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SOP_第1页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SOP_第2页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SOP_第3页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SOP_第4页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SO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流程说明图所示解准备服装整洁2.解释评估1.核对医嘱和执行单3.洗手戴口罩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4.物品准备2.10ml注射器或一次性采血针5.解释核对采用两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腕 (续表)流程说明图所示解6.采血部位评估根据医生要求选取采血部位,评估患者皮肤情毒面积大于5cm×5cm碰触穿刺部位3.酒精棉签消毒血培养瓶瓶口从标记点穿刺采血,采血量为8~10ml采血量足够后分离采血针和血培养瓶,拔出针头,快速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注射器采血时,拔针时干棉签不得触碰针头 (续表)流程说明图所示解1.静脉采血按压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2.动脉采血,按压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至不出血为止注射器采血原则上不更换针头,但针头污染需更换,将注射器针头三分之一插入血培养瓶内缓慢注入,防止发生溶血反应整理用物,并分类处理再次核对标本标签,标注患者基本信息、标本采穿刺结束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及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并交代注意事项理床单位取舒适体位,妥善放置呼叫铃 (续表)流程说明图所示解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血培养采集时间、采集部签名【注意事项】 (1)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 (2)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培养标本;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3)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常伴有定植菌存在。 (4)采血工具:建议采用商业化的真空血培养瓶,室温保存。同一部位采集两瓶血培养时不建议更换针头。 (5)采血次数、血培养瓶选择:对于成人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每个部位应需氧和厌氧培养各一瓶。对于儿童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分别注入儿童瓶,厌氧瓶一般不需要,除非怀疑患儿存在厌氧菌血流感染。 (6)采血量: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检出阳性率的重要因素,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血培养阳性率。成人以8~10ml为宜,最低5ml。对于儿童血培养的血量要求,欧洲和美国指南建议按照每千克体重进行采样。如美国要求新生儿<4kg,单侧抽取0.5~1.5ml血液进行单瓶培养;体重36kg以上的儿童,按成人规则进行血培养。 (7)皮肤、血培养瓶消毒:为减少皮肤、培养瓶口等对血培养造成的污染,在穿刺前,应对皮肤和培养瓶口进行消毒并充分干燥,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概率。 (8)避免将采血管内空气注入厌氧血培养瓶。 (9)避免在静脉留置导管连接处(如肝素帽处)采血标本,避免标本污染。2.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 (1)建议在经验用药前30分钟内在不同部位采集2~3套外周静脉血培养标本,如果24小时内3套血培养标本均为阴性,建议再采集3套血培养标本送检。 (2)怀疑左心内膜炎时,采集动脉血提高血培养阳性率。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血培养:分为保留导管和不保留导管两种情况。 (1)保留导管:分别从外周静脉和导管内各采取1套血培养标本,在培养瓶上标注采集部位,送往微生物实验室,同时进行上机培养。2套血培养检出同种细菌,且来自导管的血培养标本报阳时间比来自外周的血培养标本报阳时间早2小时以上,可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不保留导管:在外周静脉采集2套血培养标本。同时,通过无菌操作剪取已拔出的导管尖端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