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聚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聚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聚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聚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聚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聚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布局的环境因素。化工厂是对水源和大气有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河流下游,同时布局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化工厂要布局在西南侧或东北侧,结合图示分析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因此应布局在西南部,故选C。2.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A.火星

B.土星

C.水星

D.金星参考答案:A3.晋江是中国著名的"品牌之都",据此回答问题。 35.晋江以制鞋业闻名天下,影响制鞋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 B.生产技术 C.市场 D.原料36.下列工业地域与晋江的发展模式基本一致的是 A.德国鲁尔区 B.美国东北五大湖和大西洋沿岸地区C.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D.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参考答案:35.A 36.C 35.鞋的设计需要技术,而制鞋只需要大量的廉价技术工人,其属于劳动力导向型的企业。36.晋江的制鞋工业区类似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集聚的新工业区。 4.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4.该地可能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东北平原15.某房产开发商计划把甲处果园建成高级住宅区,其理由是()①地势较高,依山傍水,通风、采光好,风景优美

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

③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④沿河分布,地形平坦,利于耕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14.A

15.C【14题详解】根据图中出现的甘蔗基地可以判定是珠江三角洲,因为甘蔗主要是我国南方的糖料作物,广东盛产。【15题详解】高级住宅区要求:地势较高,依山傍水,通风、采光好,风景好;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5.读“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回答下列各题。39.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因素 B.科技因素 C.能源因素 D.市场因素40.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做法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A.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B.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参考答案:39.A

40.D【分析】本题考查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第1题根据图示判断该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解答时要注意审读材料,根据该工业生产的特点判断。第2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根据选项判断。【39题详解】该产业园以甘蔗为原料,发展多种产业;再围绕制糖厂的产出发展多种产业,因此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A对;图中产业大部分是产品的初级加工,对技术要求不高,B不对;该产业园是中小型企业,对能源要求不高,C不对;该产业园要以甘蔗为原料,因此原料需求量较大,要靠近原料产地,市场不是主导因素,D不对。故选A。【40题详解】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是共同性原则,A不对;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是共同性原则,B不对;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强调发展的持续性,为持续性原则,C不对;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共享资源与环境,强调代际之间的公平,D对。故选D。【点睛】农业生产一般有地域性和季节性,工业生产其地域性和季节性表现不明显;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往往地域性和季节性体现也比较明显。6.产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根本原因是(

)A.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

B.生产力水平低C.人口死亡率高

D.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参考答案:B7.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图“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20.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DA8.在冬季晴朗的夜晚,山区低地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霜冻现象.山区易出现“霜打平地”现象的原因是夜晚A.谷底地面辐射强,散热快,气温低

B.山坡冷空气下沉到谷底,气温低C.谷底CO2多,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

D.上空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一般低洼地、闭合谷地容易积累冷空气,易遭冻害.晴朗天气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易形成冻害.冬季山地气温降低快,空气收缩,下沉到谷底,谷底气温较低。9.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参考答案:A10.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C.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D.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参考答案:D11.下列有关岩石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B.地壳由岩石组成,所以岩石圈就是地壳C.由莫霍面以上的岩石组成D.由地幔和地壳组成参考答案:A12.下列四天中,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但仍在南半球”这一事实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元旦

C.国际儿童节

D.我国的国庆节参考答案:B13.“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亮跑。”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C.行星、恒星、彗星

D.恒星、卫星、流星参考答案:A14.关于地形对公路选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地穿越等高线B.山区中的道路应取直线C.山岳地区应优先选建公路D.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地避开居民区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地平行等高线,A错误;山区中的道路应呈之字形弯曲,B错误;公路对地形要求相对较低,山岳地区应优先选建公路,C正确;国道以直达为主,地方性道路要尽可能地穿过居民区,D错误。15.读表,回答27~28题。下表为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升降旗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升旗时间5︰045︰035︰02降旗时间19︰1819︰1919︰2027.上表所示三天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向南移

B.北半球,向北移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28.表中所示日期可能是A.6月上旬

B.7月上旬

C.12月上旬

D.3月上旬参考答案:B

A16.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参考答案:A解析该题的立意是要求考生“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概念,对题目要求作答”,考查的知识点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其中,由于温度的变化,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变成松散的碎屑物,这种破坏作用就是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基础上,流水、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经过外力搬运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17.从右图中各国人口发展状况看,其中数字与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印度

B.②——中国C.③——德国

D.④——美国参考答案:B18.下列城市被称为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A.武汉

B.乌鲁木齐

C.广州

D.株洲参考答案:D株洲、石家庄被称为是“火车拉来的城市”,选D。19.读右图,判断从A到B再到C,方向是()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参考答案:C20.2016年4月,丹麦奥胡斯大学利用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太阳有一天可能会用比往常强烈数千倍万倍的超级耀斑“轰炸”地球,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超级耀斑”,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每11年必爆发一次C.温度比其他区域低 D.肉眼可以直接观测4.“超级耀斑”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通讯C.带来大量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异常升温 D.会产生极光现象参考答案:3.A

4.C【3题详解】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是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温度比其他区域高,不可使用肉眼直接观测;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而不是每11年都必须爆发。故选A。【4题详解】从材料中“大气层沸腾”可以判断“超级耀斑”会带来大量能量,使地球大气异常升温;“磁暴”、影响无线电通讯和极光都不至于让生命灭绝。故选C。2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地球公转的周期

C.一个太阳日

D.23时56分4秒参考答案:C22.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题。

14.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15.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16.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参考答案:14-16CDB2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几个?A.4个

B.3个

C.2个

D.1个12.二分日,图中A--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A.4个

B.3个

C.2个

D.1个参考答案:11.D

12.B试题分析:11.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故与B点的角速度线速度都相同的只有C点。12.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昼长都相同;经度相同则地方时相同,故经度不同则地方时不同,故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同的点有D、C、F3个点。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的基本规律;昼夜长短和地方时分布的基本规律。24.下列时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是A.夏至日

B.冬至日

C.1月初

D.7月初参考答案:C25.下图中表示北半球春、秋日的是(

)。参考答案:C26.下图中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方向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图示①②位于北半球,①向南运动,实际偏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向西,①正确。②由南向北运行,偏向运动方向的右侧,②正确。③在赤道上向东运行,不会发生偏转,故③示意错了,选C。④在南半球,实际运动方向偏向运动方向的左侧,正确。二、填空题(共10分)27.下图示意全球陆地上自然景观地域分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示意的是由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和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2)山地自然带的数量往往与该山地所在的_______及_______有关。(3)图中从阔叶林带到冰原带的变化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参考答案:(1)赤道到两极

山地的垂直

(2)纬度

高度

(3)热量【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28.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位置显示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__。(逆时针或顺时针)(2)地球运行到B点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节气);运行到C点时,日期在___月____日前后。(3)11月3日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_____位置和____位置之间,其后一个月之内其公转速度_______。(4)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南半球是____季,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__位置和____位置之间,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____位置和_____位置之间。参考答案:(1)逆时针

(2)秋分

12

22(3)B

C

加快

(4)秋

昼夜平分

(5)C

A

A

C【详解】(1)根据图示,连接左右的日心和地心,A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代表夏至日;C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代表冬至日,则B点代表秋分日,图示地球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2)根据图示,连接左右两位置地心与日心,C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代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根据地球逆时针公转,B代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3)连接图示地球左右两位置,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代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B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C点代表冬至日,12月22日。图示11月3日则在图示B、C之间。目前地球靠近近日点,速度越快;说明其后一个月公转速度越来快。(4)根据图示,D点代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北半球的春季,则是南半球的秋季,春分日全球(包括北京)昼夜平分。(5)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判断,冬至日到次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即从C点(代表冬至日)到A点(代表夏至日)。北京白昼逐渐缩短,及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即从A到C点。29.左图为“地球某日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16分)(1)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2)该日,C点昼长为

小时,昼夜交替周期为

小时。(3)若左图所示日期过后,商丘地区昼渐长,则其表示的节气是

;对应于右图中的

。(4)左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时,北京时间是

。(5)当地球位于甲位置时,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参考答案:(1)BADC

(2)12;24

(3)春分;丁(4)(0°,30°E)

18:00

(5)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试题分析:(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BADC。(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为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为二分日,图示日期过后,商丘地区昼渐长,则其表示的节气是春分。(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30°E为12时,为直射点所在的经度。(5)当地球位于甲位置时,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0.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辐射名称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2)地球大气吸收A有选择性,臭氧分子吸收_______

,水汽分子、二氧化碳吸收_______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

。参考答案:(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紫外线

红外线

(3)地面【详解】(1)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太阳辐射,C为地面辐射,D为大气逆辐射。(2)臭氧分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分子、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3)近地面大气成分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三、综合题(共38分)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西选贷比亚中部的卡皮里波希(如图),全长1860.5km。它是新中国早期对外接助的典范和中非友谊的丰。如今的坦赞铁路,设范已经严重老化、再加上坦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面临着请多的经营困难。中国和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领导人已达成共识,即将对这条运行了四十年的铁路进行改造,令它发挥更大的作用。(1)据图分析坦赞铁路建设不利的自然因素。(2)指出坦、赞两国从坦赞铁路项目中可能获益的主要工业部门。参考答案:(1)该铁路穿越东非裂谷带,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情况复杂;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不平;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草原,多虫兽出没;气候炎热,疾病肆虐。(任答三点)(2)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列车制造的有关部门。(任答四点)【分析】第一小题解答的关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世界地理知识与等高线判读的能力,难度较大;第二小题联系生活实际即可,较容易。(1)分析交通线路修建的自然方面的障碍,主要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图中坦赞铁路的分布位置,可知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高原上,从沿海平原到高原,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经过东非大裂谷,地质条件复杂;穿过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炎热,疾病肆虐,多虫兽出没。(2)从坦赞铁路建设可带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列车制造等部门的发展。3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1)此时的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此图上,全球以日界线和

度经线为界,分为两个日期。(3)当天,地球赤道上的日出地方时刻是

,北极圈上的日落地方时刻是

。(4)当天,北京天安门升旗的时间是

。此时北京时间是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是

。(6)此时,晨线和昏线的经度分别是

。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