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1页
市郊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2页
市郊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3页
市郊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4页
市郊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以及卫星城市的建设开展,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其中,市郊交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市郊交通并不是城市和郊区在地理位置上的简单相接,而是兼有城市土地利用和郊区土地利用,有城市属性,亦有郊区属性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相对于城市而言,其规模较小,且与郊区的关联程度较强;相对于郊区而言,与城市更为接近,是郊区向城市过渡的唯一途径,也是城市人民生活供应的主要基地,因而市郊有时也被当作城市系统的一个组成局部。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市郊交通的特殊性,市郊交通发生的事故数量逐年增多导致其伤亡加重、社会影响变大。而市郊交通这条连接城市的郊区的纽带,带动了城郊经济的开展,城市土地面积的扩张。随着市郊交通需求的逐年增大,交通事故特别是交通死亡事故越来越多。本文从研究市郊交通事故的具体事例着手详细的分析市郊交通平安。通过应用事故致因的两类危险源理论对影响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研究,探究了人、车、路、环境条件以及管理水平对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说明机动车辆能量的意外释放形式以车辆与车辆的碰撞为主,占总事故数的70%,其次是机动车辆与道路交通环境的碰撞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6%,而导致第一类危险源的能量意外释放的各项因素中,由于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能量控制失效占到了所有因素的68%。所以对市郊交通事故发生规律及交通环境进行分析,并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来总结相应的改善对策,对提升市郊交通道路平安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字: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状况影响因素ABSTRACTWiththeurban-ruralintegration,aswellas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satellitecities,betweencitiesandsuburbsareincreasinglyfrequent.Amongthem,thestatusofthesuburbantraffic,suburbantrafficisnoturbanandsuburbanlocationonthesimplephase,butbothurbanlanduseandsuburbanlanduse,cityproperty,andalsooneofthesuburbspropertyspecialeconomicandgeographicalunit,asopposedtothecityintermsofitssmallsize,andthestrongerthedegreeofassociationwiththesuburbs;termsofrelativetothesuburbsandthecityclosertothesuburbstheonlywaytotransitiontothecity,butalsothemainbaseofsupplyofthecitypeople'slives,thustheoutskirtsofsometimesbeentreatedasurbansystemsanintegralpartofInrecentyears,withtheparticularityoftheexpansionofthecityandsuburbantraffic,theoutskirtsoftrafficaccidentsisincreasingyearbyyearinthenumberofresultinginheaviercasualties,thelargersocialimpact.Analysisoflawandtrafficenvironmentontheoutskirtsoftrafficaccidents,andtoconcludefromtheplanning,design,construction,operationandmanagementimprovementmeasurestoenhancethelevelofsuburbantrafficandroadsafetyhasextremely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Theoutskirtsoftransportationlinkingtheoutskirtsofthecityties,promotetheeconomicdevelopmentofsuburban,urbanlandareaexpansion.Withthesuburbantrafficdemandincreasesyearbyyear,trafficaccidentsinparticular,moreandmoretrafficfatalities.Thispaperstudiestheoutskirtsoftrafficaccidentstoproceedwithadetailedanalysisofthesuburbantrafficsafety.Classificationofinfluencingfactorsontheoutskirtsofroadtrafficsafetythroughtheapplicationofanaccidentduetothetwotypesofhazardtheory,exploresthepeople,vehicles,roads,environmentalconditionsandmanagementlevelontheoutskirtsoftheroadtrafficsafetyimpact,theresultsshowthatthemotoraccidentalreleaseintheformofvehicleenergyvehiclesandvehiclecollision,70%ofthetotalnumberofaccidents,followedbythecollisionofmotorvehiclesandroadtrafficenvironment,26%ofthetotalnumberofaccidentscausedbydangeroussourceaccidentalreleaseoftheenergyofthevariousfactorsinoperationalerrorsduetohumanenergycontrolfailureaccountedfor68%ofallthefactors.Keywords:SuburbanRoadtrafficSafetyconditionsInfluencingfactors目录第一章绪论 21.1研究背景 21.2国内外对交通事故的研究现状 21.3论文研究的目的 21.4研究内容 2第二章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状况 22.1市郊交通特点 22.2市郊交通所存在的问题 2第三章市郊交通事故数据分析 23.1市郊交通事故数据分析 23.2市郊交通事故车辆类型分析 23.3市郊交通事故的时间分析 23.4市郊交通事故类型分析 23.5市郊交通事故道路类型分析 23.6市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2第四章市郊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研究 24.1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常用研究方法概述 24.2基于市郊交通事故两类危险源理论对影响因素分类研究 2第五章市郊交通平安的预防策略及治理对策建议 25.1引入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之规划理念 25.2注重细节-结合实际-精心设计 25.3精心施工不留缺陷 25.4加强道路养护及事故黑点的排查治理 25.5提升执法力度、加强交通平安舆论宣传 2第六章总结 2谢辞 2参考文献 2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城市经济开展和人口增长加大了对土地的需求,使城市扩张逐步超越建成区而延伸到城乡地区。这一城市蔓延的过程,使过去那种单纯对城市或农村的研究已缺乏以解释城市边界处经济开展、人类社会活动和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1]。这其中,具有城市与乡村两重性以及城市向乡村过渡性的市郊道路交通,作为城市蔓延中一种特殊的地域实体,其形成和开展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市郊是城市开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兼有城市土地利用和乡村土地利用、有城市属性、亦有乡村属性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市郊往往是不同机构、不同层次管理最混乱的地段,而作为地区开展支撑力量的交通,在市郊往往较其他地区产生的问题更多也更加复杂。市郊在城市的边缘,人员、车辆流量较大,外来人员、过往车辆集中,而交警部门的警力大局部集中在市区,因此这一部位的交通管理工作显得相对薄弱。管理人员少,管理难度大,加上道路交通平安设施不全,因而导致事故易发、频发。交警部门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个性特点的分析来加强特殊区域交通管理工作。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属于混合交通,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1)机动车总量大幅增加局部临近厂矿企业的村庄和“城中村〞居民,几乎家家户户有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而随着人们经营意识、消费观念和城市营运环境的改变,这局部地区的机动车将会逐年增加,甚至在一些通行条件好的道路上正逐步呈现城市交通的特征。(2)公交客运仍不兴旺卫星城工程的实施,使市郊道路的通车里程大大增加,为开展市郊客运创造了条件。在国有客运公司没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许多个体经营业主瞄准了这一市场,开始从事市郊客运经营。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运营时间、运营班次远远达不到群众出行需求,于是一局部经过粗略改装、平安性能差的微型面包车和私家黑车等用于营运的车辆应运而生。而相当一局部居民,交通平安意识差,往往为了节省几块钱集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往返于城市和郊区,成为市郊道路上严重交通平安隐患。(3)车辆失控漏管现象严重由于市郊道路上警力缺乏,因此报废车、拼装车、病车上路行驶现象突出,而且城郊居民购置新车上牌率、检验率低,大局部车辆不按照规定参加第三者保险或车辆商业险,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4)车辆流动性大主要表现在:其一为“入市口〞。市郊是车辆进城的必经之路,不管是外地车辆,还是本辖区车辆,都是经此“入市〞,车辆多、管理难。其二为“待发地〞。由于中心城区道路分时段、分道路禁行,许多进城车辆不得不停在市郊的道路上待发,择时进城,管理不好,很可能造成乱停乱放和道路拥堵。其三为“集散区〞。途经车辆和中心城区车辆进入市郊道路,在此分散开来,奔向四面八方。由于标志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车辆走错路乱行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四为“流动线〞。随着城市周边的经济的开展,一些城镇经营业主或外地经营业户瞄准了市郊“物需〞这个庞大市场,驾驶车辆在市郊道路上串行,流动经营,加大了市郊道路的管理难度。1.2国内外对交通事故的研究现状(1)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国际道路与平安科学?杂志每年都发表文章对世界上局部国家当年的交通平安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也包括中国。结果说明,在兴旺国家道路交通平安状况逐渐好转的同时,我国的道路交通平安状况却在持续恶化。这在交通事故的四项常用指标中都能表达出来。国内外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的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出现也是最简单的是单因素理论,这种理论偏重于对人的分析,把事故简单归结为由一种原因引起;随后单因素理论逐渐开展成为多因素理论,该理论广泛的用于各种事故分析,认为在事故分析中,主要应从“人—车—路〞三因素着手;国外在20实际80年代又提出了系统致因理论,该理论以系统的观点对引发事故的多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3]。归纳起来,单因素理论不能全面系统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但当要寻找事故的主要原因时,单因素理论的简单直观性就非常有用;多因素理论那么使人们改变了对交通事故成因的单向性、局部性思维,开始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考虑不够,没有对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系统致因理论的优点在于它将数序引入到事故研究之中,从而将致因理论建立在定量研究的根底上。但就目前我过得实际情况而言,事故数据往往只记录一种原因,因此系统致因理论及多因素理论还难于进行实际的应用。目前,我国对交通事故原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长沙交通学院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和“交通事故危险系数〞的分析方法,即交通事故成瘾综合定量分析法。其不但可以找出单个事故原因,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揭示这些因素之间的综合作用对事故发生的影响。东南大学对现行事故成因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夸大认为因素而忽略道路因素的现象归于了指正,指出了道路因素,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人的失误或者错误是影响交通平安的最深层原因。(2)道路交通事故分布规律道路交通事故分布规律的研究是建立在详实、准确和全面的交通事故原始资料的根底上,通过对事故资料的分析,找到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的规律和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以到达改善交通平安状况的目的。国外很早就已开始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早在1949年,英国伦敦大学的SmeedR.J.教授就根据欧洲20个国家10余年的交通事故资料,对事故次数与机动车及人口数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斯密德模型。目前国外对道路交通事故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日本在对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事故的研究中,不仅记载了老年人交通事故次数在各年的分布情况,而且还注明了发生事故时老年人所采用的交通方式和老年人的性别[4]。美国对事故分布情况的记录也非常细致,对驾驶员酒后驾车事故的统计中,记录了驾驶员的年龄、发生事故的时间、驾驶员的伤亡情况、车辆类型以及血液中酒精含量等相关信息。随着我国交通平安问题的日益严重,国内针对道路交通事故分布规律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如交通事故生成规律研究,山区道路交通事故以及寒冷地区交通事故分布特点的研究等。但同国外相比,我国的研究还不够细致。目前国内对交通事故分布规律的研究只停留在宏观水平,缺乏对多个因素作用的综合考虑,而且研究的成果对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有限。当然,这与事故资料记载信息较少有着直接关系。(3)道路交通事故危险点鉴别国内外在鉴别事故危险点时,常采用的方法有事故法、事故率法、事故数—事故率法、概率论—数理统计法、平安系数法等。比拟起来,上述各种方法各有侧重点和优势,应用时也各有条件要求,其中事故数法的优点是简便直观,数据来源是事故统计数据;事故率法考虑了交通量资料,比拟科学,数据来源是事故数据和交通数据。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借助计算机快速搜索事故危险点。而概率—数理统计法、平安系数法和全系数法需要完整的道路和交通数据,使用过程比拟复杂。鉴于目前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要求和交通事故信息表列举的内容,采用事故率控制法较为适用。另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济大学提出了适合于中国道路交通特点的分级鉴别的步骤和用于微观评价的事故危险点鉴别新方法——累积频率曲线法;江苏大学开发了事故危险点数据库,设计了道路交通事故危险点自动分析系统,使事故危险点的鉴别工作快速进行。(4)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国外学者曾经用三种方法将道路几何特征和交通相关变量与道路交通事故建立关系,这三种方法分别是多元线性回归、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国内常用回归分析预测法进行道路交通事故的预测建立的回归模型有一元的和多元的,有线性的和非线性的,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北京交通工程研究所建立的死亡人数预测模型和天津城市综合研究所建立的天津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模型。另外,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还有时间序列预测法〔如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自回归模型、时间序列分解法〕,以吉林大学的时系列分解预测法和北京工业大学的交通事故时间序列模型为典型;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研究的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模型较为典型,上述各种方法多用于研究宏观预测。相应的微观预测方法有北京工业大学基于数量化理论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交通事故预测的数量化模型,但最终的预测模型仍属于回归分析预测法;长沙交通学院采用改良的LM-BP网络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用于短期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华南理工大学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直接损失与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关系后,应用模糊神经网络预测道路交通事故损失。(5)道路交通平安评价国外的平安度评价方法主要有质量控制法、多元回归模型和交通冲突法。其中,质量控制法是按照质量控制理论评价某一路段上交通平安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假设任何情况下,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都服从汽车每车公里平均事故次数的泊松分布,并选取这一分布的置信水平,然后将某路段发生事故的实测值与置信水平值进行比照,如实测值大,那么说明这一路段为危险路段。多元回归模型采用回归方程预测地区或路段交通事故,在此根底上对平安度进行评价。而交通冲突法是新兴的一种以交通冲突评价替代事故评价的平安评价方法。在国内,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灰色评价方法,对五省市的交通平安状况进行了灰色聚类评价。在其评价指标中,选用了10万辆自行车死亡率来作为评价指标之一,但由于各地统计数据的缺乏以及不同地域的出行习惯使其不具有普遍意义,不适宜建立区域内统一的评价标准。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于1998年进行了道路交通平安多层次灰关联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指标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灰关联评估。1995年北京工业大学建立了道路交通平安宏观模糊评价模型,选择了10万人口死亡率、万车死亡率、千公里死亡率、事故严重性指数、事故死亡指数5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合,提出道路交通平安宏观评价的两级模糊数学模型。(6)道路交通冲突技术研究交通冲突技术是国际交通平安领域新兴开发的非事故统计评价方法,是以大样本、快速、定量研究评价交通平安现状与改善效果的特点而异于传统的事故统计评价方法。目前,交通冲突技术在世界许多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际上用于定量研究多种交通平安〔特别是地点平安〕问题及其对策的重要方法。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有,CharlesV.Zegeer等在1976年应用冲突技术评价信号交叉口绿灯信号延时系统的有效性;美国W.d.Glouz等在1982年对大堪萨斯城地区46个信号交叉口与非信号交叉口的事故与冲突进行调查,将事故和冲突分为12种类型,认为各类型冲突与同类型事故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使用模型预测的事故值与实际值相差很小。因而当事故数据缺乏或不尽可靠时,可以用冲突法对交叉口平安度进行快速评价;BrianL.Allen等通过对交叉口冲突和碰撞产生过程的分析,对交通冲突技术进行修改补充,提出后浸时间的概念,并得出结论:交通冲突技术确实能为交通工程师提供可靠的交通事故预测和评价工具;EzraHauer等在1984年论述了交通冲突技术的有效性,分析了点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差异,认为后者效果较好,与实际值较为接近;英国道路交通研究所认为根据广义的冲突定义不可能找出冲突与事故的关系,但严重冲突却与事故密切相关,所以可用冲突法作为研究交叉口交通平安的快速方法;瑞典通过实验发现受伤事故与交通环境、交通量及车辆密切相关,可用冲突技术评价交通平安措施的效果及交叉口重新改造的效果。目前国内外的大局部研究还集中在验证交通冲突是否可靠、确定哪种冲突类型与事故次数存在强相关性以及建立冲突与事故的换算模型。1997年北京工业大学建立了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概率分布模型及平安评价标准;1998年西南交通大学将城市交通平安分为特别平安、平安、平安边缘和不平安四个等级,其分级标准采用时均的冲突与混合交通当量的比值来确定;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引入交通冲突技术,于2000年对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进行了平安评价,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7)交通平安改善道路交通平安改善的研究一直是交通平安研究的重要目标,多年来人们提出了各种平安措施。兴旺国家在平安设施方面的粗放型建设已经完成,目前对管理措施已进入深入研究阶段。在信号控制方面,Utpal等人对信号协调后交叉口事故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说明,交叉口在信号协调后虽然总的事故率没有明显变化,但事故的严重程度却有很大改善;近年来,交通抑制措施已为西方国家广泛采用,并建立成一个独立学科,其主要是通过限制车速和减少车辆的数量来改善交通环境和降低事故率。目前国内关于道路交通平安改善工作还处于借鉴国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阶段,主要侧重于宏观定性的描述。使用最为广泛的改善措施是设置信号控制系统、施划标线和增加平安设施等等,鉴于我国混合交通流严重的特点以及我国的经济实力,在这些措施上下功夫,还是有潜力可挖、工作可做的。1.3论文研究的目的市郊道路交通事故的研究是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研究的重要内容,市郊道路交通平安强调的是综合性,包括人、车、路、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平安技术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对市郊交通事故的研究。市郊交通事故不但直接威胁着市郊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平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市郊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通过对市郊交通事故具体事例的深入研究分析事故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提出市郊道路交通平安改善方案,以落实市郊道路交通工程平安措施的实施,为降低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并提高市郊道路平安度奠定理论根底和实践根底。由于我国市郊道路交通事故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城市如潮水般的扩张一直居高不下,在市郊道路交通事故分布规律、成因、平安改善等方面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进行本研究对于改善市郊道路的交通平安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4研究内容(1)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状况及事故原因分析市郊道路交通是一个动态系统,市郊交通平安就是建立在系统的动态平衡之上,系统内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稳定就可能导致种种的冲突与矛盾,产生危险或隐藏危险,使市郊道路交通平安成为市郊开展的制约瓶颈。在市郊道路交通系统中,因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中诸因素的变化,就会导致各种因素恶化,如果这种状况任其开展将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市郊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上述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对影响市郊道路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为合理预防对策的建立奠定根底,是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本论文建立了灰色关联模型,进一步了确定人和车辆中的各种要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以便使交通改善措施更具针对性(2)市郊道路交通事故分布规律通过收集大量的市郊道路交通事故资料,系统研究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探讨我国市郊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事故预测和平安评价方法奠定理论根底。(3)市郊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对影响因素分类研究通过应用事故致因的两类危险源理论对影响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研究,探究了人、车、路、环境条件以及管理水平对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的影响程度。(4)市郊道路交通平安改善通过交通工程措施实现市郊道路的交通平安改善是交通界进行交通平安研究的一大任务,多年来已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本人抓住适应市郊一体化开展趋势,把公路规划与城市道路规划进行适当的融合,从道路用地、路幅宽度、路幅形式、地下管网以及路段的衔接过渡等方面前瞻性地给予考虑。第二章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状况2.1市郊交通特点(1)车辆组成复杂城郊公路上货车、摩托车、农用车占有很大比重,三者占65.07%。不同车辆的车况性能参差不齐,速度离散性大。重庆市某城郊公路上各车型的85%位车速及交通组成比例见表2-1。一些无牌无证车、改装车、报废车等在市郊公路上大行其道,平安隐患突出[2]。表2-1城郊公路上各种车型的85%位车速及交通组成比例车型小型客车大型客车小型货车大型货车农用车摩托车85%位车速/(km/h)81.663.2960.5658.2438.1953.49交通组成比例/%30.924.017.5914.0610.2933.13(2)交通环境混乱市郊公路不仅为当地交通效劳,而且还承当着过境交通的功能,车流和人流量大。但市郊公路大都是混合交通,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都在同一断面上参与交通,相互干扰十分严重。车辆随意停放、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现象司空见惯。由于缺乏严格的交通管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较为随意,各种违章现象屡见不鲜。(3)交通流的时空分布方面由于市郊是城市客运及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交通流往往具有早顶峰滞后、晚顶峰提前并且时间分布相比照拟分散的特点,交通的主流向多呈现出早上为入城方向,下午为出城方向的特点,并且不均衡性特征表现明显。(4)交通强度方面市郊交通强度受城市辐射水平的影响,研究说明,大城市辐射交通强度在近距离范围内可用负指数曲线描述,呈现渐变性之特点。(5)车速方面根据交通量自乡村向城市逐渐递减的规律,市郊越接近市区,车速下降越明显。据实验观测,间距10km时车速下降约40%,并且径向交通越靠近城市时受横向交通与径向交通各车种之间干扰的程度越大,导致车速越低。2.2市郊交通所存在的问题市郊交通流的上述特性引发了交通事故、交通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达在:(1)道路功能不明确,各种车辆混行现象严重由于市郊处于城市农村交界的特殊地带,该地区的交通结构既不同于城市里的机动车特别是小汽车充满街道的局面,也不同于农村中畜力车自行车混杂行驶的状况,而是一种多种车型并行,车种比例动态变化的混乱状况。交通结构的不合理,使原本有明确功能的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杂乱使用,尤其是商贩占道经营引起的交通混乱局面比比皆是,而且随着城乡结合部地区范围的动态性开展和经济活动频率的不断增加,这种公路、街道使用性质不明确的程度进一步加深。(2)过境交通量大,道路通行能力缺乏作为城市职能的疏散地点和农村物资外销的必经走廊,市郊往往集聚很多的过境车辆,这就需要一个有足够通行能力、规划完善的路网合理分配交通,而由于有些市郊道路设施建设落后,布局不合理,路上的车流往往处于超饱和状态,很多道路上形成“瓶颈路段〞,“卡脖子〞现象严重。(3)路网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城市农村互动开展的需要市郊的交通组成复杂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从农村到城市车种组成比例相差较大,这就造成了路网中各道路等级的变化与交通量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不能协调,路网等级的更新往往落后于车辆组成的变动,导致连接农村与城市的路网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与农村互动开展的需要。(4)静态交通设施建设不完善目前,停车难已经成为交通领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在土地利用构成不甚合理的市郊地区显得更为突出。由于商业区、居民区房屋建筑缺少合理的规划布局,该地区的停车场建设往往存在位置不合理、停车泊位缺乏、乱停乱放、管理混乱等问题,不能与动态交通设施很好地衔接,难于满足日常各种活动的需要。第三章市郊交通事故数据分析3.1市郊交通事故数据分析通过对所收集的50个市郊交通事故见表3-1进行整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表3-150起市交通事故整理表车型死伤人数地点道路类型成因时间1中巴货车14死16重伤保税区亮甲店街道钟家村附近水源地附近路段中巴车为躲避迎面行驶货车失控翻入路边的深沟18:002大货车轿车1伤307国道深州段国道路口违章超车和迎面对撞17:203大货车1伤,G25高速往江苏方向缙云出口高速出口严重超载导致爆胎发生侧翻10:304重型罐式货车大货车大型客车4伤G318线宣城宣南路口路口速度过快追尾上午5货车1伤大溪口桥面上桥路面不平整反向潘不受控制,侧翻掉入桥下15:306大货车5伤东快路南行工人村匝道附近路段快速路大货车超出限高梁,把限高梁撞到。之后面包车出租车先后撞上限高梁。4:007大货车3死2伤324国道兴业县山心镇鸣水村路段山心镇往石南镇方向一座小桥的左边车道上转弯处一棵大榕树阻挡了视线,导致车辆迎面相撞17:208大货车小轿车一伤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交会路口交叉口没有信号灯俩车没有避让12:159小轿车3伤环市东路动物园南门路段动物园南门路段为长超速行驶导致8车连续追尾12:4010大货车2伤邯临公路临西段公路黄昏该路段路灯较少光线较暗导致迎面相撞19:0011小轿车卡车1死2伤滨海县通榆镇境内灌溉渠边的公路渠边的公路上超速行驶导致迎面相撞16:2012大客车大货车18伤黑龙江七台河市东风矿去往大个岭路段客车违章超车与大货车迎面相撞9:2013越野车小轿车1死1伤莘县十八里铺公路超速行驶导致,迎面相撞掉入河沟15:0014大货车大客车5伤怀化市鹤城区223省道阳塘路段时大货车未靠右侧通行与大客车迎面相撞7:3015小轿车2死双城市双团公路公路超速行驶及采取措施不当,驶入道路左侧撞到路旁树上9:0016小轿车2人死亡呼兰区方台镇公家村公路公路无证驾车,酒后驾车,导致两车相撞15:0017小轿车2人死亡道外区永源镇水渠旁边未保证平安车速,采取措施不当,冲出路面,掉入水渠15:2018小轿车3死对青至李家公路公路酒后驾驶,未保证平安车速及采取措施不当,将车驶入道路左侧撞到树后掉入沟内。18:5019小轿车5死双城市堡旭大道公路酒后驾驶,超速行驶及操作不当,先撞到路边石上,又撞到交通信号灯柱上。19:4020小轿车5伤哈前公路公路无证,酒后驾驶,车速过快、操作不当,驶入道路右侧沟内又撞到树上20:5021面包车1死2伤安康市郊区张滩镇一便民桥便民桥河北面的拐弯处突然侧翻坠入湍急的河水中6:4022小轿车2死5伤霍州市郊区白龙十字路口十字路口逃逸,在逃逸过程中又撞到一辆两轮摩托车之后侧翻14:0023小轿车3死5伤大理市辖区宁凤线K307+347米处公路疲劳驾驶导致追尾后,4辆车辆连续相撞18:3024大客车13死宁太线1公里处公路刹车失控导致冲出护栏9:2525卡车中巴1死10伤沈阳市郊于洪区马三家子镇永安桥附近的公路桥附近的公路一辆卡车与一辆满载乘客的中巴车互不相让导致相撞15:4026小轿车电动车2伤衡水市红旗大街往南直抵滏阳新河北大堤堤坝上道路宽阔,又没有明显的限速标志、标识车速过快。18:4027平板拖车大货车5死广州广园快速路新塘与东莞市交界处的高架桥上高架桥上平板拖车失控与变道后与迎面而来的货车和另一辆平板拖车相撞5:0028小客车1死2伤茨坝镇龙泉路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路段学校附近公路夜间超速,避让行人不及时。1:1029大卡车3死316国道南平市郊东坑路段国道失控导致撞到高压电线杆失火。7:3030越野车大货车4死3伤六盘水市南环路距梅花山收费站500米路段收费站附近越野车与路外的一辆载有钢材货车,随后翻下距路面约7米高的一个建筑工地。22:0031面包车大货车1死11伤德阳天元开发区东海路与长白山路南段交会路口路口超速过路口导致迎面相撞12:0032吉普车大货车1死3伤徐闻县城郊原大水桥糖厂路口路口车速过快相撞14:1033小货车半挂车1死1伤博爱县吉鸿昌转盘往西400米处公路前后车过近,刹车不及时14:0034大卡车公交车2伤奇台县城南工业区团结南路与米东路交会处路口路口因车速过快,一辆大卡车撞上同向行驶的一辆公交车尾部8:4035泥头车混凝土车2伤斗门珠峰大道东风南路口路口直行与转弯互不相让12:0036小货车中巴车1伤在G60沪昆(杭金衢)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雨天打滑俩车相撞15:5037大货车小轿车2死1伤沈阳市沈北开发区路口追尾18:2038大客车大货车3死4伤沈北新区朱尔屯地段公路冰雪路面打滑俩车相撞17:2039大客车面包车大货车2伤沈阳沈北新区虎石台南大街公路急刹车打滑使大客车横在路上后面车撞上。15:0040大客车三轮车1死沈北新区蒲昌路中央大学城门口公路相撞6:3041半挂牵引车面包车3死5伤山东省阳信县大济路由北向南77公里公路超速行驶迎面相撞5:4042大货车1死1伤铜川市王益区赵家塬附近的后柳路上公路制动失效俩车相撞6:3043小轿车1死1伤沈阳市浑南新区某工地工地附近路段转向失效导致俩车相撞1:2044小轿车1死3伤石家庄鹿泉北方大学城旁边的公路学校旁公路超车失误与迎面来车相撞9:3045卡车2伤乌市河滩快速路珠江路立交桥立交桥一辆卡车抢道与前面卡车相撞7:3046大客车12死上海宁太线1公里公路刹车失控冲出护栏9:2547大货车小轿车3死5伤大理市辖区宁凤线K307+347米高速公路追尾四车连撞18:3048轿车运钞车1伤广西龙州县水口镇某十字路口十字路口不让行导致迎面相撞9:4049轿车5死新乡长垣县长石公路大王庄村“进周烧烤广场〞处公路轿车刹车失控撞人9:0950翻斗车小轿车1死1伤沈阳市浑南新区朗月街与恒达路交会处十字路口该交叉口刚刚修建没有设立电子监控设备所以很多机动车无视信号灯10:003.2市郊交通事故车辆类型分析一般来说,城市交通构成以机动车为主,乡村交通以拖拉机、畜力车及自行车为主,二者在市郊处交织的结果就是各类交通混行现象严重,而且各车种构成比例呈动态性变化,难以掌握规律。通过对50起交通事故数据可以看出,市郊交通不同于单纯的城市和单纯的郊区事故,在交通使用者的类型上要比前俩者复杂的很多,不仅有城市所用的很多小型车,各种大型车,还有郊区所特有的农用车,三轮车等。在所收集的50起交通事故中,交通事故车辆有中巴车、大货车、小货车、小轿车、重型罐式货车、大客车、面包车、出租车、大卡车、越野车、电动车、平板拖车、吉普车、泥头车、混凝土车、半挂牵引车、翻斗车、运钞车等。为了分析方便,可以把这些车分为三种类型: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大型车:大货车重型罐式货车大客车大卡车平板拖车泥头车混凝土车半管牵引车翻斗车中型车:中巴车小货车面包车小型车:小轿车出租车越野车吉普车运钞车经过对车辆类型进行整理得出表3-2,图3-2.表3-250起市郊交通事故车型数量表车型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数量411027图3-250起市郊交通事故车型数量图可以看出不同于城市交通事故中占据主导位置的小型车,在市郊交通事故中占最大比重的却是大型车,而大型车在市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根本上没有比拟小的事故,其严重性和高发性是城市中的小型车所不具备的,今后对市郊交通事故的研究和管理中应该加大对大型车的重视程度。3.3市郊交通事故的时间分析由于市郊道路交通是城市客运及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交通流往往具有早顶峰滞后、晚顶峰提前并且时间分布相比照拟分散的特点,交通的主流向多呈现出早上为入城方向,下午为出城方向的特点,并且不均衡性特征表现明显。通过对50起交通事故进行时间上的分析,取2个小时为一个时间段,分析后得出表3-3图3-3。表3-350起市郊交通事故时间分布表时间事故数量0:00-2:0022:00-4:0014:00-6:0026:00-8:0068:00-10:00910:00-12:00412:00-14:00314:00-16:001016:00-18:00418:00-20:00620:00-22:00222:00-24:000图3-350起市郊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市郊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段是8:00-10:00和14:00-16:00,这两个时间段中,在14:00-16:00到达最多的10起,很显然8:00-10:00城市居民进入郊区和郊区居民入城的时间,而14:00-16:00便是返城和返乡的时间,这两个时间段是交通量很大的阶段,所以很容易造成市郊交通事故,也是市郊交通事故的高发期。而城市交通事故高发期是在7:00-9:00和17:00-19:00,也说明了市郊的早顶峰滞后、晚顶峰提前的交通特性。而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凌晨和后半夜时刻也会发生交通事故,这是由于一些大型车量从城郊两地运送货物时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而城市3.4市郊交通事故类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事故处理和统计工作中都要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第六条规定:“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具体标准由公安部制定〞。为了适应事故处理中对交通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分、追究刑事责任和收取事故处理费的需要,并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等有关标准尽量协调起来,经商得国家统计局同意,决定对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标准略作修改,从1992年1月1日起在事故统计和处理中使用。现将修订的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道路交通事故分为以下四类: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缺乏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缺乏200元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缺乏3万元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缺乏6万元的事故。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所调查的50起市郊交通事故进行分类后得出表3-4、图3-4如下。表3-450起市郊交通事故类型表事故类型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事故数量3102215图3-450起市郊交通事故类型表可以看出市郊交通事故中,重特大事故是最多的为22起,轻微事故最少为3起,其表现在不同于城市的慢速和小型车的基调下,市郊交通道路行驶着大量的大型车,并且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一些大型车存在着超载,疲劳驾驶等等问题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一旦造成交通事故根本上就是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3.5市郊交通事故道路类型分析市郊交通组成复杂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从农村到城市车种组成比例相差较大,这就造成了路网中各道路等级的变化与交通量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不能协调,路网等级的更新往往落后于车辆组成的变动,导致连接农村与城市的路网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与农村互动开展的需要。市郊的交通道路有城市道路交通所具有的普通公路、高架桥、交叉口、立交桥、快速路,也有城市道路所不常见的的水渠、堤坝、田地、工地。市郊道路类型比单纯的城市道路和郊区道路要复杂的多。所调查的50个市郊交通事故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事故的发生地点有水源地附近的桥面、国道、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快速路、交叉口、公路、立交桥等。经过整理分析得出表3-5图3-5。图3-550起市郊交通事故道路类型表道路类型桥面国道高速收费站快速路交叉口普通公路立交桥事故数725218241图3-550起市郊交通事故道路类型图可以看出在在普通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是最多的到达24起,之后可以看到交叉路口的事故到达8起,这反映出在市郊交通建设上交叉口设施的不完整,比方监控实施、信号灯设施,而在城市所不常见的水源地附近的桥面也有高达7起的交通事故,市郊水网地带的公路,路窄、弯多、坡长、崖陡,线形组合不协调,行车视距达不到设计标准,缺少必要的防撞墙、隔离护栏、警示桩、照明灯光等平安设施,平安隐患突出。快速路和立交桥由于设施比拟完善,建设的比拟科学所以市郊交通事故发生的最少都为1起。3.6市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在市郊行驶的车辆速度较快根据交通量自乡村向城市逐渐递减的规律,市郊路段越接近市区,车速下降越明显。据实验观测,间距10km时车速下降约40%,并且径向交通越靠近城市时受横向交通与径向交通各车种之间干扰的程度越大,导致车速越低,所以很多都是由于车速过快造成的,通过对50起市郊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得表3-6图3-6,表3-650起市郊交通事故事故类型表事故类型迎面相撞超载追尾侧翻无交叉口设施超速酒后事故数21282494图3-650起市郊交通事故事故类型图从事故形态分布中可以看出,相撞、追尾事故是城乡结合部公路事故发生的主要形式。这两种事故形态与路侧对主线的行车干扰有很大关系,侧面相撞主要由于支路开口过多,在路口视距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发生,如行道树缺乏修剪致使行车视距变差、标志标牌可视性、路侧广告牌对视距的影响等;追尾事故多为车型种类繁多而导致车速差过大引起。其次,正面相撞、同向刮擦也占有相当比例,这也归因于市郊公路不同车型间车速差过大而导致局部车辆频繁超车有关。经过对50起市郊交通事故分析得出表5图5,可以看出迎面相撞造成的市郊交通事故是最多的到达21起,之后是超速和追尾分别到达9起和8起。第四章市郊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研究4.1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常用研究方法概述目前关于道路交通平安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5]:(1)事故预防方法主要用于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交通冲突,这是主要的改善交通平安的措施。该研究领域主要要考虑人—车—路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车辆平安设计、车辆维修和保养、道路设计、道路平安设施、交通参与者的平安教育等内容。(2)减轻伤害程度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减轻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它涉及车辆设计和道路交通控制中的平安性措施,包括平安气囊、驾驶室设计、道路应急管理系统的设计等。(3)事故调查与分析有宏观和微观两种分析方法。前者用来对一类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宏观的分析。后者那么是针对特定交通设施或某一断面如道口等进行事故分析。上述三类道路交通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中,第二和第三种研究方法缺少系统性,并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事故预防方法,传统的事故预防方法研究道路交通影响因素,大多凭研究者的统计数据和自我经验、意识去研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文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对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研究。4.2基于市郊交通事故两类危险源理论对影响因素分类研究两类危险源理论概述事故致因理论是从本质上说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开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它是将事故发生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上升到理性来认识,找出事故产生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7]。两类危险源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拥有能量的能量体,它有可能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并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约束或屏蔽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是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建立了新的事故因果链锁模型,如图4-1所示。图4-1两类危险源理论模型该理论将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物的因素归为第二类危险源,并结合能量意外释放论的观点解释了事故发生的机理,即能量屏蔽失效,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故发生的本质。提出能量体的大小决定事故严重性,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机率,为定量评估危险源的危险性奠定了根底.也是现在普遍认可的风险定义——事故发生概率与严重程度的积的根底。指明了危险源辨识的步骤,首先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然后围绕第一类危险源来辨识第二类危险源。能量转移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归因为系统中能量的转移,在事故致因理论体系中,能量转移理论非常引人注目,该理论成功地阐述了人受到伤害的原因,指明了伤害事故传播的形式,为辨识系统的危险性,制定防护措施,控制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这一理论成果已成为许多更为全面、系统的事故致因理论的根本组成局部。两类危险源理论研究方法论证能量的意外释放理论虽然受到广阔学者的推崇,由于意外转移的车辆动能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这就使得按能量转移观点对道路交通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能量的分类作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8]。另外,该理论没有揭示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深层次原因,不能从根本上采取措施,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依托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两类危险源理论,应用于道路交通系统,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一方面,此理论既考虑到了作为第一类危险源的车辆自身能量体,同时也考虑到了由于人的失误,车辆的故障和交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应用两类危险源理论对影响市郊交通事故的因素进行分类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4.2.3道路交通的两类危险源理论模型根据上述对于事故致因理论的比拟研究,应用两类危险源理论对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研究具有可行性。在道路交通事故系统里,我们认为带有动能的机动汽车为第一类危险源,机动车辆在正常的行驶过程中,机动车辆的动能按着正常的途径进行流通,即机动车辆的动能转化为克服路面摩擦力和空气做功的热能以及重力势能,不发生动能的意外释放,那么不会产生事故。当机动车辆的动能一旦失去约束或限制,那么会产生事故,这些导致机动车辆的动能约束或限制措施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这些因素包括人的操作失误、车辆的故障、道路交通环境恶劣等等,其事故模型如图4-2所示。图4-2道路交通的两类危险源理论模型4.2.4基于市郊道路交通两类危险源理论模型的分类研究根据所调查的50起市郊交通事故,按照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统计并依据图4-2所示两类危险源理论模型分类。导致机动车辆动能意外释放,使其能量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有人的失误、车辆故障、道路缺陷、交通环境恶劣,其分类统计数据如图4-3所示。对于第一类危险源即机动车辆动能,以人-机-环事故系统为纲,以能量的释放方式为目进行分类,机动车动能的释放方式主要为机动车碰撞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机动车撞人及机动车冲撞环境,其分类统计数据如图4-4所示。对于人的失误、车辆故障、道路陷、交通环境恶劣及交通管理失误五个方面的因素,按照50起市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及国内外常用的统计指标,人的失误主要从超速行驶、酒后驾驶不按规定让行、违章超车、违章占道、疲劳驾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车辆故障主要从制动失效、制动不良、转向失灵、发动机故障、灯光失效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道路缺陷主要从弯道、标识不明、红绿灯故障、路面湿滑、路障、坑洼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交通环境恶劣主要从拥堵、大雾、光线太强或太暗、大雨、大雪、大风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其具体统计数据如表4-5至表4-8所示。图4-350起事故原因分类数据图4-450起交通事故第一类危险源分类统计图图4-550起道路交通事故人失误分类统计图图4-650起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故障分类统计图图4-750起道路交通事故道路缺陷分类统计图图4-850起道路交通事故环境因素分类统计图通过应用事故致因的两类危险源理论对影响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研究,探究了人、车、路、环境条件以及管理水平对市郊道路交通平安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说明:通过两类危险源理论可知机动车辆能量的意外释放形式以车辆与车辆的碰撞为主,占总事故数的70%,其次是机动车辆与道路交通环境的碰撞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6%。两类危险源理论可知由于市郊交通上行人较少,所以机动车辆能量的意外释放形式以车辆与行人的碰撞最少,占总事故数的2%。两类危险源理论可知导致第一类危险源的能量意外释放的各项因素中,由于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能量控制失效占到了所有因素的68%。两类危险源理论可知由于市郊交通交通量较城市交通较少,所以人的操作失误中由于超速行驶导致能量控制失效占到了所有因素的32%。两类危险源理论可知由于市郊交通车辆更新较慢,所以车辆故障中由于制动失效导致能量控制失效占到了所有因素的14%。两类危险源理论可知导致第一类危险源的能量意外释放的各项因素中,由于道路缺陷而导致的能量失效占到所有因素的4%,分别为玩到阻挡视线的2%和路面不平整的2%两类危险源理论可知市郊交通收天气影响较严重这是因为市郊交通由于离城市较远导致清理不及时致使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导致的能量控制失效占到了所有因素的8%,是交通环境恶劣导致能量控制失效里所占比例最高的。第五章市郊交通平安的预防策略及治理对策建议5.1引入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之规划理念市郊公路交通平安受诸多因素影响。要有效改善平安现状,合理的道路规划至关重要。我国传统的路网规划,公路与城市道路分属两套体系,相互独立,随着经济的开展,市郊一体趋势日益明显,有些道路要明确区分其为公路还是市政道路已较为困难,再也无法用公路规划思想或城市道路规划思想来进行整体规划。因此,适应市郊一体化开展趋势,把公路规划与城市道路规划进行适当的融合,从道路用地、路幅宽度、路幅形式、地下管网以及路段的衔接过渡等方面前瞻性地给予考虑[9]。5.2注重细节-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市郊交通特性及交通环境具有区域性特点,市郊道路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常见问题提出对策。(1)增设专用的摩托车道摩托车多是我国当前大局部市郊公路的共同特征,也是事故发生最为频繁、伤亡十分严重的一种交通方式。摩托车事故高发与其价格低廉、驾驶要求门槛低、机动性太强、自身缺乏适当保护措施、行驶不标准有极大关系。因此,在路幅设计上,对于摩托车数量较多地区,可以在现有等级道路路幅划分的根底上,在局部路段设计专用的摩托车车道,减少侧向相撞事故发生[10]。(2)重视行道树的品种选择和栽种位置行车视距缺乏是市郊公路事故高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中行道树品种的选择和栽种位置是两个关键。在道路绿化设计时,防止选择长势不高、长势不快、树叶稠密的灌木丛型植被,同时栽种位置严禁靠近土路肩边缘,距离不小于3m。(3)优先选择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简单,是大局部市郊公路的路面首选类型。但从目前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事故发生比照情况来看,水泥路面比沥青路面行车平安性稍低,主要是水泥路面施工工艺控制不严或后期行车外表磨损严重致使构造深度缺乏引起,尤其是在尘土污染较为严重的市郊地段。在设计阶段,市郊公路路面类型应优先选择沥青路面。(4)引入宽容性设计理念宽容性设计理念允许驾驶员犯一些小错,但又不至于引起严重的事故伤亡。以边沟设计为例,裸露的边沟在市郊公路上到处可见,有些边沟设计尺寸偏大,常年难见几次流水,既不平安也不美观。对于市郊路段的边沟设计,应进行加盖处理,一方面保证了车辆通行平安,另一方面也拓宽了路肩宽度,提高了行人及非机动车辆的通行平安度。(5)加强交叉口处交通平安设施设计交叉口是市郊公路事故高发点,多为平交路口。在不可能设置红绿灯的情况下,建议遵照主干道提示性减速,次干道强制性减速原那么对交叉口进行限速处理,同时设立必要警示标志标牌,加强交叉口平面渠化约束效果。例如可以采取视觉减速标线、振动减速标线、陶瓷道钉减速带等减速对策;对于重要性不大的支路开口,还可以通过设置减速垄方式来到达强制减速效果。5.3精心施工不留缺陷目前较多的市郊公路规划、设计时等级拔得高,施工阶段由于资金不到位或其它原因导致施工与设计严重不符,给日后交通平安带来严重隐患。因此,在施工阶段,应不折不扣地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不应轻易改变设计图纸,如果条件确实不许,应对修改设计后可能为日后道路交通平安通行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宁可降低公路等级修建也不可强行推进不合标准要求的公路标准,尤其是交通平安设施绝不能随意削减,否那么后患无穷。5.4加强道路养护及事故黑点的排查治理道路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路况普查(建议每季度一次),及时对道路进行维修和保养。对于市郊公路交通平安而言,重点普查内容包括:路面排水、抗滑系数、路面破损、沿线视距、交通平安设施脱落损坏状况。与此同时,加强与道路交通平安执法部门的联系,根据已发事故资料,及时进行事故黑点、黑段的排查及治理。针对城乡结合部公路事故多发的一些共同特点,从视距改善、行人过街以及路设置侧缓冲区3个方面提出以下一些具体治理对策以供参考。市郊公路视距一般都比拟差,除了路侧行道树影响外,还有沿线商铺随意树立于路肩上的广告牌、与集镇交织路段的绿化植被及建筑物等。因此,要定期及时对行道树枝叶进行修剪;广告牌的设立位置距离路肩边缘的宽度不小于3m;去除集镇路段影响视距的绿化植被,无法去除时,可以设置警示标志牌配合LED警示灯进行提示性预警在没有条件设置红绿灯、人行天桥、过街地道的路段,可以采取行人过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