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大桥桥面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松原大桥桥面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松原大桥桥面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松原大桥桥面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松原大桥桥面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②扩散参数及修正垂直扩散参数δz按下式计算:水平扩散参数σy按下式计算:式中:δza—常规垂直扩散参数,m;δya—常规水平横风向扩散参数,m;a、b、c、d—扩散参数的系数和指数,其值与大气稳定度有关。(4)预测结果本次评价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小时平均值,即CO为10mg/m3,NO2为0.20mg/m3。预测风向与拟建道路平行(θ=0°)、风向与拟建道路垂直(θ=90°)二种情况时,D类稳定度下NO2、CO两种主要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见表37。表37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单位:mg/m3预测年份污染物θ距路中心线距离(m)10203050801001502002017NO200.07840.05240.03040.01190.01000.00520.00210.0011900.03940.04110.03280.02860.02290.01630.01310.0104CO01.30180.96850.60840.40890.18020.09030.03060.0097900.35050.31970.28630.23010.18330.15230.12560.10012024NO200.13300.08680.04490.02680.01990.01210.00360.0020900.07430.06550.05960.04890.04010.03190.02860.0199CO02.23291.32230.98740.69740.30020.19650.05980.0154900.56750.49150.46900.39640.30940.27810.20070.19522032NO200.13270.09860.05430.03560.02120.01330.00880.0043900.09720.07670.06880.05160.04480.03860.03260.0208CO03.12672.07381.24850.93950.45860.29400.15250.0225900.78080.63620.59060.40950.32330.32330.25880.2056(5)评价结论由以上预测可知:=1\*GB3①各污染物对环境的贡献值随着运营期间交通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大。=2\*GB3②由道路中心线向道路红线外两侧由近及远,各污染物浓度扩散预测浓度逐渐降低。=3\*GB3③当风向与道路垂直时,其影响范围较大;当风向与道路平行时,近距离污染物浓度较高,其影响范围较小。由表37可以看出CO和NO2的浓度贡献值均较低,运行后道路红线外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CO为10mg/m3,NO2为0.20mg/m3),对北引道西侧居民区、滨江嘉园C区、北引道东侧居民区影响较小。项目营运期应尽量保持路口畅通,缩短汽车怠速时间,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的逐步发现和利用,汽车尾气的污染则会逐步得到改善;并且随着我国新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单车排放因子将愈来愈低,在相同交通量下,机动车排污量将有所降低。这样,道路汽车尾气在预测年份对环境的影响应好于相应的预测值,对北引道西侧居民区、滨江嘉园C区、北引道东侧居民区影响较小。2、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本次环评根据道路的车流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进行交通噪声预测。(1)基本预测模式公式如下:式中:Leq(h)i—第i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L0E)i—第i类车速度为Vi,km/h;水平距离为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A);Ni—昼间,夜间通过某个预测点的第i类车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适用于r>7.5m预测点的噪声预测。Vi—第i类车的平均车速,km/h;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Ψ1、Ψ2——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弧度;△L—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2)总车流等效声级为:Leq(T)=10lg(100.1Leq(h)大+100.1Leq(h)中+100.1Leq(h)小)(3)修正量和衰减量的计算: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ΔL1):a纵坡修正量(ΔL坡度)公路纵坡修正量ΔL坡度可按下式计算:大型车:ΔL坡度=98×βdB(A)中型车:ΔL坡度=73×βdB(A)小型车:ΔL坡度=50×βdB(A)式中:β—公路纵坡坡度,%。b路面修正量(ΔL路面)不同路面的噪声修正量见表38。表38常见路面噪声修正量路面类型不同行驶速度修正量km/h3040≥50沥青混凝土000水泥混凝土1.01.52.0c声波传播途径中引起的衰减量(ΔL2)a)障碍物衰减量Abar无限长声屏障计算公式:式中:f-声波频率,Hz;δ-声程差,m;c-声速,m/s。在公路建设项目评价中可采用500Hz频率的声波计算得到的屏障衰减量近似作为A声级的衰减量。有限长声屏障计算:根据上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修正。修正后的Abar值取决于遮蔽角β/θ。若有限长声屏障对应的遮蔽角百分率为92%,则有限长声屏障的声衰减为6.6dB。声屏障的透射、反射修正可参照HJ/T90计算。高路堤或低路堑两侧声影区衰减量计算高路堤或低路堑两侧声影区衰减量Abar为预测点在高路堤或低路堑两侧声影区内引起的附加衰减量。当预测点处于声照区时,Abar=0;当预测点处于声影区,Abar决定于声程差δ。δ=a+b-c。再由图查出Abar。图4噪声衰减量Abar与声程差δ关系曲线(f=500Hz)b)由反射等引起的修正量(ΔL3)地貌以及声源两侧建筑物反射影响因素的修正。当线路两侧建筑物间距小于总计算高度30%时,其反射声修正量为:两侧建筑物是反射面时:ΔL反射=4HB/w≤3.2dB两侧建筑物是一般吸收性表面:ΔL反射=4HB/w≤1.6dB两侧建筑物为全吸收性表面:ΔL反射≈0式中:w--为线路两侧建筑物反射面的间距,m;Hb-为建筑物的平均高度,h,取线路两侧较低一侧高度平均值代人计算,m。(4)车速确定车速计算公式如下:式中:vi—第i种车型车辆的预测车速,km/h;当设计车速小于120km/h时,该型车预测车速按比例降低;ui—该车型的当量车数;ηi—该车道的车型比;vol—单车道车流量,辆/h。mi—其他2种车型的加权系数。k1、k2、k3、k4分别为系数,见表39。表39车速计算公式系数车型k1k2k3k4mi小型车-0.061748149.65-0.000023696-0.020991.2102中型车-0.057537149.38-0.000016390-0.012450.8044大型车-0.051900149.39-0.000014202-0.012540.70957(4)预测参数的确定项目车流量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资料,得出不同预测时期交通量,车型比例按照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6:3:1,夜间车流量按昼间1/8进行计算;。(5)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LOI第i种车型车辆在参照点(7.5m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LOI小型车:Los=12.6+34.73lgVS+△L路面中型车:LoM=8.8+40.48lgVM+△L纵坡大型车:LoL=22.0+36.32lgVL+△L纵坡式中: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6)交通噪声预测结果本项目两侧为松花江,无声环境敏感点,声环境主要影响为大桥两侧顺接道路交通噪声对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根据预测模式和相关参数,计算出该项目营运期交通噪声预测值。根据可研车流量预测时段及预测值,确定本项目近期、中期、远期预测时段为2017年、2024年、2032年。该预测时段各相差十年,也较好的反映出近、中、远期交通量发展。预测时段较为合理。噪声预测结果见表40。表40松原大桥营运期交通噪声预测值单位:dB(A)项目名称环境敏感点名称声功能区预测时段预测值背景值叠加值超标值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松原大桥北引道西侧居民区4a类近期52.6142.6745.37//中期53.1143.1055.6445.64//远期53.6243.6055.9445.92//滨江嘉园C区4a类近期51.5240.5051.040.054.2843.50//中期52.0341.0254.5643.55//远期52.5141.5354.8343.84//北引道东侧居民区4a类近期52.1441.2051.640.754.8943.97//中期52.6241.7455.1544.26//远期53.1142.2355.4344.54//由噪声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运营期交通噪声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昼间噪声明显高于夜间,随着营运期的增长,交通量不断增加,噪声预测结果也明显增加。本项目距离居民区最近距离为20m,根据预测结果,北引道西侧居民区、滨江嘉园C区、北引道东侧居民区能满足4a类声功能区要求。建议在道路两侧部分路段建立绿化带作为隔声屏障,车辆运行时,应采取减速慢行,禁止长时间鸣笛等措施,以保证道路两侧噪声级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标准要求,降低对声环境敏感点-引道两侧居民造成的噪声影响。3、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营运期公路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以路面径流的方式为主。影响道路径流的因素很多,平原区与乡镇路面相比影响因素相对简单一些,主要为降雨量及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两场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则路面及大气中积累的污染物量越多,降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初期雨水中污染物浓度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路面径流污染物随着降雨和路面及大气污染的增大而增大,排污速率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根据有关资料及类比分析,路面初期雨水引起的河流污染物浓度的增量较小,可忽略不计,污染物增量与背景值叠加后不会改变原有水质类别。4、景观影响分析本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能会对周围的景观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切割连续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剧烈扰动地形地貌,施工中在填、深挖路段等,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的建筑物很不协调,从而影响现有景观,另外在施工时道路两侧堆集土方的临时占地,建筑原材料待使用时,临时堆放都会造成对景观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是暂时的,在施工结束后,将恢复原有景观,提高了景观的质量。设计时在尽量考虑民众视觉效应,桥梁方案需注重桥梁景观与区域环境的融合性和协调性。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与周围景观相融合,降低视觉敏感性,最大限度的缓解和降低视觉冲突。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的建成不仅改善了松原市的交通通行质量,也保证了交通安全,提高了松原市的形象、竞争力以及招商投资等,将对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区域资源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有利的社会影响。

风险事故分析建设项目的风险事故主要发生在建设施工期和营运期。1、施工期风险事故分析(1)在雨季施工时,若连续大雨不断,很可能在局部挖、填方路段产生滑坡等现象,因此,对施工人员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2)施工期建材(水泥,沥青等)的泄漏、洒落,会对桥梁两侧及下游河段沿线的植被、水环境及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2、营运期风险分析(1)事故原因分析营运期的风险主要是指交通事故和由此发引发的危险品的泄漏等事故,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①造成交通事故时,汽车燃料的泄露对桥梁两侧植被及环境空气亦产生一定影响。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个别路段将出现交通阻塞,汽车鸣笛对沿线住宅等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大。②危险品的泄漏将对松花江水体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防范措施由此可见,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具体如下:①为防止和杜绝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恶性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的有关规定,并办理有关运输危险品准运证,运输车辆应有明显标志。②在危险品运输之前,应检查危险品是否可以滴漏、撒落、脱离车辆等事故发生,并严防危险品掉入沿线经过的河水等水体中。③在危险品运输途中,司乘人员应严禁吸烟,停车时不准靠近明火和高温场所。驾驶员在运输途中必须集中精力,要注意观察路标,尤其是路过居民点时更要注意交通安全。④严禁运输化学危险品的车辆停靠在沿线上环境敏感点处,并在该处设置严禁停车的标志牌,以防撞车事故发生。⑥在运输途中万一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等事故时,驾驶员必须根据承运危险货物的性质,按规定要求,采取相应的救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应及时向当地道路运政机关和有关部门(如公安、环保)报告,共同采取措施消除危害。⑦在出现大雾时,通过限制车速或关闭道路以减轻或消除车辆追尾和其它事故发生。(3)应急救援一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因此,本工程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计划,应急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2)应急救援程序;3)现场救援专业组的建立及职责;4)事故现场的清除与净化;5)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药剂;6)培训与演习。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施工扬尘洒水降尘、文明施工、运输车辆应加盖蓬布等达标排放燃油烟气NOx、CO、SO2选用含硫量低的柴油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铺路沥青烟无组织排放汽车尾气NOx、CO选用无铅汽油,加强车辆运行管理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BOD、SS、依托松原市现有服务设施固体废物一般固废建筑垃圾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运输车辆运至松原市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随产随运。不产生二次污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施工噪声=1\*GB3①避免中午(12:00~14:00)、夜间(23:00~7:00)施工,避免噪声扰民现象的发生;=2\*GB3②选择低噪声设备,改变高噪声的施工方法,采取临时降噪措施,设置临时隔声屏障;③施工过程中对环保措施实施全程环保监理。交通噪声①建议桥梁两侧区域可考虑种植隔音树带、绿化带,②控制行车噪声,加强公路交通、公路运输管理,禁止噪声超标车辆上桥。③执行噪声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采取补充的声环境环保措施。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并认真执行方案中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其他生态保护措施: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松原市市区内,属于非生态敏感区,无珍稀野生濒危动植物。同时,本项目属于道路改造工程,主要是对路面进行重新铺设,路面为沥青混凝土,本项目的建设不改变原土地用地性质,不新增用地,无水土流失量。项目建成后,进行绿化,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1、设计期(1)在施工场地、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集体单位和影响民众代表等多方沟通、协商,使项目实施得到广泛的公众支持。(2)通过有效途径加大工程建设重要意义,使公众更加了解和支持本项目的建设。(3)施工现场悬挂施工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负责人、施工许可证和投诉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各界和当地居民的监督;保证施工现场配备1~2名专职环保人员负责环境管理。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2.1施工期声环境环保措施=1\*GB3①避免中午(12:00~14:00)、夜间(22:00~7:00)施工,避免噪声扰民现象的发生;=2\*GB3②选择低噪声设备,改变高噪声的施工方法,采取临时降噪措施(设置临时隔声屏障);③施工过程中对环保措施实施全程环保监理。2.2施工期废气防治措施(1)施工扬尘=1\*GB3①对建设施工阶段的车辆和机械扬尘,建议采取洒水湿法抑尘,保持地面湿度;=2\*GB3②同时利用清扫车对道路和施工区域进行清扫,以减少粉尘和二次扬尘的产生;=3\*GB3③商品混凝土运输应采取封闭罐车进行运输,少量弃渣应袋装,对于装运含尘物料的运输车辆应加盖蓬布,严格控制物料的洒落,以免道路颠簸和大风天气起尘而影响沿途的大气环境质量。(2)施工机械尾气施工机械选用含硫量低的柴油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2.3施工期水环境减缓措施施工营地只用于施工人员休息,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且水质简单,建议排入沿线公厕,定期清掏处理。松原大桥桥面重新铺装过程中物料遗撒、地表径流等若不妥善管理,可能会使松花江水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对松花江影响较大。本环评建议建设单位施工时固体废物进行及时清运,禁止排入水体中;由于地面径流中石油类量较少,经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导入雨水管网中,确保水环境安全,对水体影响较小。2.4施工期固体废物减缓措施施工时将原桥面铺装层凿除,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运输车辆运至松原市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随产随运。施工期生活垃圾做到袋装化,定期送市政垃圾填埋场处理。3、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3.1营运期声环境环保措施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自机动车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包括汽车发动机、喇叭声、急刹车等。建议项目采取如下措施来控制营运期机动车噪声对周围的影响:(1)由于两侧居民距离桥梁两侧顺接道路较近,建议加强道路两侧绿化规划,利用绿化带作为隔声屏障,尽量的降低交通噪声,绿化带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规划的绿化带宜与地面交通设施同步建设。(2)控制行车噪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公路交通、公路运输管理,禁止噪声超标车辆上桥。(3)在桥梁两侧大力种植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的树木和花草。(4)加强行车管理,限制夜间行车速度。(5)提高工程质量,加强维修养护和管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以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6)执行噪声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采取补充的声环境环保措施。对环保措施的施工过程实施全程环保监理。业主在汇报工程进展情况时,要有落实环保措施的内容。3.2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减缓措施(1)在居民住房和桥梁之间植树,确保起防尘的功效,吸附汽车尾气中污染物,以控制废气向周围环境扩散。(2)装运含尘物料的汽车应使用蓬布盖住货物,严格控制物料洒落。(3)建议项目采取如下措施来控制营运期汽车尾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①设计中充分考虑引桥坡度对车辆尾气排放的影响,尽可能减小路面坡度。②合理实施绿化工程,以吸附道路扬尘,保护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美化环境和改善桥梁周围景观的目的。执行汽车排放尾气车检制度,控制尾气排放超标车辆上路。③执行环境空气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结果采取补充的环保措施。3.3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桥梁路面上由于汽车尾气、粉尘和漏油等,桥面径流中含有少量的石油类、COD等水环境污染物,如进入河流等水体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加强行车管理,改善交通量,桥面径流经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导入雨水管网中,确保水环境安全,对水体影响较小。4、土地资源保护措施(1)对于项目的临时施工场地,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面积,缩短占用时间。(2)严禁乱倾倒施工暂设点产生的废弃物,做到定点处理,不污染水体和土壤。5、环保投资估算根据工程设计报告以及本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进一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案,本项目的直接环保投资概算见表41。表41本项目环保投资明细表序号项目措施投资(万元)1施工期施工维护、临时声屏障6.0垃圾清运及暂存设施3.0篷布1.02运营期限速、禁鸣标志3.03绿化措施绿化30.04环境管理人员培训2.0合计45.0根据项目区域的环境状况和本评价报告表提出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投资总额为5265.48万元,本次环评提出的环保投资具体金额为45.0万元,约占工程投资总额的0.85%。

项目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松原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本工程的建设单位,应负责工程环境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时期环境保护措施。在道路施工期,由建设单位成立临时环保机构,由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环境管理机构负责人,由1~2名环保技术人员组成,重点抓好施工噪声、施工占地、弃渣安置等环境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专门聘请环境监理工程师,以保证工程环保措施的实施。在桥梁运行期,由交通主管部门的环保科负责道路运行的环境管理工作。定期与环保部门沟通道路运行期环境污染情况;制定事故应急计划等。2、环境保护管理内容环境保护管理内容包括环境管理行动计划和环境检查计划。本工程环境管理行动计划是针对工程不同时期的环境影响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确保环境建设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检查工程各时期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制定各级环保部门对本工程的环境检查计划。在项目实施各阶段还应做好以下工作:(1)设计阶段设计部门应将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在设计中,建设单位对环保措施的设计方案应进行认真审查。(2)招标阶段承包商在投标中应含有环境保护内容,中标合同中应含有实施环保措施条款。(3)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负责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督,重点是施工弃渣处置,控制扬尘、噪声污染,进行植被恢复等。(4)运行阶段运行期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督由各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道路施工与营运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承担。3、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由建设单位委托环境监测部门完成。针对道路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依据。(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施工期环境监测要素为环境空气、声环境等,具体的监测计划见表42。表42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环境要素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和频率实施机构监督机构大气环境施工现场场界PM10每月一次每次三天松原市环保监测站松原市环保局声环境环境噪声每月一次每次两天(注):原则上按此进行,但要注重现场施工情况,灵活掌握,捕捉最大污染时间进行监测。(2)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根据工程的特点,运行期主要对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具体的监测计划见表43。表43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环境因素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率实施机构监督机构声环境声环境敏感点交通噪声每年一次连续两天,昼夜各一次环保部门松原市环保局频率和时间可进行适当调整,并对与工程有关的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跟踪监测和调查。4、监测报告制度编制监测报告的目的是使环保部门了解并控制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控制计划中没有预见的不利环境影响。监测机构结束每次监测工作后,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形成阶段性监测报告,上报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建设单位将报告提交主管部门。5、环保人员培训确保环境绩效和缓解措施执行到位的关键是在相关机构中培训合格的环保人员,使他们对于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典型环境问题和缓解措施有充分的理解和足够的认识。在这种前提下,对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一项措施,详见表44。表44项目管理人员环保培训计划及费用培训阶段类型人数培训期限时间费用(元)施工期承包商42周20166000环境监理工程师22周20166000应急措施人员21周20164000营运期环境管理人员21周20164000总计200006、“三同时”验收根据我国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规定,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因此,本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在各种污染治理设施未按要求完工之前,项目不得进行试生产,污染治理设施必须由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依据主管部门的要求,项目建成后,须经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试生产期为3个月,并按规定程序报主管部门申请竣工验收手续。表45“三同时”验收表分类处理对象工程措施名称主要措施说明废气施工扬尘沥青烟洒水、篷布等定时洒水、车辆运输时覆盖篷布沥青、混凝土运输车密闭噪声降噪临时隔声屏障、绿化带等、减速禁鸣标识施工期敏感点路段设立临时隔声屏障,控制施工时间,避免扰民营运期道路设置绿化带,减速禁鸣标识固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少量弃渣等暂存、运输设置进行妥善处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生态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绿化等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

选址可行性分析项目选址是在多因素的综合平衡基础上确定的,其中环境合理性是一个重要因素。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桥梁建设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2013年修改版)中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见鼓励类: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规划符合性本项目建设符合松原市市“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项目建设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因此,本项目建设规划符合性较好。3、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用地属于规划的道路用地,符合松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要求,所以选址合理,详见附图3。3、建址条件可行性本项目周围环境质量较好,环境空气、声环境满足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完全能满足本项目的实施。4、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松原市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区域地表水体为松花江,属于Ⅲ、Ⅳ类水体,环境空气为二类区,声环境为1、4a类,本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其环境功能区划,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5、环境影响分析可行本项目施工期及无施工废水排放;施工扬尘、少量沥青烟随着施工期结束影响也将消失,对环境影响甚微;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噪声经治理后,对周围环境及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较小。符合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区域规划、道桥梁建设选址合理、具有环境影响可行性,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建设可行。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本项目所在桥址的现场踏查、工程分析、类比调查及污染防治措施论证,得出如下结论: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松原大桥桥面改造工程,位于松原市内,松原大桥北起于扶余大路,南至东镇大路。大桥全长3788.244米,其中桥梁长2546米,桥梁全宽27.5米,桥梁引道由南、北引道组成,北侧引道全长977.023米,标准断面宽27.5米,南侧引道全长265.221米,标准断面宽27.5米;本项目总投资为5265.48万元,其中,资金70%申请贷款,30%由建设单位自筹。通过调查和分析,本报告表对本项目工程建设对区域的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等诸方面给予评价,将其归纳总结如下:2、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地表水由监测结果可知,受纳水体松花江评价河段内各监测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1,综合以上表明松花江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功能区划中的Ⅲ、Ⅳ类水体标准要求,水质较好。(2)环境空气由监测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点位SO2、NO2、PM10和CO最大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0%,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且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3)声环境采用直接比较的方法评价噪声现状值,本项目3个监测点昼夜间的等效声级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类区标准要求。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1施工期(1)水环境本项目施工营地仅用于看护人员休息,施工人员生活依托松原市现有服务设施,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2)环境空气施工期间废气源主要是建筑材料运输产生的扬尘。在天气晴朗,施工现场未定时洒水情况下,将对近距离内下风向地区有影响,在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后,可减轻这种影响;施工期及营运期机械及汽车尾气属于无组织排放,对附近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不大。(3)声环境施工机械产生的施工噪声会对周边声环境敏感点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夜间较为严重,但施工期相对营运期而言,其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这种影响将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结束。随着项目的建成,路况得到改善,车辆运行平稳,绿化措施的落实,单车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期产生固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施工时将原桥面铺装层凿除,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运输车辆运至松原市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随产随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2营运期(1)水环境营运期桥梁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以路面径流的方式为主。影响道路径流的因素很多,平原区与乡镇路面相比影响因素相对简单一些,主要为降雨量及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两场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则路面及大气中积累的污染物量越多,降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初期雨水中污染物浓度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路面径流污染物随着降雨和路面及大气污染的增大而增大,排污速率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根据有关资料及类比分析,路面初期雨水引起的河流污染物浓度的增量较小,可忽略不计,污染物增量与背景值叠加后不会改变原有水质类别。(2)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能够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投入运营后,汽车尾气是道路营运过程中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来源于汽油不完全燃烧,主要污染物为NOx、CO及THC等。运行后,加强道路养护及绿化,道路红线外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3)声环境本项目运营期交通噪声会对声环境产生影响。建议在敏感目标附近规划绿化带作为隔声屏障,并通过车辆运行时应采取减速慢行,禁止长时间鸣笛等措施,以保证道路两侧噪声级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及1类区标准要求,降低对声环境敏感点造成的噪声影响。4.综合评价结论本项目的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其环境效益大于环境损失,并且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松原市相关规划的要求,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后,本项目建设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应的环境标准要求,其影响程度是可以接受的,本项目的建成将对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区域资源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有利的社会影响。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在认真落实报告表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目录概述 1第一章 总则 71.1 编制依据 71.1.1 法律、法规及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71.1.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71.1.3 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81.1.4 导则、规范 101.1.5 规划文件 101.1.6 项目文件及资料 101.2 评价目的、原则及重点 111.2.1 评价目的 111.2.2 评价原则 111.2.3 评价重点 121.3 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 121.4 评价因子 121.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31.6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51.6.1 评价工作等级 151.6.2 评价范围 191.7 评价标准 191.7.1 环境质量标准 19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 21第二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52.1 自然环境概况 252.1.1 地理位置 252.1.2 地质地貌 252.1.3 水文特征 262.1.4气象气候 272.2 吉林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概况 272.2.1 规划基本情况 272.2.2 园区总体发展重点及准入要求 282.2.3 规划功能布局 322.2.4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情况 332.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62.3.1 常规污染物 362.3.2 特征污染物 382.4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2.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2.6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2.7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5第三章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463.1 项目概况 463.1.1 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及建设地点 463.1.2 周围环境敏感情况 463.1.3 总投资及来源 463.1.4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组成 473.1.5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523.1.6 厂区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 543.1.7 主要生产设备 603.1.8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683.1.9 项目建设进度 693.2 工程分析 693.2.1 原辅材料供应及消耗 693.2.2 公用工程供应及消耗 743.2.3 可燃气体排放系统 813.2.4 储运系统 833.2.5 生产工艺及排污环节 903.3 水平衡、物料平衡分析 1153.3.1 水平衡 1153.3.2 蒸汽平衡 1203.3.3 物料平衡 1203.3.4 硫平衡 1263.3.5 氮平衡 1263.3.6 燃料气平衡 1263.4 拟建项目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1273.4.1 施工期 1273.4.2 运营期 1283.4.3 运营期环境风险 1463.5 拟建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分析 1593.5.1 废水非正常排放 1593.5.2 废气非正常排放 1593.6 清洁生产分析 1623.6.1 工艺技术先进性及合理性分析 1623.6.2 原料及产品先进性分析 1773.6.3 设备先进性分析 1783.6.4 节能措施分析 1813.6.5 节水措施分析 1833.6.6 污染物防治措施先进性分析 1843.6.7 水重复利用率分析 185第四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64.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864.1.1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864.1.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1864.1.3 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1874.1.4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1884.1.5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914.1.6 施工期交通影响 1914.1.7 施工期的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 1924.1.8 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924.1.9 前郭炼油厂设备拆除影响分析 1924.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 1924.2.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924.2.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1934.2.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154.2.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64.2.5 固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84.2.6 环境风险分析 2304.3 储运过程环境影响分析 2334.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34第五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2355.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2355.1.1 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2355.1.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2355.1.3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2365.1.4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措施 2365.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2365.2.1 废水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