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解全析)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解全析)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解全析)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解全析)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

高二化学•全解全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DCCABCBCABADCDCD

1.【答案】D

【详解】

总反应焙变小于0,为放热反应,所以A+B的能量高于C,第一步反应焰变大于0为吸热反应,所以A+B

的能量低于X,第二步反应焙变小于0为放热反应,所以X的能量高于C,综上所述图像D符合,故答案

为D。

2.【答案】C

【详解】

A.没有参照物,所以无法判断,故A项不选;

B.两实验的催化剂、温度都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故B项不选:

C.两个实验不同点只有是否具有催化剂,所以能够判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项选;

D.两实验温度不同,其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项不选;

故答案为C。

3.【答案】C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

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

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详解】

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增大,当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到达平

衡,故A不选;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当气体密度不再发

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B不选;

C.反应C(s)+H2O(g)CO(g)+H?(g)中,每生成ImolCO(g)的同时,生成lmolH2(g),CO与H?O浓度始

终相等,当CO与H2O浓度相同时,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C选;

D.1molH-H键断裂等效于生成2moiH-0键的同时断裂2moiH-0键,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不选;

故选C。

4.【答案】A

【详解】

25℃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水为10“3moi/L,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本也为lO^mol/L;若溶液呈

强酸性,根据Kw=c(H+)・c(OH)水,可知溶液中c(H+)为Omol/L,由于c(H+)水与c(H+)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故该酸性溶液pH为1;若溶液呈强碱性,则溶液中H+仅来自于水的电离,c(H+)=c(H+)水=10」mol/L,根据

Kw=c(H+)-c(OH)可知溶液中c(OH)为10」mol/L,故该碱性溶液pH为13;综上所述,该溶液可能是酸性,

也可能是碱性,pH可能为1,也可能为13,故A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详解】

水电离出的c(H+)=l.0x10“3moi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则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

A.亚铁离子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且酸性溶液中硝酸根会把亚铁离子氧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酸性或碱性环境中四种离子相互之间均不反应,且无色,可以大量共存,故B符合题意;

C.F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Ag+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亚硫酸氢根既能和氢离子反应也能和氢氧根反应,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答案】C

【详解】

A.没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选项A错误;

B.没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选项B错误;

C.1g火箭燃料肿(N2H4)气体燃烧生成N2和H20(g)时,放出16.7kJ的热量,贝32g肿(N2H4)气体

燃烧生成塔和H2O(g)时,放出534.4kJ的热量,即N2H4(g)+O2(g)=N2(g)+2H2O(g)AH=-534.4kJ/mol,

选项C正确;

D.反应为放热,焙变为负值,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7.【答案】B

【分析】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Cu+2Ag+Cu2++2Ag,Cu极作负极,电极方程式为:Cu-2e-Cu2\Ag极作正极,

电极方程式为:2Ag,+2e=2Ag,以此解答。

【详解】

A.Cu为负极Ag为正极,电子从负极Cu经导线流向正极Ag,故A错误;

B.右烧杯发生电极反应Cu-2e=Cu2+,电极重量减轻,故B正确;

C.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u2,向银电极移动,故C错误;

D.Ag极作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Ag'+2e-=2Ag,没有气泡产生,故D错误;

故选Bo

8.【答案】C

【详解】

A.该装置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符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A错误;

B.金属M的还原性应该比Fe的还原性强,才能优先失去电子,从而保护铁不被腐蚀,B错误;

C.当水体环境呈较强酸性时,H+向钢铁设施一极移动,得到电子生成氢气,钢铁设施表面会有气泡冒出,

C正确;

D.当水体环境呈中性时,发生吸氧腐蚀,02得到电子,反应为02+4e-+2H2O=4OH-,D错误;

答案选C。

9.【答案】A

【详解】

A.根据反应热键能计算,反应(2)的△H=

413kJ・®^x4+2xkJmoE1-(798kJmo「x2+463kJmo「x4)=bkJmol-1,解得户179:+b,

A项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D;(2)可得:H2O(g)=H2O(l)△/7=^-kJ/mol,水从气态到液态、从液态到

固态的变化均是嫡减的过程,故正反应为嫡减小的反应,B项错误;

C.当有4NA个C-H键断裂时,lmolCH4反应,若生成H?0⑴放出akJ热量,若生成Hz。。,则放出bkJ

热量,C项错误;

D.CH4燃烧为放热反应,a、b均小于零。且反应物相同时,生成同种液态物质放出的热量比生成等量的气

态物质放出的热量多,故a<b。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燃烧热所生成的产物一定是稳定的。则水应为液态,

故甲烷燃烧热为akJ/mol;D项错误;

答案选A。

10.【答案】B

【分析】

+

NaHSO:溶液中存在平衡,NaHSO3Na+HSO3,HSO3tT+SO;、

HSO3+H2OH2SO3+OH,由于常温下().lmol•LTNaHSO3溶液pH<7,说明电离大于水解,据

此解答问题。

【详解】

A.溶液中HSO]会发生水解和电离,因此c(Na+)>c(HSO;),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NaHSO3溶液中HSO:的电离大于水解,但电离、水解均是少量的,因此

c(HSO;)>c(SOj)>c(H2so3),B正确;

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SO;-)+c(HSO;)+c(OH-),C错误;

D.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HSO-+OHH2O+SO^,D错误;

答案选B。

11.【答案】A

【详解】

A.该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减小,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在反应前后减小,当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平衡后加入X,平衡正向移动,但是消耗X的增加量小于加入X的量,所以X转化率减小,但是丫转

化率增大,故B错误;

C.焰变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差有关,与反应条件、平衡移动方向无关,故C错误;

D.W是固体,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平衡后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2.【答案】D

【详解】

A.CO的燃烧热为283kJ-mo「,单位错了,A错误;

B.图中的C0(g)+02(g)系数不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不能表示由1molCO生成C02的反应过程和能

量关系,B错误;

C.AH跟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化学计量数扩大2倍,AH也扩大2倍,AH变为-452kJ-molT,但是选项中

CO2为固态,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焙变放热是负值,AH>-452kJmol-',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式①+2+式②可以求出Na2O2(s)+CO(g)=Na2CCh⑸的反应热,D正确;故选D。

13.【答案】C

【详解】

A.升高温度,NO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是吸热个,正向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因此K2<K,故B错误;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D向平衡方向移动,浓度减低,则为正向移动,因此。正>。迎,故

C正确;

D.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B、D温度相同,物质的量相同,因此p(D)=p(B),C、D物质的量相等,温度C

大于D点,因此压强p(C)>p(D),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4.【答案】D

【详解】

A.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也放出一定的热量,故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

量的变化情况,显然不合理,故A错误;

B.稀硝酸可以把BaSCh氧化成BaSO4,不能说明原Na2sO3溶液己变质,故B错误;

C.向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铉溶液,使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增

大,溶液仍然呈酸性,该现象不能说明醋酸镀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向含有少量CuCL的MgCb溶液中,滴加几滴氨水,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镁沉淀转换成了蓝色的

氢氧化铜沉淀,根据沉淀转化的原则可知,Ksp[Mg(OH)2]>Ksp[Cu(OH)2],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分析】

用O.lmol/LNaOH溶液滴定40mLO.lmol/LH2s。3溶液,由于H2s。3是二元酸,滴定过程中存在两个化学计

量点,滴定反应为:NaOH+H2SO3=NaHSO3+H2O,NaHSO3+NaOH=Na2SO3+H2O,完全滴定需要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80mL,结合溶液中的守恒思想判断分析。

【详解】

A.W点时,c(HSO,)=c(H2so3),pH=2,则Kai=c(H+)=l(H,丫点时,c(HSO;)=c(S0j),pH=7.19,Ka2=

K10-2

C(H+)=10-7.19,H2SO3的一==1X105.19,故A错误;

Ka2

B.根据分析,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恰好存在NaHSCh,根据图象,此时溶液中

c(NaHSCh)=*)OmL=005mol/L)溶液pHM25,所以0.05mol/LNaHSOs溶液的pH=4.25,故B

40mL+40mL

错误;

C.根据图象,丫点为第二滴定点,溶液中c(HSO;)=c(SOj),根据电荷守恒,

c(Na+)+c(H+)=c(OH-)+c(HSO;)+2c(SO;),由于以HSO')=c(SO:),所以3c(SO:)=c(Na+)+c(H+)-c(OH)

故C正确;

D.Z点为第二化学计量点,此时溶液中恰好存在Na2so3,溶液显碱性,表明SO:会水解,考虑水也存在

电离平衡,因此溶液中c(OH)>c(HSO;),故D错误;

答案选C。

16.【答案】D

【详解】

A.电解池左侧发生反应Fe3+-Fe2+,左侧是阴极,电源a端为负极,故A正确;

B.Fe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d64s2,Fe?+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故B正确;

C.根据图示,b是阳极,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C1-2e=2H++Ch,故C正确;

D.根据电子守恒,电路中转移Imol电子,需要消耗0.25mol氧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L,故D错误;

选D。

17.【答案】(除特别说明,每空2分)减小(1分)不变(1分)

NO2(g)+CO(g)=CO2(g)+NO(g)\H=-234kJ-mol'

1

CH3OH(g)+3/2O2(g)=CO2(g)+2H2O(1)zV7=-764.7kJ-mol

N2(g)+O2(g)=2NO(g)AH=+183kJmol1

【详解】

(1)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则Ei和E2都减小,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

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改变,所以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由图可知,ImolNO?和ImolCO反应生成CCh

和NO放出热量368-134=234kJ,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NO(g)+CO2(g)AH=-234kJ・moH,

1

故答案为:减小;不变:NO2(g)+CO(g)=NO(g)+CO2(g)AH--234kJ-mol;

3

(2)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②x3-①x2+③x2)得到CH3OH(1)+-O2(g)=CO2(g)+2H2O(l)

A//=3x(-192.9kJ«mol')-2x(+49.0kJ«morl)+2x(-44kJ«mol')=-764.7kJ.mol1;故答案为:

3,

1

CH3OH(1)+-O2(g)=CO2(g)+2H2O(l)ZW=-764.7khmol;

(3)由题干图示可知,该反应中的反应热=(945+498)kJ-moL'-2x630kJ*moL^+183kJ«moL',所以其热化

学反应方程式为:N2(g)+O2(g)=2NO(g)AH=+183kJ-moL-',故答案为:N2(g)+O2(g)=2NO(g)A//=+183

kJ*moL-,o

300*C

18.【答案】(每空2分)3Fe+4H,O=Fe3O4+4H,H60%0.0452.5aMPa

【分析】

生成氢气的反应可由图、铁的性质找到;计算,则是落实到具体的反应方程式、运用三段式、从图中获取

数据信息、结合转化率的定义、平衡常数的定义、分压的定义进行即可;

【详解】

300℃

⑴①由图知,在300°C时铁与水蒸气反应产生H2,化学方程式为3Fe+4Ho=Fe,O4+4H1»

②当银粉用量增加10倍后,甲酸的产量迅速减少,说明甲酸的消耗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因此说明反应II

的速率要比反应I的速率增加得快,当增加银粉用量时,CO?银催化氢化制甲烷的两步发应中反应速率增加

较大的一步是

(2)反应I:CO2(g)+4H2(g)CH4(g)+2H2O(g),反应II:2CO2(g)+6H2(g)C2H4(g)+4H2O(g),当在IL恒容

密闭容器中充入ImolCCh和4molH2,由图知,「时,反应I分别生成0.2mol甲烷、反应H生成0.2mol乙

co2(g)MH式g)CH4(g)+2H2O(g)

烯’人转化量(mol)0.20.80.20.4'

2CO2(g)+6H2(g)C2H4(g)+4H2O(g)

转化量(mol)0.41.20.20.8

0.2mol+0.4mol1八…

则Ti℃时,CO的转化率«(CO)=--------------------x100%=60%。Ti℃平衡时,

22lmol

Ge、lmol-0.2mol-0.4mol……八不、4mol-0.8mol-1.2mol…

c(CO2)=---------------------------=0.4mol/L,c(H2)=----------------------------=2mol/L

0.4mol-i-0.8mol

C(CH)=-.........=0.2mol/L,c(HO)=1.2mol/L,反应I的平衡常数

4IL*2

22

“c[H2O(g)].c[CH4(g)]0.2xl.2八,“<

44

c[H2(g)]-dCO2(g)]0.4x2-'

(3)对反应:2CO2(g)+6H2(g)C2H50H(g)+3H2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逆向进行,所以

产物的物质的量是逐渐减少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由图可知,曲线a代表的物质为H?,b表示CCh,

c为H2O,d为C2H5OH;T4温度时,m=3时,设n(CC>2)=3mol,n(H2)=9mol,列三段式如下:

2CO2(g)+6H2(g)C2H5OH(g)+3H2O(g)

起始(mol)390

,«(CO2)=rt(C2H5OH),3-2x=x,解得

转化(mol)2x6x3x

平衡(mol)3-2x9-6x3x

x=lmol,则乙醇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C2H5OH)

3(C2H5OH)==12.5%,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d

n(CO2)+〃(凡)+n(C2H5OH)+n(H2O)1+3+1+3

的分压p(d)=P(C2H5OH)=20aMPax12.5%=2.5aMPao

19.【答案】(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正d2Cr+2H2O—2OH+H2T+ChT负

40H--4e-2H2O+O2?变小变浅铜5.4

【详解】

(1)①由钠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电极为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故答案为;正;

②由电解食盐水装置图可知,钠离子移向右边,B电极为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水在阴极上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在阴极区云集大量氢氧根离子,则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d

处流出,故答案为:d;

③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1-+2H2OH+H2T+CI2T,

故答案为:2C1-+2H2。理2OH-+H2T+CLT;

(2)①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可知,F为电解池的阴极,则B为电源的负极,C为电解池的

阳极,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分氧化反应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T;

甲池电解硫酸铜溶液,电解时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氧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氢氧化

铁胶粒带正电荷,向阴极丫移动,则阳极X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故答案为:负;40H-4e=2H2O+O2t;

减小;变浅;

②由图可知,G为电镀池的阳极,则丙装置给铜件镀银时,H为镀件铜;当乙中溶液的0H-浓度为O.lmol/L(此

时乙溶液体积为500mL)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1mol/LX0.5L=0.05mol,则铜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

0.05molX108g/mol=5.4g,故答案为:铜;5.4„

20.【答案】(除特殊说明,其余每空2分)571.4将HCO3转化为CO3增大溶液中CO;•的浓度

温度过高将会导致NH4HCO3的分解及氨水的分解挥发

取最后一次浸取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献,溶液不变红氨水。分)

SrSO4+2C=SrS+2co2T(或SrSO4+4C=SrS+4CO?)

取适量的黑灰用90℃的热水浸取2〜3次,将产生的气体用NaOH溶液充分吸收,所得浸取液合并后滴加稍

过量的3moi.1月2504,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

【分析】

天青石精矿(主要含SrSCh,还含有少量SiCh、CaS04、BaSCU),加入碳酸氢镀溶液和氨水浸取,可将SrSCM

转化为SrCCh,过滤后滤渣含有SiCh、CaCCh、BaSCh、SrCCh滤液中含有NH:,滤渣经过焙烧,“焙烧”

所得SrO粗品用蒸储水多次浸取得Sr(0H)2溶液,再和第一步浸取的滤液反应生成SrSO4,以此解答。

【详解】

C(S。:)

(1)室温下,反应SrSO4(s)+CO;(aq)SrCCh(s)+SO:(aq)达到平衡,则溶液中

c(CO;)

KSrSQ7

sP(4)3.2xlQ-

=10=571.4,故答案为:571.4;

Ksp(SrCO3)5.6xl0-

(2)一水合氨可以和碳酸氢根反应生成碳酸根,浸取天青石精矿时,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

的是:将HCC)3转化为CO;,增大溶液中CO;的浓度;NH4HCO3加热易分解,温度过高将会导致NH4HCO3

的分解及氨水的分解挥发,所以“浸取I”的条件是温度在60〜70℃、搅拌、反应3小时,温度过高将会导致

SrSCU的转化率下降,故答案为:将HCO;转化为CO;,增大溶液中CO;的浓度;温度过高将会导致

NH4HCO3的分解及氨水的分解挥发;

(3)SrO粗品已经浸取完全时,浸取后的溶液中不再有Sr(OH)2,取最后一次浸取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酬,

溶液不变红说明浸取完全,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浸取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酥,溶液不变红;

(4)第一步浸取滤液中含有NH:,在沉淀过程中会生成NH3,H2O,可循环利用,故答案为:氨水;

(5)①SrS04与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rS和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方程

式为:SrSO4+2C=SrS+2co2T(或SrSO4+4C=SrS+4coT),故答案为:SrSd+2C=SrS+2co2T(或SrSCh

+4C=SrS+4coT);

②由图可知,9(TC是Sr(0H”的浸取率最高,取适量的黑灰用90℃的热水浸取2〜3次,将产生的气体用NaOH

溶液充分吸收,所得浸取液合并后滴加稍过量的3molLIH2SO4,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故答案为:

取适量的黑灰用90℃的热水浸取2〜3次,将产生的气体用NaOH溶液充分吸收,所得浸取液合并后滴加稍

过量的3moi1一日2s04,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

21.【答案】(除特殊说明,其余每空2分)高温(1分)

2H2SO4(1)=2SO2(g)+0:(g)+2H2O(g)△H=+550kJ/mol>(1分)0.0125,(或0.167)吸收

6

kkk

(1分)1j%C(H2)-C(l2)(1分)

k-Ik-2

【分析】

(1)由反应式①+②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2)①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HI的物质的量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