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毒品定义的重构_第1页
论毒品定义的重构_第2页
论毒品定义的重构_第3页
论毒品定义的重构_第4页
论毒品定义的重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毒品定义的重构

根据2012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禁毒报告》,近年来,中国合成药滥用发展迅速,防控措施难以落实。本文认为,要彻底贯彻落实毒品犯罪的防范管控措施,有效遏制合成毒品的第一步是科学、正确地界定毒品。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毒品的界定存在语义重复、容易混淆、外延过窄等重大缺陷,不利于我国禁毒工作的开展。本文在审视我国现行毒品概念的基础上试图重构科学合理的毒品定义,以期对预防、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有所助益。一、我国刑法确立与医学毒性的界定诚然,基于不同立场或职业机构,对毒品定义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纵观我国毒品定义,主要有刑事法定义和医学定义两类。(一)我国刑法中的毒品定义1.《政务院关于惩处产权不规范的通令》解放初期,新中国开展了强有力的禁毒运动并于1950年2月24日颁行了《政务院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以下简称《通令》),《通令》使用“鸦片烟毒及其他毒品”表述,但并未对毒品下定义。2.19处罚金、被储我国1979年《刑法》第171条规定:“制造、贩卖、运输鸦片、海洛因、吗啡或者其他毒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一贯或者大量制造、贩卖、运输前款毒品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由此可知,1979年《刑法》较之《通令》而言在毒品的外延上增加了海洛因、吗啡。3.19《决定》:非法贩运麻醉和精神药物公约,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禁毒形势的日益严峻,为适应打击毒品犯罪的需要,参照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1990年3月28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专门法律《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与1979年《刑法》相比,《决定》第一次对毒品概念进行实质归纳,即“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并对毒品外延增加了大麻、可卡因。4.19国开始蔓延由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有“毒品之王”之称的甲基苯丙胺(冰毒)在我国开始蔓延。为适应禁毒新形势,我国1997年《刑法》将其列为毒品,并在其第357条中明确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5.20针对医疗、教学、研究等特殊毒品的范围我国2008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禁毒法》第2条第1款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该条第2款将依据医疗、教学、科研需要而依法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排除在毒品范围之外。较之我国1997年《刑法》而言,《禁毒法》在对毒品的除外规定上有所进步。综上所述可知,我国毒品定义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即由一开始的“鸦片烟毒”统称到简单列举几类毒品再到后来的实质性概括毒品定义,我国毒品定义外延不断扩大、科学性不断提高。同时,这一完善过程也折射出两个事实:一是新毒品呈不断涌现之势;二是法律的滞后性,即法律与社会现象或大或小的脱节现象。如今,我们面临的一个困境是:法律对毒品的完善速度远远赶不上新型毒品的衍生速度,致使我们对新型毒品的打击时常陷入于法无据的尴尬局面。(二)毒品的、高效总括而言,我国医学上的毒品定义主要有如下几种:1.毒品,是以各种方式吸收进入人体并最终给人带来危害的各种非食物的自然物品或化学合成物品。2.毒品是指受国际和国内禁毒立法管制的,被非法生产、加工、贩运和滥用的,连续使用后易产生依耐性并可造成人体机能损害的天然或合成物质。3.毒品是对机体具有依耐性的物质。它包括被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也包括未被管制的烟、酒及挥发性溶剂等。4.毒品就是具有药物依耐性潜力的物质。5.毒品是指由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毒品只是中国的习惯讲法,国际上一般称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上述定义尽管表述有所不同(比如毒品是属于“精麻药品”还是外延大于“精麻药品”的物质),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强调毒品的“依赖性(成瘾性)”。二、我国立法与医学的药效应确定(一)管制性和精神药品定义不清,对毒品的界定不清从最开始笼统的“鸦片烟毒”称谓到现行《刑法》和《禁毒法》中的概括定义,我国立法上的毒品概念的内涵更广、外延更宽,更能适应我国新的禁毒形势。此外,现行《刑法》和《禁毒法》上的毒品定义与2008年实施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相互映衬,已被大量运用于司法实践。但现行《刑法》与《禁毒法》对毒品概念的规定依然存有不足,主要表现为:1.定义中存在逻辑错误。现行《刑法》和《禁毒法》在对毒品进行定义时均强调毒品必须同时具备2个属性,即(1)成瘾性;(2)管制性。针对成瘾性而言,列入《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与《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都是具有成瘾性的药品。1997新《刑法》与2008年《禁毒法》将毒品界定为“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导致我国毒品定义同义反复,不够科学。针对管制性而言,根据我国2005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4条的规定,1当前所有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均是受管制的。如此一来,毒品属性中的“管制性”已经被“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的管制性所包含,无存在的必要。2.定义过窄,不利于毒品犯罪的预防、打击。上述二法均将毒品外延限定为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对新型毒品的打击十分不利。原因是:第一,我国名列管制的精麻药品种类有限,众多新型毒品因未被纳入管制而顺利地逃避了打击。我国《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管制的药品为123种,《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管制的药品为132种,二者共计255种。但很多其他具有极强成瘾性、被人们滥用、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的新型毒品,因其未被纳入精麻药品管制目录而成功逃避了打击,如苯丙胺类化合物2。第二,众多毒品因《刑法》未对其规定具体的量刑标准而无法被有效打击。根据我国《刑法》第384条之规定,《刑法》仅对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3中毒品规定了明确的量刑标准,但未对其他类毒品的量刑作此规定。尽管2008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第五条规定:“对于刑法、司法解释等没有规定量刑数量标准的毒品,有条件折算为海洛因的,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非法药物折算表》,折算成海洛因的数量后适用刑罚”。但《非法药物折算表》中列明的毒品只有156种,远远不能覆盖《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的255中精麻药品。这也就是说,我国仍有大量品种的毒品因无法折算成海洛因而致使司法人员无法对犯罪嫌疑人准确量刑以达到有效制裁的目的。(二)毒品在毒品中的稳定性和残品种类组成,均有其特归纳而言,我们认为医学上的毒品定义强调的重点是“药物依赖性(成瘾性)”。诚然,这种定义反映了毒品的自然属性,突出了毒品对吸食者的危害。但其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1.它只强调“药物依赖性(成瘾性)”,如此一来,烟酒等物品均被包含在毒品范围之内,造成毒品的外延过广,打击面过宽,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2.如果将毒品囿于“精麻药品”,则外延过窄,不利于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处理。因此,医学上的毒品定义值得进一步完善。三、中国毒品定义的重建(一)危险药品的概念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我国毒品定义进行重构,必然要参考海外国家地区的毒品定义。故首先我们将对海外国家地区的毒品定义进行考察。虽然世界各国(地区)因理念、政策或文化等不同而对毒品的称谓有所不同,如我国台湾地区称毒品为“毒品”,我国香港地区则将毒品称为“危险物质(dangerousdrug)”,英国、美国将毒品称为“控制物质(controlleddrug/Substance)”,联合国毒品犯罪办公室则统称毒品为“非法药物(illegaldrugs)”。但笔者认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预防的核心不在于毒品的称谓,而在于毒品的实质界定。纵观世界多国或地区对毒品的界定,我们按其方式的不同,分类如下:1.对毒品进行明确列举。例如我国香港地区用“危险药品”代替“毒品”概念,并在《危险药物条例》第134章第2条规定,“危险药物”(dangerousdrug)是指任何在该条例附表1第I部中所指明的药物或物质(包括酯、醚、盐、制剂、混合剂、提取物及其他物质)。又比如英国将毒品称为“控制物质”“controlleddrug”并在其1972年颁布的《滥用毒品法》第2条第1款a中以列举的形式将“controlleddrug”定义为该法案附表2中第1、2、3部分所明确列举的任何物质或产品。2.对毒品进行明确列举,并定期更新所列举的目录。例如我国台湾地区《毒品危害防治条例》第2条中将毒品定义为“具有成瘾性、滥用性及对社会危害性之麻醉品与其制品及影响精神物质与其制品”。同时,该条还规定台湾地区法务部会同“行政院卫生署”组成审议委员会,每三个月定期检讨毒品分级及种类,报由“行政院”公告调整、增减。3.对毒品进行明确列举,同时以类推方式对毒品概念的外延进行扩张。例如美国对毒品的定义体现在其《控制物质法》中。该法案第802条规定,“ControlledSubstance”是指任何包含在该法案第21篇第13章第1分章中的附表I、II、III、IV或者附表V中的B部分中的毒品或其他物质或直接先驱物质,但不包括蒸馏物、酒、麦汁饮料以及烟草。为适应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需要,美国1988年颁布的《类似物质管理条例》规定,假如某一新药物(兴奋剂、镇静剂、幻觉剂)的化学结构是相似于现行美国受管制的某一种毒品化学结构式,或者该药物毒理作用(兴奋、镇定、幻觉)对于人的中枢神经的效果类似于或是大于受到管制的某一种毒品的毒理效果,则美国联邦政府缉毒局可以引用该条例之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刑事追诉。本文认为,上述定义均具有可取之处,其中第1种方法有利于在法律上清楚、明确地区分毒品与非毒品,但其滞后性太明显,不适应我国打击毒品犯罪的新形势。相对而言,第2种和第3种方式的概念外延更宽,方式更灵活,能有效避免新型毒品钻法律的空子,更适合打击新形势下的毒品犯罪。此外,第(3)种方式还根据毒品滥用的程度、医学价值、安全性,将毒品分为五个级别,并具体列明了每一级毒品的范围,这对毒品犯罪的量刑具有指导意义。总括而言,对我国的毒品概念重构最具借鉴意义的是美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的毒品定义模式。(二)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界定毒品鉴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重构我国毒品定义必须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必须把握毒品的属性:首先,“药物依赖性(成瘾性)”是毒品的自然属性。无论是作为一种药品还是作为药品之外的其他物质,医学界对毒品“药物依赖性”即成瘾性的毒理性界定,反映了毒品的自然属性。其次,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毒品的社会属性,也是毒品被列入刑法规制范畴的必要前提。如果只考虑“药物依赖性(成瘾性)”,那么具有“药物依赖性(成瘾性)”的成瘾物质包括烟、酒、槟榔等众多嗜好品将被视为毒品。如此则将毒品的外延不必要地扩大。鉴于“药物依赖性(成瘾性)”大小、对身体伤害程度、该物质滥用可能性及滥用对社会的副作用大小、税收等综合考虑,只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成瘾物质才被认为是毒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主观价值评判范畴,不容易直观地把握,但我们可以从国家对成瘾物质的流通政策把握某一具体的成瘾物质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烟、酒、槟榔等成瘾物质可合法流通,其本身就隐含了国家、社会整体对此类物质的危险评估和价值整体判断。另一方面是应当适应国家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需要。把握毒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重构我国毒品概念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考虑我国新型毒品不断出现的严峻形势。故,本文认为应将我国毒品定义重构为:“毒品,是指任何成瘾效果大于或相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