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十篇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体验探究声音嬉戏的乐趣。
3、对声音现象感爱好。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打算:
PPT、声音课件、各种瓶罐、沙子、玉米粒、碎纸、豆子、曲别针等填充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PPT出示声音城堡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今日老师就带小挚友去声音城堡玩一玩,那里有许多好玩的嬉戏。
二、感知、探究、发觉
1、嬉戏一、听一听。倾听和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幼儿倾听玻璃碎、警笛等生活中熟识的声音,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奇异的声音。
2、嬉戏二、玩一玩。
操作一(1)、老师顺手拿一个瓶子,藏背后用手轻轻敲打,问:咦,这又是什么声音?
(2)、老师出示各种瓶罐、玩具等,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喜爱的瓶瓶罐罐操作。老师视察并适时指导,尽量不限制孩子的玩法,让幼儿尽情探究。
共同梳理和沟通:你的瓶子发出什么声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你还发觉了什么?(可以让幼儿示范操作自己的发觉)。
操作二(1)、出示曲别针、玉米粒、碎纸等填充物,幼儿填进空瓶,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发出声音。
(2)、再次梳理和沟通:这次,你的瓶子又发出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玩的?
(3)师:声音城堡真好玩,小挚友的发觉可真多。原来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3、嬉戏三、找一找。
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也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请幼儿想方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如拍手、跺脚等。
三、延长活动:带领幼儿户外漫步,听听四周有什么声音。
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透光现象,发觉光透过各种物品时会出现颜色和形态。
2、喜爱玩光的嬉戏,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觉。
活动打算:
1、透光作用PPT,电脑、白板。
2、手电筒人手一个,每组两块三角架白板,彩色玻璃纸、蜡光纸、铁盒盖、厚纸板、彩色布、塑料袋、木板、闪光纸、记录表、笔、各种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电筒,感知电筒光,激发幼儿的爱好。
老师出示手电筒:小挚友们,这是什么?照在白板上的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操作探究,引导幼儿发觉彩色的光,感知物体的透光现象。
1、师:白板上手电筒的光能变成其它颜色吗?
2、老师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3、幼儿自由探究,手电筒的白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纸会变成彩色的光。
4、老师小结:虽然有东西挡在手电筒的前面,但还是能看到手电筒的光,就叫透光。
三、操作记录,引导幼儿发觉有的物体能透光,有的物体不能透光。
(一)操作探究,知道生活中有些物体能透光,有些物体不能透光。
1、师:原来彩色玻璃纸能够透光,那你们想想还有什么东西也能透光?
2、老师介绍材料和记录表。
3、幼儿探究,并进行记录。
4、出示大记录表,组织幼儿沟通,验证自己发觉的现象。
5、老师小结:
(二)操作探讨,知道有些物体镂空的地方能让手电筒的光透出。
1、出示光盘。你们看,这是什么?
2、老师操作,了解镂空的地方能透光。
3、老师小结:原来像光盘这样有镂空的地方也是能透出光的。
四、操作探究,引导幼儿发觉手电筒的光透过物品后的形态。
1、提出探究要求。
2、幼儿探究。
3、老师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各种物品,有的颜色会变,有的还会照出各种形态呢。
五、观看PPT,了解透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师:刚才我们发觉了透光的隐私,那么在生活中,透光有什么作用呢?
2、播放PPT,了解透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嬉戏“猫捉老鼠”,感受玩光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视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丰富词汇:毛茸茸、三瓣唇、蹦蹦跳跳。
3、产生喜爱兔子、关切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打算:
小兔1只,白菜、胡罗卜若干,几种不同颜色的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视察的爱好。以小客人来做客的形式引出小兔。
师:今日,我们欢迎小兔子到我们这里做客!
2、视察兔子。大胆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喜爱兔子吗?小兔是什么样子的?
边视察边引导幼儿:兔子的头上有什么?耳朵是什么样的?兔子的嘴巴是什么样的?(三瓣唇、嘴巴长胡须)兔子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摸摸看,感觉怎样?(毛茸茸)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兔子?(出示图片)
(2)师:看看兔子是怎样行走的?仿照小兔跳。
(3)师生共同小结兔子的外形特征。
3、喂小兔。
(1)幼儿选择白菜、胡罗卜等,给兔子喂食。
(2)师:看看兔子爱吃什么?吃东西时嘴巴是怎样动的?
4、以仿照小兔蹦蹦跳跳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壮壮小挚友问我:“蚯蚓是昆虫么?蝴蝶是不是益虫?”针对幼儿期孩子对昆虫深厚的爱好以及现在孩子受到太多人的.关爱,却很少意识去关切和爱惜别人,结合“昆虫”主题活动。因此,我设计“小蜜蜂请客”这个故事,教幼儿在知道昆虫特征的同时还教化幼儿挚友之间相互关切爱惜,萌发互爱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特征,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2、体验挚友之间要相互关切爱惜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知道了解昆虫的特征
难点:幼儿表演故事
活动打算
各种昆虫胸针,课件,谜语,图片
活动过程
1、引起爱好
a、猜谜语:黄老师:“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小挚友都相识它,喜爱它。猜猜它是谁?”“有个小姑娘,身穿黄衣裳,你要欺辱它,它就戳一枪(小蜜蜂)。”
b、黄老师:“小蜜蜂今日要请客,你想知道为什么嘛?小挚友请看自制的动画片《小蜜蜂请客》。”
2、幼儿看图讲解并描述
a、黄老师:“大树爷爷见过的昆虫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上有两对翅膀,六条腿。”。
b、黄老师:“小蜜蜂为什么不请青蛙,蜘蛛和蚯蚓?”孩子:“青蛙和蚯蚓虽然专为人们做好事,可是它们都不算昆虫,所以不请它们参与晚会。”
c、黄老师:“小蜜蜂忙了一天都请了哪些客人,都有哪些共同点?”孩子:“有萤火虫,花大姐,螳螂,蜻蜓。它们都是昆虫,是益虫。”
d、幼儿沟通
请小挚友把你知道的益虫和害虫告知身边的伙伴。
3、情感教化
a、请幼儿描述自己过生日请挚友的兴奋心情。
b、探讨:过生日为什么要请挚友呢?孩子:“挚友要相互关切,爱惜,共享欢乐。
c、激励幼儿自由组合,合作表演(最终一段故事情节)。
(附:小蜜蜂忙了一天,请来了很多客人。晚会起先了,萤火虫点亮了一盏盏灯笼,花大姐吹着喇叭,螳螂敲大鼓,蜻蜓和蜜蜂兴奋地跳舞,大家唱起了快乐的歌:“夏天到,夏天好,花儿开,草儿摇,昆虫一家多喧闹,今日益虫都请到,爱护庄稼酿花蜜,我们个个本事高。)
4、延长活动:激励幼儿表演故事给同伴观赏。
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形态的工具吹泡泡并视察泡泡的改变状况,得出不同形态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结论,培育对探究活动的爱好。
2、感受参与科学活动的欢乐,并体验胜利的乐趣。
活动打算:
按幼儿人数打算吹泡泡的工具若干、肥皂水、各种形态的图片若干、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老师吹泡泡带幼儿进活动室
1.老师:“小挚友们,今日舒老师带来了一样很好玩的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可以怎么玩?”
2.老师:“这个玩具有许多种玩法,你看,今日老师是怎么玩的。”(老师吹泡泡)老师:“我来吹泡泡,你们来抓泡泡,好不好?”(放吹泡泡的音乐,老师吹泡泡,幼儿抓泡泡进入活动室)
3.集中幼儿坐下来后提问:“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态的?”“那我吹泡泡的工具是什么形态的?”那究竟是不是呢?我们再来吹吹看。
老师示范吹一个大泡泡:你们都猜对了,原来圆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
二、出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泡泡工具
1.老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的泡泡工具,看看它们是什么形态的?”
2.那你们猜猜,它们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态的?
(请个别幼儿回答,再请同伴之间相互沟通自己的猜想)
3.老师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相识记录表
老师:“我这里有一张记录表,这一栏都是吹泡泡的工具,那一栏里都是我的猜想,刚才我们用了圆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态的?圆形,那我就把圆形的卡片贴到我的猜想里。”(老师操作记录表)
4.下面的工具是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那它们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态的呢?
5.幼儿操作贴图片到我的猜想里
三、幼儿试验(三张桌上放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工具和泡泡水)
1.请小挚友到后面的桌子上拿一个工具和一瓶泡泡水来吹吹看,看你们吹出来的泡泡究竟是什么形态的?
2.幼儿再换一种泡泡工具玩一玩。
3.集中幼儿坐下来,老师提问:“刚才我们用不同形态的工具都去吹了吹,玩了玩,那结果它们吹出来的泡泡形态跟你刚才的猜想一样吗?”
你刚才的猜想觉得三角形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态的?结果去吹了一下后发觉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态的?(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吹泡泡,幼儿自己拿卡片填写记录表)
4.正方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态的?(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吹泡泡,幼儿自己拿卡片填写记录表)
5.老师小结:刚才小挚友们都发觉了,不同形态的泡泡器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四、延长活动:
探究五角星形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态?
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实物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2、学习列出相应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活动打算:
教学挂图一幅,数字卡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师:你们看看老师的卡片上分别有数字几呢?
(3、4)我们要把这两个数字合起来变成一个大数,小挚友想一想,这个大数是几呢?(7)。对了,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分合式,我们一起把这个分和式念一遍。
小结:这个分合式的两个小数加起来就成为一个大数。
师出示一张卡片,引导幼儿视察。图片上的数字有一个大的,有一个是小的,怎样算出另一个小数?
小结:把大的数字减去一个小的数字,就得出另一个小数字。
2、尝试编8以内的加减应用题。
(1)师:刚才我们复习了7以内的组成,小挚友表现得都很棒,现在老师要教小挚友一个新本事〈〈看实物编应用题〉〉
(2)师:你们看,小鸟飞来了,请你们细致听,老师先给小挚友来编一题加法应用题吧!
天空中飞来了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小鸟,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可以怎么列这道题呢?(3+2=5)
小结:加法编题中,要用到又、一共。
(3)小挚友们你们会编吗?你们看现在小鸟有几只?又飞来了几只?请你们一起来编一道应用题,记得编加法应用题肯定要用上:又、一共,好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编应用题吧!
天空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说得真不错,我们也给这道题列一道算式吧!(3+2=5)
(4)现在老师又要把小鸟给变走了,现在是1,4请你们来编一编。
请你们来列一道算式吧!(小挚友真棒)
3、小挚友的加法应用题编的真好现在我们来编减法应用题。
(天空中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列一道算式吧!(5-2=3)对了,飞走了可以用减法来算就可以知道还剩只小鸟)
(1)现在请小挚友你们自己来编一道减法应用题(真棒小挚友编的真好。
(2)现在请小挚友轻轻拿出椅子下的卡片,请你们依据卡片上的数字来编应用题,编好的小挚友就告知你旁边的小挚友,看下谁编的最好。
科学活动教案篇7
一、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异的陀螺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制作,感知陀螺旋转的现象,充分体验探究活动的欢乐。
2.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培育语言表达实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萝卜、土豆、玉米、地瓜、小西红柿、蘑菇、卡纸、图画纸、油画棒(涂色用)、冰淇淋盒盖、奶瓶盖、果冻盖、瓶塞、旧玩具汽车车轮、木珠、牙签、火柴棒、铅笔头等。
五、活动过程
玩陀螺。
解决的问题:你能用纸、果蔬和日常用品做陀螺吗?
试一试,你做的陀螺能转起来吗?
幼儿用萝卜块、卡纸、冰淇淋盒盖制作陀螺。
(1)在萝卜块上扎上牙签。
(2)在卡纸上扎上火柴棒。
(3)在冰淇淋盒盖上扎上牙签。
说一说我的试验结果。
(1)牙签没有扎在萝卜的中间,陀螺转不起来。
(2)在圆形的卡纸上扎上火柴棒,陀螺转起来了。
(3)在冰淇淋盒盖上扎上牙签,只用牙签的尖转,陀螺转的时间很长。
比一比,看谁的陀螺转得久?
(1)我的陀螺面很圆而且很平,能转得久。
(2)下面尖(接触面小)的陀螺转得久。
(3)找好圆心,陀螺就能转得久。
六、留意事项
1.幼儿有玩过陀螺的阅历,活动的效果会更好。
2.所供应的萝卜、地瓜、玉米棒、土豆等要选圆柱体或球体形,切片时厚薄要匀称。
科学活动教案篇8
活动内容:
面粉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物,但这只是孩子与它的间接的接触。我们的幼儿对它究竟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化到了教学活动中,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来共享面粉带来的欢乐。
活动重点:
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活动环境,供应多样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爱好。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运用多用方法辨别出真正的面粉并做出记录。
活动目标:
1、在“真假面粉”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四周生活的关切与酷爱,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欢乐。
2、在提高幼儿的操作实力时,让幼儿形成较强的视察力及初步的对比分析实力。
3、通过探究实践,让幼儿在四种白色粉状物中辨别出面粉。
活动打算:
百宝箱、面粉、淀粉、糯米粉、水、盐、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电饭锅、记录表、笔
活动建议:
一、导入:通过嬉戏“百宝箱”出示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引起幼儿对活动爱好。并提问幼儿:馒头、花卷、水饺皮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面粉”
老师依次出示面粉、淀粉、糯米粉、盐供幼儿猜想四种白色粉状物品哪一种是真正的面粉。
二、绽开:
幼儿的操作记录分两部分:
1)猜想记录:要求幼儿只用眼视察凭借以往的学问阅历推断谁是真面粉并做猜想记录(四样猜想物品分别用数字作为各自标记。1、面粉、2、淀粉、3、糯米粉、4、盐)如:
1、面粉
2淀粉
3、糯米粉
4、盐
2)验证真假并做记录(在这里我选择面粉、淀粉、糯米粉、盐四样食物是因为它们1、在外观上比较接近可供幼儿探究2、即使幼儿用品尝的方法来验证真正的面粉也是很平安的。
3)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沟通)
验证后的记录:
三、师幼沟通验证结果:(老师在黑板上做出真面粉统计记录总人数36人)
1、面粉
2淀粉
3糯米粉
4盐
猜想统计
验证统计
在沟通中幼儿各自说出了验证方法他们有的通过鼻子闻、有的通过嘴巴尝、有的用水来验证面粉的真假方法多多,兴奋无比。通过验证幼儿知道了4号盘的是盐因为它咸是用嘴尝出来的;2号不是因为见到水就不见了,有的幼儿说出了这是淀粉,老师赐予了激励;1号和3号的识别老师和幼儿做成了饺子皮放入电锅里煮一煮,出锅之后3号变的发粘幼儿很快推断出这不是面粉,则推断出真正的面粉是1号。
结束:
师幼一起归纳总结面粉的特点,对幼儿在活动时的表现做出了评价,并强调平安教化。假如没有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允许是不能随意品尝不相识的事物的。
活动自评:
依据《纲要》精神,我在活动中特殊留意培育幼儿的情感教化、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中,绽开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尽情探究,而我在活动中早以成为他们活动中的挚友,倾听者的角色。《真假面粉》活动中,幼儿说的多,操作多,精力特别集中,并体会到了胜利了欢乐。通过操作幼儿也了解到了许多常识如:盐是咸的、淀粉遇见水就会溶化、糯米团煮熟后是粘的,真正体现出“玩中学”的思想。
科学活动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爱护色的阅历。
3、萌发对动物的爱好,乐意亲近小动物。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重难点:
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获得动物体色是爱护色的阅历。
活动打算:
课件、每人一只大象图片,画纸、油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爱好。
1、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
2、艾玛捉迷藏,什么是捉迷藏?
3、艾玛和谁玩捉迷藏呢?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艾玛可能会躲在哪里?为什么?
2、我们看看是不是艾玛?是什么?
3、小鸟找到了艾玛吗?
4、小鸟一下就发觉了谁?它为什么一下就发觉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5、小鸟为什么没有发觉枯叶蝶、竹节虫呢?
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就是找一个四周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简单被发觉。小动物就是利用这个本事来爱护自己,躲避天敌的。
6、故事中,艾玛还是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的?
7、在我们生活中,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帮助艾玛的挚友躲起来。
1、出示艾玛的挚友图片,引导幼儿视察,你喜爱哪只大象?为什么?
2、它们的颜色怎么样?(很相近)。
3、请你去想方法,让艾玛的挚友躲起来。
4、展示幼儿作品,相互观赏。
四、拓展。
1、我们来看看这幅图片中有谁躲起来了?他们躲的好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解放军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事,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里学到的本事,我们一起去发。
活动反思:
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习本事,激发幼儿更大的探究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服务协议书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老年人膳食方案课件
- 《综合商务英语3》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老年人护理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字帖
- 老年人常规体检项目
- CN120208640A 一种具有超抗污涂层的柔光砖及其制备方法
- 外研版六年级英语(上册)语法知识点总结
- 老年人基础护理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必看考点《管理常识》试题解析(2023年)
- T CEC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剩余电流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办理宽带拆机委托书
- JJG 677-2006光干涉式甲烷测定仪
- 2024建筑工程监理表
- 胸部肿瘤放疗讲课
- 空乘服务语言艺术与播音技巧全套教学课件
- 小米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课件
- 《工业视觉基础知识》课件
- 家长进课堂金融知识讲座
- 公对公打款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