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根据气味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热带的气候特征。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学目标】【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归纳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教师给学生提供长城春、夏、秋、冬四幅图片。提出问题思考:1.我们家乡的气候有什么气温分布特点?2.四个季节什么季节降水多?什么季节降水少?(根据生活经验说明)3.我们家乡气温和降水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生活的体验,结合四幅图进行说明。讨论,分析。学生:气温的变化: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学生: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引导学生总结,回答。兖州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并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气候的变化。那么什么是气候呢?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我们看教材中,四位小朋友是怎样介绍家乡气候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哪些字眼表明时间的长短?这些特点是否经常变化呢?比如今年这样,到了明年就变化了呢?引导学生总结:气候的概念追问:那么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呢?列表格比较天气与气候天气气候概念时间长短变化情况启发:怎样描述某地的气候呢?气温方面,有哪些词可以使用?降水方面,有哪些词可以使用?【变式练习】下列哪些是描述气候的?极地地区终年严寒,非常干燥昨天一场大雪,道路都封闭了。撒哈拉地区终年炎热干燥明天可能有大风降温。引导学生掌握气候的概念。学生经过思考,回答,表示时间长短的字眼有“终年”等;表明时间较长。气候一般比较稳定。学生讨论,并总结: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的平均状况。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从时间和变化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学生讨论:气温:寒冷、凉爽、温暖、炎热等词降水:干旱、湿润、多雨等词学生根据描述的语言进行判断,是天气还是气候。学生意犹未尽,可以考虑教材的修改作文。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通过分析气候的描述,分析气候的特点,从而把握住气候的概念。并学会判断气候与天气。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掌握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的描述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询问同学: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啊?有哪些影响呢?给学生提供教材里面的四幅图片。请大家观察并讨论:这四个少年的穿着有什么不同?能说说原因吗?教师巡视指导。前后位同学进行交流。针对:学生对于藏族的少年的服饰可能问题比较多,可以在巡视时指导并说明,昼夜温差大对于服装的影响。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藏民为什么要在中午脱下一只袖子,晚上穿上呢?说明当地的气温的日较差很大。由于当地气温的日较差很大,根据气候的需要可以袒露右臂或双臂,并将袖子系于腰间。晚上睡觉的时候,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犹如一个保暖的大睡带。可谓一物多用。教师再观察各个小组讨论时,注意收集学生新的发现和新的论点。教师总结:这说明气候对服装的影响很大。除了对服装的影响之外,还对哪些方面有影响呢?比如饮食特点,这时提供给学生特征鲜明的图片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从食物的源头上分析气候对于饮食的影响。还有其他方面,像住房、交通等方面也深受气候的影响。转问:由上面我们可以知道不同地区的气候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也学习过了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那么我们怎样通过这两种图形来总结一个地方气候的特点呢?学生根据四个少年的描述,并根据他们各自的穿着进行分析。因纽特少年:生活在终年严寒的地区,所以穿着很厚的毛皮。阿拉伯少年:生活地区终年炎热干燥,所以穿着服装比较薄,而且主要为白色,可以降低太阳光的灼烧。傣族少女:炎热多雨,所以比较喜欢穿纱衣…..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分析,并发表看法。北方干燥→小麦→北方的包子南方湿润→水稻→南方的米饭四川潮湿→辣椒驱湿→喜食用辣椒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进行分析,对服装的影响,其他的素材就要给学生提供,只有提供合适的脚手架学生才能讨论起来。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提高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对比总结能力。探究一: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怎样判断气候特点)探究一:根据书上给予的上海和北京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分析归纳两地气候特征。补充气温、降水文字描述方法问题:上海市一月平均气温是多少?七月呢?(分别用什么词描述?)降水主要集中在那几个月份?(用什么词描述?)怎样描述上海的气候特点?北京市一月平均气温是多少?七月呢?(分别用什么词描述?)降水主要集中在那几个月份?(用什么词描述?北京的气候该怎样描述?教师注意倾听,并引导学生分析北京与上海的不同。转问:世界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呢?学生利用前后位同学进行讨论,并分析。上海:1月5℃左右,应该说冬季比较“温暖”;7月份27℃以上,说明夏季“炎热”;降水主要集中在6、7、8,就是说降水集中在夏季。上海的气候特点就是: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再用这个方法去判断北京的气候。北京的1月份是-5℃,我们还能判断冬季温暖吗,得用寒冷,所以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用北京和上海两个实例学习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行分析气候特征。探究二读图分析: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探究二主要的气候类型在黑板上版图:什么带什么带什么带什么带什么带教师引导学生:世界的气候可以主要分成哪三类?根据图例进行判断主要多少个气候类型?热带主要有几种气候类型?温带主要有几种气候类型?(要注意名称哦!有些虽然没写上温带,根据其所处的温度带,我们依然可以判断是在温带)5.在空白图上绘出亚欧大陆位置找出中国的位置,根据图例,查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个?6.紧接着提问:兖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根据所学回答,南北回线之间是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是温带;极圈以外部分是寒带。学生通过复习,世界的气候主要根据其位置所在的温度带进行判断主要的气候类型。学生通过研讨:回答:1.主要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度气候、寒带气候。2.共有12种气候类型。3.热带有四种气候类型。4.有6种温带气候5.亚欧大陆共有:11种气候类型。(除了热带草原气候没有)中国主要有5种气候类型?6.枣庄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利用学生旧的知识进行组织教学。通过板图引领,具体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图,并理解不能单纯从名称上确定是哪大类的气候类型。探究三:热带气候1.出示“热带气候分布示意图”2.“合作探究”3.出示四种热带气候直方图,归纳特征(补充气温与降水的描述方法)思考:异同点,并练习4.表格总结分布及特征1.引导学生识记分布规律2.同桌商量归纳特征让学生学会通过图用文字分析的能力【当堂达标】2.气候时刻影响我们的生活。请说出下列农谚和成语体现了气候对我们哪方面的影响:1.东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2.春不减衣,秋不加帽,春捂秋冻,百病不碰。3.南船北马。3.完成同步P53标题四“合作探究”1(1)—(5)4.完成同步P53标题四“合作探究”2(1)—(2)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或一侧全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学情分析当前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气温、降水有了一定的基础,再来学习气候,相对有了知识积累,对气候与天气能比较容易的进行区分。通过气温、降水文字描述的方法,让学生能自己通过读图归纳出各气候特征。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做好组织教学,利于他们的协作与探究。要对他们作一定的知识铺垫,帮他们扫清障碍。

效果分析成功之处:1.学习小组的互助性学习效益较好,教学目标达成度高。2.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有序。3.读图训练扎实。不足:1.要多提问后进生,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议。2.课堂上允许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尽管有这种意识,但鼓励技巧应进一步完善,时机应把握得更准确,引导应更到位。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组成要素基础上,从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解气候有关知识。教材借前两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特征,为以后学习农业提供参考。总之,《世界的气候》一节既作为对全章内容的归纳、综合,又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评测练习完成同步P53标题四“合作探究”1(1)—(5)(做完自己对答案)完成同步P53标题四“合作探究”2(1)—(2)(做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