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爱农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爱农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爱农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爱农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爱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丹青说“他那篇《范爱农》,我不晓得读过多少遍,每次读,都会讨厌这个家伙,然后渐渐爱他,然后读到他死掉——尸体找到了,在河水中‘直立着’——心里难过起来。”。

范爱农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先让人讨厌后让人爱,又让人难过呢?

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26年11月18日。适值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南方的革命高潮正在蓬勃兴起。鲁迅先生从北平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的小阁楼上,鲁迅写下了这篇怀念亡友范爱农的散文。鲁迅在写完该文章的第二日,因无法忍受厦大校长以及一些教员的排挤而离开厦大。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人,现代伟大的_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等在读课文及旁批,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借助此表格再次熟悉课文内容。

事件内容

时代背景

范爱农的表现/境况

作者对范爱农的情感态度

同乡会争执

留学日本期间,徐锡麟被杀

冷漠、不赞同、反对、屈服、说风凉话愤怒、觉得可恶、首先应该被革命掉酒楼叙旧辛亥革命前一年寒素、被排斥、受到迫害尽释前嫌、相熟、说些愚不可及的疯话,成为好朋友在读课文及旁批,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借助此表格再次熟悉课文内容。

事件内容

时代背景

范爱农的表现/境况

作者对范爱农的情感态度

报馆案风波

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光复

从来没有过的笑容、作监学、勤快得很、充满希望颇凄凉、失望沮丧同情、无奈、无能为力、力不从心

爱农之死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困穷、凄苦、生活漂浮、心灰意冷、绝望、淹死

悲凉、自责、内疚

2.初读课文时,你感觉范爱农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用尽量准确的语言概括自己的感受,并举出1—2处文中的具体内容来证明的感受,字数不少于100字。格式如下:观点:范爱农是一个(的人)理由:(提示:1.横线处应为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词语,例如:善良、正直等2.可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或人物对事情的态度分析人物。)外貌7段:“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24段:“还不是我们师母的?”他瞪着他多白的眼说。此处借眼睛的刻画,很好地表现了范爱农憎恶分明、傲岸耿介的性格特征,为他后面的不合世俗,“各处漂浮”,“大家讨厌他”,“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等内容埋下伏笔〕6段:“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范爱农的话是针对发电,还是针对鲁迅?是情感钝滞,还是积久突发?是冷,是热?范爱农的话主要是针对发电,是痛失师长的情感爆发。面对看似热切实际无聊的争执,保持着冷静的理智和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内心极热,对师友有着极深的感情。42段:然而事情很凑巧,季茀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赞成”表现出范对局势的清醒认识,“凄凉”表现出范对知己的不舍。“又是那样”表现出范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现状的失望。行为27段:“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30段: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闲谈。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从范爱农从未有过的的笑容和办事的勤快中,我们看到了他对革命、对改造社会有极大的热情。范爱农是冷是热?外冷内热。外冷:外表极冷,以白眼看人,面对看似热切实际无聊的争执,把不满藏之于心,冷静理智的后面是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决绝态度。内热:内心极热,对师友,对知己有极深的感情,对改造社会,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有极大热情。范爱农是个性格爽直,做事勤快,对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极为憎恨,对辛亥革命抱有极大的热情的人。范爱农一生落魄不得志,但始终保持着桀骜不屈的性格,死后连尸体都保持着直立的姿态。革命爆发后,在许多革命者脱掉布衣换上皮袍时,他仍旧是那件布袍子。范爱农也爱意气用事,在东京时与鲁迅的作对,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报复鲁迅对他的蔑视。但这用意气用事反而让人感觉范爱农性格的率直与单纯。

范爱农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在愚昧麻木四处泛滥的国家中,他的觉醒并不能使他成为民众的精神领袖,反而成为他一切不幸的根源。一方面,他因为他的先知先觉而受到一般民众和别有用心者的“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后来更因为别人的讨厌而各处漂浮,生活困窘,直到生命的尽头;另一方面,因为他的觉醒,他清醒地感受着这万难破毁的铁屋中的窒息与压抑,他感受着梦醒之后而无路可走的痛苦。范爱农失望过,失望后的冷峻让他感觉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所以他不同意发电报,他的不作为不是冷漠、妥协,而是极端愤怒后的心灰意冷。范爱农也有希望,绍兴的光复轻易的就将他的热情燃气,他为革命四处奔走,不再喝酒,勤快到没有功夫闲谈。但希望之后很快又是失望,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依旧喝酒,变化的只是景况愈困穷,言辞愈凄苦,他剩下的只是牢骚和鲁迅叫他离开的微茫的希望。最后他在困穷、苦闷和邈远的希望中结束了一生。

(1)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嘲笑”什么?又“悲哀”什么?“嘲笑”两个原本互相看不惯的人,原以为再也不会见面,然而却偏偏再次相遇;“悲哀”的是两人虽然都看不起对方,然而在现实面前,他们的境遇是如此相同,一个“在故乡做教员”,一个“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在民生凋敝的社会里,他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如此相似,惺惺相惜。(2)‘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如何理解这句话?范爱农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什么事也没得做”,此时的范爱农存着的微茫希望就是鲁迅的帮扶,而在那样的混乱社会里,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为他在北京寻点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正在这时听到噩耗,作者的负疚自责可想而知。(3)文章多次写到喝酒,既有两人的喝酒,也有范爱农的爱喝酒,甚至范爱农的落水是在一次酒后失足,这对刻画范爱农有什么作用?酒与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不解之缘。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大文豪的作品中有很多内容提到饮酒,他们受到现实社会的不公待遇,常常借酒浇愁。(3)文章多次写到喝酒,既有两人的喝酒,也有范爱农的爱喝酒,甚至范爱农的落水是在一次酒后失足,这对刻画范爱农有什么作用?鲁迅悼范爱农的诗中有“先生小酒人”的诗句,说明范爱农最初是厌酒者。但现实世界的不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苦闷使他借酒以暂时解脱。他的饮酒,既有对自身生活不如意的宣泄,也有对革命奔走不成功的无奈。鲁迅先生借对饮酒的描写,刻画了范爱农的悲剧性格,更重要的是,还写出了在范爱农因饮酒而失足落水身亡后面,一个黑暗、顽固、腐朽、“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社会。(4)报馆风波案似乎与范爱农无关,作者为何还要重点写?1、从情节上来说,鲁迅是因为报馆风波案离开的,两人的分离才有了感情上的牵挂,以及后来鲁迅的自责。2、从主题来说,报馆风波揭露了社会的冷酷,也就为范爱农的悲剧提供了背景。3、从内容来说,范爱农在东京时已经反对拍电报,报馆风波案恰好反衬了范爱农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他的性格。(5)“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这句话说明什么?这句话照应前文对范爱农傲岸耿介性格的描写。范爱农给鲁迅的信里也写道:“如此世界,实何生为,盖吾辈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惟死而已,端无生理。弟于旧历正月二十一日动身来杭,自知不善趋承,断无谋生机会,未能抛得西湖去,故来此小作句留耳”,所以这句话表现了范爱农的倔强不屈的性格。(6)“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境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为何以此句作结?殷殷情意,多少苍凉!斯人已逝,唯余孤儿寡母子这个多艰的世上。遗孀遗孤了无音讯,空有挂念而无能为力,表达了作者内心无奈伤感。

1926年11月18,正是初冬时节,独自坐在书房,鲁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悼念亡友的呢?悲痛与悼念—天人相隔不舍与牵挂—挚友前嫌尽释--非常相熟“可恶”—冷漠怯懦惊闻噩耗学校共事故乡邂逅同乡会争执自责怀念?!?

但是作者“夕拾”这片“朝花”仅仅为了表达自责怀念之情吗?1926年---艰难的一年鲁迅四十六岁3月,“三一八”惨案后,避难于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至五月始回寓。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9月《彷徨》印成。12月因不满于校长和教员的排挤,辞职。辞职前一晚于下达的小阁楼上,鲁迅写下了这篇怀念亡友范爱农的散文。

范爱农死于1912年7月,《范爱农》写于范爱农死后十四年,鲁迅写这篇散文的意图何在?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怀念亡友,深深自责。2有感于范爱农那种对理想的坚持,至死不悔,以此自勉。3.痛心于愚昧黑暗的社会依旧不变,反思革命失败的教训。4.在他身上鲁迅看到了那一代处于彷徨、苦海中的知识分子的身影,而这个身影又何尝不是自己真实的写照呢!,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悲悯所有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感伤自身的命运。

文章小结:

范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鲁迅看范爱农就像看镜中的自己。鲁迅对范悲剧命运的感伤中包含着对所有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知识分子的悲悯,也包含着对自身命运的感伤。《朝花夕拾》小引:“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作者在沉痛的自我剖析和对朋辈的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