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州区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信州区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信州区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信州区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信州区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态文学是当今文坛中的一支劲旅,文学百花园中的一片绚丽秘境。无论是在未来的文学发展方面还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文学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越来越深远的社会影响。生态文学是对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及时回应,是在疼痛中对大自然的眷注与抚摸,是中国文学人学视野的后现代超越。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在前现代农耕社会、游牧社会里,即使偶有生态破坏出现,也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生态文学;在现代性高涨时期,人们普遍沉浸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现代人主体性的牢固确立,也很难关注到生态危机,因此生态文学也难以大面积崛起;唯有在对现代文明展开有效反思的后现代社会里,人们才会真正考虑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才会意识到尊重自然、敬畏万物生灵乃至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因此才会有生态文学的应时而起。因此,真正的生态文学是内含真切的痛感和悲剧感的,是为大自然惨遭现代人摧残而椎心泣血般的感同身受,是发现自然生态日益颓败后的生存荒诞感,是看到那么多自然生命纷纷倒毙于现代文明的钢铁步履下的巨大绝望感。生态文学是要重新打通与华夏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的秘密通道,是重建大自然近于神圣的价值地位。对于中国古典文人而言,实现儒家所规定的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是入世,是人生要务。但是人世多纷争,人性多瞽乱,他们很少能够在人世间获得身心的安定,往往只能出世,退隐自然,寄情林泉,啸傲云霞,才能身心落定,找到归宿。应该说,当代生态文学就是对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后现代确认,是对大自然神圣价值的后现代归宗。诗人李少君曾说:“对于我来说,自然是庙堂,大地是道场,山水是导师,而诗歌就是宗教。”诗歌能够成为宗教,当然必须传达大自然的妙道,否则就无法启蒙人心,救渡众生。可以想见,许多当代生态作家都积极地与古典山水田园诗人建立起明确的精神联系,要义之一便是重申传统的生态智慧,明确大自然的神圣地位。生态文学要尽可能地打破现代文明的非地方化,非自然化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在地化、自然化的生活方式,同时恢复文学的地方感。许多中国当代生态作家都在身体力行,尽可能地远离非地方、非自然化的都市,到乡村去,到边远地区去,到大自然去寻找安身立命的地方。例如韩少功到湖南汨罗八景峒乡村生活,陈应松到神农架山区生活,张炜到胶东半岛海边生活,胡冬林在吉林长白山生活近五年,傅菲在赣东北乡村、闽北荣华山乡村居住,等等。这些作家似乎都渴望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一种在地化的、自然化的生活方式。卡夫卡曾说他最理想的生活就是蛰居于一个地窖深处专注于写作,每天唯一的活动就是从书桌起身到门口去领取食物。这可以看作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姿态和立场,这是彻底远离大自然、远离大地的姿态。对于卡夫卡而言,人的内心、人性就是永恒的写作矿藏和主题。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作家而言,走出地窖,在大地上漫游,恢复人与大自然、与大地真实的关系更为重要。作家半夏和李元胜都是在坚持拍摄昆虫的过程中进入荒野,充分地接触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才找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哨兵、津渡、杨文丰、李娟、徐刚、李青松,陈启文、沈念等生态作家也无不如是。他们以自己的生态文学创作不断恢复了文学中的地方感。生态文学要追求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以促进生态文明的转型为志业。生态文学是一种文明反思型的文学,也是一种文明开创型的文学。生态文学要引导人们超越那种过分注重物质积累的消费主义文化,引导人们超越那种痴迷于技术革新的现代疯狂症。生态文学要让人重返大自然,重返大地,接通大自然的生命节律,物欲简朴,精神丰盈。生态文学要告诉人们,不要试图征服大自然、主宰大自然、支配大自然,而是要亲近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人终究是大自然的产物,人若想着控制大自然,征服大自然,最终只能摧毁自己的立身之基。天人合一,诗意栖居,乃是生态文学的终极理想。(摘编自汪树东《当前生态文学热潮及其启示》2022年5月7日)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学在文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B.在现代性高涨时期,生态文学没能繁荣发展是因为人们沉浸于科技的进步,无暇关注到生态危机。C.中国古典文人虽有实现儒家所规定的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但很难获得身心的安定,而只能出世。D.许多中国当代生态作家尽可能地践行在地化、自然化的生活方式,充分地接触大自然,融入大自然。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惨遭现代人摧残,自然生态日益颓败,自然生命纷纷倒毙于现代文明的钢铁步履下,真正的生态文学对此内含真切的痛感和悲剧感。B.与卡夫卡认为人的内心,人性就是永恒的写作矿藏和主题不同,生态文学作家则渴望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一种在地化的、自然化的生活方式。C.生态文学就是要打破那种狭隘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们主动亲近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融入大自然。D.生态文学既是文明反思型文学,也是文明开创型文学,它致力于促进生态文明转型,其终极理想是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诗意地栖居在一起。3.结合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A.苇岸在《大地上的事情》中提出,人类以大地为居,应当对此怀有谦卑的感激之情,而不要成为一个妄为的物种。B.梁晓声的《人世间》,以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去记录社会时代的巨大变化。C.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为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毁灭和鄂温克族人的游猎生活的弦断道绝而悲伤。D.雷平阳在《山水课》《修灯》《鲜花寺》等诗集中,展示出了基于云南少数民族信仰的万物有灵的诗意景观。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原文内容,简述下面这一活动所具有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国重要的文学期刊非常关注生态文学创作,例如《人民文学》《诗刊》近年都曾组织生态文学专刊、专栏。2021年,内蒙古《草原》杂志甚至拉起“自然写作”的大旗,号召作家们积极加入。2021年9月,《十月》文学杂志联合贵州绥阳十二背后旅游区颁发了“首届十二背后·十月‘美丽中国’生态文学奖”,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陈应松的长篇小说《森林沉默》半夏的散文集《与虫在野》获奖。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摘编自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有一位苏联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绞出了水来”。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价值了,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摘编自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三:中国影视剧作品的美学变化呼应着时代大潮,与共和国的发展阶段密不可分。正如新中国的历史以1978年为界,可以明确区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在美学上,前后两个阶段的差异也明确可感。其中前一阶段,基本延续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家和理论家们反复摸索出来的“人民美学”范式。这个范式,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指导的,它在要求艺术家“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的同时,更要求“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因此,“人民美学”范式下的创作,以塑造英雄形象、先进人物形象为目标,以此作为教育和引导人民的模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一范式一度走向了极端,削弱了现实主义灵魂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恢复了对“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的描写,但也随着市场经济时代到来,文艺和知识界一度出现过“告别理想、躲避崇高”的极端之论。经过19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反拨,容纳娱乐和消费合理诉求,形成了由先进的“人民美学”和多元的“消费美学”共同构成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共和国美学”。值得强调的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山海情》等一批让人耳目一新的影视剧佳作。它们将镜头对准了工人、农民、士兵和革命者,表现的重心也从都市日常生活和儿女情长转移到工人、农民、士兵和革命者们的生产、生活和斗争。扭转了塑造都市瑰丽新人物、平民小人物、世俗人物的潮流,转而刻画先进人物和英雄,展现他们的崇高美。《跨过鸭绿江》洋溢着革命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山海情》的扶贫干部们虽然面临着艰苦的自然环境,但同样有着必胜的信心;《觉醒年代》表现中共建党的初心时刻,充满革命激情和“社会主义绝不会欺骗中国”的必胜信念。这批作品在新时代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背景下,显示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共和国美学”的典型作品。(摘编自刘海波《<觉醒年代>等热播主旋律剧的启示》,有删改)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文艺工作者的作品语言无味,夹着一些不三不四的词句,是因为他们脱离群众,生活空虚,不熟悉人民的语言。B.人民生活存在着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文学艺术原料,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C.只有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深入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并完全消化了,文艺工作者才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D.“人民美学”范式在改革开放时期一度走向极端,主要表现在削弱了现实主义灵魂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了解人熟悉人是文艺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做好自己的文艺工作。B.从论证语言角度来看,材料一相对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材料二相对典雅凝练,生动形象。C.在“共和国美学”的范式下,刻画先进人物和英雄的作品优于塑造世俗人物的作品。D.中国影视剧作品美学从“人民美学”到“共和国美学”的变化,与共和国的发展密切相关。8.下列选项,最符合改革开放前“人民美学”范式的一项是(

)A.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B.陆柱国的长篇小说《上甘岭》。C.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D.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9.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伏击(节选)徐贵祥起床的哨子刚刚响起,乔东山就一跃而起。易水寒也从床上跳下来,懵懵懂懂地穿衣服。学习班的学员不发枪,只是发了军装。易水寒一边扎着绑带,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乔东山,感觉乔东山并没有特别在意他,心里才稍微平静一点。出操的时候,他发现队伍里又多了几张面孔,估计是从西边归队的,心里不禁嘀咕起来,千万不要有认识凌云峰的人。从跑步到队列训练,大家的精力都很集中,没有人注意他。但他还是心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上午上课,由乔东山汇报自己的战斗经历。乔东山说,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古莲战役的三条山战役,那时候我们师担任主峰防御,友邻部队是军部的特务团,那个特务团打得惊天地泣鬼神,团长凌云峰同志率领部队在敌人的阵营里三进三出,反复绞杀,直至将马家军的指挥系统打乱,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不知红军在哪里,稀里糊涂地乱冲乱撞,导致自相残杀,从而迟滞了对于三条山正面的进攻,有力地保障了三条山主峰阵地的防御,掩护了军部和本师主力转移。这个英雄的特务团的团长是谁呢,他就坐在我们的中间,请凌云峰同志站出来,让同志们看看……易水寒在那一瞬间几乎晕了过去,他没有想到乔东山会在这个场合把凌云峰的名字点出来,还让他站起来亮相,一旦有人认识凌云峰,他马上就会原形毕露,马上……他不敢想下去了,也不得不站起来。他控制住一触即发的情绪,软绵绵地站了起来,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丝干笑,结结巴巴地说,没什么,乔科长过奖了,我们没有做什么……讲完这句话,他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住了,简直就要虚脱了,摇晃了一下,又站稳了。学习班主任肖南发现他神情不对,走到他的面前问,凌云峰同志,你怎么啦,病了吗?他说,不,哦,是的,头晕,晕得厉害。肖南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说,那好,你坐下休息吧。又对乔东山说,你继续。易水寒坐了下来,他清空了自己的思想,把陈达送给他的那几句话拿出来,放在心上,我信仰三民主义,不成功便成仁……乔东山说,大家都看见了,这就是凌云峰,我们的英雄。昨天夜里,我们聊起三条山战斗,我很惊讶他能死里逃生。他告诉我,他已经倒在死人堆里了,是一场大雨把他的战友浇醒,那位战友发现他还有一口气,把他背出死人堆……同志们知道吗,古莲城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不要说冬天,就是夏天也很少下雨,怎么可能在冬天下一场大雨呢,大家相信吗?……教室里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易水寒的头皮一紧,下意识地摸枪,可是武装带上没有枪。他闭上了眼睛,该来的一定会来,那么就来吧,老子不是凌云峰,老子是国民党特务易水寒,老子是来刺探情报的,要杀要剐,随你的便……不成功,便成仁……就在这个时候,他又听见乔东山说,昨夜,当凌云峰跟我说那场大雨的时候,打死我我也不相信,我甚至在那一会工夫对他产生了怀疑,我怀疑他的脑子被枪炮震坏了……易水寒提到嗓门上的一颗心,呼的一下放回到肚子里,紧接着又被重新提了上来。乔东山说,我甚至对他的经历和身份产生了怀疑,我怀疑他不是凌云峰,我打算继续暗中注意他,调查他……霎时,易水寒的额头上就冒出黄豆大的汗珠,他用眼角的余光打量一下周围,似乎看见黑压压的人群向他逼来,无数根指头指着他,耳畔一片轰鸣——假的,特务,冒牌货,拉出去公审,枪毙……易水寒呼啦一下站了起来,握紧双拳,准备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去,可是,他很快就发现,他的腿根本不听他的使唤了,他颓然跌倒在木凳上,等待未知的结局……好像过去了很多年,也许有一百年吧,他睁开眼睛,看见乔东山的嘴巴还在台上嘴动。乔东山说,同志们啊,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奇迹啊。今天早晨,我借阅了一份资料,我找到了三条山战斗的一则报道,“是夜,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为古莲百年不遇”,是我们的特务团感天动地,老天爷洒下甘霖,浇醒了我们亲爱的凌团长,这是天意啊……易水寒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乔东山就从台上跑下来,泪花闪烁,抱住易水寒激动地说,向死而生,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革命者是打不死的……易水寒分明感觉到,好像有一个东西从他的身体内脱壳而出,另一个东西注入他的血管,颤抖了一下,在乔东山的背上拍打两下说,谢谢你乔科长,你把我们特务团说得太神奇了,我,凌云峰,为了革命,马革裹尸在所不辞……(选自《当代》2020年第1期,有删改)文本二:在《伏击》中,易水寒是徐贵祥着力刻画的人物。从外在角色意义上,易水寒具有双重身份,他首先是国民党的特殊人才,受过专门的特务训练,接受潜伏任务后,身份就成了英雄的红军团长凌云峰。对失散归队的红军人员,当时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学习班”的培训既是审查甄别的过程,更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正是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易水寒接受了共产党的革命洗礼,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他对凌云峰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是他为了潜伏伪装,需要深入了解凌云峰的人生经历、成长过程和作战艺术,更有红军对凌云峰这一传奇英雄的解读和崇敬。易水寒渐渐地被凌云峰的理想所感召,为凌云峰的人格所折服。这一过程是艰巨的、痛苦的,小说借助内心独白,动作神态暗示等心理描写形式展现了这一过程,完成了对这一复杂而又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1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通过乔东山对凌云峰从一开始的怀疑,然后私下查资料,到最终疑虑消除的叙述,主要来表现易水寒善于隐藏,阴险狡诈的特点。B.小说场景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一次课堂上,但乔东山的讲述内容过去与现在交织,不仅拓宽了小说时空,也丰富了小说内容。C.肖南这个人物在文中着墨不多,却通过他与易水寒的对话,起到了延宕故事情节,为高潮到来蓄势的作用。D.文中以乔东山证实雨的真实,暗示易水寒的假冒成功,形成情节的陡转,增强了阅读体验。1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写乔东山和易水寒的起床,用“一跃而起”和“跳下来”“懵懵懂懂地穿衣服”来显示军人的矫健、麻利,同时也对比展示二人的精神状态的不同。B.第二段交代“学习班的学员不发枪,只是发了军装”,为下文易水寒“下意识地摸枪,可是武装带上没有枪”埋下了伏笔,这一安排使得故事发展合乎逻辑。C.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紧凑,乔东山的每一次停顿对易水寒而言都是一次危机,而每一次危机又都有转机,极具戏剧性效果。D.小说采用有限视角讲故事,双线结构,乔东山对“凌云峰”由怀疑到信任的讲述是明线,易水寒的心理活动及情感变化为暗线,双线交织,有条不紊。12.文本二中提到“小说借助内心独白,动作神态暗示等心理描写形式展现了这一过程,完成了对这一复杂而又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结合文本一谈谈你的理解。

13.小说以易水寒在学习班时激动的表态为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品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王元入蜀求救,嚣将妻子亡西城。帝诏告嚣曰:“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他也。”嚣终不降。于是诛其子恂,使吴汉围西城。车驾东归。月余,嚣益穷困。其大将王捷在戎丘,登城呼汉军曰:“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无二心!愿诸军亟罢,请自杀以明之。”遂自刎颈死。数月,王元等将蜀救兵五千余人,乘高卒至,鼓噪大呼曰:“百万之众方至!”汉军大惊,未及成陈,元等决围,殊死战,遂得入城,迎嚣归冀。会吴汉等食尽退去,于是安定、天水、陇西复反为嚣。九年春,嚣病且饿,恚愤而死。王元立嚣少子纯为王。及辅威将军臧宫破延岑,元举众诣宫降。十八年,纯与宾客数十骑亡入胡,至武威,捕得,诛之。(节选自《后汉书·隗嚣传》)材料二:隗嚣谋畔汉,马援劝止之甚力,而其将王元曰:“今天水全富,士马最强,案秦旧迹,表里河山。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画谷关。”嚣反遂决,至于父子不得其死,元竟降汉。隋文帝伐陈,大军临江,都官尚书孔范言于陈后主曰:“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度邪?臣每患官卑,虏若渡江,臣定作太尉公矣。”或妄言北军马死,范曰:“此是我马,何为而死?”帝笑以为然,故不为深备。已而国亡,范身窜远裔。唐元宗有克复中原之志,及下南闽,意以谓诸国可指麾而定,而事力穷薄,且无良将。魏岑因侍宴言:“臣少游元城,好其风物,陛下平中原,臣独乞任魏州。”元宗许之。岑趋墀下拜谢。人皆以为佞。孟蜀通奏使王昭远,居常好大言,闻王师入讨,对宾客接手言:“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逃定中原不顺再举也。”不两月蜀亡,昭远为俘。此四臣之佞,本为爵禄及一时容悦而已,亦可悲哉!(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大言误国》)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标示出来。

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嚣益穷困”与“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穷”字含义不同。B.“乘高卒至”与“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两句中的“乘”字含义相同。C.“隗嚣谋畔汉”与“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句中的“畔”字含义不同。D.“岑趋墀下拜谢”与“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捷是隗嚣手下的战将,他登城高呼,以悲壮的自杀方式来表明守城的决心和对隗嚣的忠心,希望汉军能够立刻停止攻城。B.趁汉军还没来得及摆下阵形时,王元等人率领救兵五千余人冲破城围,殊死奋战,最终进城迎接隗嚣回冀,汉军也因此撤退。C.唐元宗攻下南闽之后,没有意识到自己力量薄弱且无良将的现实,反而认为各国极易平定,而魏岑又投其所好,迎合于他。D.王元、孔范、魏岑、王昭远说大话蒙蔽君王,只是为了自己的爵禄和博取君王的一时欢心,君王应该明察其言,切勿轻信。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笑以为然,故不为深备。已而国亡,范身窜远裔。

(2)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定风波①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②,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①这首词是黄庭坚被贬谪到黔州时期的作品。②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诗一首。18.下列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两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秋日淫雨的状况,以及词人悠闲自在的生活。B.“重阳”“催醉”等词表明本词可能创作于重阳节宴会场合,“霁”字蕴含着词人欣喜之情。C.“鬼门关外蜀江前”与首句“万里黔中”相呼应,更加具体地点出了词人欢度重阳的地点。D.本词气韵豪迈,讲究锻字炼句,语言新奇不落俗套,用典自然贴切,在结构上抑扬有致。19.本词下片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正面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这与贾谊《过秦论》中描述的九国联盟瓦解后“__________”的现象是一致的。

(2)杜甫在《客至》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常话语,在歉疚之中更显主客亲近。

(3)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某种乐器抒发哀怨惆怅的情感,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七、简答题

2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九寨沟的湖泊独具特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雄浑的,碧波噌吰;平静的,水波澹澹。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激________起无数小水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