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四册美术教案_第1页
小学美术:四册美术教案_第2页
小学美术:四册美术教案_第3页
小学美术:四册美术教案_第4页
小学美术:四册美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春天在哪里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力。

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

3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能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难点能抓住春天的特点,有创意地表现春天。

教学准备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

教师:课件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L寻找春天

(1)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寻找校园的春天,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2)交流:你发现春天在哪里?

(3)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到底是怎么样的?观察景色,欣赏图片,学生自己来总结

春天的色彩。

(1)欣赏名作。

通过欣赏名作来总结春天的色调,看看画家如何用画笔来表现生机盎

然的春天。

(2)春天的色彩。

用感官感受春天的色彩,在调色盘里找出春天的颜色

3.布置作业

抓住春天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创作一幅春天的画。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只要能体现春天的感觉即

可。引导学生耐心地完成作品,不要半途而废。

4.展示点评。

(1)将学生的作业布置成春天的花园,逛一逛“春天的花园”,一

边逛一边评价。

(2)找一找最美的景色,说说美在哪里。

.拓展游戏小燕子。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2、盛开的鲜花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感受鲜花的美,了解鲜花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2学.习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涂色要领,进行涂色练习。

3.培养善于观察、勤于表现的习惯。

重点掌握几种基本的渐变色涂色方法。

难点自主探究发现渐变色的涂色新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鲜花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鲜花图片资料、课件、范画、绘画工具材料。

1.谈话导入,欣赏感悟。调整修改:

(1)教师谈话引导: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鲜花盛开。让我

们走进大自然,欣赏盛开的鲜花。

(2)请学生说一说鲜花美在哪里。小结:鲜花美在苴炎在述鲜花美在它

的形状和色彩上。

2.观察思考,尝试表现。

(1)师生共同分析鲜花的基本结构。

(2)欣赏不同形态的鲜花,尝试表现喜欢的鲜花。

(3)欣赏不同颜色的鲜花,分析鲜花的色彩规律,发现自然界一部

分鲜花花瓣的色彩是渐变色。

(4)渐变色分为单色渐变和多色渐变。

3.探究尝试,总结方法。

(1)同桌合作探究:怎样画出渐变的色彩?并动手尝试。

(2)师生交流探究结果。

(3)教师示范几种涂色小技巧。

①通过点、线的疏密变化表现渐变色。

②油画棒由轻到重地涂色表现渐鹅。

③平涂深色打底,用浅色由浓到淡地或由淡到浓地进行覆盖,表现出

渐变色。

④挑选出渐变的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阶梯式排列,依次平涂色

彩表现出阶梯式的渐变效果。

(4)师生共同总结渐变色的涂色方法和规律。

4.欣赏同学作品,尝试创作表现.

(1)欣赏同学的作品,思考你能从同学作品中学到什么。

(2)教师提示花朵的各个花瓣渐变方向要一致。

(3)教师提出学习建议:

①选择自己喜爱的鲜花,用渐变色的方法进行表现。

②到室外去写生盛开的鲜花,灵活运用渐变色的方法表现鲜花。

5.评价与拓展。

(1)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美丽的大花园,评选出最美的花。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从色彩方面进行评价。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渐变色。

(3)总结:学会用色彩表现美,善于用心灵发现美。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3、田园风光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重点感受田园的美,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

难点构图方法和画面空间的划分如何体现画面内容的需要。景物的点、线、面表达和色彩

的运用通过教师直接示范,学生参与尝试来突破。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漫步田园。

(1)欣赏田园风光。

郊外的田园景色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灵动的韵律和丰富的色彩。你去

过田园吗?风景如画的田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

看图片,看看你喜欢哪幅图,哪幅图能勾起你对乡村生活的回忆?课

件展示。

①整体感受:俯瞰或远观。

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两种视野下的田园面貌,引导学生观察。

②局部特写:人物和作物。

通过拉近“镜头”,展现田园中的农作物和劳作的人们,观察田园中

各个景物生长的样子和特点,人们劳动的场面和生活的场景。

交流表达感受。

在欣赏中,教师带领孩子漫步田园,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视角下

田园的不同构成方式。(如俯瞰时表现田填的交错分布,平视时表现

近景、中景、远景的层叠。)

交流:你觉得田野怎么样?说说你最喜欢哪块田野?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欣赏田园风光图片或视频,在感

受田园美景的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城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

接触农村的田野,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获得感官的认识,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园的园艺基地写生。)

2.开垦田园。

(1)模拟拓荒者,将画纸当做未开垦的土地,用线条画出一条弯弯曲曲

的田间小路,将“田地”分割。

(2)继续用线分割布局,把这片土地分成好多块“田地”,近处可以稍

微大一点,远处的小一点。也可以通过画田境、河流或其他景物再分

出几块田地。

(3)讨论分割方法:一是自然分割,田间小路线条弯弯曲曲,体现一种

俯瞰大地的视野效果;二是直线分割,体现机械作业环境下的现代化

田野;三是水平线分割,这种构图方法可以用水平线构图的方式进行。

还可以怎样分割?请一位学生尝试。

(4)通过两张图片的比对,找出分割线。观察分割线之间的透视和景物

的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田园布局和构图

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而关注田园的平面构成和视觉效果。)

3.田园拾趣。

(1)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解不同农作物的色彩,田园在不同季节、不

同时间和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和景象:如还没插过秧的水田的颜

色;还没种过植物的旱田的颜色;还没成熟时的小麦和玉米的颜色;

成熟时稻田和麦田的颜色;紫云英、红高粱、油菜花等各种农作物所

呈现出来大面积的色彩。课件再次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通过图

片观察这些植物生长的样子。

(2)现代化农业的设备和田地设施有哪些特有景色?辛勤劳作的农民

们都在干着什么农活呢?田园中还有其他值得细细观赏的景物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和交流的内容通过示范和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通过由远及近

的镜头推移,使学生感受田园中情趣盎然的美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美好。重点解决画面中具体事物造型表达的方法。)

4.田园畅想。

⑴作品欣赏。

欣赏画家的画和同龄人笔下的田园风光,学习画面中不同的表现方式

所传达的意境和童真童趣。

(2)学生尝试作业涂色方法,在分割好的“田块”中表现:如何用

大面积涂色、用线条排列涂色(新翻的土壤也可以用波浪线)、快速点

涂(可表现苗、花、果实等)、颜色叠加(色彩更丰富)等方法画出几

片田野。

(3)在田园里加以点缀(池塘、大树、拖拉机、稻草人、谷仓等)。(创

作提示:相邻的颜色要有变化,田展才分明。景物大小有区分,前后

有遮挡,造型有虚实。)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5.我们的田园。

将黑板看做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依次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

排版、布展,根据孩子们的作品内容分类组合。

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作业,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块田园?为什么?

小结:看到这么美丽并且充满希望的田园,教师忍不住要唱一首田间

小曲赞美一下,在欢快轻松的整理活动中结束本课。

(教学提示:展示作品时,尽量让孩子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营造愉快、轻松的评述氛围,发现孩子作品中生勃且自然的一面。)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4、我的爱心卡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学习为家人制作爱心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爱。

2.能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能大胆

画出图案,发挥想象力。

3.通过对爱心卡的创意设计及制作,增强表达情感的能力。

重点发挥想象力,将爱心卡画将爱心卡画面外理得丰富、具有美感。

难点如何使作品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游戏导入。

(1)用双手做一做爱心的形状,或者同学之间用身体做一做爱心的

形状!

(2)学生互相合作做爱心小游戏

2.探究。

(1)请学生仔细观察爱心卡,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对爱心卡的认识。

(2)组织小组讨论:你愿意把爱心卡送给谁呢?

3.赏析。

(1)相互讨论交流。

(2)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规律.

(3)想一想,爱心卡的作用。

4.创作。

(1)课件演示制作贺卡的材料以及步骤。

(2)构思爱心卡的内容。

(3)画出形状后涂上颜色或运用综合材料布置画面。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6.展示评价,学生互相交流作品。

7.拓展延伸。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5、折剪蝴蝶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认识蝴蝶的基本结构、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学习用对称折剪方法制作美丽的纸蝴蝶,并初步形成设计意识。

3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在设计制作“折剪蝴蝶”的练习中感受设计应用活

动的乐趣。

重点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纸蝴蝶

难点做出外形、纹饰独特的纸蝴蝶

教学准备(学生)剪刀、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教师)多媒体课件,示范用的彩纸、剪

刀和纸蝴蝶范例等。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引导学生欣赏蝴蝶的外形,感受蝴蝶的美丽,激起学习的欲望。

2.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蝴蝶的身体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蝴蝶外形的对称特征,学习对称折剪蝴蝶的表

现方法。

4.欣赏范例和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多样的纸蝴蝶表现方法,拓

宽设计思路。

5.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5.提出作业要

求:请学生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漂亮而独特的纸蝴

蝶。

6.学生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化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讨论。

8拓.展:要求学生课后用同样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可爱的小鸟。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6、小画框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画框的有关知识。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画框,并应用于装饰作品。

3.树立设计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感受创作乐趣。

重点掌握小画框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巧妙构思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变化。

教学准备(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质地较厚的挂历纸、彩色纸等)、画

笔、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幅。(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剪刀、胶水等。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欣赏导入。

(1)画框在生活中的运用图例欣赏。

(2)说说画框有什么作用。

(3)课题揭示:《小画框》。

2.自主探究。

(1)仔细观察画框,分析画框有哪些基本要素。

(2)出示相关制作步骤图,师生共同研究小画框设计、制作的基本

方法。

(3)分析概括并掌握设计个性化小画框的一些创作手法。

(4)赏析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只画框,并用它装饰作品。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5.课后拓展。

(1)欣赏不同材质制作的小画框。

(2)用设计的画框搭配自己的作品,装饰周边环境,美化生活。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7、笔筒设计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笔筒设计的基本方法。

2.学习立体物品的装饰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生活用品的能

力。

3.懂得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

作的习惯惯。

4.通过设计应用活动初步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

重点重点: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难点:如何巧妙地利用自己身边的废弃物进行笔筒设计。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教师)课件、笔筒实物若于件。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认识笔筒,初步了解笔筒的造型、材料和装

饰特点,并感受笔筒文化

2.引导学生在欣赏笔筒时讨论笔筒的设计创意点。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笔筒的形状特点,启发学生设计造型独特的笔

筒。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各种笔筒的材质,进一步拓宽设计思路。

5.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各种笔筒的装饰手法,学习多样的表现方

6.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请学生大胆设计一只笔筒,要求尽可能详尽

地表现出笔筒的形状、材质和装饰特点。

7.学生在进行笔筒设计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适合制作自己设计的笔筒所需要的材料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8、倒影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在感受倒影之美的基础上,用对印的方法画一张有倒影的静物画。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感受倒影之美,学习采用对印的技法表现有倒影的静物画。

难点难点: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倒影。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倒影的图片,带好水粉颜料和笔等作]面工具材料。

(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水粉颜料和笔等工具才才料、美术课件。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猜想表演导入。

(1)出示脑筋急转弯题目:谁能只画一遍就能画出两张一样的画?

(听取并鼓励学生合理地猜想,如电脑画的复制,画一遍就可变出无数

张一样的画来等。)

(2)在此基础上,教师表演水粉对印全过程引出学习主题:《倒影》。

2.探究不同的倒影。

(1)出示平静的水面、微波的水面和夜色灯光里的水面中的不同倒

影,思考:这些倒影有什么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倒影图片资料,比较景物与倒影的异

同,发现不同的倒影之美。除了这些图片中的倒影,在你的脑海中,

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用丰富的倒影艺术图片和即时回忆,丰富学生

的感知,激活学生的记忆。

3.尝试倒影表现。

(1)发给每位学生一张作业纸,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刀示的对印步

骤,尝试对印自己喜欢的一个事物,并交流一下尝试中发现的心得,

总结一下需要避免的问题,如颜色不能调得太稀等。

(2)师生共同小结:①确定表现主题;②对折绘画纸张;③调好所

需颜色;回先绘画,再对印;⑤合理添加想象。

4.欣赏倒影作品。

(1)作品欣赏:引导学生从《山山水水》的欣赏中,找出作品中

上、下两部分耐示同之处,并说说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听取学生回答,

教师演示用白色油画棒和水粉色进行留白表现的技法。

(2)童画欣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相似部分

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特别要引导他们在感受这些作品中,说

说对于自己接下来的创作所带来的启示。

(3)小结:水上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根据自

己的想象,合理采用添加、删减、模糊等艺术手法加以生动表现。

5.创意倒影作品。

(1)出示作业:用对印的方法画一张有倒影的静物画。

(2)教师巡视指导。

6.赏评美丽倒影。

(1)引导学生举办“美丽倒影作品赏评会”。说说自己或他人作品

中的成功之处,进行互相赏评。

(2)寻找利用倒影的美在艺术创作中获得成功的例子。如用于建

筑、绘画、雕塑等。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9、印印画画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观察不同的树叶,了解叶脉纹理的独特性。初步感受树叶拓画的美感。

2用不同的叶子进行拓印,通过联想、组合、添画,形成r-幅新颖有趣的作品。

3.在创作活动中体验造型的乐趣,并获得审美感受,进一步体验绘画形式的多样

性。

重点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不同树叶的形状进行组合,形成创新画面。

难点印画时对蘸色颜料水分、时间的控制。

教学准备(学生)树叶若干、水粉颜料、画笔、画纸、水桶、擦手用的小毛巾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代表性的树叶若于、树叶拓印画作品、水粉画颜料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欣赏导入。

(1)出示树叶拓印画的图片,提问:你知道上面这两幅画是怎么做

出来的吗?

(2)课题揭示:《印印画画》。

2.观察分析。

(1)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

(2)提问:还有哪些不同形状的叶子可以用来印画?

(3)指导学生任选一种树叶在纸上按印。

(4)师生对练习1中的习作进行互动点评交流,找出作品中的巧妙

之处。

(5)提问:你觉得拓印好的叶子纹样像什么?

(6)提问:通过简单的添画又可以变成什么?

(7)结合课件中的步骤图,教师示范树叶印画。

(8)提示:瓢虫身上的小黑点是用手指印出来的。

(9)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分析概括并掌握树叶拓印的一些创作

手法。

3.创作表现。

(1)学习建议:用不同叶子进行拓印和添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4.展示评价。

5.拓展延伸:

寻找其他材料进行大胆的拓印创作。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0、纸版画人像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纸版画的有关知识。

2、通过拓印、摹印练习,学习制作人像纸版画的方法,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纸版画材料的质感和艺术美,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耐心细致的学

重点初步掌握人像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理解并合理进行底版中撕纸人像的拼摆。

教学准备(学生)画纸、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画棒或水粉颜料、水粉笔或彩色铅笔

等)。

(教师)课件、纸版画人像范作若干、画纸、胶水、剪刀、拓印工具材料(油画棒、

油墨和滚筒、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导入。

(1)出示一组纸版画人像的作品图片。

(2)教师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画吗?

(3)揭示课题:《纸版画人像》。

2、探究。

(1)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研究纸版画人像的设计制作要点。

(2)围绕纸版画人像底版的设计制作欣赏讨论。

(3)围绕摹印和拓印的不同制作方法欣赏讨论。

(4)出示课件中的相关制作步骤图,教师示范用颜料拓印的方法制

作人像。

(5)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纸版画人物的多样表现方法,

拓宽创作思路。

3、创作表现。

(1)作业建议:用摹印或拓印的方法制作人像纸版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赏析。

引导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并及时评价。

5、课后拓展:

欣赏其他的一些版画作品,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创作。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1、民间年画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欣赏我国典型的民间年画作品,了解部分民间年画的表现内容,初步感受民间年

画的造型和色彩特点。

2、了解民间年画的制作工艺,对套色水印技法在民间年画中的运用有初步印象,尝

试临摹一至两个年画人物形象。

3、通过欣赏与实践,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各地的民间年画,并能对民间年画进行简单

的评述。

重点通过对民间年画作品的欣赏,初步感受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对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准确的简要评述。

教学准备(学生)彩笔或颜料、画纸。(教师)课件、年画范作、绘画材料。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故事导入。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因噩梦致病,每到深夜就听见鬼叫,吓得心神不宁,

寝食不安。有位大臣对他说:“派大将守门,一定能赶走魔鬼。”大

将秦叔宝、尉迟恭自告奋勇全副披挂,一人持铜,一人持鞭,站立宫

门两边,彻夜守护,唐太宗的病果然痊愈了。太宗大喜,但想到将军

守门不是长久之计,就命画工把两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

人仿效太宗,将两位将军画于纸或木板上刻印而盛行于世。由于秦琼、

尉迟恭二人都是将军,所以唐朝时的门神多以威武的将军形象出现,

加之民间画工在唐史演义的基础上,对他们二人形象进行艺术加工,

所以逐渐演变成为年画“门神”。

出不年回《门神》,导入课题:《民间年回》。

2、欣赏年画,了解特点。

(1)仔细观察两位门神,他们的表情、动作、服饰有什么特点?可

以请一组同学模仿,其他同学描述。

身着盔甲、手握金鞭、双目圆睁。但整体感觉并不凶狠,而是给人可

爱、喜庆的感觉。

(2)他们的服饰看上去色彩斑斓,画师究竟用了哪几种颜色?一起

数一数、说一说。

红、黄、绿、紫、黑•色彩艳丽,对比鲜明。

(3)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在过年时要将这样的年画贴在大门口?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

来。

驱魔、辟邪,祈福、保平安。

(4)年画除了表现门神,还有别的内容吗?

出示或分组发给学生不同内容的年画图片。

提问:这些年画表现了什么?人物形象和色彩有哪些特点?人们为什

么要贴这样的年画?

学生讨论,分组表述。(要点:人物形象、色彩特点、内容寓意。)

教师小结:在这些年画中,人物形象大多比较可爱、喜气,色彩鲜艳

明快,通常不会超过五种颜色,内容大多含有喜庆、吉祥、祝福的寓

意。所以在民间艺人中流传着年画的三句要诀:画中要有戏,百看才

不厌;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

3、探究技法,临摹尝试。

(1)你知道这些漂亮的民间年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古代民间年画一般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由印

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亥U、印各自分开。

出示木版年画的制作步骤图,介绍所需工具材料,对各步骤进行简要

讲解,示范木版水印技法。

(2)有没有用其他方法制作的年画呢?

如四川绵竹年画分“红货”和“黑货”,红货就是用各种颜色彩绘出

来的年画,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如《门神》。黑货就是用烟

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

画”,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

版后,再以彩笔填绘,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如《十不闲》。

苏州桃花坞年画,兼用着色和彩色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

如《花开富贵》。山东杨家埠年画,以木版套色为主,色彩艳丽、醒

目,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十子闹春》。

(3)比较用不同技法制作的年画,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

(4)请学生运用彩绘的方法尝试临摹一个或两个年画中的人物形象。

注意画出人物“俊秀”的样子。

(教师可示范画出人物的眼睛或嘴巴等局部。)

4、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画年画的题目、人物特点和内容寓

意。

6、拓展延伸。

(1)我国明清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年画产地,除杨柳青、杨家埠、绵

竹、桃花坞外,还有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新绛等

等。通过查找资料欣赏不同地域的年画,尝试比较各地民间年画的异

同。

(2)当代机器印刷的商业年画与传统手工制作的民间年画比较,它

们有哪些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2、闪闪的星星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视觉暂留原理,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

2、能根据同一原理,设计不同创意的玩具,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3、能将美术和科学结合学习,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重点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

难点巧妙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玩具。

教学准备(学生)卡纸或信封、彩色笔、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闪闪的星星”玩具,并旋转玩具,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提问:想不想得到这样的玩具?你能尝试动手制作吗?

(3)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2、探究新知。

(1)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是怎样制作出的。

(2)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及步骤。

①在一张对折的纸(或信封)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

②将小棒或铅笔固定在画纸的中间。

③转动小棒,就出现“闪闪的星星”。

(3)师生共同探究制作难点,讨论解决方法。

①教师提问:如何使玩具的正面和反面内容相互呼应?

②学生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好方法。

③师生归纳大小相配、位置对应等正反呼应的方法。

④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4)教师讲解玩具设计原理:视觉暂留原理。

3、创新实践。

(1)教师提问: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你还能怎样设计这种玩具?

(2)学生欣赏优秀设计作品,说一说作品创意好在什么地方。

(3)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小游戏,打开设计思路。

(4)教师提出学习建议:运用“闪闪的星星”的制作原理,设计并

制作一个有创意的玩具。

(5)教师巡视和指导。

4、展示评价。

(1)与同伴一块玩玩自己制作的玩具,体验成功的乐趣。

(2)学生说一说自己玩具的创意。

(3)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说说如何解决这

些困难。

5、课外拓展。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画制作的方法?

(2)学生欣赏手翻动画视频片段。

(3)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动画制作方法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3.美丽的丝巾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丝巾美的特点及其装饰作用,了解折染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习丝巾印染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折染技法,提高配色和染色能力。

3.通过“设计应用”活动初步体验美术设计活动与创造生活美之间的关系。

重点学习“丝”巾染色的多种方法。

难点“丝”巾染色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颜料、宣纸1—2张。(教师)多媒体课件、丝巾实物若干件。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引导学生认识丝巾后揭示课题,初步了解丝巾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

2.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丝巾的材质美与色彩美。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设计制作丝巾的方法。教师根据

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总结并板书:一折二染三展开。

4.引导学生创新多种方法,折出多种不同的效果。

5.引导学生尝试多色染法,制作出美丽的丝巾。

6.引导学生欣赏同伴的的范例,拓宽设计思路。

7.提出本课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条美丽的丝巾。

学生在进行设计作业时,教师进行巡视和个别化辅导。

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8.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丝巾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尝试用做好的丝巾装

扮同学或自己。

9.教师小结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多创造美。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4.做香囊,迎端午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学.习用纸质材料做香囊。

3.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重点学习用纸质材料制作香囊。

难点对香囊进行有创意的装饰。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了解端午节的风俗;选购艾草和菖蒲、

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观看有关节日庆祝的报道。

(教师)图片、课件、端午节过节用品等。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请同学们说一说。

(春节、中秋、端午、重阳、清明等)

教师:我们马上要迎来端午节,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端午。

教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

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

腾祭说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传说,是为了纪念2000多

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国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的故事)

2.说说端午的习俗。

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吃五黄(雄黄酒、黄鱼、黄瓜、黄

鲜、咸鸭蛋黄)、挂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佩香囊等习俗。

(1)吃粽子,吃五黄(什么是“五黄”)。

(2)划龙舟(观看视频)。学生可以分组来模拟一下。

(3)佩戴香囊(实物观赏)。闻一闻,欣赏其精美的刺绣工艺。

(4)插艾草(图片展示)。

在民俗文化领域,人们常把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

起。古时,五月初五又称为“恶月恶日”,吃五黄、挂五端于门庭,

采杂药做香囊等风俗可能出自上古,其目的在于驱邪避魔、驱毒避虫。

现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习俗渐已消失外,其余的习俗已流传至邻近

诸国,如赛龙舟等,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

事。

3.欣赏名家表现端午的作品。

4观察香囊,了解挂香囊的用途,激发自制香囊的兴趣。

什么叫香囊?

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囊?

5.讨论、探索制作香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研究制作香囊的方法步骤。

问题一:做香囊需要哪些材料?

问题二: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囊?

问题三:香囊有什么样的花纹?

代表吉祥的图案:莲花、如意、蝴蝶、一切美好的东西。

(2)讨论做香囊的注意事项。

做香囊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7.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囊。

7.把做好的香囊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囊的快乐。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5.向日葵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观察向日葵的造型和色彩特征,提高观察能力。

2.抓住向日葵的特征,进行造型表现和情感表达。

3.培养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习惯,和捕捉美、表现美的能力。

重点观察向日葵,抓住向日葵的造型特点进行表现。

难点抓住向日葵的造型特点,融入情感和想象进行艺术创造。

教学准备(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教师)课件或录像、范作和图片等。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猜谜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谜语:青青园中葵,日日向阳开。黄黄大花盘,熊熊

艳如火。

(打一植物)

(2)请学生说一说知道的有关向日葵的知识。

(3)教师揭示课题。

2.观察特征,引导表现。

(1)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向日葵园,由远及近地观

察向日葵的造型。

(2)出示实物照片,分析向日葵的造型结构和色彩构成。

3.佳作欣赏,情感铺垫。

(1)欣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

(2)说一说画家笔下的向日葵和现实的向日葵有什么区别?

(3)律动游戏:《起舞的向日葵》。

(4)欣赏美术作品一伍必端的《葵花地》,想象画家笔下的向日葵

好像在做什么?

(5)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选择你喜欢的工具,抓住向日葵的特征,画一幅美丽的向日葵

作品。

(2)创作一幅有关向日葵的想象画。

5.评价作品,课外拓展。

(1)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提供评价的建议,引导学生从技法、构

思、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出示向日葵花语,引导学生像向日葵一样,心中充满阳光,

充满正能量。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16.夏天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1.了解夏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的画面特点,通过多角观察与思考,学会选择合适的内

标容大胆表现自己心中的夏天。

2.在对夏天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和与同学讨论与交流的基础

上,创作一幅以表现夏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3.积极展开对于夏天的美好回忆和自由联想,在感受夏天特点、表现夏天绘画的艺术

创作体验中,增进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能够在缤纷的夏天景象和众多的夏日活动、事件中,选取有趣的题材创作一幅体现夏

天主题的绘画作品。

难点抓住对夏天景色、活动的感觉,创造性地表现夏天。

教学准学生)课前搜集体现“夏天”特征的活动图片,

备准备油画棒、水粉颜料、水彩笔、画纸等常规作画用

具。

(教师)课件等。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总体上叙说“印象夏天”。

(1)你听到了什么?它在哪个季节中出现?

(2)请你用一个词语,说说对于夏天的总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弓I出课

题:《夏天》

O

2.多角度探访“视觉夏天”。

根据学生对于夏天的总体印象表述,引导学生从“炎热夏天”、“干旱

夏天”、“风雨夏天”、“舌尖夏天”、“花香夏天”等多个角度分别

作探访,引导学生围绕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夏天的图片资料在小组在进行

探访,感受不同场景下夏天的特征和人们的活动,以此丰富对夏天的视

觉感受。

3.名作中欣赏“艺术夏天”。

引导学生欣赏孙为民的油画《绿荫》、古元的版画《玉带桥》、博纳尔

的油画《花园中的休憩》等表现夏天的艺术作品。

思考:

画面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夏天?夏天的画面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主题、表现细节上感受不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夏天

4.童话里品味“童趣夏天”。

引导学生观看同龄学生的多件绘画作品,引导他们边观看边思考:图画

突出表现了什么主题?哪里突出了夏天的特征?作品采用哪些艺术手法

表现的?对你接下来的创作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有意识地借

鉴他人的成功创作经验。

5.创作中表现“心中的夏天”。

引导学生抓住夏天的景象和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画画你对夏天的印

象。要求学生:在现实基础上可以适当夸张、想象,表现出自己对于夏

天的独特感受;并注意突出人物活动的主题。

6.赏评中分享“别样夏天”。

举办以“夏天印象”为主题的作品赏评会,引导学生找出“最能体

现夏天味道的画”,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7.可爱的猫咪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猫的生活习性、脸部结构特点及各种动态特征,了解猫的相

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表现猫的形态及活动场景,培养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情感。

重点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猫的动态特征,表现千姿百态的猫。

难点有创意地表现可爱的猫咪。

教学准备(学生)作业纸(或彩色纸)、彩色笔(或油画棒)、颜料等。

(教师)各种猫的图片、示范作品、铅画纸、各种彩色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猜谜导入。

(1)逐条呈现谜语,学生猜谜语。

谜语:

圆圆脸,耳三角,白天无事睡懒觉;

长胡须,两边翘,夜行不用灯光照;

爱洗脸,爱吃腥,开口总是嗡嗡叫。

(2)揭示谜底:猫咪。

(3)提问:你觉得猫咪可爱吗?

(4)揭示课题:《可爱的猫咪》。

2.回忆交流。

(1)回忆:你在哪里见到过可爱的猫咪?你觉得猫咪哪些方面很可

爱?

(形象、毛色、动作、故事等。)

(2)同桌交流后,指名介绍。

(3)欣赏教师收集的可爱的猫咪图片。

3.讨论分析。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3)猫的眼睛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

(5)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

(6)谁知道猫咪还有哪些动作?并学做猫的动作。

4.欣赏感悟。

(1)展示潘天寿、黄胄、吴冠中、韩美林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

体会猫的动作、神态以及不同的表现特点。

(2)作品中猫的动态和表现方式各有什么不同?

(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创作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

的表现。

(4)教师在黑板上简要演示猫的头部及各种姿态的变化,引导学生

表现猫的不同动态。

(5)请学生说说自己打算画的猫在干什么?姿态是怎样的?

5.尝试创作。

(1)作业要求。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表现可爱的猫咪。

②猫的特征鲜明、姿态生动、动作有趣。

(2)学生课堂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鼓励学生画出不同动态、表情的猫,造型变化夸张,用不同的色彩

装饰小猫。)

6.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介绍自己创作的猫咪。

(3)说说喜欢展示板中的哪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7.拓展延伸。

(1)欣赏有关猫的动漫形象。你在哪里看到过?知道这些动漫形象

叫什么?

(2)为自己画的猫咪编一个小故事。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8.潺潺的小溪水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欣赏小溪的图片,感受大自然中小溪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

2.学习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溪水的流动与变化,并体现一;主的意境。

3.进一步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结合水中与岸边的景色,组织线条的方向及疏密变化,合理完成构图。

难点画出小溪的特征及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或记号笔、画纸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水笔或记号笔、画纸等。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导入。

(1)播放溪水的视频,导入课题:《潺潺的小溪水》。

(2)思考:大自然的景色因水而灵动,你觉得有潺潺的溪流的景色

会带给你怎样美好的感受?

2.探究。

(1)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溪水的形态变化。

(2)欣赏二位画家的作品,思考:流动的溪水在画面上起了什么作

用?

(3)结合课件中《芥子园画谱》中的“平泉画法”,教师示范

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溪水的流动与变化。

(4)佳作赏析,提示学生要结合水中与岸边的景色,来组织线条的

方向、疏密变化。

(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表现。

(1)学习建议:用线描的方式表现流动的溪水。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评价。

以“潺潺的小溪水”绘画作品展的形式展示作品。

5.拓展。

欣赏用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小溪。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板书

教学反思

麟湖小学2021年第二学期美术备课

教学内容19.我们画我们评备课时间

课型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欣.赏同龄人的美术作品,分析介绍自己的画,认识儿童画的表现特点。

2初.步了解、认识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学习不同的绘画技巧。

3.培养欣赏能力,激发创作欲望。

重点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儿童画的表现特点,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了解不同绘画工

具材料和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作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的意义和美感因素,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预案调整修改: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经过了这一学期美术课的学习,我们又学到了很多美术知识和技能,

今天我们要把这一学期画过的作品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你的创意和

快乐。

(1)课件展示学生欣赏作品的照片: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上的小

朋友在干什?

(2)揭题:图上的小朋友在向他的伙伴介绍自己的画,那你们想不

想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呢?今天我们也来说一说自己的画,评一评别人

的画。

(教学提示:介绍作品时可以按内容说,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如

果能把内容和想法一起说一说,那就更棒了。还要

提一个要求:介绍作品时,态度要大方,声音要

响亮。其他小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