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穿越河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管道穿越河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管道穿越河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管道穿越河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管道穿越河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道穿越河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三、施工方法6(一)施工组织7(二)顶管施工71、技术参数72、施工工艺流程93、施工方法94、操作要求24(三)河道大开挖施工251、施工方法252、施工流程263、测量放线264、围堰的施工方法275、河道大开挖施工296、防冲墙施工31四、安全管理措施33(一)、加强职工安全教育33(二)、安全管理制度331、安全生产责任制33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33(三)、施工用电安全措施34(四)、施工机械的安全措施35(五)、安全检查36五、质量管理措施37(一)质量检查组织机构37(二)质量检查程序38(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381、思想保证382、组织保证383、技术保证384、创优保证38(四)加强施工技术管理39(五)加强施工工序控制391、测量控制392、顶进与接口393、管道顶进的施工测量和纠偏394、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测量405、纠偏40六、顶进施工的事故预防及处理41(一)、顶铁外崩411、产生偏心荷载的原因有:412、预防处理措施41(二)、后背破坏411、破坏原因412、预防及处理措施42(三)、管节破裂421、破裂原因422、防止办法42(四)、高压千斤顶或油路漏油42七、雨季的工作安排43八、防汛措施44一、工程概况(一)项目概况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热源厂、热力站、供热管网三部分。工程供热面积为320万㎡,总供热负荷155MW,年耗热总量1234360.16GJ,属于大型工程。1、热源厂:拟建热源厂厂址位于岷县北城区,国道316以南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内,厂区总用地面积76.84亩,热源厂总建设规模为2台116MW循环流化床燃煤热水锅炉。热源厂内建设有锅炉房及附属用房、综合办公楼、煤库、渣库、脱硝及空压机房、消防水池、门卫等建(构)筑物。2、供热管网:本工程敷设一级供热管网2×7.1km,最不利环路长6.5km,最大供热半径4.2km,最大管管径D820×10,最小管管径D159×5。供热管网主要节点为穿越洮河,穿越洮河管径为DN800。3、热力站:建设热力站11座,其中新建热力站8座,改造热力站3座。(二)工程概况岷县城区集中供热二号热源厂建设项目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北城新区。本项目管道穿河段位于洮河干流,穿河处坐标为:左岸东经104.009°,北纬34.441°,右岸东经104.010°,北纬34.440°。本项目所在河段地理位置及工程布置见下图。本工程中主要节点为穿越洮河,穿越处河道宽度为260m,本工程管道穿越洮河两侧河堤采用顶管穿越,穿越河道采用大开挖直埋敷设的方式。管道管径为DN800,管道敷设在冲刷层以下1.5m,管道管顶设置铅丝毛石笼。管道穿越洮河河段,河流流向自西向东,穿越段河道较顺直,河宽约260m。河道两岸均已实施堤防工程。(三)地形地貌及气候1、河流水系洮河是黄河上游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西倾山东麓,由西向东流经碌曲、临潭、卓尼、由岷县折向北流、经临洮在永靖县境内汇入黄河刘家峡水库。洮河流域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流域总面积25527km2,河流全长673.1km,河源地海拔高程4260m,原河口处高程1629m,由于刘家峡水库水位的影响,实际上河口处1735m(大沽高程)以下为库区,干流平均比降为2.8‰。总落差2631m,水能资源蕴藏量较大。洮河岷县段位于洮河中游地区,地表切割较浅。呈高原形态,河谷宽浅,河道平均比降2.84‰。植被较好,除局部地段外,多数地区水土流失较轻,河道高程约在2000~3000m之间,水文分区上属“甘南东部高山森林区”与“太子山林区”。2、水文气象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是甘南高原向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大部分地方海拔高,受大陆性气团、副热带暖湿气团的交替影响和地形对大气抬升的作用,形成高寒阴湿这一气候特点。降水量多,气温低,无霜期短,多冰雹等自然灾害。洮河流域地处中纬度的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冬春长而夏秋短,气温日差较大和无霜期短的特点。气温的地理分布随纬度的增加和海拔高程的升高而递减。上游地区高寒阴湿,基本没有夏天,冬季漫长;中游地区高寒湿润向温带半湿润过渡,四季不分明;下游地区由温带半湿润向温带半干旱过渡。从上游至下游气候由寒冷、阴湿向温和和半干旱逐渐变化。据岷县气象站(1985-2014年)资料统计:该地区平均气温6.3oC;极端最高气温33.3oC(发生在2000年7月25日);极端最低气温-24.1oC(发生在1994年1月18日);年降水量557.4mm,最大日降水量58.5mm(发生在2006年8月19日);平均蒸发量1199.6mm;相对湿度67%;平均风速1.5m/s,历年最大风速为17.7m/s(发生在1990年8月30日);历年最大冻土深67cm;历年最大积雪深19cm。二、编制依据(1)《岷县城区集中供热二号热源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附图;(2)《岷县城区集中供热二号热源厂建设项目地勘报告》;(3)《岷县城区集中供热二号热源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图。(4)《岷县城区集中供热二号热源厂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5)住建部37号令(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7)《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用橡胶密封圈》(JC/T946-2005)(8)《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1)《建筑施工测量标准》(JGJ/T408-2017)(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17)《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18)《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19)《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三、施工方法本工程涉河部分主要为热力管道穿越洮河段,为保证工程质量、节省造价、缩短工期、节省劳力,初步设计中采用河堤顶管+河道大开挖的方式穿越洮河。本次穿越工程共324m,分别在左岸K0+000处设置入钻工作井,在K0+045处设置出钻工作井;在右岸K0+324处设置入钻工作井,在K0+265处设置出钻工作井,工作井尺寸为7.0m×8.0m。为保证基坑和边坡的稳定性,在施工期间基坑四周采用挂网喷浆进行防护,喷浆面层厚度100mm(1:3水泥砂浆)或基坑四周采用地下连续墙、沉井方式。由于本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在整个施工期间需要采取降水措施(采用明沟降水),保证正常施工。(一)施工组织本工程在河堤下施工,对现状地面的保护及地面沉降的严格控制至关重要,且该地质主要为砂砾和卵石层,为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我们特选派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顶管作业施工队,施工队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设技术员一名,负责施工技术;安全员一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施工队下设施工班组,班组由班组长率领直接完成施工任务。严格按照设计及现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进行施工。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测量员机械员资料员造价员质量员材料员安全负责人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各施工班组(二)顶管施工一、技术参数1、工作井、接收井(1)工作井与接收井数据洮河北岸:工作井:下口尺寸为:7m×8m,上口尺寸为25m×26m:井深9.0m;接收井:下口尺寸为:7m×8m,上口尺寸为21m×22m:井深7.0m。洮河南岸:工作井:下口尺寸为:7m×8m,上口尺寸为27m×28m:井深10m;接收井:下口尺寸为:7m×8m,上口尺寸为29m×30m:井深11m。(2)最大开挖深度:洮河南岸:11m;洮河北岸:9.0m。(3)结构要求工作井和接收井采用单级(或多级)自然放坡开挖。工作井、接收井底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工作井后背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筋为HRB400级。工作井的后背墙内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0mm。地基承载力:≥150KPa。工作井最大许用顶力:2600KN2、顶管(1)管径:DN3000(2)单向最大顶进长度:59.0m(3)Ⅲ级钢筋混凝土专用顶管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40;抗渗等级:不低于P6;裂缝荷载:71、80、89KN/m;破坏荷载:107、120、134KN/m接口形式:钢承口接口单节管道长度:3.0m/单节顶管管节最大许用顶力:2600KN;(4)结构使用年限:50年;(5)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8度。二、施工工艺流程顶管作业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所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工作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管幕施工)安装导轨→千斤顶安装→油泵安装→顶管机安装→进洞口施工密封→下管→管材顶进→注触变泥浆→出石料→管材顶进→出石料→注触变泥浆→……循环……→注浆。三、施工方法泥水平衡顶管机的泥水管理分不开的,另外一个是顶管机。首先,必须认识到清水和泥水的比重是不同的,清水的比重为1,泥水的比重一般1.03~1.30之间,浓泥水的比重在1.30~1.80之间。压力的大小与比重成正比。比重大的岩石顶管压力的功能就强,反之则相反,所以注入浓泥浆把石块带出来,可有效的减少石块的沉淀,防止堵塞排泥管出现。这也是岩石顶管施工的核心。1、测量放样(1)采用经测量监理工程师批复的测量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固定保护好控制点,并经常复核。工作坑定位采用全站仪,管道中线控制采用经纬仪,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2)地面坐标点导入井下采用直接导入法,利用坑口埋设的坐标点和测量控制网控制点,以支导线的形式,建立井下顶管掘进使用控制点。(3)在安装测量装置时,所用的测量仪器应和工作井的井底和井壁分开,避免这些位置在施工由于顶进力的施加产生位移,从而和起始位置不一致,则很容易产生误差。(4)顶管始发前必须认真测定掘进机头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测量数据及时反馈进行调整。顶进施工中的原始数据记录必须连续、真实、完整,记录表格填写清楚。(5)交接班时,必须认真交接测量记录,交清管道轨迹和纠偏趋向。(6)每节管道顶进结束,必须进行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含管道高程、方向、顶进力曲线等),并由项目经理部或监理部测量人员检查复核。2、工作井与接收井(1)工作井与接收井开挖、支护施工方案基坑四周采用挂网喷浆进行防护,喷浆面层厚度100mm(1:3水泥砂浆)。据施工图纸提供的坐标点,用全站仪放出工作井中线点。在开挖的过程中对轴线点进行保护。工作井开挖前根据工作井下口尺寸、深度、墙厚、放坡等计算出工作井上口尺寸。放线采用经纬仪控制中线,其他边线采用十字交叉法定位,严格保证工作井上口尺寸。施工步骤如下:工作井开挖采用人工与机械配合施工:用机械进行土方开挖,直至挖至工作井设计标高。开挖完成后人工处理井壁及坑底,坡度1:1。挡水墙:位置距坑边0.5m,高度25cm。钢管护栏:位置距坑边1.0m,高度大于1.2m,立杆处采用三角坚脚支撑,保证护栏稳固可靠,钢管警示色鲜艳明显。(2)工作井与接收井上下通道的搭设上下通道采用土袋铺设,土袋的铺设长方向应垂直于工作井轴线方向铺设,人工装土将土袋容积填充至80%~90%左右为宜。上一层土袋与下一层土袋应错缝搭接,错缝搭接长度控制在20cm~30cm。土袋铺设长度不小于3m,铺设后踏步不大于70cm。相对方向铺设两个通道。(3)工作井内设备安装工作井内设备安装包括后背、立铁、顶铁、千斤顶、导轨等设备的安装。工作井内布置如下图所示:(4)工作井井内降水在基坑底部四周各挖一条一定坡度的排水沟,并挖一个集水井与排水沟相通。集水井比排水沟低500mm以上,将汇聚水及时用潜水泵抽除,基坑中应防止雨水积聚,保持排水通畅。(5)底板混凝土浇筑工作井、接收井底板300mmC35P6混凝土,底板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浇筑混凝土时应通知监理旁站记录,并由试验人员现场取样,检测混凝土抗压及抗渗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直接喷射混凝土。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及污染。(6)导轨安装导轨的作用是引导管子按设计的中心线和坡度顶进,保证管子在顶入土之前位置正确。导轨安装牢固与准确与否对管子的顶进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安装导轨必须符合管子中心、高程和坡度的要求。1)本工程采用双排Ⅰ20工字钢、[20槽钢组合体作导轨,导轨在施工前预制加工。导轨安装时先将顶管高程及方向引至井底,再吊入轨道,利用仪器监控轨道安装,轨道安放平稳准确后与底板预埋件焊接牢固。2)导轨安装在工作井内混凝土垫层上,安装牢固,以保证在管道顶进时不发生位移;导轨安装的轴线偏差≤3mm,顶面高程误差控制在0-3mm,两轨内距误差为±2mm。3)导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坡度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当管道坡度>1%时,导轨可按平坡铺设。②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3mm;顶面高程:0~+3mm;两轨内距:±2mm;③安装后的导轨必须稳固,在顶进中承受各种负载时不产生位移、不沉降、不变形。④导轨安放前,应先复核管道中心的位置,并应在施工中经常检查校核。4)道轨结构见下图所示。(7)后背墙施工墙体净高3.5m、宽度5m、厚0.5m,配筋采用双层双向配筋,配筋为Φ14@150,采用C25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一次整体完成。后背墙应与管道轴线垂直,允许不垂直度为5mm/m。1)后背墙是顶进管道时为千斤顶提供反作用力的一种结构,有时也称为后座、后背或者后背墙等。在施工中,要求后背墙必须保持稳定,一旦后背墙遭到破坏,顶管施工就要停顿。2)后背墙的最低强度应保证在设计顶进力的作用下不被破坏,并留有较大的安全度。要求其本身的压缩回弹量为最小,以利于充分发挥主顶工作站的顶进效率。顶管利用井壁土体作后背,后背所能承受的最大的顶力取决于顶管管道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在最大顶力确定后,据此可进行后背的结构设计。后背的尺寸主要取决于管径大小和后背土体被动土压力。所设计的后背具有充分的强度、刚度,且后背墙表面要平直。(8)主顶设备安装1)千斤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千斤顶宜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的垂直线上;②当千斤顶多于一台时,应取偶数,应规格相同,行程同步,每台千斤顶的使用压力不应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千斤顶伸出的最大行程应小于油缸行程10cm左右。当千斤顶规格不同时,其行程应同步,并应将同规格的千斤顶对称布置;③千斤顶的油路必须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进油、退油的控制系统。2)油泵安装和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油泵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②油泵应与千斤顶相匹配,并应有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毕,应进行试运转;③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④顶进中若发现油压突然增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⑤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主顶千斤顶可固定在组合千斤顶架上做整体吊装,根据其顶进力对称布置的要求,通常选用2、4、6只按偶数组合,如下图所示。3)顶铁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安装后的顶铁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顶铁与导轨和顶铁之间的接触面不得有泥土、油污;②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应锁定;③顶铁的允许联接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当采用截面为20cm×30cm顶铁时,单行顺向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双行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2.5m,且应在中间加横向顶铁相联;④顶铁与管口之间应采用缓冲材料衬垫,当顶力接近管节材料的允许抗压强度时,管端应增加U形或环形顶铁;⑤顶进时,工作人员不得在顶铁上方及侧面停留,并应随时观察顶铁有无异常迹象。(9)地面辅助设施安装1)顶管施工需配备垂直吊装和运输设备。一般情况下可采用桥式起重机(即门式行车)或旋转臂架式起重机(如汽车吊、履带吊),其起重能力必须满足如下各项工作要求:①顶管掘进机和顶进设备的装拆;②顶进管道的吊放和顶铁的装拆;③土方和材料的垂直运输。2)起重机械应建立现场维修保养、定期检查和交接班制度,并遵照执行起重机械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3)本工程选用10T龙门吊。(10)工作井井坑回填本工作井、接收井为临时结构,管道铺设完毕后井内采用素土回填处理,压实系数不小于0.90,基坑顶部恢复原地貌。混凝土套管两侧设置捡漏管。3、管道顶进顶管其它配套设备安装完毕后,用汽车吊将工具头吊装到井底轨道。吊装时,要有专人指挥吊装,吊装钢索角度保持在60º以内,且工具头平衡,以免发生吊钩抓损,脱落等危险。工具头下井后,用人工配合吊机,调整工具关的转角,使工具头两侧对称。工具头调整完毕后,接上各种管线,进行整套顶进设备调试,满足要求,方可进行顶进作业。为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确保绝对工程安全,我公司根据设计图纸、地质报告,并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经验,选择手掘式工具头。顶管机特点:适用在软土、硬土、砂砾和卵石层中掘进,是全土质的顶管掘进机。通过合理的注浆方式,可改良土体,保持控制面稳定及地面沉降。弃土的运输和处理方便、简单,作业环境好,操作安全、方便,适合中、大型口径顶管作业。(1)顶进要点1)确认条件具备时,方可开始顶进。 2)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过试运转。 3)顶管在导轨的中心线、坡度和高程应符合规定。 4)防止流动性土或地下水由洞口进入工作井的措施。(2)顶进前检查内容顶进前应检查下列内容,确认条件具备时方可顶进:1)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试运转确认正常;2)导轨的中心线、坡度、高程符合设计规定;3)已具备防雨防水的措施;4)已制定开启封门的措施。初始顶进5m~10m范围内,增加测量密度,首节管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顶进连续施工,除不可抗拒情况下,不得中途停止作业。(3)顶进施工工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处于良好状态,即可进行顶进和出土。1)将管子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中心和管底标高及接口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进行管前端取土,凿开护壁进行进洞施工;当管体进洞后,不要急于顶进,首先要封堵好洞口处管体外壁与土体之间的缝隙,保证管体外壁泥水不会渗漏入工作坑,以免因出洞引起的护壁外土体的塌方。2)顶进利用千斤顶出,靠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被顶进管子推向前进,其操作过程如下:①安装好顶铁挤牢,管前端已掏挖一定长度后(视土质情况而定最长不得大于30㎝),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②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③出土,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④卸下顶铁,下管,接下一节管。⑤重复上一工艺流程,直至全段贯通。(4)顶前准备1)顶前拔板桩时以往经常出现板桩拔出后大面积塌方,造成顶管高程向上偏差,并在被拨板桩周围及管帽内用草袋围堵成一道墙,防止塌方。2)在顶进前须对首节管的高程和中心线进行测量,确定首节管的高程和中心线不超过2mm时,首节混凝土管方可开始顶进。3)顶进用千斤顶的位置对顶进质量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顶进前两至三根时影响更大。本工程顶管时要求单个千斤顶顶进时,千斤顶中心位置必须与顶进中心重合;两个千斤顶顶进时,两个千斤顶距管道中心线必须相等,并设置液压串联板以保证两个千斤顶压力平衡。高度位置设在顶管下部的1/4处。管道入土后经测量出现偏差时可采用调整千斤顶位置的方法调整偏差。(5)人工挖土顶管的施工要求顶管方式采用随挖随顶,在道轨以外管前挖土长度不得超挖,同时应遵守挖掘、顶进的有关规定;正常顶管地段管顶部位最大超挖量宜控制在15mm以内,管底部位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在不允许土层下沉的顶管地段,管道周围不得超挖。在顶进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及时采取措施,方可继续顶进。1)生塌方或遇到障碍物。2)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3)发现顶铁扭曲迹象。4)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6)顶铁要求顶进过程中,顶铁拆装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顶铁无歪斜扭曲现象,安装必须直顺;2)每次换放顶铁时,换可能安放的最长顶铁。(7)管帽设计就我公司顶管施工经验,我们就本工程设计了顶管管帽如图3-4,并根据以往顶管中经常出现的中隔板在顶进中先进入土中造成塌方的问题,对管帽中隔板进行改进,防止顶进时塌方。砂质土顶进大口径管道时必须带管帽,本工程顶进钢管的管帽采用以A3钢板δ=20mm,卷板机卷制焊接成型,与顶进用管相同管径,顶进时与管套接。见下图所示。(8)顶管机进出洞1)顶管机出洞前洞口土体加固根据顶管进展情况,为保证掘进机能顺利进入接收井,防止掘进机出洞后水土沿工具管与井圈之间的建筑空隙涌入接收井内,保证井内接头能顺利施工。如果发现地质较差,在掘进机到达接收井前,可对洞口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加固范围洞口前5m范围内,洞口四周距管道外侧2~3m。2)顶管机状态的复核测量掘进机进入接收井前的复核应测量顶管机所处的方位,是确认顶管状态、评估掘进机出洞时状态和拟定施工轴线及施工方案等的重要依据,使掘进机在此阶段的施工中始终按预定的方案实施,以良好的状态、准确无误地进入接收井内。3)顶管机进接收坑在接收井封门破坏后掘进机头应迅速、连续顶进管节,尽快缩短出洞时间。掘进机整体进洞后应尽快把机头和混凝土管节分离,并把管节和接收井的接头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减少水土流失。(9)首节管顶进首节管的质量对本段顶进质量至关重要,必须保证首节顶进入土的高程偏差在2mm以内、中心偏差在5mm以内、自身偏差在2mm以内。所以首节钢筋混凝土管的顶进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具体操作方法是:1)开启千斤顶使工具管的刃角切入土中,此时,工人可进入工作面挖刃角切入土层的泥土,并随时将弃土通门式吊车等运土设备从顶进坑吊运至地面。顶进过程中刃角前不得超挖。2)开始顶进时观察首节管前端与滑道的间隙,如首管前端离开滑道,及时调整钢筋混凝土管的高程。3)首节钢筋混凝土管每顶进0.2m进行高程测量,首节钢筋混凝土管顶进三分之二时应进行中心测量,如出现误差应及时进行调整,应尽量控制首管顶进不出现误差。4)当首节钢筋混凝土管顶进后,安装第二根钢筋混凝土管,后节钢管的加强板伸入前管的后部与前管焊接牢固,管口采用满焊。再次开启千斤顶,顶进钢筋混凝土管。如首管高程或中心有偏差时在顶第二根时将误差调整准确。(10)管道顶进及调整1)本工程顶管采用2台320T千斤顶顶进,顶进出土采用人工出土,采用龙门吊垂直运输。2)管线顶进过程中,必须做到勤顶、勤测、勤调整的四勤原则。每顶进0.5m应进行高程测量并及时出土;特殊地段(土质条件不好、或下部3M范围内有障碍)每次顶进长度不得大于0.1m。顶进的每根管都要进行中心测量,及时发现问题。3)为减少钢筋混凝土管的磨阻力,在顶进过程中对土壤的扰动,钢筋混凝土管的外皮涂润滑剂。4)在顶进过程中如出现偏差,进行调整偏差。调整方法是:高程偏差调整方法是:头两根至三根时可采用调整千斤顶高度来调整高程,四根管以后如高程偏高可利用管帽的中隔板将上层土方挡住,管帽下清至管皮以下小深度超挖,靠管本身重力逐渐使管道的高程向下。如高程偏高可利用注浆后砂土的内聚力增大的条件,小距离超挖或边顶进边超挖。中心偏调整方法:利用注浆后砂土的内聚力增大的条件侧向小距离超挖或边顶进边超挖,靠管外侧的土压力逐渐调整管道中心偏差。(11)出土1)手掘式顶管一般可选用人力推车、轨道式土斗车、电瓶车等工具进行管内水平运输。2)场内地面运输:根据出土量、运输距离和现场堆土条件,可用人力车、机动翻斗车或自卸汽车将弃土运送至堆土场,然后再用垂直吊机或铲车堆高,做到文明施工。堆土场应具有良好的排水和通行条件。3)在松软土层中顶进时,开挖前,先将顶管掘进机的刃口部分切入周边土体中,并在管前安设管檐,挖土程序按自上而下分层开挖,防止坍塌伤人。必要时可辅以降水或注浆加固施工措施,保证土体的稳定。开挖时,管前周围超挖应严格控制。本工程前20米工具管周围欠挖2~5cm,后剩余管端上方可有不大于1.5cm空隙,以减少顶进阻力,管端下部135°中心角范围内不得超挖,保持管壁与土壁相平,根据情况可预留1cm厚土层,在管道顶进过程中切去,防止管端下沉。管前取土深度视土质而定。(12)出土方式采用人工掘进,土斗、土车配合运土至工作坑内,坑上架设垂直起降设备上下土或采用吊车配合的方式。开挖出的土方堆放至相应位置并及时外运。(13)下管与吊装1)下管、安管施工①下管时采用边线法控制安管中心线。钢筋混凝土管从上游向下游铺设。②下管期间,注意保护母材管口,防止豁口变形破损。③接口采用钢承口接口,密封圈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钢筋混凝土管的吊装①混凝土管采用10T龙门吊,人工配合的方法吊装。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分工明确,工作坑内严禁站人。②吊装时管长向轴线与基础纵向轴线垂直。③管铺设前对基础高程进行复测。如有误差,及时调整。(14)减阻措施—触变泥浆减阻减少土、砂砾等对混凝土管摩阻力,是顶进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在混凝土管顶进之前,对混凝土管涂润滑剂,其材料为水泥浆。采用注浆方式可有效在顶进中降低顶力。1)使用目的由于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土层层面变化大,顶进阻力大,因此本工程顶管施工采用触变泥浆进行减阻,压入的泥浆在管壁形成泥浆套,减少管壁四周的摩阻力,保证管道在顶力较小的情况下顺利顶进。2)制浆要求①触变泥浆配合比为:水∶膨润土∶纯碱∶CMC=1∶0.25∶0.0125∶0.003。制浆时应使掺合剂搅拌均匀、充分溶解。由于CMC不易溶解,制浆时应先将CMC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再将纯碱等掺合剂加入水中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膨润土搅拌120分钟以上。②原材料应有各方面指标试验的说明,符合施工技术要求,膨润土应过筛下料。③泥浆搅拌均匀后过滤,并在蓄浆池内静置12-24小时才能使用。3)供浆操作①压浆设备:主要有压浆泵和压浆管,压浆泵用250型。②压浆量及压浆力:压浆量按实际需要进行,一般为管道与其周围土层之间环形间隙的1~2倍;注浆压力可按不大于0.1Mpa开始加压在注浆过程中的注浆流量、压力等施工参数,应按减阻及控制地面变形的量测资料调整。③注浆工艺:注浆采用“先压浆后顶进,停顶进勤补浆”、“即压即顶,少量多次”的工艺。④注浆孔的布置:每2节管设一道注浆孔,每道设3个注浆孔,夹角120度。⑤应经常检查管路的密封及堵塞情况,一旦出现故障,应立即进行排除。⑥灌浆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观察灌浆压力,输浆管的变化和各压浆孔泥浆达到量的情况,当泵压骤增,灌浆量减少,多为管路堵塞或泥浆在压浆管内流通受阻,应及时清通。同时要防止泥浆流失。⑦压浆前应严格检查机具、管路及接头处的密封和牢固程度。⑧灌浆速度应与顶进速度相适应。4、辅助施工混凝土管内的辅助管道设置于管道内壁,用钢架将其有序地固定在混凝土管壁上。(1)通风设施由于管道顶进距离长,埋置深度深,管道内的空气不新鲜,加上土体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设置供气系统。通风设施用一台15KW的空压机将压缩空气输入空气滤清器,再进入储气桶,经过气压调节阀,将压缩空气传输至管道最前端,并将管道最前端的空气排出,以此进行空气循环。(2)电源布置在顶管过程中,主要的电源为发电机,施工现场配备4台300KW发电机,每段均为一用一备。具体设备用电见下表所示。设备用电量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总功率(KW)1空气压缩机电机2152排水泵2113龙门吊2114油泵站2305注浆泵组2226电焊机2157其它用电15(3)照明用电由于管道内的空气湿度较大,因此,采用36V低压照明电,低压电须通过变压器降压。灯具采用防水防爆灯具。(4)起重门吊安装10T起重门吊进行施工阶段管节(2.0m)下放,顶管设备安装等,安全计算详见计算书。1)准备①设备组装前应再次对龙门吊走行线进行符合,确保线路符合规定要求,并在轨道上做好龙门吊组装位置标记,确保两侧走行台车的车轮(以一侧车轮或台车端部为准)在一条直线上,以免组装过程中在调整走行台车的位置。本顶管龙门吊沿管道走线20m。②提前一天清理好拼装现场,在指定位置搭好主梁对接的枕木平台。龙门吊组装、调试和验收走行线路长度不低于18m,并提前准备好地锚钢丝绳、绳卡、扳手、冲销、撬棍、小撬棍等。③提前准备好龙门吊拼装现场的电源和氧气乙炔、电焊机等机具,做好各项配合工作。④监督检查组装人员的防护用品、安全绳、铁鞋等安全用品和设施。2)组装①利用10T龙门吊将走行横梁平行放在走行轨两侧。并用枕木将行走横梁支设水平。②用吊车分别将两个支腿与走行横梁组装成一个整体,垂直放在走行轨两侧。并在支腿两侧的上部捆好4根风缆钢丝绳,每个绳头至少用3个绳卡将钢丝绳固定牢固。③将组装好的支腿分别用吊车立起,立于走行轨上,并用锚绳和链条葫芦将其锚定,并尽量使支腿垂直于走行轨。链条葫芦应设专人看守,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乱动。④先用两台16T吊车起吊主梁,离地30cm时暂停起吊,查看吊车和钢丝绳状况,确认安全后继续起吊,并保持两吊车起升速度基本一致。当主梁地面高度高于支腿上表面高度时停止起吊,吊车摆臂使主梁与支腿上的横梁对位,在对位时,首先与一侧支腿对位连接,然后调整另一侧支腿的位置与主梁对位连接。在调节地锚钢丝绳时,在一侧放绳时另一侧必须同时收紧,两侧收放葫芦的速度应尽量保持一致,以免一侧钢丝绳受力过大。⑤对位后开始用高强螺栓连接,连接完毕后将所有风缆钢丝绳卸掉。⑥安装操作室、电气控制柜、电缆卷筒等附属设置。⑦布设电气线路。⑧进行龙门吊的调试和试车工作。四、操作要求1、工具管切入土体后应严格控制其水平偏差不大于5mm,其高程为设定标高加以抛高数。工具管与第一节钢管连接时,其尾部至少须搁在导轨上20~30cm,并立即进行混凝土管的连接。2、为实现有一次能顶进118.7m的距离,本工程拟采用下述两项技术措施:第一、在管壁外压注触变泥浆,形成一定厚度的泥浆套,利用触变泥浆的润滑作用,以减少顶进阻力;第二、采用中继间接力顶进技术,实行分段逐次顶进。3、注浆减阻:压注触变泥浆填充管道的外周空隙,是减小地层损失控制地面沉降,减小顶进阻力实现长距离顶管的重要措施。对顶管机头尾端的压浆,要紧随管道顶进同步压浆。为使管道外周形成的泥浆始终起到支承地层和减阻作用,在后续管道的适当点位,还必须进行跟踪补浆,以补充在顶进中的泥浆损失量。压浆所用设备有:①注浆泵(螺杆泵,排量1000L/min,压力3Mpa);②搅拌器;③注浆管道(主管φ50mm钢管,支管φ25mm);④管道阀门和压力计。所用的触变泥浆是由膨润土、水和掺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施工现场按重量计的触变泥浆配合比为:水:膨润土=8:1,膨润土:CMC=30:1,本工程拟购置膨润土袋装复合材料,在现场施工加水拌和。压浆量为管道外围环形空隙的1.5倍,压注压力根据管顶水压力而定。(三)河道大开挖施工1、施工方法管线穿越现状河道建议采用围堰法施工,宜在枯水期进行。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场地条件,拟采用重力式土袋围堰二期导流,分两期进行管线施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综合考虑管线结构采用机械下河明挖施工、堰内设置物料区,确定围堰纵向导流长度约为200m以上。两侧封端考虑流态,按45º布置。一期为南岸施工,在渠道中心线偏南侧布置导流围堰,围堰自K0+135-k0+265,围堰长度约374m,一期围堰施工时,考虑流态,封端围堰按45º布置,形成干槽后进行管线结构施工。当一期管线结构施工完毕,开始二期北岸施工,在渠道中心线偏南侧布置导流围堰,围堰自K0+45-k0+175,围堰长度约342m,在渠道北侧侧修筑二期围堰,形成干槽后,进行二期管线穿渠结构段施工。2、施工流程围挡施工、便道施工、施工用水用电→测量→便道施工→南岸围堰施工→南岸管道施工→南岸回填→北岸围堰施工→北岸管道施工→北岸回填→恢复河堤→拆除围堰→清理场地。3、测量放线(1)、放样测量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测量,具体实施过程为:根据点的坐标值,计算出所需放样的点位坐标。然后在平面控制点上支设全站仪,后视另一控制点,将测站点,后视点,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全站仪,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放样所需桩位。(2)、施工定线污雨水管道中线控制点以控制网导线点直接放样,放样后按规范埋设固定标志、中线控制点测设完毕后,将其串联成附和导线形式的中线,并进行线路中线测量,线路中线用Ⅱ级全站仪施测,水平角观测器测回,边长往返观测各一测回,线路中线采用严密平差,平差后的最弱横向中误差控制在±20mm之内,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20000,管线施工测量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4、围堰的施工方法(1)围堰土源筑土围堰所用的土采用河道附近土。装袋所用的土为不渗水的粘土,需从外面购买。(2)围堰尺寸填土围堰顶高程:按规范要求为最低河床以上2.5m,迎水面边坡按1:1.5填筑,并铺厚塑料薄膜或土工膜用做止水层,背水面边坡按照1:1.5填筑,堰体顶宽2.0m。(3)土袋围堰分为枯水期和丰水期两种施工方案,枯水期背水面、迎水面、顶面土袋围堰厚度0.5米,丰水期背水面、迎水面、顶面土袋围堰增加至1米;目前正值丰水季节。(4)围堰土袋排放土袋要均匀整齐的叠好,放置平稳,分层错峰叠放,避免通缝,上下两层踩实,确保不会漏水,每袋装土量为土袋容量的1/2-2/3,袋口绑扎牢固,(详见附图)。(5)在围堰内外侧采取抽水及全新麻袋填筑,同时保证河水一侧贯通,不至于河水漫过围堰,在河道两侧各预埋1根的d1000的波纹管道,在围堰内开挖2个集水坑,用Φ100mm的污水泵进行排水,便于抽干河水。在进行河道段顶管施工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地下水位上涨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全部工程施工按照“全面同时开工,从污雨水管道工程的敷设重点领先,污雨水水管道顶进工程等紧跟的原则,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实施工序交叉平行流水作业,科学管理均衡施工,为按期投入生产创造条件。(6)围堰施工时,密切注意上、下游河水的水位变化,准备6~8台污水泵,随时准备抽倒河水。(7)围堰施工注意事项1)填筑堰堤的材料采用抗渗性能较好的土,以利阻水、减少漏水、渗水。2)当水深无法正常清淤除杂时,筑土速度不宜过快,尽可能利用筑土把淤泥挤跑。如果填土直接落在淤泥上,围堰内排水后容易使堰堤发生位移,致使堰堤整体性垮掉,将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3)为保证围堰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效抵抗河水的压力,堰堤应筑成向迎水面拱的弧形。4)围堰的合拢点应选在下游。5)对紧急情况,备足编织袋、斗车和木桩等应急物资设备;相关管理人员保证24小时内能够联系上并随时到场;组织好应急救助队伍等准备工作。5、河道大开挖施工(1)导流渠开挖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导流沟的开挖位置,一般情况下,导流沟入口与穿越段河岸的内夹角不宜小于45°,避免水流不畅而冲击堰体。导流沟入口点在穿越中心点上游45m,导流沟出口点在穿越中心点下游45m,导流沟的宽度为原河道宽度的0.5—1倍,导流沟底标高低于原河道标高1m。导流沟开挖时,在入口、出口先预留6m不开挖,到其余位置的导流沟全部挖好,再将出口、入口的预留位置挖开,使河水从导流沟内通过。开挖导流渠可采用单斗挖掘机,必要时可配置一定数量的推土机以配合单斗挖掘机工作。按放线位置先从中间段进行开挖,在开挖到接近进、出水口处时,应根据导流渠面积的大小和土质情况,留出3〜6m与原河槽相连接的暂不挖通,然后修整导流渠边坡(2)河道管沟开挖一期为南岸施工,在渠道中心线偏南侧布置导流围堰,形成干槽后进行管线结构施工。当一期管线结构施工完毕,开始二期北岸施工,在渠道中心线偏南侧布置导流围堰,形成干槽后,进行二期管线穿渠结构段施工。河道开挖深度最浅约9m,最深11米,下口宽度为4.5m,上口宽度为23m,坡度为1:1,(3)管道下沟及回填1)下沟前复测管沟沟底的标高、沟底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清理管沟的塌方、石块、积水等杂物。2)石方段管道下沟前应对沟壁、沟底凸起的石块进行清理。沟底的软土垫层要均匀、平坦、无杂物,并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检查认可。3)管沟检查合格以后,进行管线下沟。4)下沟前要按规范要求对管线防腐保温层层进行认真的检查,发现破损处要及时的修补。5)管道下沟时,起重点距环焊缝距离应大于2m,管道两个起吊点间距不得超过26m,起吊高度小于1m。6)落底后的管道不得有悬空现象,否则其下应用细土填实,并保证管顶标高正确,然后安装配重块。7)下沟检查合格后立即回填细土。细土回填至管顶以上300mm后,即可回填原状土。8)需要碰死口连头两段各20m范围内的管线先预留不予回填,应在工序安装完毕后再回填至设计要求。预留连头处管口用盲板封焊,防止管线进水。(4)连头、碰死口1)连头地点应尽量选在管线埋深在正常管线埋深的地点,减少抽水量或不用抽水即可碰头。2)碰死口前,连头所用直管所用钢管、弯头、弯管等材料材质、壁厚、防腐层、内涂层应符合设计要求。3)连头处作业面应平整、清洁、无积水,操作坑不小于3m*2m,沟底比设计深度加深500mm~800mm。沟壁应坚实,地质不良时应加设防护装置。4)下料时应考虑热胀冷缩量,连头组装焊接应尽快完成,但不得强行组对焊接。5)管道转角连头时,应根据管沟开挖测量成果表中该处的实际转角角度,计算出切线长和弧长,并进行实地复测,以确保下料的准确性。(5)回填及地貌恢复管沟回填细土后,再用原土回填至河床和堤岸标高。并将主河槽内的围堰拆除。6、防冲墙施工防冲墙距供暖管道距离约为15m,位于供暖管道上游,与供暖管道同步施工。一期为南岸施工,围堰施工完毕后,同步施工防冲墙,防冲墙自K0+135-k0+265,防冲墙长度约130m.当一期管线结构施工完毕,开始二期北岸施工,在渠道中心线偏南侧布置导流围堰,围堰自K0+45-k0+135,防冲墙长度约90m。四、安全管理措施(一)、加强职工安全教育(1)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2)未经安全教育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3)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4)落实安全检查与奖罚制度,有效控制施工安全,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真正落实。(5)现场防火。(6)加强该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7)挑选精干人员组成义务消防队并组织培训,队员名单上墙,建立消防档。(二)、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完成承建的工程任务,确保安全目标实现,全面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认真执行以下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从本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到生产工人按照国家规章制度和我公司有关规定,逐级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各级人员都要接受相应安全生产教育;对工人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进行上岗前的技能和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育。1)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集体或班组安全学习,安全技术人员定期对作业班组和工人上安全技术课。2)对特殊工种工人,必须经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能上岗操作。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下达施工计划时,有针对性地编制安全技术措施。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预防安全事故。5)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若发生安全事故,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那些不遵守制度、违返纪律、工作失职的,给予处分,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事故发生后,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有关部门审查备案。找原因、总结教训、制订切实的防范措施,并通告全体职工。(三)、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2)电缆线路应采应“三相五线”接线方式,室内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3)各类电器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设接地或接零保护。(4)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作业。(5)管道内照明用电由于管道内的空气湿度较大,因此,采用36V低压照明电,低压电须通过变压器降压。灯具采用防水防爆灯具,(6)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用绝缘子固定,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地不低于3米,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米。(7)配电箱、开关箱应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零排地排齐全,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伏和220伏两种电压等级。(8)接地接零接地体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平方毫米,一组二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2.5米,入土深度不小于2.5米,接地电极应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四)、施工机械的安全措施(1)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与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2)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所操作机械的性能、安全装置。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能排除一般故障和日常维护保养。(3)工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集中思想、服从指挥、谨慎操作,不得擅离职守或将机械随意交给他人操作。(4)交付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性能良好,防护装置齐全,生产及安全所需备品配套,并经设备部门和现场负责人认可,方能使用。(5)起重机行驶与停置时,必须与沟渠、基坑、输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6)机械设备进入作业点,单位工程负责人应向操作人员进行作业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详细交底。(7)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8)吊装时,各起重机应有专人指挥,各台起重机应升降同步,不得超过额定起重能力。(9)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10)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五)、安全检查(1)安全是与施工同时存在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因此,必须通过安全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预报和预防,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施工中的不安全问题(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卫生问题,从而采取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通过安全检查,可以进一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还可以互相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2)安全检查应根据施工特点,制定检查项目、标准。制定的检查项目、标准要尽可能量化,便于操作。检查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查伤亡事故的处理等。(3)安全检查要讲科学、讲效果。因此安全检查方法很重要。必须采用制定安全检查表和实测实量的检查方法,进行定性定量的安全评价。(4)安全检查应做到有领导、有目的、有记录、有评价、有整改,对查出的隐患除进行登记外,还应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同时要做到“三定”(即定人员、定期限、定措施)。对查出的问题或隐患要跟踪检查,直至整改合格,进行销案。(5)安全管理检查项目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分部(单元)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安全检查、安全活动、遵章守纪、工伤事故处理以及施工现场与安全标志,其它专业性检查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具体制定。五、质量管理措施按ISO9000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过程中坚持工班自检、质检人员互检、监理工程师专捡的方法,实施工程质量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一)质量检查组织机构认真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按ISO90001质量体系建立完善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认真运行质量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执行“管生产必须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实行“三级检验”制度(自检、互检、专检)降要求较高的地段,按时定量进行定点补压浆,并进行沉降观测,严格控制地表沉降量。质量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组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机械员(二)质量检查程序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在班组或工序自检、互检合格的基础上,由该分项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专职质检员核定,验收后,由质检部门填写“报监理通知单”,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对于不合格的工序,进行返工处理。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1、思想保证通过全质教育宣传、总结、反馈、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树立全员全过程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点。2、组织保证经理部、作业队、生产班组分级管理,层层建立质量责任制,并由总工程师专门负责质检工作。3、技术保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精心拟定好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三级技术交底,组织业务学习,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测试手段,建立工地试验室,严格计量,做好标准化工作。4、创优保证制定保优工程计划、措施、项目落实到人,进行工序控制,开展QC活动,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四)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要进行施工步骤、操作方法、设备使用、人员配置、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时人人心中有数,各个环节紧密配合,秩序井然,以便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配备完善的试验和检测设备及充足的试验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加强施工试验和质检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导监督。配备完善的施工测量仪器和精干的测量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定期对测量控制网点和加密控制网点进行复测校核,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测量控制点不被破坏。自觉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定期对测量及试验仪器进行检校,保证测量及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认真如实地做好施工原始记录,抓好施工技术档案管理,促使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加强职工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五)加强施工工序控制1、测量控制(1)首先将设计中心线做好现场转移工作。当工作坑挖好以后将中心线移到工作坑内,控制好轨道方向及管中心线,注意高程变化,在施工中,随时检查偏差情况,工作坑一定要准确无误。(2)工作坑内的高程控制点不得少于两个,施工测量必须做到先闭合后使用的原则。2、顶进与接口(1)后背牢固可靠,后背计算要进行复核。(2)稳轨要细心,用经纬仪找方向,用水平仪控制高程,要多次复核,各道工序(如导轨铺设、高程测设等)必须用文字交底。3、管道顶进的施工测量和纠偏(1)顶管施工过程中对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顶管机姿态等进行测量,并及时对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超过允许偏差时及时纠正;(2)顶进施工测量前对井内的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当发生工作井位移、沉降、变形时及时对基准点进行复核;4、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测量(1)顶管机出洞口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30cm,测量不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cm,测量不少于一次;(2)顶管机进进口前30m左右增加测量,每顶进30cm,测量不少于一次;(3)全段顶完后,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水平轴线和高程;有错口时,测出相对高差;(4)较大纠偏调整时增加测量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