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一般认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B.《论演说家的教育》C.《民本主义与教育》D.《大教学论》

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到选择活动的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A.A.独立性B.多样性C.实践性D.自愿性

3.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属于态度的()。

A.认知性功能B.工具性功能C.价值表达功能D.自我防御功能

4.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现场对学生进行德育,主要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5.上海育才学校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创造的教学方法是()

A.导学式教学法

B.读议讲练法

C.合作学习法

D.六步教学法

6.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7.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8.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9.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名言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墨子C.荀子D.孟子

10.“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11.班级授课制产生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2.“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人”的提出者是()。

A.苏霍姆林斯基B.马卡连柯C.加里宁D.陶行知

13.人觉察出浮云在空中移动是一种()

A.深度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错觉

14.下列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A.音乐能力B.数学能力C.操纵能力D.观察能力

15.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A.操作技能B.动作技能C.运动技能D.智力技能

1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于()。A.A.1990年B.1993年C.1995年D.2000年

17.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增强学生体质B.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C.进行体育道德教育D.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18.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为中心,以“做中学”为基本教学方法的课程形式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技能课程

D.核心课程

1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谁的成功经验()

A.克鲁普斯卡娅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赞科夫

20.植物和单细胞动物反映形式是()。A.反映B.感应性C.感受性D.知觉

二、填空题(20题)21.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2.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3.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2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6.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7.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28.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9.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0.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1.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32.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3.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4.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5.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6.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7.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8.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9.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40.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三、论述题(5题)41.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42.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影响人格形成的诸因素。

4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做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做法进行评述。

44.如何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45.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四、论述题(5题)46.试论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47.论述如何培养班集体。

48.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49.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50.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五、辨析题(5题)5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激情。

52.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5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54.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55.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

六、(5题)56.简述美国的卡特尔提出的智力形态论。

57.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58.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像B.随意想像C.创造想像D.再造想像

59.填空题

记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或三个基本环节。

60.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参考答案

1.D

2.D对于这一题,有些考生容易选A,因为题目中涉及“学生自主选择”。但是考生只要记住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就不会选错,因为,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中没有独立性。“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理解为自愿性,所以正确答案是D。

3.B态度的工具性功能是指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

4.D

5.B

6.C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7.A

8.B如何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答案:(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2)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

9.A

10.C“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两个教育主张,他的其他的经验主张也需要掌握,如“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和“教育无目的”等。在教育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流派: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美国教育家杜威。他们都强调“三个中心”,但内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或“间接经验为中心”)和“课堂中心”;而杜威强调“学生中心”(或“直接经验为中心”)、“活动中心”,其中,杜威的“做中学”必须记住。

11.C希望考生了解一些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原因,这样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12.B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

13.CC

[解析]运动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位移的知觉,只需掌握概念即可。

14.D

15.D操作技能与动作技能是同一概念,只是提法不同。

16.B

17.A

18.B

19.BB

[解析]这四位教育家中,这个原则是有马卡连柯提出的。赞可夫所提的原则是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

20.B

21.社会家庭

22.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23.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

24.概念,判断,推理

2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6.生活化生活化

27.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28.强化强化

29.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0.混合课混合课

31.强制性强制性

32.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3.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4.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35.制度文化

36.稳定,统一

37.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38.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9.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40.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4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任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2.(1)生物遗传因素。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5)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43.(1)这一做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问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问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3)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4)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5)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44.在实际的课堂环境中,主要存在着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在竞争型目标结构中,团体成员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只有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时,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其他人成功人,则降低了某一个体成功的可能性。

在合作型目标结构中,团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团体中某一人达不到目标,则其他人也达不到目标。

在个体化目标结构中,个体是否成功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对学习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

竞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完全取消竞争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竞争手段。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

45.(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46.(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受一般的认识规律的制约,但教学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除了受普遍性的规律制约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知识的间接性;教师的传授性;途径的有效性;认识的教育性。

(2)教育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学中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即教学是以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为主。

47.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培养,虽然会因学校、教师、学生等条件不同而方法各异,但是,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其他关键因素还有内聚力、心理气氛和士气等。教师应当抓住这些关键问题来建立班集体:(1)集体目标的形成班集体的目标对每一个学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它的确立对良好班集体形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目标制定要具有正确性。其次,目标要明确,先易后难,远近结合。再次,目标的确立应让学生参与。班主任应在深刻理解教育方针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使学生认识集体协作。

48.(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49.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当做到: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

(4)进行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结合教育、教学举例,并联系上述要点阐述)。

50.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维持的时间,广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项活动上保持的时间;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51.错误。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心境。

52.错误。教师违反了《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享有的隐私权。从法律角度来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隐私权,包括通信等,受到法律的保护。

53.错误。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

54.正确。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总是按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人的自身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