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蜂古诗教案蜂古诗教案1
古诗蜂教案
1、学习古诗《蜂》,理解诗的意思。
2、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送别人的情感。
《蜂》的课件、两只蜜蜂教具、汉字蜂、四幅图。
一、复习巩固古诗。
古诗接龙嬉戏。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过渡语:小挚友讲得太棒了!嗡嗡嗡,谁也被我们吸引来了?(出示两只蜜蜂)
2、玩两只小蜜蜂的嬉戏。
三、看图讲解并描述,理解图意。
1、观赏一组图: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观看课件:蜜蜂采蜜的图片,视察蜜蜂是靠什么来采蜜的?
分角色表演蜜蜂采蜜。
2、蜜蜂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呢?
教化幼儿要爱护小蜜蜂,不能损害它。
3、看图连贯讲解并描述图意。
四、学习古诗《蜂》
1、过渡语:其实这四幅画里还藏了一首古诗,有个诗人名字叫罗隐也特别喜爱小蜜蜂,看了小蜜蜂辛辛苦苦采花酿蜜,就写下了一首诗来赞扬小蜜蜂,题目就叫《蜂》。
2、看课件观赏古诗两遍。
3、看图分析古诗,了解古诗内容。
4、留意语气,完整学说古诗。
5、配上身体动作学说古诗。
4、结束:今日我们学了一首罗隐的古诗《蜂》,也了解了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那我们小挚友喜爱小蜜蜂吗?为什么?
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小蜜蜂,细致视察一下它是怎样采蜜的,好吗?
蜂古诗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打算:
老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初读古诗,激发爱好。
细读品尝,感悟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叫《静夜思》,你还能背下来吗?
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李白。他可以快速忘却自身的所遭遇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忱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世间一切美妙的'东西,都会让他再次萌发创作的灵感。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你发觉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三、细读品尝,感悟理解
1、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尝作者的用词之妙。
作者的心情如何?
“郝”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3、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看到这样的劳动情景,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读,体会。
5、作者对创建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6、指导朗读。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美。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美丽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二、简介作者
三、自读诗文启迪质疑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四、精讲诗意体会思想感情。
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
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朗读体会
五、巩固练习
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伙伴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翱翔、辛勤采蜜的?
六、小结
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蜜蜂的这些贡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细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当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蜜味之蜜。
蜂古诗教案3
活动目标
感受古诗意境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打算
字卡、幻灯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挚友,春天来了,你知道大自然有哪些改变么?(春天来了,天气温煦了,小草发芽了,花都开了,小蝴蝶小蜜蜂都到花园里做嬉戏。)请小挚友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幅春景画,你看到了什么,能讲给老师和小挚友听么?看谁说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声音嘹亮。(我看到了火红的太阳,有云朵,还有许多草,还有五彩缤纷的`小花,真美丽,还有小蜜蜂落在花上面。)你猜一猜小蜜蜂在干什么,它在玩么?(不是,小蜜蜂落在花上面是在采蜜呢。它成天在花从中飞来飞去,到处采蜜,酿出的蜜很甜,吃了对身体有好处的,还能治病呢。)对了,小蜜蜂每天都很辛苦,为了酿更多的蜂蜜它不怕累不怕苦,为人们的健康作出了许多的贡献。小挚友,我们应当向小蜜蜂说些什么呢?(感谢你小蜜蜂,你酿的蜜真甜。你真辛苦。你在花从中飞来飞去真可爱。)
小挚友说的真好,小蜜蜂的辛勤劳动被一位大诗人看到了,他特别宠爱小蜜蜂,为了赞美小蜜蜂,于是写了一首古诗,你们想听听么?
二、学习古诗
1、听录音范读。
2、向小挚友介绍诗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平及写作背景。
3、一句一句教小挚友朗读。
相识生字“蜂”。指导读古诗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有诗的韵味。
4、小挚友齐读古诗。
5、指名读古诗,读的好的给与激励。
6、指导小挚友看黑板的图画背诵古诗。
三、活动延长
小挚友,你学会这首诗了么,把它教给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蜂古诗教案4
1、会认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身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目标1、2、3。
目标2、3。
1、同学:
收集牛郎织女(包括乞巧节)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及其它神话故事。
2、老师:
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老师配说对白。见后)
第一课时
一、读本单元导语
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
(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闻)
二、了解“乞巧节”,学“乞”
1、引入课题:
今日,俺们学习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声,区分乞──气)
2、通过课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吗?
(四人小组沟通、抽说、补充。见124页)
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1、自读,齐读诗。
2、学“霄”(“霄”夜。上“雨”字头,下“肖”)
3、诗中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板书:牛郎织女)
4、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
⑴四人小组沟通、补充(可用图书),老师参加沟通补充。
⑵抽讲,其他同学可补充。
⑶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画面,师说白。见后
⑷每位同学自身讲讲故事:
(再出示故事课件)
出示简笔画,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事?
(板书:古人的丰富想象)
四、读诗,理解大意
1、依据故事和信息自读理解诗意,小声说话。
2、四人小组沟通,师参加。
3、抽说,其余补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4、读诗、背诗:
⑴齐读;
⑵竞赛朗读;(男女生)
⑶同桌互读;
⑷齐读;
⑸背:
(提示:依据第1、2句意)
①自背;
②相互抽背;
③齐背。
五、拓展
你还知道什么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资料: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她心灵手巧,能织出五彩的云锦。织女和牛郎结为夫妻后,织女再也不给天帝织云锦了,天帝用天河将她们夫妻隔开,只准每年农历七月
七日在鹊桥会面一次。
其次课时
一、引入课题,讲嫦娥故事,体会丰富的想象
1、这节课,俺们学习其次首古诗《嫦娥》,齐读课题:
依据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讲故事,体会丰富想象。
2、四人小组沟通(出示资料)讲故事,师参加。
3、抽讲,其余补充或老师补充。
4、出示嫦娥神话故事课件。(师配说白,见后。)
5、每生自身讲讲(再次出示课件)
6、从这个神话故事,你体会到什么?(板书:丰富的想象)
二、学诗及生字
1、读诗,留意生字读音。
2、自同学字、抽说音形义:
“烛”(翘音,生活中见到的蜡烛,所以“火”字旁,右“虫”。)
“晓”(天快亮时,左“日”旁,右“尧”右上没一点)
3、学诗:
⑴依据课前预习自学诗意,四人小组探讨,(探讨沟通不懂的地方),老师参加。
⑵抽说,师生一起依据上下诗意和信息理解诗意。
(启发:“第一句”长河渐落晓星沉可知是人间。“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上映着烛影,说明是夜晚。)
诗意:烛影映在云母屏风上,快天亮了,主子公都没入睡。不由想到,嫦娥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独,揣测嫦娥应当懊悔吃了不死仙药。
⑶读诗、读诗:
自读、互抽读、齐读、背。
三、拓展
课后搜集其它神话或明间故事,打算园地八故事会讲。
蜂古诗教案5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欢乐。
3、相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相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顾激趣
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
二、初读诗文,呈现画面
1、今日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在学生朗读中,留意正音。“蓑”读suō,“遮”读zhē,不要读成平舌音。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
1、你最喜爱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加学生的探讨。
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
1、学习第一首诗:
⑴“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然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⑵“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
牧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闲情逸致地看那慢慢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安逸,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特别满意。
⑶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淘气、疲乏。)
⑷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加上自己的想象,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2、学习其次首诗:
⑴“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⑵“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非常惊奇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
“张、使风”描绘出两个调皮、可爱、天真的孩子。
⑶朗读诗句:
读出孩子的淘气,感受那悠然的画面。
五、再读诗文,感受意境
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爱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
2、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长,想象画卷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好玩短文。
2、默写《牧童》。
其次课时
一、揭题,初知“美”
1、今日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2、释题:
⑴介绍作者辛弃疾。
⑵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
⑶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
(居住。)
“村居”呢?
(居住在乡村。)
二、初读,走近“美”
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
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4、学生再读:
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登记来,不懂的做记号。
5、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通过你喜爱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探讨,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三、品读,感受“美”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
(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留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
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
(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殊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春游的美妙感受。)
学生朗读。
⑵“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也许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闲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全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完美
- 2024-2025管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土地流转相关合同范本
- 2025年订单合同范文
- 2025防水涂料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摩托车租赁合同
- 2025年长春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车用交流发电机合作协议书
- 2025流动资产外汇借款合同
- 2025竹林买卖合同模板
- 2025陕西汉中汉源电力(集团)限公司招聘5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与撰写要点
- 铁粉运输合同协议
- 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2025年计算机二级考试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广州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毕业在即家校共话未来-六下期中家长会【课件】
- 第4单元 亮火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粤教花城版(2024)音乐一年级下册
- 车间生产材料管理制度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