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赖斯原则教学课件_第1页
新格赖斯原则教学课件_第2页
新格赖斯原则教学课件_第3页
新格赖斯原则教学课件_第4页
新格赖斯原则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格赖斯原则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新格赖斯原则新格赖斯原则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新格赖斯原则格赖斯理论:从“古典”向“新”的发展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对语言学和逻辑学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继格赖斯之后,很多学者在弥补“合作原则”的不足方面作过努力:(一)用“礼貌原则”拯救“合作原则”(二)改造和重构新的会话含义原则。一批持接受“合作原则”,致力于修正、完善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的学者,如盖兹达(Gazdar)、荷恩(Horn)、阿特拉斯(Atlas)、列文森(Levinson)等,做了许多有成效的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发展为80年代的“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简介荷恩(LaurenceHorn),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美国语言学会会员。著作:ANaturalHistoryofNegation2001TheHandbookofPragmatics2004ExplorationsinPragmatics2007TheExpressionofNegation2010一、荷恩两原则霍恩在1984年发表《语用推理新分类初探——基于Q原则和R原则的会话含义》,首次提出他的两原则模式:Q原则和R原则。他在1988年的《语用学理论》和1989年的《否定的自然历史》中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理论。1.两原则内容Q原则(基于听话人):你的话语要充分(参照第一数量次则)说得尽可能多(在符合R原则的前提下)下限原则,诱发上限会话含义R原则(基于说话人)你的话语应是必要的(参照关系准则、第二数量次则、方式准则)只说必须说的(在符合Q原则的前提下)上限原则,诱发下限会话含义Q原则提示我们:“说话人说p时,意味着极限是p”这就为听话人提供了一个理解话语的上限。R原则反过来提示我们:“说话人说p时,意味着不只是p”,这又为听话人提供了一个理解话语的下限从Q原则中知道,所接受的话语已是信息的极限,从R原则中知道,这样的话语是发话人认为是最经济的。荷恩的两原则就是引导人们从最小极限化的表达形式中得到最大极限化的信息内容。2.荷恩等级关系等级会话含义(scalar

implicature)是基于Q原则的会话含义的首要例证。假设有一个包含几个成分的数量等级(quantitative

scale),例如<all,most,many,some,few>代替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是莱文森(l983)提供的,他把“数量等级”叫做“语言等级”(Linguistic

scale),并界定如下:一个语言等级包括同一语法范畴的一组可替换词语(alternatives),或对立成分,并按信息量程度(degreeoginformativeness)或语义力度(semantic

strength)排列。这种等级将采用下列由语言表达式,或等级谓词(scalar

predicates),e1,e2,e3...en,组成的有序集合的形式。实际上,荷恩的意思是,包含其他成分的句子都衍推包含末尾成分的句子。当这些句子为真时,包含末尾成分的句子必真。如果倒过来,从逻辑上讲,就不一定了。数量等级中只有<hot,warm>,或者<cold,cool>,而没有<hot,cold>,因为使用同一个数量等级中词语的句子要具备衍推关系,这一条规定把严格反义词,排除在数量等级之外(1)Thissoupishot(2)Thissoupisnotcold(3)Thissoupiscold3.语用分工(1)X

is

meeting

a

woman

this

evening

·

(2)I

broke

a

finger

yesterday.荷恩认为,这种不同理解是因为不同的原则在起作用。在理解(1)时,起作用的是Q原则,所以听话人推断不能超越上限;在理解(2)时,起作用的却是R原则,听话人有权作出超越上限的推理。后来,他提出这两条原则是有分工的,它们分别负责各自的领域。他把这叫做“语用分工”,(the

divisionof

pragmaticlabor)在1988年的文章中,荷恩明确地把Q原则说成是“把信息内容最大化的基于听话人的经济原则”,R原则是“把形式最小化的基于说话人的经济原则”。这就是说,Q原则是关于内容的,说话人如果遵守这条原则,就要提供充足的信息;而R原则是关于形式的,应用这条原则的说话人会采用最小的形式,听话人则相应地要根据常规,推断出比字面意义更强的信息。4.荷恩考察的语言现象(1)元语言否定一般否定,表示“原来的叙述太过分了”,而元语言否定,则表示“不够充分”,通过语音手段实现,“强项成立”如hedidn'teatthreecarrots→heate

fourofthem.(2)避免使用同义词Leestoppedthecar.Leegotthecartostop.(3)间接言语行为句Canyoupassthesalt?列文森,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列文森在概括这批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87年发表的《语用学和前指代语法》(pragmaticsandthegrammarofanaphora)的论文中提出了列文森会话含义“三原则”他又在1991年发表的一篇再论前指代规律的论文中正式把列文森三原则称之为“新格赖斯语用学机制”(Neo-Griceanpragmaticapparatus)。二、列文森(StephenLevinson)1.三原则内容(一)数量原则说话人准则:不要提供比你掌握的世界知识所允许的程度更弱的陈述,除非提供更强的陈述会与信息量原则冲突。听话人推理:把说话人所作的陈述看成是与他知识一致的最强的陈述,因此:(i)如果说话人说A(W),且〈S,W〉形成“荷恩等级关系”,以至A(S)衍推A(W),则可推导出K~(A(S)),即说话人知道较强的陈述是不能成立的;(ii)如果说话人说A(W),而A(W)并不衍推内嵌句Q,但Q却为一个较强的陈述A(S)所衍推,且{S,W}是一个对比集,则可推导出~K(Q),即说话人不清楚Q是否可以成立。例一:〈all,some〉设有分别包含all和some的句子:〈1〉Allofthemarestudents.(他们全部是大学生)〈2〉Someofthemarestudents.(他们中有些人是大学生)在这里,〈1〉衍推〈2〉;如果说话人说〈2〉,表示他知道说〈1〉是不符合事实的。例二:{Know,believe}设有分别包含know和believe的句子:〈3〉IbelievethatthereislifeonMars.(相信)〈4〉IknowthatthereislifeonMars.(知道)在这里,动词believe和know构成荷恩等级关系〈S,W〉,believe为弱项,know为强项。说〈3〉时,W(believe)不能衍推宾语从句Q(火星上有生命),而说出〈4〉时,S(know)却衍推宾语从句Q(火星上有生命)。因此,当说话人说出〈3〉时可推导出含义〈5〉:〈5〉Idon'tknowthatthereislifeonMars.(我不知道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即说话人不知道宾语从句Q(火星上有生命)是否可成立。(二)信息量原则说话人准则:最小化准则(the

Maxim

of

Minimization

)“说得尽可能少”,即只提供实现交际目的所需的最少语言信息(同时遵循数量原则)。听话人推理:充实规则(the

Enrichment

Rule)通过寻找最具体解释(直到认定说话人意图所在为止)的方法扩展(amplify)说话人话语的信息内容。具体地说:(a)假定指称对象或事件之间存在定型关系,除非(i)该假定与已确认的情况不符;(ii)说话人违反最小化准则,选择了冗长的表达式。(b)如果与已确认的情况相符,假定句子所论述的“对象”实际存在。(c)避免会增加所涉及实体的解释(即假定指称经济性);具体地说,即对弱化名词短语(代词或零形)作同指解读。信息原则的推导〈1〉常理型推导:Johnsaidsomethingtothenurse.(A)约翰对那位护士说过某件事→Johnsaidsomethingtoa

femalenurse.(B)约翰对一位女护士说过某件事〈2〉联系型推导:Maryboughtanewskirt.Thezippernowdoesn‘twork.(A)玛丽买了一条新裙子。拉链坏了→Mary’snewskirthasazipper.(B)玛丽的新裙子有一条拉链。〈3〉联袂型推导:Johnandhiswifeboughtanewcar.(A)约翰和他的妻子买了一辆新车。→Theyboughtonlyone

car,notoneeach.(B)他俩只买了一辆车,而不是每人各买了一辆。〈4〉隶属归类型推导:Thelittleboywasstillmissing.Themother

wasworried.(A)那个小男孩仍下落不明。那位母亲十分焦急。→Themotherwasthemotherofthemissingboy.(B)那位母亲是那个下落不明的小男孩的母亲。〈5〉条件完备型推导:IfyoucanshowmeyourIC,Iwillletyouin.(A)如果你能向我出示IC,我就让你进去。→Ifandonly

ifyoucanshowmeyourIC,Iwillletyouin.(B)当且仅当你向我出示IC的条件下,我才会让你进去。〈56〉模式型推导:Jackpushedthecarttothecheckout.(A)杰克推着购物车来到出口的计价处。→Jackpushedthecart

fullofgroceriestothecheckoutofthesupermarketinordertopayforthem.(B)杰克推着装满食品杂货的购物车走到超级市场出口的计价处,以便付款后离去。实际上,信息原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说话人的表达倾向于最小极限化和听话人的理解力求把话语信息扩大到最大极限化。请注意:列文森的量原则和信息原则是两条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根据量原则,说话人如果未说出语义强度大或信息量充足的话语,那就意味着他要表达跟这句话不同的意思,由此可推导出量含义。与此相反,根据信息原则,说话人如果说出语义强度小或信息量不足的话语,那就是他意欲让听话人按常规关系推导出具体、确切的信息含义。(三)方式原则说话人准则:不要无端地选用冗长的、晦涩的、有标记表达式。听话人推理:如果说话人选用了冗长的、有标记表达式M,他的意思跟选用无标记表达式U时的意思不一样——具体地说,他是在设法避免U的定性联想和信息量含义。方式原则是通过话语异常的表达形式来推导有关含义的。例如:〈1〉Johnopenedthedoor.〈2〉Johncausethedoortoopen.这两句话都表示“约翰把门打开了”,但〈1〉表示通常的开门动作〈2〉是有标记成分,暗示约翰不是按照寻常方式开门。2.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列文森指明:量原则、信息原则、方式原则这三个原则的运用是有顺序的,总的来说是:量原则>方式原则>信息原则。具体说明如下:(i)符合“荷恩等级关系”的表达形式实行数量原则的推导先于信息原则的推导;(ii)其余情况则由信息原则得出定型具体解读,除非:(iii)并存两个(或更多)意义相同的表达形式,一个有标记,一个无标记;无标记的由信息原则推导其会话含义,有标记的由方式原则推导出无法应用恰当的信息原则推导出来的含义。三、徐盛桓:语用推理机制徐盛桓,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70年代末开始语言学研究,堪称国内外国语语言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专著《语用问题研究》、《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等收集于束定芳编的《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徐盛桓构建的语用推理机制包括两个部分:推导过程和实施规则。(1)推导过程:标记性→无标记

↓有标记→荷恩等级关系→无

方式原则推导有信息原则推导

量原则推导整个推导过程从“标记性”起,先纵后横,通过箭头表示的通道过渡,直至纵行的终端,做出推导的选择。(2)实施规则:A.方式原则推导的实施规则一个有标记的表达形式可能得出会话含义集{I1,I2…In},若从语境效果来说,I1>I2>…>In,则I1最可能成为所期待的含义。甲:你可以抽空去一趟吗?乙:我不是没有时间去。我不是没有时间去,而是没有钱去(I1)

没有精力去(I2)

没有兴趣去(I3)

有人不许我去(I4)

嫌……(In)哪一个说法最符合乙当时的实际情况,也就是最符合当时的特定语境,得到最佳的语境效果,就最有可能是乙当时说“我不是没有时间去”这句话的会话含义。B.量原则推导的实施规则六条实施规则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从话语提供的强势(S)推导出弱势(W)(规则①);第二种情况:从话语提供的弱势(W)可以进行三方面的推导(规则②,③,④);第三种情况:从说话人表示的知识状态进行推导(规则⑤,⑥)。规则①,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