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湘乡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自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湘乡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自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湘乡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自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湘乡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自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湘乡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自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腊八这天,人们把suànbàn放到gāocù里,封起来,为过年吃jiǎozi用。腊八开始,街上的huòtānzǐ多起来了。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灯火tōngxiāo。大年初一,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就是bǐcǐhènián了。二、积累运用。2、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徘徊(huán)

藤蔓(wàn)

严竣

身临其镜B.汤匙(chí)

笨拙(zhuō)

通宵

暴露无遗C.惩罚(chéng)

冠冕(guàn)

狼籍

司空见惯D.铁锹(qiāo)

风靡(mí)

恻隐

精兵减政3、下列词语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翡(fěi)翠

炽(chì)热

追根求原

司空见惯B.獠(liáo)牙

正(zhēnɡ)月

无独有偶

声泪俱下C.野蛮(mán)

追悼(dào)

兴喜若狂

不可思义D.侦(zhēn)探

咔嚓(cā)

死得其所

不已为然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填序号)A.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B.这帮乌合之众,只是仗着人多欺负弱小,其实不堪一击,没什么好怕的。C.对待任何问题,我们不能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有追根求源的精神。D.泉州东西塔造型独特,真是可歌可泣呀!5、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三、非选择题6、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_____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②指导员对老班长说:“_____多么艰苦,你_____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③_____我们找不到东西吃,_____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

④老班长_____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_____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⑤我_____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_____得把你们带出草地。

⑥_____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_____会起不来。7、按要求写句子。

(1)中国女足那种拼搏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仿照例句所用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句子乐园。(修改病句)

①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__________的小诗。(《草原》)

2.诗词中有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_____纸鸢”“最____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们读到了快乐有趣的童年。

3.诗词中有景,“日出江花__________,春来江水__________”“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总是春”,我们读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

4.诗词中有志,“莫道君行早,更有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我们懂得珍惜光阴。“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我们学会乐观向上。

5.文中有理,“君子_________,小人长戚戚”,孔子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穷则变,________,通则久”,古人告诉我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随机应变,这是从古至今的大智慧。10、阅读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③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了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④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⑤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⑥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1.文章的观点是

,对于这一观点,文章进一步做了阐述,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一个事例,写出叙述思路。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照问题1和3,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和主要观点的表述方式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作者就是这样利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的。

5.“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这样的事例”,用“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的思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现代散文阅读。那月光如水的夜晚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她却满腹经纶,尤其是奶奶自编自创的那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夏日的燥热刚刚退去,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每晚睡觉前,院子口的那棵梧桐树下,年幼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中,奶奶一边用手拍着我,一边念叨着:“娃娃乖,穿花鞋,花鞋哪?猫拉了,猫哪?上树啦。”奶奶一遍又一遍(

)地念叨着,奶奶的童谣犹如一支催眠曲,伴我入眠,直到我(

)。白天,奶奶又一遍一遍地教我,这是奶奶教给我的第一首童谣,也是奶奶给我上的第一堂语言文字启蒙课。儿时的记忆中,每次吃饭前,奶奶一边擦拭着饭桌,一边说:“打锣锣,扯板板。他舅来了吃啥饭?油饼馍馍下挂面,你一碗,我一碗,把他舅憋死我不管。”奶奶还用这诙谐幽默的童谣哄着我呢。“吃饭饭,擀面面,洗手手,炒肉肉。”一听到奶奶这么说,我就赶快去洗手,看着我白乎乎的小手,奶奶会夹一丁臊子奖赏我。奶奶就用这样的童谣,培养了我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少个(

)的夜晚,奶奶忙完厨房里的活计,就端出一个小凳子,在院口那棵梧桐树下,手摇一把蒲扇,为我赶着蚊子,一边又念叨着自己的歌谣:“月亮爷,明晃晃,我在河里洗衣裳,洗得白,捶得光,打发娃娃上学堂,读诗书,写文章,一考考上状元郎,喜报送到你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那棵梧桐树下,成了一个天然的小学堂,月光的清辉下,奶奶的童谣在慢慢地开启我智慧的大门。这些沾着泥土气息的童谣,也在我童稚的心灵中埋下了文学的种子,为我插上了文学的翅膀。我成年后一直酷爱文学创作,奶奶的童谣(

)!(

),一转眼多少年过去了,奶奶已含笑九泉,院口的那棵梧桐树仍然(

),多少个夜晚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下,奶奶的童谣依旧荡漾在这习习的晚风中!1.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人相应的括号内。

①功不可没②枝繁叶茂③岁月如梭

④不知疲倦⑤酣然入睡⑥月光如水

2.文章围绕“奶奶的童谣”列举了三个时间段的内容,照样子概括出其他几个时间段。

睡觉前→(

)→(

)

3.“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看来,奶奶却满腹经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的童谣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至少列举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不以“奶奶的童谣”为题,而是以“那月光如水的夜晚”为题。

6.在作者的心中,奶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7.读着文中的童谣,你是否也产生了编写童谣的兴趣?请模仿着写几句童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表达与写作

新生小宏在校园里遇到你,向你询问如何走到教学楼。请根据下图,写出你指给小宏的路线。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