布为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社会公众参与,使公众了解工程工程根本状况及工程建设的目的,规模和效果及有关治理规定,协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进程进展有效的信息布。〔二〕信息反响通过对该工程的公众参与的调查,准时准确的将信息反响到环评单位,使环评单位能够准确地了解当地公众对该工程的意见。〔三〕信息汇总对反响回来的信息进展了汇总,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 30份回收25份,回收率83%,从调查结果分析:49%的被调查者根本了解工程的建设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安全IDE标准制定-洞察及研究
- 食品溯源平台优化-洞察及研究
- 赛事数据实时分析与可视化呈现技术-洞察及研究
- 基于拓扑优化的凹片形端头结构在有限空间内的散热效能提升方案
- 基于AI算法的减速阀故障预测与自愈控制架构创新
- 地理空间制图与智慧城市BIM系统对接的语义鸿沟修复策略
- 国际标准差异导致的出口设备适应性改造技术路径
- 可降解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研究
- 反射型陶瓷金卤灯在植物补光应用中的光质调控与生物效应关联性研究
- CNAS-CC02:2013 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
- 人事行政部每月工作总结
- 锅炉房设计规范
-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基础》课件
- 2025年中国造影剂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风电场运行管理课件(改)
- 京东自营采购合同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医院医用耗材SPD服务项目投标方案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债务重组合同协议书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