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必要性审查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加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必要性审查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加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必要性审查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加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必要性审查的思考与实践_第4页
加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必要性审查的思考与实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必要性审查的思考与实践

——以绍兴市检察院的实践为视角

要:加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必要性审查是有效防止不当羁押、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当前司法实践中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在执法理念、制度设计以及权利救济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贯彻落实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检察机关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加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必要性审查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侦查羁押期限

羁押必要性

审查

实践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检察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仍应当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由于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将导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时间高达数月之久,且随着侦查进程的推进,羁押必要性因素相较于逮捕时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在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环节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是监督“不当羁押”和“超期羁押”的重要契机。为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检察机关在办理延押案件时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如何审查羁押必要性,通过不断的尝试、纠错与重建,提炼合理有效的操作方法,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一、从一则案例说起

2013年3月26日,绍兴市检察院收到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袁文勇等6人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经全面审查,绍兴市检察院认为该案系村民因相邻土地纠纷引起互相殴斗的刑事案件,虽然涉案人员较多,但案件事实简单、清楚,犯罪情节轻微,不符合刑事诉讼法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情形,故作出不批准延长的决定,同时向提请单位发出《不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理由说明书》。目前,该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已移送审查起诉,另外2人因犯罪情节轻微未移送起诉。

根据以往惯例,涉案犯罪嫌疑人在三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只要达到规定的人数条件,通常都会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鲜少深入考虑案情的繁简及情节的轻重。但自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推行以来,绍兴市检察院切实转变办案方式,对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案件由单纯的程序性审查扩展到全面的实质性审查,有效改变了以往“有报即延”的现象。2013年上半年,共对7名不符合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延长的决定,占提请延押总人数的8.8%。

在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环节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有利于厘清办案期限和羁押期限的界限,实现二者的实质性分离,对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和规范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在执法理念、制度设计、程序操作以及权利救济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积弊,由此造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不适当羁押和不必要羁押。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全面分析现阶段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探索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合理路径。

二、现阶段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存在的问题

(一)侦查机关“以延代侦”,以羁押时间换取侦查空间

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目的主要基于取证的需要,而较少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继续羁押必要性。受我国目前存在的“口供中心主义”侦查模式的制约,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依然是侦查人员侦破案件的捷径,“由供到证”的侦查方式使得口供被信奉为“证据之王”。相较于被取保候审后可能带来的阻碍取证顺利进行的隐患,犯罪嫌疑人被羁押于看守所中,既能排除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的风险,又能给犯罪嫌疑人施加心理压力,有利于侦查取证。在这种显而易见的利弊权衡中,侦查机关常倾向于选择以羁押时间换取侦查空间。

(二)检察机关“本末倒置”,重程序审查轻实质审查

在我国

“侦查中心主义”的诉讼构造中,侦查是刑事诉讼的中心阶段,检察机关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法院的审判不过是对侦查结论的审查和确认,由此形成了重配合轻制约的司法理念。在这种主观思想的影响下,检察机关审查“延押”案件往往只是简单的“走程序”、“办手续”,极少会做出不批准延长的决定。客观上,侦查机关在提请延押时仅提供《呈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报告书》等文书性材料,没有移送案卷,检察机关对案件事实、证据情况及侦查进展等情况无从深入了解和核实,只能根据公安机关自行撰写的文书材料进行程序性审查,对延长羁押期限的监督徒具形式。

(三)制度设计“严进严出”,逮捕与羁押合一造成“一押到底”、“有报即延”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逮捕直接与羁押相连,其性质和产生的法律后果就是羁押。逮捕与羁押合一的制度设计造成了一种“严进严出”的现状:即逮捕的条件设置比较严格,而犯罪嫌疑人一旦被逮捕,逮捕决定带来的羁押效力自然延伸到后续的侦查、公诉和审判阶段,即使是轻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很难在审判前被解除羁押。由于逮捕与羁押合一,司法审查制度无从确立,羁押必要性实质上被等同于逮捕必要性,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随之变得顺理成章,这必然会造成不适当羁押和不必要羁押的出现。

(四)法律规定“大而化之”,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法定条件简单笼统

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2011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各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办理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的通知》将“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解释为五种情形,但从总体来看,“大要案”、“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另有重要罪行”等立法用语比较宽泛,内涵和外延都很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实践中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以及各地不同的检察机关之间由于各自理解不同,往往造成执行标准或尺度不统一。

(五)司法救济“遁形缺位”,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救济

对犯罪嫌疑人解除或变更羁押的法律救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依职权进行的主动救济,一种是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经申请引发的被动救济。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虽然该条款规定了犯罪嫌疑人有申请变更和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但是没有规定实现权利的具体方式和路径,这使得有权决定机关可能对变更、解除羁押的申请不予理睬或者延迟答复,除非特殊情况,也绝少主动变更强制措施,致使对羁押的救济难以落实。

三、加强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必要性审查的探索与实践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建立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但该制度只是原则性、纲领性的规定,具体操作的方式方法需要检察机关在工作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予以提炼。为贯彻落实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绍兴市检察院依法采取多项举措在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环节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

(一)制定细则,通过精细化和标准化的规定使延押工作有章可循

为改变侦查机关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不规范、随意性较强等问题,同时加强对“延押”案件的实质性审查,2012年绍兴市检察院联合绍兴市公安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工作的规定》,完善了办理延押案件的程序性和实体性规定。首先,在程序上规定了侦查机关提请“延押”案件的时间及所需文书材料;明确了受理、审查案件的步骤和方法;对不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案件要求向提请单位书面阐明理由。其次,在实体上进一步细化了“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的几种情形;列举了审阅案卷材料需要查明的问题和内容;确定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起点刑期——一般以“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作为延长羁押期限的起点。由于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该规定对规范侦查机关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和检察机关办理“延押”案件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全面阅卷,加强对延押案件的实体审查

受主观上“重配合轻制约”的司法理念影响,客观上缺乏案卷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制约,检察机关审查“延押”案件往往流于形式,极少会做出不批准延长的决定。为改变这一现状,绍兴市检察院规定办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要坚持程序审查与实体审查相结合,重点加强对案件的实体性审查。

1、要求侦查机关随案移送全部案卷材料。侦查机关需要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时,一般应报送全部案卷材料,这是全面了解案件情况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承办人只有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才能核实侦查机关的延押理由是否成立,进而做出批准与否的决定。如果没有案卷材料,对延押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证明,要求全案移送也能促使侦查机关慎重对待延押,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基于“以延代侦”的需要将不符合延押条件的案件上报。

2、全面审查是否符合延长羁押期限的条件。办理延押案件要全面审阅案件材料,对案件事实、证据情况、可能的量刑情况、侦查进展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判断有无继续羁押必要性。具体包括:逮捕时认定的犯罪事实及需要继续侦查的犯罪事实;案件已经收集的证据情况及进一步侦查取证存在的困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的刑罚;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的表现及有无不适合羁押的情形等等。需要强调的是,市院遵循羁押期限的“比例性”原则,将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作为延长羁押期限的起点,从而使延长后的羁押期限控制在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的刑期范畴内,有效防止“刑期倒挂”现象的产生。

3、审查侦查机关逮捕后的侦查取证情况。实践中,由于侦查人员在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未能积极开展侦查,导致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有效监督侦查机关的“捕后怠侦”,绍兴市检察院规定对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时要求进一步补充侦查的,侦查机关应说明侦查取证情况,未取得进展的需说明理由。对没有任何进展且提无法提出充分合理的理由的,可以根据情况作出不批准延长的决定。例如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犯罪嫌疑人何烈辉涉嫌非法经营一案,该案系证据有所欠缺但已基本构成犯罪,认为经过进一步侦查能够收集到定罪所必需证据的附条件逮捕案件。检察机关逮捕时要求公安机关在捕后补充收集能够证实何烈辉涉嫌非法经营罪的证据,但在羁押期限届满前,公安机关未能取得任何相关证据。在这种情形下,市院遂作出不批准延长的决定。

(三)多重把关,加强对延押案件的程序审查。

从案件的受理到审查,再到批准延长后的后续跟踪监督,绍兴市检察院将程序性审查贯穿整个流程始终,真正做到“实体审查,程序把关”。

1、在受理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时严把关口,从源头上拦截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案件。对报送的文书材料不齐全的,要求侦查机关补充报送;对《呈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报告书》内容不充分、不规范的,要求重新制作;对超过侦查羁押期限提请延长的,不予受理;对不按规定期限提请延押的,口头或书面提出纠正意见,多次不按规定期限提请的,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通过严格把关,强化外在的监督力和约束力,确保侦查机关提请延押时材料更加统一,程序更加规范。

2、在审查过程中坚持“三级审查制”。先由承办人对案件是否符合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条件进行审查,填写《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审查表》,包括侦查机关提请延押的理由及承办人审查意见。再将审查表及案件文书材料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核,最后由分管检察长审核。通过三级审查的程序设置确保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正确适用。

3、在批准延长羁押期限后继续对羁押必要性跟踪监督。羁押必要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诉讼进程的推进会有所变化,因此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除了在办理延押案件时审查羁押必要性以外,还要将审查的关口后移,对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案件尤其是经省院批准延长两个月的案件,通过跟踪了解案件的侦查进展继续监督。对于延长羁押的理由或条件已经消除,同时犯罪嫌疑人具备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条件的,及时建议侦查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去年,绍兴市检察院在跟踪监督时了解到有两起案件在延长侦查羁押期间已经收集到定罪证据,且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较好,具备取保候审条件,遂建议侦查机关依法变更了强制措施。

(四)拓展渠道,赋予被羁押犯罪嫌疑人司法救济的权利和途径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赋予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有要求司法机关依法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这是对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应当采取审慎态度的立法精神的贯彻和落实。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延长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时赋予犯罪嫌疑人救济的权利和途径,是对刑诉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深层解读和合理扩展。

首先,实行侦查羁押期限告知制度。侦查机关在获得延长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