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跨国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1页
人力资本与跨国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2页
人力资本与跨国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3页
人力资本与跨国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4页
人力资本与跨国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本与跨国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一个最新解释内容摘要本文综述了人力资本影响跨国收入差距的三种思路。在这三种思路中,第一种思路强调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产出的直接作用(可积累要素的差别);第二种和第三种思路强调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的影响,但两者关于人力资本作用的机制的理解又有所不同。在技术进步越来越表现出技能偏向型特点的情况下,对人力资本对技术的作用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政策含义。经济增长理论对产出的分解一个国家的产出(收入)可以进行两种因素的分解:一是可积累要素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差别,二是要素的使用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差异。如果跨国收入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可积累要素的差异造成的,那么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释发展中国家要素积累率低的原因,并通过有效政策来促进比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反之,如果要素生产率差异是跨国差异的主要原因,那么就必须进一步找出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这种差异。据此,人力资本对跨国产出(收入)差距的作用大致有三种理论思路。

1、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投入

这种方法首先由卢卡斯(Lucas)指出,得益于贝克尔(Becker,1964)的人力资本理论。在卢卡斯(Lucas,19881990)的论文里,人力资本作为独立的生产投入要素被引入到生产函数中,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对产出具有直接的水平效应,同时人力资本除了其自身的生产效应外,还具有外部性,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外部性促进了整个社会产出的提高。

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计量检验针对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作用,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检验。有检验认为要素积累的差异(即人力资本作为生产投入要素)对跨国收入差距非常重要,其中经典的是MRW(Mankiw&Romer&Weil,1992)计量回归。对曼昆计量检验的质疑对于曼昆、罗默、韦尔(Mankiw&Romer&Weil,1992)的计量回归结果,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克里劳和罗迪格兹(Klenow&Rodirguez,1997)发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并不像曼昆、罗默、韦尔得到的那样大,全要素生产率(TFP)差异的贡献才是主要的,其贡献率在50%以上。

霍尔和琼斯(Hall&Jones,1999)同样利用明塞尔(Mincer,1974)系数加总人力资本,并用永续盘存法估计物质资本存量,结果也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差异(TFP)是造成跨国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

2、人力资本影响技术的吸收和利用

人力资本的差距能够影响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性,人力资本的差距是跨国收入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这种思路可以回溯到纳尔逊和菲尔普斯(Nelson&Phelps,1966)的模型,由本赫比和斯皮格尔(Benhabib&Spiegel,19942002)、伊斯勒姆(Islam,1995)等人加以发展。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国内的研发(R&D)水平和对技术的吸收能力,从而通过技术作用于产出水平上。

纳尔逊和菲尔普斯的模型及发展纳尔逊和菲尔普斯(Nelson&Phelps,1966)在其论文中认为,简单地把人力资本或教育水平指数作为另外的一种投入要素包括到生产函数中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在新技术以一个外生的速率被发明出来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或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技术的采用或实施。

本赫比和斯皮格尔(Benhabib&Spiegel,1994,2002)伊斯勒姆(Islam,1995)等用跨国回归的数据对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思路(第一种思路)和纳尔逊和菲尔普斯(Nelson&Phelps,1966)的思路(第二种思路)进行了了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作用与纳尔逊和菲尔普斯(Nelson,Phelps,1966)的思想是一致的。

对纳尔逊模型的经验历史质疑从历史上来看,对技术的吸收和利用并不一定需要与高的人力资本相结合,正如摩凯(Mokyr,1990)和高登、卡兹(Goldin&katz1998)在他们论文中所指出的情况。高登和卡兹(Goldin&katz,1998)指出,在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早期,技术进步是无技能偏向型(unskill-biased)(或取代技能型skill-replacing)。

3、有偏技术变化的最新解释

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如Berman&Bound&Griliches,1994;Autor&Katz&Krueger,1998),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技术进步在近几十年来明显呈现出技能偏态的特点(Skill-biasedtechnologychange),而不是希克斯中性(Hicksneutral)和部门偏态型技术进步(Sector-biasedtechnologychange)。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对技术设备、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会导致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劳动力对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劳动力的不断替代和技术与人力资本之间的不断互补。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提出了相应的更高的要求。阿西莫格鲁及其合作者(Acemoglu,1998199920012002)用内生技术进步的思想发展了一个框架来研究以下问题:为什么技术变化在过去60年里是技能偏向性的?为什么新技术在过去18世纪里和在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