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_第1页
选煤厂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_第2页
选煤厂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_第3页
选煤厂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_第4页
选煤厂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项技术性、政策性、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与有关专业密切配合才能正确进行。及其他建筑群体相协调。第一节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内容(1)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煤炭工业建设有关方针、政策,因地置疑,保护环境,(2)在进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时,除执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GB应符合现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125—2005)的有关规定。在设防震烈度六度及以上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软土地区和永冻土地区等特殊自然条件地区建设二、总平面设计的一般要求(1)根据建(构)筑物的不同功能,可分区布置。(2)充分考虑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尽量采用自流式管沟。主厂房一 (构)长边一般顺地形等高线布置。平坦地区长边与地形等高线稍成角度,便排水、明沟排水、暗沟(管)排水或混合排水方式。(4)主要建(构)筑物应布置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6)分期建设的工程,应便于前后衔接,其预留场地宜在边缘地段。,应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建(构)筑物和设施。(8)处理好建(构)筑物位置与风向、朝向的关系。(9)根据污染源合理确定建(构)筑物间距、卫生防护植物带的位置及宽度。度(10)与所在地规划或矿区、矿井的总平面布置协调。三、总平面设计的步骤和内容2总平面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成方案图(或称轮廓图)和正式图(或称成品图)两个步骤进行。定的各项建筑物轮廓尺寸,结合地形、铁路、公路、管线位置,绘制总平面轮廓图。初步设计正式图,是在轮廓图的基础上,再由各专业加以校正、补充、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正式图作为初步设计的附图,图纸的比例一般为1:500、1:1000。在途中还应标明主要技术指标,其主要内容如下:(1)厂区面积,m2。(2)建筑面积,m2。(3)厂区建筑系数,%。(4)厂区利用系数,%。(5)绿化系数(覆盖面积与厂区总面积之比),%。(6)铁路(包括窄轨)及公路(包括道路)长度,m。(7)围墙长度,m。内在图中还应标明设计基准的相对标高(通常以铁路站场正线轨面标高或主井锁口盘绝对标高为设计基准的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范》(GB50215—2005)的有关规定。四、总平面设计需要的原始资料(1)工业场地实测的地形图和区域位置图:地形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地形条件、企业规区域位置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0~1:10000。(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如地质构造,土壤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土壤冻结深度,地震烈度等。(3)气象资料:如主导风向,最大风速,最高及最低气温,最大降雨量,最大洪水位标高等。(4)铁路站场图:铁路站场平面图、正线纵断面图和装车点坐标方位及轨面标高。(5)水源、电源的方向及离厂的距离。(6)矸石处理方向及离厂距离。(7)生活区方向及离厂距离。(8)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去向。3(9)各车间及设施的轮廓尺寸或准确尺寸。(10)若属矿井型或群矿型选煤厂,还需矿井地面工艺布置方案图;若属增建选煤厂,还应有井上、井下对照图;若属用户选煤厂则需有用户企业总平面布置图。第二节工业场地的建筑物与构筑物一、选煤厂建(构)筑物的组成选煤厂是由多个不同功能的建(构)筑物组成的工业企业,其主要组成见表6-1,其工艺的典型形式见图6-1。在进行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时,按功能可将选煤厂工业场地分为四筑物主要内容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并没用固定的模型,也没有严格的界限,多是彼此渗透、相互穿插。表6-1选煤厂建(构)筑物的组成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辅助生产建(构)筑物建(构)筑物名称1.受煤车间(受煤坑)2.筛分破碎车间3.储煤仓及储煤场4.主厂房(主要生产车间)6.浓缩车间及沉淀塔7.煤泥沉淀池(包括澄清水池及水泵房)8.干燥车间(东北、华北、开滦)9.带式输送机走廊及转载点10.集中水池及泵房(中央水仓)11.压滤车间12.生产系统馆桥及地沟13.排矸设施1.介质制备车间(重介厂不可少)2.压缩空气房3.浮选药剂库4.煤样室(包括生产检查煤样室及销售煤样室)(制样的地方)5.化验室6.生产水池及泵房(厂内最高层)7.生活、消防水池及泵房8.检修车间9.材料库、棚0.变电所1.锅炉房12.窄轨检车库(矿井型厂有)13.生活污水转排水池及泵房(矿区型厂14.堆土机房构成全厂生产系统的“骨架”行维修和运输作业的车间45.汽车库16.汽车、手推车地磅房1.门卫、传达、收发室2.自行车棚3.医务室4.哺乳室5.厂部办公楼6.食堂7.浴室8.围墙及大门1.行车室、客运站房、路况办公室2.列检所3.养路工区4.信号工区5.扳道房6.调车作业设施7.车库及煤水设施8.人行天桥(或地道)生产指挥和生活服务设施运输产品及原材料行政、公共建筑铁路站场附属建(构)物注:①表中列出的建(构)筑物应根据需要设置;②表中第二、三、四类及第一类中的排矸设施,应与矿井或矿区的相应项目合并设置。矿井型(行政楼不算做选煤厂的投资)主要建筑物间的连接主要是皮带输送机,它的倾角<18º,决定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最主要生产区以主要生产建(构)筑物为主体,间以布置辅助生产建(构)筑物,构成工互关系,使其平面和空间布局既能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又能达到布置紧凑、运输短截、符总平面布置的需要。辅助生产区主要布置辅助生产建(构)筑物,面积大、多污染,应适当隔离。这些车间通过管道、线路或厂内道路与第一类建(构)筑物取得联系,其位置比较灵活,但要求接近负荷中心或使用对象。它们的总平面布置是在主要生产建(构)筑物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的。布置整齐美观。站场区布置装卸作业建(构)筑物、铁路站线及其附属设施,其噪声和煤尘污染严重,5炉灰炉灰排灰干燥车间干燥后精煤火车外运缓冲仓生产补充水缓冲仓水洗矸石增减煤台(燃料煤)湿料煤受煤车间胶带输送机走廊 (或立井、斜井、平硐)筛分破碎车间原煤胶带输送机走廊仓原煤储煤场火车或汽车来料浮选药剂及油脂库火车或汽车来料介质制备车间主厂房(重介选、跳汰选、浮选)精煤、中煤胶带输送机走廊装车仓火车外运轨道衡沟煤泥浓缩车间澄清水泵房集中水泵房各车间排放水及清洗水浓缩机溢流煤泥沉淀池压滤车间(或直接外运)煤泥浓缩车间低流水煤泥晾干场事故排放水煤泥外运净化桶原煤图6-1建(构)筑物工艺关系典型形式6二、工业场地的建(构)筑物布置事项 量,并要处理好建(构)筑物位置与方向、朝向的关系。设计必须处理好选煤厂地面生产系统煤流“骨架”与铁路站场、地形地貌、进厂大门、又能符合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需要。务对象布置。辅助车间,如变电所、销售煤样室、群矿型选煤厂的辅助建(构)筑物、行政福利建筑物及相应设施可与矿井联合设置,个别建构筑物也可单独设置。变电所的位置应便于进出高压输电线路和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并应按全年风向布置在受置在装车仓重车出口端附近,便于采制煤样及工人休息。周围的露天场地不应大于其建筑面积的3倍,材料周转库(棚)的露天场地不应大于其建筑面积池及泵房一般与生产水池布置在一起。空气压缩机站(一般不用了)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在空气清洁和受粉尘、废弃污染升染最小的位置,其距离不宜小于30m,有条件时,干燥车间可与锅炉房联合布置。汽车库应布置在汽车出入方便的地点,并应避免汽车与人流交叉。汽车库外应有回车及产、生活需要确定。化验室宜与行政办公楼联合设置,并应布置在清洁、安静处,有单独的出入口。化验室宜设置在底层端部,天平室、发热量测量室宜设在北向房间。煤样室、化验室的建筑面积规表6-2煤样室、化验室的建筑面积规定7~~>生产煤样室面积/m280~110销售煤样室面积/m290化验室面积/m270~140设计生产能力置在受经常散发火花和有明火建(构)筑物影响最小,且对重要建(构)筑物影响最小的地厂前区应位于矿(厂)内外交通方便,受干扰、污染较小的位置。有条件时宜将选煤厂主要建(构)筑物布置在厂区景观中心地带。并应妥善处理建筑群体空间。厂区绿化应结合场地分区、建(构)筑物的功能、道路和工程管线布置,因地制宜地进较好、受污染较小的地段。建(构)筑物布置要符合国家防火、安全规定要求。选煤厂厂房多为二、三耐火等级的建(构)筑物,设计室应留有防火距离。工业企业相邻两建筑物最小防火间距见表6-3。表6-3相邻两座工业建筑物最小防火距离建筑建筑物防火距离/m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101214三级121416四级141618变电所等可设置专用围墙。围墙至建(构)筑物、铁路、道路的距离应符合表6-4的规定。表6-4围墙至建(构)筑物、铁路、道路的最小距离距距离/m无消防要求时有消防要求时标准轨铁路中心线窄轨铁路中心线道路路面边缘(公路明沟或路肩边缘)选一般建(构)筑物外墙选煤厂工业场地最大占地面积矿井型、群矿型用地指标建设规/Mt•a-1用地指标积积矿区型8//hm2③=②×⑥④型及以上/hm2⑤=②×⑥④①②选煤厂建设用地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232号文)的规定,必须同时符合下列四项控制指标: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容积率应不小于,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投资强度不选煤厂行政、公共建筑项目及建筑面积指标参见表6-6。表6-6矿区型选煤厂、露天矿型选煤厂行政、公共建筑指标注按在籍管理人员计在在籍人数计按最大班出勤人数计按全厂在籍职工计按全厂在籍职工计目厂办公室班、组学习室堂保健站哺乳室公共厕所指标~40~80~40~60~m2/人m2/人m2/人m2/人m2m2/人m2m2/人m2三、铁路(标准轨、窄轨)与公路设计基础知识1.标准轨铁路我国铁路的标准轨距为1435mm(指两根钢轨的内切距离),标准轨面坡度一般为4‰。大、中型选煤厂都修建铁路专用线,以满足大量原料煤、产品及材料的运输。选煤厂标准轨铁路运输设计应符合标准的矿区总体设计确定的原则及下列要求:(1)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全面规划分期建设。(2)有关设施设计布置应紧凑合理,留有发展余地。9(3)水源、电源及其他公用设施,要充分利用矿区和地方设施。(4)选线与站场布置要少占良田,少搬迁村庄,并结合工程造田复田。(5)应结合城乡交通、防洪、排灌等问题综合确定。标准轨铁路运输不均衡系数为~。标准轨铁路设计应与铁路部门达成运输、接轨协议。标准轨铁路中心线至建筑物或设计的距离,应符合现行《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厂内装、卸车站铁路的布置形式有尽头式、贯通式、环状式和混合式几种,选煤厂采用尽头式较多,即线尾端设立车挡。站场内铁路直线的两相邻线路的中心距离见表6-7。表6-7直线的两相邻线路的直线距离线线路名称标准距离/m最小距离/m正线与其相邻线路间到发线间、调车线间次要站线间(换装线除外)梯线与其相邻线路间货车直接换装的线路间牵出线与其相邻线路间轨道衡线与其秤房一边的相邻线路间一般采用标准距离,改建现有线路或在特殊困难情况下,才可采用最小距离。在曲线弯道上两股道的中心间距还需根据曲线半径大小增加。最困难的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小于200m。曲线半径与年货运量有关,分为三个级别,见表表6-8曲线半径选用表一般采用/m最小曲线半径/m年货运量/MtⅠⅡⅢ<铁路选线的可能性,经技术比较后确定。装、卸车站线路的有效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使用路网铁路车辆时,车辆平均换算长度应按铁道部规定的车辆数据计算,运煤车辆装载系数应采用。(2)到发线有效长度应为设计采用的列车长度(包括机车长度)加附加距离10~20m。(3)装车线有效长度应按空、重车段各自设计的取送列车或车组的长度加附加距离10~20m,并加空、重车段分界点间的距离计算。(4)卸煤线有效长度计算方法同装车线。(5)材料线有效长度应根据货运量、货物品种、取送车方式及一次来车数等因素并结布置来确定。(6)牵出线有效长度应根据调车作业采用的列车或车组长度(包括机车长度)加附加距离10~20m确定。当区间的行车量不大、车站调车作业量较少时,可不设牵出线,利用正线进行调车作业,但其平、剖面及瞭望等条件,应符合调车作业的要求;对于设置进站信号机的车站,信号机位置应根据调车作业的需要外移,但不得超过400m。线装车不得小于50m的平直道。环线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250m。装卸车站通信信号及照明按有关规定设计。2.窄轨铁路有些选煤厂的原料煤以及矸石采用窄轨铁路运输。窄轨铁路的规矩有600、762、900mmmmmm划分为三级,见表6-9。各级线路的限制坡度一般不大于表6-10规定。其区间线路平面的最小曲线半径表6-9窄轨铁路等级单单线重车方向年运量/万t100铁路等级ⅠⅡⅢ一般限制坡度‰8铁路等级ⅠⅡⅢ表6-11区间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困难地段一般地段困难地段12010010080805080606030铁路等级ⅠⅡⅢ3.公路(道路)择见表6-12。道路的最小曲率半径是根据道路等级决定的。选煤厂厂内的主要道路一般设面、碎石或砾石加表面处理路面。厂内道路宽度应根据企业规模、工艺要求、道路性质、管线布置、绿化以及竖向布置等需要确定,并应符合防火、卫生、安全和其他相关的规定。表6-12厂内道路路面宽度厂矿规模厂矿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大型中型小型大、中、小型9~7~9~79~7主干道次干道表6-13企业铁路、道路的交通安全间距建建筑物外墙边缘或凸出部分线路方向物出入口标准轨铁路中心线0人行道0/在房屋出口与铁路之间有平行栅栏线路方向物入口时厂围墙道铁路、道路道—0————表6-14线路与线路或其他设施立交的净空净净高/m(蒸汽、内燃)(电力)(蒸汽、内燃)(架线高)(架线高)(路肩和人行道上≥)(路肩和人行道上≥)被跨越的线路名称标准轨铁路(单线)(公路跨越)(铁路跨越)净宽/m按需要按需要当道路与铁路交叉时,避开道岔,设在平直段上,平面交叉角为90º,在特殊条件下梯踏步,厂内消防道路宽度不小于。一、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要求;二、划分功能分区,并与区内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宜呈环形布置;三、与竖向设计相协调,有利于场地及道路的雨水排除;四、与场外道路连接方便、短捷;五、建设工程施工道路应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一、与厂区道路连通,且距离短捷;入厂内最长列车的长度;三、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按的倍数递增;织排水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设置防护栏杆。5.3.7厂内道路的相互交叉,宜采用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应设置在直线路段,并宜正交。当需要斜交时,交叉角不宜小于45º。露天矿山道路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交叉角可适减少。第三节工业场地的环境要求3.气象条件利用从环境保护方面出发,应把散发有害气体和微粒等物质对空气污染程度以及环境要求一致的车间组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及生产排出的有害烟尘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进行总平面设计。一般情况下,应将污染严重的工厂(或车间)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下风侧;将洁净工厂(或车间)以及居住区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上风侧或最小风频的上风侧。如果两盛行房、生活区布置在夹角之内,工业区放在其对应方位最为合理。4.绿化设计(1)绿化设计及绿化规划要因地制宜,符合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2)厂区绿化要分区绿化设计,总绿化率要达到15%;厂前区绿化设计通常包括:厂门与传达室、自行车棚、行政生活建筑、汽车库、食堂等附近地区及广场;生产和辅助生产路的功能、型式、宽度程度、距离长短、与两侧建筑物间的间距、建筑物的高度和管线的布置等综合考虑并保证行车安全,要满足道路遮阳、降温、阻挡灰尘、减弱噪声、吸滞有害气净化空气等要求。(3)绿化树木的种植,美化设施的安排,还必须与竖向布置相结合,使其在立体构图上成一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应注意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