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经济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区一等奖】_第1页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经济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区一等奖】_第2页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经济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区一等奖】_第3页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经济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区一等奖】_第4页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经济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区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5课课程标准: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重点:大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难点:全面认识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机器大生产(1)背景:①生产专业化的实现: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已经由分散向集中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②工业革命的支持: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机器大生产,工厂出现。(2)发展: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成一长行。……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户外又一屋,贫儿一百五,坐列捡细毛,不敢辞劳苦。彼皆穷人子,终日不得息。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各自施妙技,天衣真无缝。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插制匠,将呢折成匹。——17世纪美国手工工场的歌谣资料阅读材料,归纳手工工场的劳作特点。1.生产规模较大,雇佣工人集中生产2.以手工劳动为主3.工人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微薄4.分工协作2.工厂制度(1)特点:①工人集中在专门化的的厂房中劳作②时间:实行倒班制③规章: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④生产: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⑤原料: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2)意义: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由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历史解释: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别项目手工工场工厂盛行时间约14—18世纪18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以来)动力机械手工工具机器大生产生产规模规模小规模大生产技术局限于手工技术采用先进科技,技术成熟生产方法分工少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分工细致管理制度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无现代管理制度实行倒班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统一供应、合理调配原料使用,有详细的市场方案角度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二:建设性、破坏性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革命任务与对外政策发生巨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思想文化:西方思想开始传人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兴起--洋务企业: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2)发展--民族工业:①出现:19世纪70年代,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影响下,出现民族工业。②初步发展:原因:a.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c.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贻来牟机器磨坊1878朱其昂发昌机器厂

1869方举赞继昌隆缫丝厂1874陈启沅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区域位置: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或沿海地区企业:工业发展参差不齐,缺乏统筹规划

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产生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因近代中西方企业的异同点:不同点:中国:中国近代企业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刺激下产生的,属于“外发型”。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下,肩负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带有救亡图存的色彩。西方: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属于“内生型”,并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传播到世界各地,客观上推动各国近代化。相似点:都采用工厂制度和机器生产,推动经济近代化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1)问题:人口激增,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2)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上海等地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1)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运河、铁路运输发展迅速。(2)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

流动性

。二、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学思之窗:P26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材料解析:“法术”指英国工业革命。(1)蒸汽动力的使用;(2)工厂制度的推广(3)新式工具出现;(4)劳动力大量增加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世界也逐渐统一标准时间。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表现①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②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工人区”对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但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消极影响①社会发展带来贫富分化的差距加大。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风起云涌。②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③城市发展带来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资料小结9-551.现代工厂制生产在早期呈现的显著特色是 (

)A.作坊式集中劳动 B.大机器集中生产C.大企业聚合生产 D.为垄断资本生产【解析】选B。现代工厂制是在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其早期呈现出的显著特色是大机器生产,故选B。作坊式集中劳动是工场手工业的特色,A错误;大企业聚合生产和为垄断资本生产是公司和现代企业的特点,C、D错误。课堂检测2.19世纪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确立,有关“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B.在工业革命时代,工厂主不能自由解雇工人C.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开始于工业革命【解析】选B。在工业革命时代,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迫使工人服从管理。B说法错误,故选B。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B.阻止了外国工业品倾销C.形成了近代企业管理模式D.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解析】选D。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工厂制度,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A不符合史实,排除;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表述太绝对,错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是封建衙门式管理,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官方控制管理大权,不属于近代企业管理模式,C错误。4.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加快英国的城市化进程B.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C.农业快速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人口流动【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城市数目在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在提高,可见城市化进程加快,故选A。圈地运动不是城市化的主要原因,B错误;农村人口走向城市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是农业的发展,C错误;材料与交通运输无关,D错误。5.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口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