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1页
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2页
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3页
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4页
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分)楚国创造了八百年辉煌历史。下列楚文化不涉及化学变化

的是()

A.铜矿炼铜B.玉器打磨C.高粱酿酒D.粘土制陶

2.(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牛奶C.84消毒液D.蒸储水

3.(2分)“荷花送香气”说明了()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具有一定质量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分子在不断运动

4.(2分)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盆B.竹筷C.纯棉毛巾D.铝质饮料罐

5.(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熟石灰用作改良酸性土壤

B.石墨用作电极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碳酸氢钠用作制发酵粉

6.(2分)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7.(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操作正确的是()

8.(2分)我国万米深海潜水器“奋斗者”号载人舱外壳材料采用的

是钛合金,钛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

TiO2+2Cb+2C图温TiC14+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TiCh是氧化物

D.钛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钛高

9.(2分)打火机中的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和丁烷(C4H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烷和丁烷都为有机物

B.一个丁烷分子中含有14个原子

C.氢的质量分数丙烷低于丁烷

D.丙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02点燃3co2+4出0

10.(2分)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Ba(OH)2=BaSO4I+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为氯化铁B.X只能为硫酸

C.丫可以为氢氧化铜D.丫不一定是水

11.(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硫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钾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

溶液中

C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分别滴加酚酸溶液

D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分别加入适量蒸馈水溶解

钱固体

A.AC.CD.D

12.(2分)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

图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已知A点表

示SO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硫元'

素化S?3,,

合价高X"D'_E")

—►--------

C

单质氧化物酸盐物质的类别

A.B点表示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C点表示的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C.D点表示的物质和硝酸钢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D.E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a2sCh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0分)

13.(4分)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为世界粮食事业

作出卓越贡献。化学与农业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稻在我国首种成功。海水呈弱碱性,其pH7(填

”或"v")。

(2)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中,三种元素需求量较大。

(3)大米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和水,

同时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

(4)把稻草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可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

成分为o

14.(4分)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碳中和”通常

可采取如下措施:

(1)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

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R+6X一定条件(OH)3+3H2t,则X的化学式为,B

(OH)3中B的化合价为o

(2)碳“捕捉”与封存:碳“捕捉”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某

种有机清洁燃料,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o

15.(4分)如图为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

要求填空:

(1)x的值是O

(2)微粒A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

(3)微粒D和微粒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A、B、C、D、E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有种。

16.(4分)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

一定条件下,将N%、C(h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NaCI+CO2+H2O+NH3—NaHCO3I+NH4CI,过滤,滤液中主要含

有NH4CI>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4CkNaCI>NaHCCh三

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c时,氯化铉的溶解度是go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镀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过

滤、洗涤、干燥。

(4)将60℃时氯化铁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

水,然后降温至t°C,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

号)。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的质量:甲〈乙

C.溶液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17.(4分)某同学发现不同类别物质之间转化有规律可循,画出了

如图思维导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一”

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B、C、D、E五种

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物质中的一种,D的

俗名为纯碱,C为铁锈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o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为o

(3)取A和C的混合物ag与足量的B的稀溶液完全反应,所得

溶液中溶质G的最大质量应小于g(用含a的代数式

表示)。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8.(4分)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镒、稀硫酸、石灰石、稀盐

酸、锌粒以及如图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CO2,选择的仪器是(填

序号)。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02,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

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z从导管口

进入(填“a”或"b”)。

19.(6分)增氧剂可用于给鱼池增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增氧

剂的增氧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该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

色晶体,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Na2c03・3氏0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

较稳定,能缓慢分解,受热容易分解。

【提出问题】增氧剂真的能增氧吗?

【初次探究】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储水,观察到固

体完全溶解,无气泡产生;加热

【作出猜想】该兴趣小组结合资料和实验现象推测增氧剂溶于水后

生成Na2cCh和H2O2O

【再次探究】该兴趣小组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实验结论

(1)另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一溶液中含有

中,加入足量蒸储水,待出。2。该操作

其完全溶中出。2参与

解____________,将带火反应的化学

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方程式为_

(2)待步骤(1)完全反应后,产生白溶液中含有

将所得物质过滤,加入.色沉淀Na2c03

【得出结论】该增氧剂的增氧原理为O

【评价反思】该增氧剂的保存方法为O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0.(6分)工业制得的碳酸钾中常含有氯化钾。现取含氯化钾杂质

的碳酸钾样品1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4g,向该样品中加入一

定量的稀盐酸,得到47.8g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O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为go

(3)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

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参考答案:A、铜矿炼铜,属于化学变化;

B、玉器打磨,属于物理变化;

C、高粱酿酒,属于化学变化;

D、粘土制陶,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o

2.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质组成,空气、牛奶、84消毒液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

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参考答案:A、空气中有氧气,属于混合物;

B、牛奶中有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故选项错误;

C、84消毒液属于溶液,属于混合物;

D、蒸储水是一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3.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

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

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

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荷花送香气,能闻到花的香味,向四周扩散。

故选:Do

4.解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

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

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A、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故选项正确。

B、竹筷是用竹子制成的,故选项错误。

C、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故选项错误。

D、铝质饮料罐是用铝合金制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5.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

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

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参考答案:A、熟石灰用作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

故选项错误;

B、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故选项错误;

D、碳酸氢钠用作制发酵粉是利用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故选:Bo

6.解析:A.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B.根据防范爆炸的做法来分析;

C.根据防范爆炸的做法来分析;

D.根据防范爆炸的做法来分析。

参考答案:A.油锅着火可以锅盖盖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灭

火原理;

B.燃气泄漏不能点火检查,以防发生爆炸;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氢气要提前验纯,选项说法正确;

D.面粉厂内弥漫着可燃性的面粉颗粒,与空气充分混合,所以面粉

厂内要禁止吸烟。

故选:Bo

7.解析:A、根据水的净化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

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A、活性炭净水器净水时,下端管口是进水管,图中

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二低,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C、量取液体时,图中仰视刻度。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

试纸上,读出pH,以免污染待测液。

故选:Ao

8.解析: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

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

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三种,不属于置换反应。

B、C属于单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

错误。

C、TiOz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

化物。

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9.解析: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

酸和碳酸盐;

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丙烷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参考答案:A.丙烷和丁烷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为有机物;

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丁烷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

选项说法正确;

C.丙烷(C3H5)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一些Jxioo%;丁

12X8+1X8

烷(C3H10)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IO选项

12X4+5X10

说法错误;

D.丙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为C3H8+402点燃3co7+4H2O,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10.解析:根据题意,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X+Ba(OH)2-BaSO4I+2Y,则X中含有硫酸根离

子,丫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显-1价,则丫中阳离子的化

合价应为+1价,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A、X不可能为氯化铁,不能生成硫酸领。

B、X不是只能为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Y不可以为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C11SO4

=Cu(OH)4!+BaSO4I,不符合上述化学方程式。

D、硫酸钠与氢氧化领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钠,也可能是

氢氧化钠等。

故选:Do

11.解析:A.根据除杂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D.根据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参考答案:A.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除

去氯化钾,不符合除杂的原则;

B.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

质,选项说法正确;

C.稀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配试液变色,氢氧化钾溶液能使无色酚酰试

液变红色,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硝酸较溶于水吸收热量,现象不

同,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o

12.解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分类以及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分类以及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参考答案:A.B点所示物质是一种单质,即硫,选项说法正确;

B.C点对应的物质是一种氧化物,其中硫元素显+4价,二氧化硫

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C.D点表示的物质是一种酸,其中硫元素显+6价,硫酸能与硝酸

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选项说法正确;

D.E点表示的物质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显+4价2s04,选项说法

错误。

故选:Do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0分)

13.解析:(1)根据溶液酸碱性与pH关系分析。

(2)根据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钾分析。

(3)根据糖类在人体内的消化分析。

(4)依据沼气的主要成分分析解答;

参考答案:(1)海水呈弱碱性,其pH>7;

(2)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中,需求量较大的是氮、磷、钾

(3)大米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葡萄糖和水,

同时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

(4)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故答案为:(1)>;

(2)氮、磷、钾;

(3)葡萄糖;

(4)甲烷。

14.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

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来分析。

参考答案:(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后有:2个硼原子,所以6个X分子中含有

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20;在化合物中,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

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3中B的化合价为+6;故填:H2O;

+3;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NaOH+CO2=Na2CO5+H2O;故填:2NaOH+CC>8=Na2cO3+H3O;

(3)在催化剂催化作用和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

甲醇和水2+3H3一里驯--CHOH+HO;故填:

一定条件32

CO+3H—--CHOH+HQO

52一定条件52

15.解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

B、根据在原子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分析;

C、根据元素及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D、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的种类。

参考答案:(1)在B中,最外层电子数是6,未达到稳定结构,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2)微粒A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属于原子,对应的元素位于元

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3)微粒D和微粒E分别属于钠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分别是+1

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o

(4)A、B、C、D、E五种粒子共有四种质子数。

故答案为:(1)8;

(2)二;

(3)Na2S;

(4)四。

16.解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

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

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

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MX100%;

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有两种: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物质的溶解度

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时,应该用蒸发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

化影响较大时,应该用降温结晶.

参考答案:(1)60℃时,氯化钱的溶解度是55.2g。

故填:55.2o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

氢钠溶解度最小。

故填: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溶解度最小。

(3)氯化铉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并且随着温度升高而增

大、降温结晶、洗涤。

故填:降温结晶。

(4)A.将60℃时氯化铉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

10g水,然后降温至t°C,因此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60℃时氯化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分别蒸发掉10g水,该选

项说法正确;

C.实验过程中析出氯化钱的质量大于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降温至后都仍然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

乙。

故填:ABDo

17.解析:B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可知B为硫酸,D的俗名为

纯碱,可知D为碳酸钠,C为铁锈的主要成分,可知C为氧化铁,

B为酸,C为氧化物,D为盐,所以A和E从单质和碱中选择,

C氧化铁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A,则A为铁,则E为碱,

B硫酸与C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E为碱,可与硫酸铁反

应,所以G为硫酸铁,E可以生成碳酸钠,因此可知E为氢氧化

钠,硫酸与铁可以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硫酸亚铁可与碳

酸钠反应,所以F为硫酸亚铁,由此可知,A为铁,B为硫酸,C

为氧化铁,D为碳酸钠,E为氢氧化钠,F为硫酸亚铁,G为硫

酸铁;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参考答案:(1)根据题目信息中B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可知

B为硫酸,可知D为碳酸钠,可知C为氧化铁,C为氧化物,所

以A和E从单质和碱中选择,则A为铁,B硫酸与C氧化铁反应

生成硫酸铁和水,可与硫酸铁反应,E可以生成碳酸钠,硫酸与铁

可以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F为硫酸亚铁,A为铁,C为

氧化铁,E为氢氧化钠,G为硫酸铁;

故答案为:FeSO4o

(2)D为碳酸钠,E为氢氧化钠,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

淀符号2cO8+Ca(OH)2=CaCO3!+7NaOH;反应符合反应为相

互交换组分生成新物质的特点;

故答案为:Na2CO3+Ca(OH)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3)A为铁,C为氧化铁,设生成硫酸亚铁质量为m,

Fe+H6SO4=FeSO4+H8t

56152

agm

56agm=19

武丁Ta§

若全部为氧化铁,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n,

Fe2O7+3H2SO7=Fe2(SO4)7+3H2O

160400

agn

160agn=4

400^7n7a§

所以最大质量是全部转化为硫酸铁,但是是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

5.

了ag,

故答案为:$a。

2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8.解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

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组装装置所需的仪器;

(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根据反

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氢气的性质和装置⑨的特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

取二氧化碳,属于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利用上述仪器和

药品制取CO2,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③⑥;

(2)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有:

③④⑤⑦⑧;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

气等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

则氏从导管口1)进入。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⑥;

(2)试管;2KCKhi2^7Ka+3O2t;

(3)bo

19.解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

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碳酸钠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领沉淀和氯化钠。

参考答案:【再次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实验结论

(1)另取少量增氧剂带火星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

于试管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