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骞与西南夷的交通路线_第1页
论张骞与西南夷的交通路线_第2页
论张骞与西南夷的交通路线_第3页
论张骞与西南夷的交通路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张骞与西南夷的交通路线

先秦时期,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只是一种偶尔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形式。国家之间的直接交流始于张骞在西部地区建立丝绸之路后。张骞在西部地区建立了丝绸之路,并打开了中印之间的正式交流和交流大门。中印之间交通路线除了凿空西域的西北丝绸之路以外,还包括探索从蜀地经过西南夷到达印度的主要交通线路,西汉早期在西南丝绸之路方面的探索失败了,但是却能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清晰了解西南夷和印度,为后来开发西南夷的时候蜀-身毒道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便利了中印之间民间、官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一、道路上的成效西汉时期,汉朝—身毒的陆路交通线,主体线路有西北和西南两条:汉朝———西域—中亚各国—西亚—阿富汗—身毒;第二条路线是汉朝—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身毒。第一条路线是通过著名的西北丝绸之路传播,第二条路则是西南丝绸之路(后来称茶马古道)。这两条路不仅仅是官方的往来的必经之路,也是民间的往来通道,而且民间往来早于官方往来。西北通往身毒的线路是西北丝绸之路部分。《汉书》记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古代南亚次大陆政治相对分散,主要维系的纽带不是国家政权,而是宗教文化。对外交流也主要以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为主。尤其以宗教文化的对外传播为盛事,甚至为了宗教文化能更远传播,不断进行交通道路的探索。最早开辟和利用西北丝绸之路的是北印度的僧侣僧徒和由中国内地去印度求佛法的的中国僧人。他们各自在本国出发,走向的却是一个共同的目的地———罽宾。罽宾是西域古国,汉武帝遣使至罽宾,汉与罽宾已有往来。《魏书·西域传》说:罽宾国都善见城,在波路西南,去代一万四千二百里,居在四山中。其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三百里。……每使朝献西南蜀地经西南夷到身毒的交通线属于西南丝绸之路部分,是中缅印的交通要道。这条道路在张骞建议探索开通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看到了蜀布和邛竹杖,问来源,被告知是从身毒买来,这史实记录说明早在西汉政府探索之前,蜀地—西南夷—身毒—西亚—中亚这一古道就已经存在了。从西汉官方的行动上,张骞首先倡议开辟此道,但是汉武帝派出开通通往印度捷径的使者在昆明被阻,最终没有完成使命。虽然西汉官方蜀地经西南夷的身毒国道探索失败,但是使者进一步了解了身毒的经济文化等,有助于后来西汉对西南夷的平定与开发,其后民间贸易和文化往来依然存在。二、汉—丝绸之路———张骞开凿通往身毒的西北道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率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经匈奴出使西域,到了陇西地区,被匈奴人发现并扣留,张骞在匈奴被扣10年,并娶妻生子,到公元前128年,张骞从匈奴逃出,继续西行,经过大宛、康居到达大月氏,张骞游说大月氏与汉夹击匈奴,被大月氏拒绝,张骞在大月氏居留一年多,详细考察西域诸国情况,并在后来回国后将这些情况传达给国内,让西汉自上而下开始了解天下的概念。对一统天下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冲击。“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公元前123年张骞以校尉的身份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为张骞对西域比较熟悉“知善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战事顺利,卫青大破匈奴,张骞因军功被封为博望侯。通过此战,张骞更加确定了了解西域、了解域外大国的决心。另外此役也加强了他对西域、匈奴、汉朝三方关系的理解。公元前121年,张骞与李广率军同出右北平,仅供匈奴,因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导致作战失利,被贬。此次作战失利,西汉统治者如果想彻底解决北部边疆的危机,确保北部边疆的稳定,不得不再次认真考虑与汉朝、西域诸国与匈奴的关系。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步兵数十万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霍去病率军北进深入草原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最终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匈奴军队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祭地禅礼,此役,匈奴在漠南的势力被汉军彻底击溃,匈奴单于逃往漠北,大军缴获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将之作为战利品带回长安,据判断,此“祭天金人”为传自印度的佛家造像。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西汉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对西北进行有效的管理。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的边境安全。当西汉政府有效控制河西走廊之后,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召见张骞,张骞提出了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夹击匈奴的策略为汉武帝所接受,汉武帝封张骞为中郎将,再次出使西域。为了方便派遣使者到西域各国,张骞带随从三百多人和多名副使,每人备两匹马,并数万牛羊和大量币帛,目的是用财物贿赂各国,削弱匈奴在西域的影响、吸引西域各国亲近汉朝、联合乌孙夹击匈奴。张骞带队顺利到达乌孙,但恰逢乌孙内乱,张骞未能实现与之结盟的目的。他派遣副使访问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公元前115年,张骞回长安,乌孙派翻译、向导护送,并派使者几十人一起随同。张骞回长安被封为大行,位列九卿,公元前114年去世。张骞去世后不久,康居、大宛、大夏、身毒等国家派遣使者到达长安。此后,汉朝陆续派出使者,这些派出的使者到达了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汉—西域—身毒的交通线路建立起来。中国和印度有了正式的官方往来。从中国到印度的陆上交通路线的开通,对中印关系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最典型的就是佛教传往西域,佛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在西域相逢相交流,佛教在西域发展兴盛以后,逐渐传往汉朝。佛教由陆路东传大概时间为公元前三世纪,所经过的地区,主要是大月氏统领下的大夏及阿富汗一部分、迦湿弥罗、今旁遮普一部分、安息国势力范围下的波斯北部、康居国势力范围的下底栗弋等。西域诸国中,与佛教有关的主要是,葱岭以西的月氏(今俄属土耳其斯坦、阿富汗、北印度)、安息、康居(今土耳其斯坦北部、西伯利亚南部)、犍陀罗(今阿富汗之干达马克)、罽宾(即迦湿弥罗,今北印度喀什米尔),葱岭以东的于阗、斫句迦(今莎车东南)、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噶尔)、高昌(今吐鲁番)等。其中以犍陀罗与罽宾两国最重要。阿育王曾派遣摩诃勒弃多、末阐提至此地传教。摩诃勒弃多主要布道于印度西北之希腊殖民地臾那国,复扩及阿富汗、安息、康居等地,末阐提则在犍陀罗、迦湿弥罗等地布教。据印度出土的《摩崖法敕》记载:阿育王曾使“希腊王安条克所住之处,及北部的托勒米、安提柯、马伽斯以及亚历山大四王所住之处,南部的朱拉王国、潘地亚王国和锡兰,皆得法胜”《高僧传》的作者慧皎说:“余历寻游方沙门,记列道路,时或不同。佛钵、顶骨处亦乖爽。将知游往天竺,非止一路”。印度学者R.C.马宗达等指出:“同印度对中亚的文化上的征服相比,印度与中亚的贸易慧皎.高僧传.联系几乎是黯然失色。”三、从身毒到西域开通蜀地经西南夷的汉朝与身毒通道,是张骞对外交通的另外一个战略性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并议给予积极的回应,具体行动是:派遣张骞经营西南夷,积极筹划平定西南夷,派遣使者寻找经西南夷到身毒的道路。对于印度,张骞显然不是很了解。初次出使西域的张骞细致全面地了解西域各国,当他在大夏看到蜀地物品出售的时候,显然很惊讶这些货物的来源,张骞这样对汉武帝报告:“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公元前122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南夷,目的是打通从蜀地经西南夷通往身毒的通道,取道身毒再转向西域诸国。“天子欣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厓,出徙,出邛、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巂、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及张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早在张骞建议之前确实有一条经四川、云南,穿越缅甸、印度,去往西亚的通道,否则邛竹杖不可能卖到大夏国。“蜀-身毒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是历史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中外交通线路,属于“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蜀身毒道纵贯川滇两省,连接缅甸、印度,并通往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是一条古老的国际通道,早在商代就已经开启,只是到了西汉时期,由于西汉对西南夷掌控不利,所以对这条西南的重要国际通道没有概念。还是张骞通西域历尽艰难,想绕开匈奴寻找通往西域捷径的时候,才在具体的考察中通过商贸货物的细节,联想到了蜀地经西南夷到身毒,从身毒向西域的道路,并进行了探索,虽然官方不很成功,但是为后来西南夷平定以后恢复古道交通创造了条件。西汉中晚期彻底征服西南夷以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这条通道得到恢复。蜀-身毒国道具体走向是邛崃向南直至滇西北的广大区域,古称“牦牛道”,出清溪峡为灵关,再南至荣经,沿牦牛山脉的藏族地区冕宁、西昌,在云南东部的祥云与水路相汇,再从洱海西去,经博南至保山,保山以西越野人山,分到进入缅甸、越南、印度,在辗转至西方各国。四、“西南丝绸之路”通道西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西南丝绸之路)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陆上通道。张骞亲身开凿了西北丝绸之路,建议汉武帝寻找蜀身毒道,并亲自或派人去探索这条古老的路线,到西汉中后期,征服西南夷,重开了西南丝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