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氮及其化合物_第1页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氮及其化合物_第2页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氮及其化合物_第3页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氮及其化合物_第4页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氮及其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用装置乙验证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C.用装置丙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用装置丁验证镁片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2.下列叙述不思项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稀HNC)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C.镂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镂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

3.对于氨水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

B.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

C.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

D.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钱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4.氯化镀(NH’Q)是一种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

质含量的作用。氯化镀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3C.+5D.13

5.下列物质含氮量最高的是()

A.硫核B.碳接C.硝钱D.尿素

6.下列氮肥中,不含镀根离子的是()

试卷第1页,总9页

A.碳筱B.硫钱C.硝酸钾D.氨水

7.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吸烟、汽车尾气及垃圾燃烧等释放出的有害气体,

但是这种最常见、最简单的气体小分子在生物体内却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具有保护

心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NO是无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

D.NO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作氧化剂

8.下列各项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肥料

B.由合成氨制取氮肥

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变成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

D.仿生固氮

二、多选题

9.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已知:

2N0+2NaOH=NaNO+NaNO+HO、NO+NO+2NaOH=2NaNO+H0,

2322222

现有amolNO2和bmolNO的混合气体,若用足量的NaOH溶液可将其完全吸收,则a

和b的关系不可能是()

A.3a=bB.a=bC.a>bD.a<b

10.将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铜的混合物24g与600mL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NO6.72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Imol•L-iNaOH溶液使金属离子恰好沉淀,

过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物溶解后的溶液中c(Fe3+):c(Fe2+)=1:1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i•L」

C.需加入NaOH溶液1000mL

D.最后所得沉淀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可得固体64g

H.下列四种气体中,与水无法做喷泉实验的是()

A.HC1B.NHC.COD.NO

试卷第2页,总9页

12.在一定条件下,将充满NO,和0,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

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O,的体积之比是()

O22

A.8:1B.7:3C.7:1D.4:1

三、填空题

13.(1)实验室制取氨气。

①选用试剂:Ca(OH,与(填化学式)。

②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时,如将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产生_____现象;其水溶液显弱

碱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储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某种物质M

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o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最常用实验方法是利用胶体的重要性质,该性质是______。

(3)重铭酸钾(K,Cr,07)溶液是实验和科研中一种常用氧化剂。酸性条件下,Cr,O「一通

常被还原为Cr升。某同学欲用K,Cr,O:固体配制480mL0.02000mol.LT的KF'O,

溶液。

①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o

②应该称取K,Cr,。?固体的质量为。

14.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0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4)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准状况下),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15.氨气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作制冷剂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合成氨气。

试卷第3页,总9页

①亚硝酸钠与氯化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锥形瓶中盛有一定量水并滴有几滴酚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锥形瓶中溶液变红,

则气体X的成分为N2、水蒸气、和。(填化学式)

(2)某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SUNCAT的锂循环系统,可持续合成氨气,其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反应II属于,反应比属于。(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

氧化还原反应”)

16.氨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

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H,O,®2NO2+2NaOH=NaNO1+NaNO3+H9O«

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消除这两种大气污染物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

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

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如图所示,在水槽B中装有500mL水,容积为amL的试管A中充满了N。?和

NO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将试管A倒插入水槽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A中剩

试卷第4页,总9页

余气体的体积为S5amLo

(1)将A倒插入水槽B中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原混合气体中NO2与NO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2)通过导气管C向剩余0.5amL气体的试管A中持续通入氧气,A中可能观察到的现

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试管A中充满气体时停止通入氧气,然后将试管从水槽中取出,水槽B中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4(设水槽中液体的体积仍为5()()mL)。

18.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图中路线a、

b、c是工业制备硝酸的主要途径,路线1、II、III是雷电固氮过程中生成硝酸的途径。

abc

、—

NNH,—*■NO-►NO:―►HNO,

i:ID*ffl

⑴写出N2的一种用途:。

(2)实验室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工业制硝酸中c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其还原产物因硝酸溶液浓度的不同而有变

化。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NO?,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NO。实验室中,常用Cu

与浓HNC)3反应制取NO,,用Cu与稀HNC)3反应制取NOo

①请写出实验室中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o该反应中发生

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②64.0gCu与适量的浓HNC>3反应,铜全部溶解后,共收集到2moiNO?和NO的混合气

试卷第5页,总9页

体,反应中消耗HNC)3的物质的量是―(填标号)。

A.1.5molB.2.0molC.2.5molD.3.0mol

③实际上HNO3不仅可被还原为NO2或NO,浓度更稀时HNC>3还可以被还原为N2。、

N,、NH,NO:等。请将3种物质:FeSOFe(NO)和Fe(so)分别填入下面对

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iHNO+------>++N0T+H0

3--------------22

ii.Fe2++NO;+H+=Fe3++N0T+H0。

322

四、实验题

19.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

A

实验。(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2NH4CI+Ca(OH)2-CaCl2+2NHJ+2H2O)

ABCDEF

(实验探究)

(1)A装置N元素的化合价是—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o

(2)用5.35gNH4CI固体与足量Ca(OH%反应,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_L。

(NH4C1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i)

(3)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D,原因是:。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

(5)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根据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

氨气具有性质f填序号)。

试卷第6页,总9页

-?滴入酚肽

至1试液的水

a.还原性

b.极易溶于水

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7)氨气的用途很广。如可用氨气处理二氧化氮:81^也+61^02=7%+12与0该反应中氨气

体现(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五、计算题

20.已知NO不溶于水,N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3NC>2+H2O=2HNO3+NO。把

盛有48mLNO和NO2混合气体的容器倒置于水中(保持同温同压),待液面稳定后,容

器内气体的体积变为24mL,贝!!:

(1)原混合气中,NO是mL,NO?是mLo

(2)若在剩余的24mL气体中,通入6mL0,待液面稳定后,反应后容器内剩余气体体

积为mL»

(3)若在剩余的24mL气体中,通入24mLGJ2,待液面稳定后,反应后容器内剩余气体

体积为mLo

(4)若在原48mLNO、NO2中,通入mLO?再倒置于水中,气体会全部被吸收。

六、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1.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湿润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A+HO-B+C;②C+F-D;©D+NaOH^^-F+E+HO

22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D,E。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③。

(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涉及一步反应,即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写出该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第7页,总9页

七、工业流程题

22.I.合成氨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g)+3H(g)2NH(g),一种工业合成氨,进而合成尿素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223

(1)天然气中的H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HS,一定条件下向NHHS溶液

244

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吸收液再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CO2和H,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可合成CH3cH?0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氨是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可作为碱性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的总

反应式为4NH(g)+30(g)=2N(g)+6HO,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3222

0

(3)已知尿素的结构简式为||,请写出尿素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离子键

H2N—c—NH2

的化学式:。

II.某气态煌A与H?的相对密度为14,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产业

发展水平。以该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化合物G、E和I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a.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苯环的化合物)F由C、H、。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

分子质量为166,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1molF与足量NaHC03溶液反应生成

2molCO,F与足量B反应生成G。

b.H为二元醇,其蒸气密度折算成标准状况为2.77g/L,H与足量D反应生成I。

(DG的分子式为。

试卷第8页,总9页

(2)写出⑥的化学方程式:o

(3)F与H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环状化合物J,写出生成J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试卷第9页,总9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苹果块与浓硫酸不接触,只能证明浓硫酸的吸水性,不能证明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

氧化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浓硝酸和炭不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锌和铁都能导电且锌比铁活泼,和氯化钠溶液形成原电池,锌失电子,保护铁,故

C符合题意;

D.镁和稀盐酸反应放热,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无明显的反应现象,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B

【详解】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A正确;

B.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一氧化氮,B错误;

C.镣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钱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C正确;

D.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D正确;

故选B。

3.D

【详解】

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NH3-H?。,NH3H,0

中一小部分电离为钱根离子和OH。水能微弱电离出H和OH,所以在氨水中含有氨分

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镂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选D。

4.D

【详解】

试题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H元素为+1价,C1元素化合

价为-1价,设N元素化合价为x,则x+lx4-l=0,解得x=-3;

故答案为D。

5.D

答案第1页,总13页

【详解】

硫钱为(NHJSOy碳镀为NH4HCO3,硝钱为NH4NO3,尿素为CO(NH2)2,将碳钱改写

为(NHJ(HCOP2,则四种物质分子式中均含有2个N原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氮元

素含量越高,相对分子质量:(NH4)2(HCO3)2>(NH4)2SO4>NH4NO3>CO(NH2)2,故

CO(NH2)2的含氮量最高;

故答案为D。

6.C

【详解】

碳钱为NH4HCO3,硫钱为硫酸镂又称为“肥田粉”,它们都属于钱盐,含铉根离子;氨

水中一水合氨可以电离产生镂根离子,硝酸钾中不含钱根离子;

故答案为C。

7.C

【详解】

A.通常状况下,NO是一种无色气体,A正确;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遇到氧气转变为二氧化氮,会引起光化学烟雾,B

正确;

C.NO遇到氧气转变为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

D.NO中氮元素为+2价,化合价可以降低,因此能表现出氧化性、作氧化剂,D正确;

答案选C。

8.C

【详解】

A.是化合态氮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A不选;

B.是化合态氮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B不选;

C.属于自然固氮,C选;

D,属于人工固氮,D不选;

故选C。

9.AD

【详解】

答案第2页,总13页

由反应2N0+2NaOH=NaNO+NaNO+H0与

2322

NO+NO+2NaOH=2NaNO+HO可知,NO,能被NaOH完全吸收,而

2222

〃(NO):“(NC>2)=1:1时,气体也能被完全吸收,所以只要混合气体中NO?过量或与

NO的物质的量相等,气体就能被完全吸收,则a、b的关系可能是或〃=〃,a和

b的关系不可能为a<b,故选AD。

10.CD

【详解】

(56+64)g/mol

A.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铜混合,平均摩尔质量为c=60g/mol,铁和铜

2

的混合物24g,物质的量之和为五「~=0-4mol,即其中含有0.2mo1铁和0.2mol

60g/molr

6.72L八、,

铜,6.72L(标准状况)NO的物质的量为-一,-r=0.3mol,所以0.4mol的铁和铜的

22.4L/mol

混合物共转移0.3molx3=0.9mol电子,即需氢氧化钠0.9moh如果铁全部变成三价

铁,共转移0.2x3+0.2x2=lmol电子,所以有一部分铁转化为亚铁离子,设亚铁离

子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铁离子为(0.2-x)mol,根据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可知

2xmol+3x(0.2-x)mol=0.9mol-0.4mol,所以x=0.1mol,所以混合物溶解后的

溶液C(^3+):。Q62+)=1:1,A正确;

B.反应后生成硝酸亚铁、硝酸铁和硝酸铜以及NO气体,根据氮原子守恒,硝酸的物

「(0.2x2+0.1x2+0.1x3)+0.3-1mol

质的量浓度是-----------------------------——=2mol-L-l,B正确;

0.6L

,,0.9mol八……八

C.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_———=0.9L=900mTL,C错误;

1mol-L-1

D.最后所得沉淀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可得氧化铁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

().1molx160g/mol+().2molx80g/mol=32g,D错误;

故选CD。

11.CD

【详解】

能溶于水或与水能反应的气体,可与水做喷泉实验;难溶于水的气体,与水无法做喷泉

答案第3页,总13页

实验;HC1、N3都易溶于水,可与水做喷泉实验;CO、NO均难溶于水,与水无法做

喷泉实验。综上所述,故选CD。

12.BC

【详解】

设N%和。押总体积为v,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剩余气体为NO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4NO,+O,+2H,0=4HNO3、

3NO,+H,O=2HNO+NO,说明氧气不足,生成:V的NO消耗二氧化氮的体积

13V

为dVx3=;则反应4NO+0,+2Ho=4HNO中总共消耗二氧化氮和氧气的

OO--3

5V5V11、,

总体积为y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丁*工=6丫,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的体

OOJO

7V7V1

积为%-,原混合气体中NO,和O?的体积比为%-2V=7:1;

②当氧气过量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4NO2+02+2H2O=4HNO,,剩余的O,为:V,

7V7V47V

消耗NO2和O?的总体积为一口,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的总体积为&*5=J。,O,总

3V7V3V

体积为[万,故原气体中NO,和的体积比为而:才=7:3,

故合理选项是BC。

13NHC1倒吸NH+HONH-HONH++OH-FeCl

4323243

「达尔效应玻璃棒500mL容量耨2.94gU

【详解】

(1)①实验室用钱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固体与CalOH%固体反应来制取氨

气。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时,如将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现象;

氨气溶于水生成NH,NHHO电离出钱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

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H+H0NHH0NH.+OH-。

32324

(2)①红褐色胶体为氢氧化铁胶体,沸田加FeC§溶滁O利用Fe3+的水解可制得氢氧化

铁胶体,所以M的化学式为FeCl,。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可以利用此性质来验证胶体。

答案第4页,总13页

(3)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

棒和容量瓶,因为配制480mL溶液,需要的是500mL的容量瓶。

②无法直接配制480mL溶液,只能配制500mLKCrO溶液,此时应该称取KCrO

227227

固体的质量为0.5Lx0.02mol/Lx294g/mol=2.94go

14.Cu+4H++2NO-=Cu2++2NOT+2HO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蓝色,

322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3Cu+8H++2NO-=3Cu2++2NOT+4Ho加入稀硫

32

酸后,HSO电离出H+,与原溶液中的NO1构成强氧化性条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43

为3Cu+8H++2NO-=3Cu2++2NOT+4HO065mol

32

【详解】

(1)浓硝酸与铜片反应时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且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蓝色,产生

红棕色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4H++2NO=CU2++2N。T+2HO;

322

(2)铜有剩余,说明浓硝酸不足,即将结束时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直至无氢离子,

其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T+4HO;

32

(3)反应停止后,溶液中存在Cu(NO)当加入稀硫酸后,HSO电离出H+,与原溶

3224

液中的NO-构成强氧化性条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Cu+8H++2NO-=3Cu2++2NOT+4HO.

32

(4)由反应可知,最终产物为Cu(NOJ,、NO2,还可能有NO,由N守恒可知,

12.8g5.6L

n(HNO)=2n(Cu2+)+n(NO)+n(NO)=2x

3264g/mol+22.4L/mol

=2x0.2mol+0.25mol=0.65moL

A小

15NO-+NH+-NT+2HoH?NH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

2422

反应

【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有化合价的变化。

【详解】

答案第5页,总13页

(1)①亚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与氯化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N0-+NH+1=NT+2H0.②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与亚硝酸钠和氯化

2422

钱反应生成的氮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氨气,因此锥形瓶中溶液变红,则气体X

的成分为N。、水蒸气、H和NH。

223

(2)反应II是LisN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LiOH,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

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III中氢氧化锂分解生成锂、氧气和水,Li、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

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催化剂一定条件

16.NO,NO2CO+2NO---------N,+2CO,6NO.+8NH,--------------7N2+I2H,O

【详解】

(1)反应①NO2+NO+2NaOH=2NaNO2+H2。中,NO2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

NO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故答案为:NO2;NO;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

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蟹剂N2+2CO2;

(3)在一定条件下N&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则生成物为氮气和水,

一定条件一定条件

反应的方程式为6NO2+8NH3-------------7N2+12H2O,故答案为:6NO2+8NH3--------

7N2+12H2O;

17.3N0+H0=2HN0^+NO1:23:1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试管

中液面不断上升直至全充满,继续通入氧气,试管中液下降,最后充满无色气体

a

11200

【分析】

(1)NO2与会水发生反应BNC^+H^OnZHNO'+NO;按化合价变化规律找出氧化

剂、还原剂并展开计算;

(2)反应后试管内剩余气体是NO,通入氧气后与之反应,生成红棕色NO2,因此发生

NO?与水的反应再次生成NO,直到消耗完氮的氧化物,据此写反应现象;

答案第6页,总13页

(3)假设水槽中液体的体积仍为50()mL,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键在于根据氮原子

守恒〃(HNO)=〃(气体)=-LxlO-3m01:

一327.4

【详解】

(1)试管A倒插入水槽B中,NO不与水反应,NO,与水发生反应

3N0+H0=2HN0+N0.答案为:3N0+H0=2HN0+N0.

223223

3NO,+H,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NO,,NO,转变成硝酸时作

还原剂,转变成NO时作氧化剂,质量比为1:2;答案为:1:2;

根据题意得;〃(N0,)+〃(N0)=(N0,)+n(N0)],则n(N0,):

”(NO)3:1.答案为:3:1;

(2)试管A中剩余的0.5。mL气体为NO,通入氧气后,发生反应2NO+O,=2NO,、

引发3NO+HO=2HNO+NO,可合并成4NO+O+2HO=4HNO,或

2232223

4NO+3O+2HO=4HNO,据此写反应现象;答案为: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试

管中液面不断上升直至全充满,继续通入氧气,试管中液下降,最后充满无色气体;

(3)试管中充满气体时,根据氮原子守恒可得“(HNO,)=〃(气体)=,^xl0-3mol,

,,ax10-3mol_.,a

则c(HNO)=丝_________答案为:11200»

30.5L11200

18.做保护气(或制氨气等其他合理答案)

Ca(0H)+2NHCl-CaCl+2NHT+2HO

24232

3NO+HO===2HNO+NO

223

Cu+4HNO晨)===Cu(NO)+2NOf+2HoCuDFeSO

332324

Fe(NO)Fe(SO)[Fe(NO)、Fe(SO)可互换位置】

332433324

8Fe2++2NO+10H+==8Fe3++NOf+5HO

322

【分析】

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与氧气在在催化剂并在加热条

答案第7页,总13页

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发硬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

【详解】

(1)N?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很广,可做保护气、制氨气等,故答案为:做保护/或制氨气

等其他合理答案);

(2)实验室常用氯化镀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NH,,化学方程式为

Ca(0H)+2NHClACaCl+2NHT+2H0,故答案为.

24—232人——•

Ca(0H)+2NHClACaCl+2NHT+2HO.

24=232'

(3)工业制硝酸中c过程中的反应为NO,转化为硝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NO+HO=2HNO+NO,故答案为:3NO,+HO=2HNO,+NO;

(4)①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2NOJ+2HO。反应中,Cu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CU+4HNO,(浓)=Cu(NO3),+2NO,f+2H,O;CU;

②由题意可知,被还原的HN03的物质的量为1mol,参加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生成的Cu(NO)的物质的量为Imol,起酸性作用的HNO的物质的量为2mol,

323

反应中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答案选D;

③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可知HNO,做氧化剂,硫酸亚铁做还

原剂,发生的反应为HNO+FeSO->Fe(NO)+Fe(S0)+NOf+H0。根

343324322

据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

8Fe2++2NO-+l()H+=8Fe3++NO个+5HO,故答案为:FeSO.Fe(NO).

322433*

Fe(S0).8Fe2++2N0-+1()H+==8Fe3++NOf+5HO。

243*322

19.-3否22.4L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呈碱性产生白烟用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若变蓝,则收集满B、C还原性

【分析】

答案第8页,总13页

A为实验室制取氨气,B中的干燥剂为了除去水,C、D为了说明干燥的氨气不能使红

色石蕊试纸变色,干燥的氨气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生成一水合氨,能使试纸变蓝,

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呈碱性,浓盐酸易挥发,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镂

固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据此解题。

【详解】

(DA装置为制备氨气的装置,N元素的化合价是-3;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3;否;

5.35gA

(2)5.35gNHCl的物质的量n=~r=0.1mol,由化学方程式2NHQ+Ca(OH)2=

4吕/lllvzJ.

CaC%+2NH3t+犯0可知,最多可制得O.lmol的氨气,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

V=0.1molx22.4L/mol=22.4L;

故答案为:22.4L;

(3)干燥的氨气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色,干燥的氨气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生成一

水合氨,能使试纸变蓝;

故答案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呈碱性;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浓盐酸易挥

发,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镂固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

故答案为:产生白烟;

(5)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若变蓝,则收集满;

故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若变蓝,则收集满;

(6)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具有碱性;

故答案为:B、C;

⑺由反应8NH3+6NO2=7N2+12H2。可分析出N%作为还原剂,因此该反应中氨气体现

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性;

20.123616618

【详解】

⑴设NO?的体积为x,3NO2+H2O2HNO3+NO由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体积差

=2,实际体积差为(48-24)mL,3:2=X:(48-24)mL,x=36mL,V(NO)=(48-36)mL=12mL。

故答案为:12;36。

答案第9页,总13页

(2)由4NO+3O2+2H2O4HNO3,NO与。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3,通入6mL氧气

需要消耗8mL一氧化氮,容器内剩余气体为NO,体积为24mL-8mL=16mL。

故答案为:16。

(3)由4N0〜3。2知,24mLNO只需消耗18mL的。2,所以反应后容器内剩余。2为24

mL-18mL=6mL。

故答案为:6。

4N0+30+2H0=4HN0

223

(4)由43

12mL9mL

4N0+0+2H0=4HN0

2223

41可知,通入18mLCl?,可使管内气体全部

36mL9mL

被H?。吸收。

故答案为:18。

21.HNO3NHNONaNO3N0+HO===2H++2N0-+NO

433223

△小

NH++OH-NHT+HO4NH+50.一健化创一4N0+6H0

43232A2

【分析】

由“F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知,F是NH3;再结合反应关系可知,A

为N。,B为NO,C为HNO,D为NHNO,E为NaNO,据此可回答问题。

23433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为HNOD为NHNO,E为NaNO。

3433

答案为:HNO.NHNO;NaNO;

3433

(2)①NO2与水反应生成HNC)3和NO,离子方程式为

3N0+HO===2H++2NO-+NO;③NHNO与NaOH反应生成NaNO:、NH°和

2234333

A小

H,0,离子方程式为NH++OH_=NHT+H0。答案为:

/432

答案第10页,总13页

A小

3NO+HO===2H++2NO-+NO.NH++OH--NHT+HO.

223*432'

(3)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O,即NH3与。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NO和

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为:

0,4NH3+5O2JMt4NO+6HOo

4NH+50一便化剂一4N0+6HOo

32A2

222NHHS+O一定条件2NHH0+2SJ

,42------------------------32

高温高压

2C0+6H'''-CHCHOH+3H02NH-6e+60H=N+6H0

22催化剂312322

NHOCNCHO

412144

2CHCOOH+HOCHCHOH浓硫酸CHCOOCHCHOOCCH+2H0

322A32232

O

B

ClQ^+2H0

一定条件—

HOOC-COOH+HOCLFCTTOHO

、/2

CH2—CHj

【详解】

I.⑴H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HS,一定条件下向NHHS溶液中通入

244

空气,

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反应过程中生成一水合氨,

依据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冬件

2NHHS+O2NHHO+2SJ。

4232

故答案为:2NHHS+O-[条件-2NH-HO+2SJ;

4232

高温、高压

⑵根据原子守恒可得2co+6H"CHCHOH+3H0;根据电池的

22催化剂322

总反应式4NH(g)+30(g)—2N(g)+6H0(g)可知,通入氨气的一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