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dǐyùqízhìmányuànzāogāokăitàn()()()()()2.下列加点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对着)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热闹的景象)C.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非常渺小)3.根据句意,用“续”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1)五位壮士居高临下,()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2)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射入天空。(3)在我()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4.下面四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浑然一体面红耳赤怡然自得扑朔迷离B.目不睱接风雨苍桑日月如梭直接了当C.永往直前一知半解举世无双不可思意D.专心致志赞不决口无与伦比高深莫测5.查字典,按要求填空。“悬”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音节是()。部首是(),再查()画。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A.没着落,没结果B.凭空设想C.比喻临到危险边缘在“悬而未决”中应取第()种解释。6.下面各组词中,完全能搭配的是()A.磨炼意志珍爱粮食坚持真理提高知识 B.改进方法改善生活改正缺点改变面貌C.发扬作用精致表演发生冲突发展生产 D.感情真挚爱护老人声音低沉爱戴儿童7.在下面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1)孩子们没有鞋穿,()冬夏()光着脚跑来跑去。(2)桑娜觉得()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3)老汉()吼,()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8.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全神()()斩()截()横()竖()()高()下粉()碎()千钧()()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9.下面四句话中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们震撼。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们震撼。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们震撼?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们震撼?10.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他不时地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路,好像在等谁似的。B.音乐厅中的人们就像晚霞中的羊群,正虔诚地聆听着那美妙的音乐。C.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D.女室友首先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相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1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次考试,我们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B.五年级上学期,他被评为优秀队员的光荣称号。C.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D.《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1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B.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C.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D.今年的丁香花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13.下面句子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我等呀等,好不容易等到七点半,爸爸这才气冲冲地回到家中。他回来后铁青着脸大发牢骚,他埋怨同事不跟他好好配合。A.外貌描写 B.环境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14.按要求改句子。故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补充下列名句。(1)卷地风来忽吹散。(2),视死忽如归。(3)五岭逶迤腾细浪。(4),还来就菊花。16.按要求填空。(1)祖国疆土,当以死守,。(2)在浩如烟海的古诗长河中,有一类诗以描写山水美景和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色彩淡雅,意境幽深。如王维的“ , ”刻画了“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孟浩然的“ , 。”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3)《过零丁洋》中“,”意思是说从古至今,没有人逃脱一死,但死的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二、阅读理解。课内阅读。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1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怒吼——()惊恐——()奸笑——()爱戴——()1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势不可当: 你拥我挤: 19.找出文中的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句话运用了和修辞手法,突出了。21.山洪来临村民们惊慌失措时,老支书的表现怎样?从中可以看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黄山,这是多么吸引人的地方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哪!一进黄山,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泄)的瀑布。瀑布顺着山沟蜿(蜒蜓)曲折流到我的脚边,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望到水底的沙石,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泉水真比吃冰棒还凉快!我多么喜欢这儿的泉水啊!向上望,黄山真高啊!高到望不到顶头,一个个山峰直插云端。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黄山真险啊!登“天都峰”的山路几乎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直角,非得拉着铁(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驾)起的一座天桥,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黄山的云海真美呀!近看,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俊峻)山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鸟在云里时(隐稳)时现,使人感到如入仙境。黄山啊黄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机会,再一次来欣赏你雄伟壮丽的风姿!22.画出括号中使用恰当的字。23.文章描写“山”的特点,是从,,三个方面写的。24.写黄山的云海,是按()顺序写的。A.方位 B.由近到远 C.事情发展 D.地点转移25.写黄山的险,重点写了登和这两处。26.本文采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和。27.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28.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写出第二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表达口语交际班会课上,班级里正在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大家把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带到班级,和其他同学交换阅读。同学们互相询问着自己感兴趣的书的相关内容,寻找自己想读的书。29.你是怎样向同学们推荐你喜欢的这本图书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你要在自己制作的书签上写一句和读书有关的名言,你会怎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习作31.请从下面两个习作内容提示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⑴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在横线上可填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鼓励感动使题目完整。)⑵在最近的学习中,我们领略了大峡谷的神奇和美妙。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冬去春来、云飘雪降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去赞美?请你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景物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抵御;旗帜;埋怨;糟糕;慨叹【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抵御”的“抵”不要写成形近字“低”,“旗”的右上角撇、横不要写漏掉,“糟”的右边不要错,“慨叹”的“慨”不要写成形近字“概”。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抵御、旗帜、埋怨、糟糕、慨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A:“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居:站在,处于;临:面对。故正确。B:“热闹”指喧闹繁盛。故错误。C:“沧海一粟”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故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3.【答案】(1)继续(2)陆续(3)持续【解析】【分析】考查了组词的能力,本题是一字组多词的练习,根据题干提供的字,然后根据组词语境进行组词。继续∶连下去,延长下去的意思。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的意思。持续:延续不间断。

(1)句子意思是五位壮士连着项敌人射击。所以选:继续;(2)句子意思是一万支礼花被一个接着一个射入天空。所以选:陆续;(3)句子意思是我在斗室外不间断住了近三十年,所以选:持续。故答案为:(1)继续;(2)陆续;(3)持续【点评】根据语境组词,所组的词一定要符合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还要对句子反复读,看是否合适。平时还要增加识字量及词汇量,做到厚积薄发。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A:正确。

B:“目不睱接”的“睱”有误,应改为“暇”;“风雨苍桑”的“苍”有误,应改为“沧”;“直接了当”的“接”有误,应改为“截”。

C:“永往直前”的“永”有误,应改为“勇”;“不可思意”的“意”有误,应改为“议”。

D:“赞不决口”的“决”有误,应改为“绝”。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5.【答案】X;xuan;心;7;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查字典。音序查字法先查汉字音节开头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部首查字法是先查这个字的部首,再查除部首外还有几画。“悬”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X),音节是(xuan)。部首是(心),再查(7)画。

“悬而未决”指(问题或条件)一直拖着,没有得到解决。悬:无着落,无结果。故选A。故答案为:X;xuan;心;7;A

【点评】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选择字义需要联系句子的意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来定。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A:不能完全搭配,应为“珍惜粮食”“增长知识”。

B:能完全搭配。

C:不能完全搭配,应为“发挥作用”“精彩表演”。

D.不能完全搭配,应为“爱戴老人”“爱护儿童”。故答案为:B。【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7.【答案】(1)无论;都(2)与其;不如(3)一边;一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此句前后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

(2)此句前后分句之间是选择关系,用“与其……不如……”合适。

(3)此句前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用“一边……一边……”合适。

故答案为:(1)无论;都;(2)与其;不如;(3)一边;一边。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8.【答案】贯;注;钉;铁;七;八;居;临;身;骨;一;发;斩钉截铁【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全神贯注:意思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

横七竖八:形容杂乱无章的样子。

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也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粉身碎骨:身躯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

千钧一发: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的重物,比喻非常危急

句子意思是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坚决果断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所以选“斩钉截铁”。故答案为:贯、注;钉;铁;七、八;居、临;身、骨;一、发;斩钉截铁【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9.【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句子之间的转换能力。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们震撼。”是陈述句。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们震撼。”是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就是“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们震撼。”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们震撼?”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这样精彩的表演,不使我们震撼。”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们震撼?”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们震撼。”由此可见,ABD项意思相同,C项意思和其它三项不同。

故答案为:C【点评】句子之间的转换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要注意分析句子的意思,做此题时—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10.【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A:这句话没有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所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B:把“音乐厅中的人们”比作“羊群”,所以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C:把“圣诞树上的烛光”比作“闪烁的星星”,所以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D:把“女室友爆发的歌声”比作“一阵闪电”所以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故答案为:A【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比喻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造句注意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A:此句中“几乎”与“根本没有”语义矛盾,可以去掉“几乎”或“根本”其中一个即可。B:此句中用词累赘。去掉“的光荣称号”即可。C:此句没有语病。D:此句中“作者是”与“安徒生写的”语义重复,去掉“写的”即可。故答案为:C【点评】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1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修辞。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修辞、内容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完成。

A.句中“我”的句式连续出现了四次,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B.句中将“小花”比作“星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将“小花”赋予人的行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句中将“河”比作“带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修辞手法的辨析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与写作中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辨析与应用。1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之一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要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

从“气冲冲地”“铁青着脸”可知,这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故答案为:C。

【点评】人物的描写方法是写作手法考查的常见题型,要结合内容理解,多做练习。14.【答案】难道故宫不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吗?【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要掌握各种句型的改写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开头加“难道”,“是”改为“不是”,结尾加“吗”,句号变问号。

故答案为:难道故宫不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吗?

【点评】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1、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2、加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3、在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15.【答案】(1)望湖楼下水如天(2)捐躯赴国难(3)乌蒙磅礴走泥丸(4)待到重阳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句、名言的识记。

(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出自北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注意“忽”别写成“乎”。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意思就是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注意“躯”别写成“区”。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注意“逶迤”别写成草字头,“礴”别写成“薄”。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注意“待”别写成“侍”,“就”别写成“救”。

故答案为:(1)望湖楼下水如天;(2)捐躯赴国难;(3)乌蒙磅礴走泥丸;(4)待到重阳日。

【点评】默写古诗句、名言,要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在背过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把握意蕴,还要做到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别字。16.【答案】(1)不可尺寸与人(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分析】考查了对古诗句、名言的识记与理解。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

(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的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意思是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刻画了“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唐代王维的《过故人庄》,意思是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告诉我们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故答案为:(1)不可尺寸与人;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评】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名言警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翻译与赏析古诗是一门学问,掌握到了其中的精髓,那么在阅读古诗时就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答案】17.咆哮;受惊;狞笑;拥戴18.来势迅猛,不可抵挡。文中指山洪来势迅猛。;指相互拥挤。文中指人们相互拥挤,慌不择路的样子。19.①村庄惊醒了;②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20.比喻;拟人;洪水的凶猛,渲染了紧张的气氛。2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支书非常镇静、临危不乱。【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17.考查对近义词的理解。怒吼︰猛兽发威吼叫。比喻大风、急流发出巨大声响。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咆哮”。惊恐∶惊惶、害怕。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受惊”。奸笑︰阴险地笑。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狞笑”。爱戴︰敬爱并衷心拥护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拥戴”。

故答案为:咆哮;受惊;狞笑;拥戴18.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①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抵挡。联系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文中指山洪来势迅猛。②你拥我挤∶指相互拥挤。联系句子“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文中指人们相互拥挤,慌不择路的样子。

故答案为:①来势迅猛,不可抵挡。文中指山洪来势迅猛。②指相互拥挤。文中指人们相互拥挤,慌不择路的样子。19.考查对拟人句的理解。阅读句子“村庄惊醒了”可知,这句话把“村庄”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阅读句子“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可知,这句话把“洪水”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①村庄惊醒了;②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20.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从“狂奔”这个词语可知,这句话把“山洪”当成人来写,把“山洪”比作野马,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洪水的凶猛,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故答案为:比喻;拟人;洪水的凶猛,渲染了紧张的气氛。21.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阅读句子“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可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支书非常镇静、临危不乱。

故答案为: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支书非常镇静、临危不乱。【答案】22.泻、蜒、索、架、峻、隐23.山的高;山的奇;山的险24.D25.天都峰;“鲫鱼背”26.排比;比喻27.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28.1‖234‖5,第二段主要按照地点转移描写黄山的美景。【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22.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泻:动词,表示很快地流;泄︰指泻下缓。故选“泻”。“蜓”读“tíng”,此处为“蜿蜒”。“铁索”指钢丝编成的绳索或粗铁链。“锁”指加在门、箱子、抽屉等物体上的封缄器,要用专用的钥匙才能打开。此处为“索”。“架”支起、架起。“驾”驾车。此处为“架起”。“峻山”形容山的秀美。用山字旁的“峻”。“时隐时现”时而隐藏,时而出现。应用“隐”。

故答案为:泻、蜒、索、架、峻、隐。2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第三自然段写山高、山奇、山险的特点。

故答案为:山的高;山的奇;山的险。24.考查写景顺序。从第2自然段“黄山的瀑布”,第3自然段“黄山高、奇、险特点”,第4自然段“黄山的云海”可以看出是地点转移顺序。

故答案为:D25.考查文章的主要内容。描写“黄山的险”的部分定位到文章第三自然段。从“黄山真险啊!登'天都峰'的山路几乎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直角,非得拉着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天都峰;“鲫鱼背”。26.考查修辞手法。从“黄山真高啊!”“黄山真奇啊!”“黄山真险!”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排比;比喻27.考查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它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文中有多处比喻。例如∶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把“白云”比作“蝴蝶”。

故答案为: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28.考查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段落意思。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第1自然段是第一段,总述黄山是个吸引人的地方。第二段是二、三、四自然段分述黄山的美景。从第2自然段“黄山的瀑布,”第3自然段“黄山特点”,第4自然段“黄山的云海”可以看出是按照地点转移写黄山的美景。第三段是第五自然段,抒发情感,表达对黄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1‖234‖5,第二段主要按照地点转移描写黄山的美景。【答案】29.同学们,看我手中这本书了吗,就是我最喜欢的《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描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的曹操、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有很多吸引人的故事,如“桃源三结义”“火烧赤壁”等。想读这本书吗?赶紧来找我吧。30.读书吧,书能使人心明眼亮!【解析】【点评】考查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本题口语交际考查的是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的说话训练,注意结合题干的要求“介绍—本书”这一主题来说话。29.介绍一本图书,首先要讲明白书名,以及主要内容和你最喜欢的原因。如:同学们,看我手中这本书了吗,就是我最喜欢的《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描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的曹操、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有很多吸引人的故事,如“桃源三结义”“火烧赤壁”等。想读这本书吗﹖赶紧来找我吧。

故答案为:同学们,看我手中这本书了吗,就是我最喜欢的《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描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的曹操、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有很多吸引人的故事,如“桃源三结义”“火烧赤壁”等。想读这本书吗?赶紧来找我吧。30.在书签上写一句和读书有关的话最好是能激励同学们的名言名语。如:读书吧,书能使人心明眼亮!

故答案为:读书吧,书能使人心明眼亮!31.【答案】生活需要微笑记得我在上一年级时,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完,然后再吃晚饭。

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照常拿出作业本做作业,做的是数学作业。每次做完作业,吃罢晚饭,爸爸就给我检查一遍,指出缺点错误,再叫我改正过来。可今天爸爸出差了回不来,做完作业只能让妈妈检查了。我用心地做着作业,做着做着,有一道题难住了我,我问妈妈,妈妈过来边给我讲解,边瞪着眼睛厉声训斥我,吓得我如同“猫逼鼠”,脑子一下子乱了,低着头,不敢作声,眼泪不时地落到作业本上。妈妈讲着明白,我却听着糊涂,这道题就这样在妈妈连训带吼的指导下我含着眼泪总算是做上了。吃饭时,我觉得吃什么都不香。夜里睡觉自己做梦还哭醒了呢。

第二天数学自习课上,老师让我们做练习册上的数学题,我做着做着,也是有一道题不知怎么做,我举手报告老师,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过来,问我是哪道题,便微笑着给我讲解了起来,她柔声细语,讲得非常清楚,好像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我一点拘束感也没有,很快明白了老师的讲解。是老师的微笑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让我头脑开了窍。这道题我按老师的讲解,很快做了出来,老师看了后,在全班还表扬了我呢。

通过做这两次做作业,我有这样的感想∶生活中太需要“微笑”了,“微笑”能使人心情舒畅,“微笑”能使人变得聪明、有勇气,“微笑”能战胜一切困难。朋友,听了我的故事,请你在生活中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恼怒吧!(2)家乡的大海我的家乡,有我最爱的浩瀚的大海。它宽广辽阔,浩浩荡荡,神秘莫测。它有时波涛汹涌,像只猛虎﹔有时风平浪静,像位温柔的母亲﹔有时微波粼粼,金光闪烁,如仙境—般。

早晨,海面是那么明净透彻,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把整个大海照得红彤彤的。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动,海鸥贴近海面快乐地飞翔,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海水哗哗地冲上海滩,飞溅起洁白闪光的波浪,波浪渐渐地向岸边移来,越来越近,冲在沙滩上,泛出了白花,溅起了水珠,又回到了海里去了。如果你向远处一望,海水和天空似乎是同一种颜色,已经分不清哪儿是海,哪儿是天空,海和天好像连在了一起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黄昏涨潮的时候,大海却变成另一副模样。它变得像一个无边的战场。海风吹着尖厉的号角声﹐海浪似乎是千百乘铁骑,向海岸猛烈地攻击着,发出隆隆的怒吼声。岸上千斤重的大石,给它轻轻一拂,就淹没到海里去了。

到了晚上,狂怒的大海平静了,光线也渐渐暗了下去,好像谁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瓶,天幕上染了一层深蓝色,簇拥着盈盈皓月从海上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晕,月光悄悄地照在大海上,海面上鳞光熠熠,好似千万条银色的鱼儿在海中跳跃游嬉。盈盈的海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了回去,像慈母拍着将睡末睡的婴儿似的。大海上一片寂静。波浪轻轻地吻着岩石,睡觉了似的。在平静、深暗的岩石上,月光辟了一条狭长的明亮的路,闪闪地颤动,银蛇舞动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块宝石。

这就是我家乡的大海,它是我依恋的地方【解析】【分析】本次习作要求从下面两个习作内容提示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1)要求以“生活需要”为题写一篇作文。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选择典型的事例,记录自己内心的感受。注意语句通顺,中心突出,用词恰当。一定要运用修辞方法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