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到言说汉语、蒙古语中的身体行为动词与言说义_第1页
从发到言说汉语、蒙古语中的身体行为动词与言说义_第2页
从发到言说汉语、蒙古语中的身体行为动词与言说义_第3页
从发到言说汉语、蒙古语中的身体行为动词与言说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发到言说汉语、蒙古语中的身体行为动词与言说义

在汉语中,近100个身体行为动词可以引用来解释意义,而在蒙古语中也可以表达同样的意义。虽然这类动词的成类引申现象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但又有不同。本文比较了这类动词在这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引申。本文的分析程序是:先找出汉语词,然后在蒙古语中找出相对应的形式,最后做比较分析。本文所涉及的汉语词基本来自两部词典:《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其言说义在词典中都已经被独立列为固定的义项。(1)身体行为词在汉语与蒙古语中通过隐喻引申出的言说义,有些是类似的,有些是不同的;而由于汉语和蒙古语的语言类型不同,两种语言表达同一词义所使用的语言单位也有所不同。下面分类论述。一、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色彩不同身体行为动词表示具体身体动作义,却能够大量引申出言说义。在这类引申中,除了少数词的言说义是通过转喻引申出来外,大部分词是通过隐喻引申出言说义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从“始发域”到“目的域”的语义映射,其中包含一系列对应关系。这类词都是从身体行为义引申出言说义,因此身体义是始发域,言说义是目的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词引申出的言说义,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语义色彩。这里所谓的语义色彩,是指动词词义所反映出的说话人对言说内容本身的态度倾向,大体可分为两类:肯定性态度倾向、否定性态度倾向。在始发域内,这些动词词义中都含有力量成分,力量本身是中性的,但到了目的域内,它们却影响到了语义,在其引申义上形成了一定的态度倾向。即这种语义倾向性很大程度上源于身体行为动词词义中所包含的强弱不同的力量成分。(1)可以表示为:不少身体行为词在汉语与蒙古语中引申出的言说义是类似的,即:在身体行为域,这些词在两种语言中所表达的词义基本一致,引申到言说域后,其言说义同样是一致的。同时在语义色彩上,其倾向性也是相同的。我们对比了汉语和蒙古语中的身体行为动词,找出了对应关系。下面从上述两种态度倾向的角度分别列表说明。下列表中先列汉语,再列蒙古语。(2)(一)身体行为动词(二)否定性态度倾向的,如: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种语言中,每组词义类似的身体行为动词,也同样引申出类似的言说义,不但其词义相似,在语义色彩倾向上也是接近的。这也充分说明,这类词义引申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二、身体行为动词说义的引流当然,身体行为动词在两种语言中,也表现出其言说义的引申互不相同,如:身体行为动词言说义在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引申,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用“ergu-nmafta-xu”对策固定结构汉语“举”可同时表示“谈论;称引”、“提问;发问”两种意义,而蒙古语“ergu-xu”(举),可以表示“抬举;奉承”的言说义。如仍嫌语气不足,则可以用词组“ergu-nmagtaxu”,其中的“magta-xu”(赞美)是对前一词“ergu-n”(举)的词义补充。而“举例”,蒙古语用“jisiyetata-xu”(例子+抽)固定结构表示;表示“提问”义时,则用另外一个专门的动词“asagu-xu”。有些身体行为动词引申为言说义动词时,其引申路径一般是:身体行为动词先与言说动词搭配,得到语义补充,而后逐渐兼具言说义,最后独立为言说义动词。(二)转弯抹角ls“游”在汉语中的身体行为义是“遨游;游览”,而其言说义是“游说”;但在蒙古语中,“togori-xu”表示“兜圈子,参观,游览”,身体行为义重而言说义弱,因此引申为言说义表示“转弯抹角”时,一般用词组、使动态“togoriguljutogsigul-xu”(使兜圈子,使敲打)。表示“游说”的词组“togori-nidxa-xu”是汉语译词,前词保持身体行为义,后词补充言说义。(三)“temeqe-xu”的语音特性汉语的“斗”,表示身体行为时其意义虚实兼具,既可以表示斗勇的肉搏,也可以表示斗智的较量。而蒙古语的“temeqe-xu”,虽然表示“拼死的争斗”,但语义比较虚,接近汉语的“斗争”或“争”,因此表示“斗嘴”时,蒙古语用“amauruldu-xu”(嘴+比赛),即“争先恐后地说”,其中身体动作义较强,“争斗”即对抗义却没有汉语强烈。这是由不同语言的词义概括度与细密度不同所致。三、汉语中的道德词汇和言说义的形式和意义词义演变与语言类型密切相关。就原始形态类型而言,汉语是缺乏显性形态的单音节词语言,词的复制和词义扩展主要通过词义引申等方式进行,词的外在形式却相对稳定;随着汉语的双音节化,产生了大量复合词,汉语词的外在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词义的区别度、词义的表达也越来越缜密、细致和丰富。但蒙古语是黏着型语言,词的形式和词义的派生主要是通过词根缀加后加成分的方式实现的,词是多音节性的,这大大减少了词根多义的几率。但是,在现代生活中,蒙古语的短语词形式有很大发展,当词缀不足以表示新的意思时,就用复合结构表示,表示的意义或概念却是一个,而不等于两个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由于两种语言类型不同,有时一个意义在汉语中是用一个词表达,而在蒙古语中则用不同类型的语言单位表达,如下面汉语用一个词形式表示的词义,蒙古语则用一个熟语表示:汉语中这类词义也可用复合形式来表达。汉语中表示身体行为义的单音节形式引申出言说义后,除了可以单独表达言说义外,也可以跟其他跟言说义相关的形式组合成复合结构来表达言说义。在蒙古语中也用类似的复合形式。如:汉语中引申出言说义的单音节动词形式跟与口腔器官有关的名词组合成复合结构,表示言说义的,如:因此,从语言形式单位的角度来看,两种语言对同一意义的表达有时相同,有时又有很大差异。同类语义范畴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这是必然的。四、语言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汉字和用汉字记录的浩繁的文献典籍,使我们今天仍有机会追寻汉语每个字词语义演变的过程和轨迹。因此,汉语是世界上研究语义演变条件最优越的语言之一。汉语、蒙古语中的身体行为动词都能够引申出言说义,进入言说语义域。实际上这类词义引申是有跨语言的普遍性的,一些语言如英语、日语等都存在类似的词义演变。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类演变体现了Sweester所曾指出的“以身喻心”的隐喻模式。从身体行为出发,认知、表达抽象的言说行为,在各种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模式。然而,在各语言中,从身体行为出发,表达抽象的言说行为的方式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来自于:1.生活本身的不同。不同的民族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影响到语言表达。例如,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在牲畜的耳朵上打眼或剪切,是为了给牲畜做印记或给牲畜放血治病。因此才出现熟语“qixi-gi-niqogol-xu”戳(穿)耳朵,引申为“反复嘱咐、叮咛、提醒”。汉族没有这种生活体验。不过汉语中倒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提撕”一词,原义表示“拉扯;提携”,源自“提拉其耳”之义。此义出自《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孔颖达疏:“非但对面命语之,我又亲提撕其耳,庶其志而不忘。”因此其引申义表示“教导,提醒”。成语“耳提面命”也源自于此,也可表达“教诲殷切,要求严格”。2.概念映射不同,引申途径也不同。例如,蒙古语形容词可以名词化,所以“magu”(坏)可以表示“坏事、劣迹”,“magu-gi-nimalta-xu”可表示“揭短、揭人隐私”,但汉语却用表示量度的长短的“短”表示人的缺点。因此其具体的联想途径不同。3.语言类型不同,引申用的手段不同。汉语多用字、词的引申义,多从字词的已有义项出发,利用隐喻、转喻等不同途径向不同方向不断引申出新义,蒙古语多用后缀法(包括构词和构形)表达新义。当然在现代生活中,无论蒙古语还是汉语都发展出相当可观的复合结构形式的引申用法。在复合形式中,由于词的搭配习惯不同,基于引申义的词的搭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