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浙江卷)01(全解全析)_第1页
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浙江卷)01(全解全析)_第2页
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浙江卷)01(全解全析)_第3页
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浙江卷)01(全解全析)_第4页
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浙江卷)01(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浙江卷)01

历史•全解全析

12345678910

CCACDBBBAB

11121314151617181920

ADCBACACBD

2122232425

CDCBD

1.c

【详解】

根据材料“周之有懿德也,犹日:‘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

故以亲屏周”可知,大意为周王室为了笼络天下,抵御外界侵犯,所以封邦建国,用亲属作为周王室的屏障,

体现了周人浓郁的宗法观念,C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分封对象主要是亲属,没有强调推行分封制使周

不再有外侮,并且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而不是分封制,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宋是先代贵族的封地,不是以亲屏周的典型,D项错误。

2.C

【详解】

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反映的是公田到私田的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是铁犁牛耕的使用,即农业生产的进步,故C项正确;礼乐文明在春秋后期开始崩溃,主要表现为中央政

权衰落,诸侯力量强大,且材料中并未体现礼乐文明在先秦时期的表现,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先秦

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指的是井田制,材

料中“废井田,开阡陌”指的是土地私有的确立。材料中只体现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并未

体现中央集权的确立,故D项错误。

3.A

【详解】

根据材料“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车府、路岭、骑马、骏马四令

丞”可知,这一官职应当是太仆,A正确;将作少府职掌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排除B;典客掌

管王朝对属国之交往等事务,排除C;司隶校尉监督京师(中央)和周边地方的监察官,排除D。

4.C

【详解】

根据材料“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可以判断出条约内容出自《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

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正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

地,A排除;B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5.D

【详解】

根据所学,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间的交流,使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延缓了中国的发展步伐,D正确;

AB项太绝对,排除;C项时间有错,排除C。

6.B

【详解】

根据“对连接山西与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脉正太铁路进行大举破袭”等信息可知这次破袭战指的应该是百团大

战,百团大战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故选B;A是平型关大捷,排除A;百团大战不是局部反攻

的开始,排除C;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走向决战是在解放战争中,与题意不符,排除D。

7.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也

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民族理论的重大创造,B项正确;1945年国共两党达成的《双十协

定》,并非“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民族理论的重大创造”,A项错误;《论十大关系》探索的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不是国家理论,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1954年,与

“新中国成立之际制订”不符,D项错误。

8.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因此根据材料摘录内容可知B正确;不结盟运动的原则是非集团、不

结盟,A排除;东盟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

系列合作机制,C排除;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

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D排除。故选B。

9.A

【详解】

材料反映了发昌机器厂的发展情况,创办初与“外资船厂搭上关系“,后来又引进外国蒸汽设备,扩大生产,

这些说明了外国资本主义的需要及先进技术为该企业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故选A;甲午战争后,清政府

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排除B;洋务派并没有支持私人企业的发展,故排除C;发昌

机器厂是中国最早的私人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没有外商投资,故排除D。

10.B

【详解】

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的做法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在

中国的建立。而三大改造即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故①③B项正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在改革开放这后,

“已完成”的说法错误。②④错误,排除ACD。

11.A

【详解】

根据题意和所学内容可知,深圳是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同时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①②

说法正确;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③错误;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的颁布标志着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④错误。故选A,排除BCD。

12.D

【详解】

通过观察图示民国初年的广告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旗袍的发展体现出近代女性的服饰趋向合身适体、

短袍窄袖,是中西合璧的代表,也是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②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旗袍并不是近代中

国城镇女性的日常着装,材料不能说明广告画是企业宣传的最主要方式,说法①③错误,与之组合的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

13.C

【详解】

根据“在实际上能够享受担任公职权利的,只限于那些有足够财产的人“,说明拥有足够财产的人才能担任公

职,一定的财产基础是平民实现政治权利的保障,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贵族

和平民的斗争,排除B;材料强调拥有一定的财产基础是担任国家公职的重要保障,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除。

1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议会中的议员由帝国境内的全体成年男子普选产生,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色彩,

B正确:ACD均体现的是封建专制色彩,排除。故选B。

15.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阐明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

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与材料信息相吻合,故选A;《资本论》主要

是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以此批判资本主义,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B;《法兰西内战》主要总结了巴黎

公社的历史经验,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主要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

反思和批判,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和价值观和转变,故排除D。

16.C

【详解】

根据材料“1951年创作”“人物为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可知,该画反映的是朝鲜战

争。朝鲜战争指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北、南双方的民族内

战,后因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下爆发的

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故C正确;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美国在与苏联争霸过程中处于守势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与

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苏联在西半球部署中程导弹指古巴导弹危机,时间是196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排除D。

17.A

【详解】

材料“欧元硬币的正面为统一的图案''体现的是统一性,材料“背面则由各发行国自行定夺”体现的是多元

化,因此反映的是欧洲的联合既强调统一性又尊重多元化,A正确;材料未涉及欧盟的外交问题,B排除;

材料未涉及经济全球化,C排除;材料未涉及世界文化,D排除。故选A。

18.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世纪以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天平开始倾向于发展中国家,

引起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不满,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呈现增加趋势,C项正确;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并

不是贸易摩擦发生的必然原因,A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客观上促进了国际贸易合作和自由化进程,

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迫在眉睫,D项错误。

19.B

【详解】

根据材料“14世纪”“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

求凡人的幸福”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内容强调了对人价值的肯定,追求现世幸福,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

主义思想,该学者是比特拉克,他试图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项正确;首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

的中心是智者运动时期,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是苏格拉底,材料内容

没有体现苏格拉底思想,C项错误;将文艺复兴运动推向了高雅和精致是英国的莎士比亚,不符合题意,D

项错误。

20.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梵蒂冈城中的①是西斯廷小教堂,②是圣彼得大教堂,两个地方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故D项正确:万神殿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位于意大利,故A项错误;乌菲齐博物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位于

佛罗伦萨,故B项错误;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位于意大利,故C项错误。

2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特伦顿战役爆发于1776年12月26日,在乔治・华盛顿强渡德拉瓦河至特伦顿后爆发的

一场美国独立战争的战役。在不利的天候下进行危险的渡河后,华盛顿的大陆军主力碰上了驻扎在特伦顿

的黑森佣兵。经过短暂的交火后,几乎整群黑森佣兵都遭俘虏,而美军则几乎毫无损失。这场战斗提振了

大陆军的士气,并鼓舞更多人重新入伍。普林斯顿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场战役。1777年1月3日乔

治•华盛顿的大陆军出其不意地向普林斯顿的查尔斯•玛沃德带领的英国和黑森军队进攻获胜。美军在特伦顿

和普林斯顿的胜利大大提高了美军的士气,而且激发了约八千多人参加美军。C正确;莱克星顿战役并不是

华盛顿领导的,排除A、B;萨拉托加大捷是在特伦顿战役和普林斯顿战役胜利之后发动的,与题干信息不

符,排除D。

2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492年;代议制在欧美国家普遍建立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德国宗教改革兴起是在16世纪;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是在17世纪•因此正确排序是①③④②,D正确,ABC

排除。故选D。

23.C

【详解】

材料是对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的库尔斯克战役的描述,该战役使德国从此一蹶不振失去战场主动权,

C正确;A是莫斯科战役的意义,排除;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二战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战役,B排除;该战

役发生时,德军在北非战场惨败,D排除。故选C。

24.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以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为背景而创作的油画,表

现出了革命者高涨的革命热情和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与法国大革命"不妥协''相符合,故选B;《堂吉诃德》

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人文主义作品,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

扎克的作品,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们的金钱关系,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巴黎圣母院》是法国

作家雨果的作品,作品刻画了中世纪的法国人民与教会、宫廷斗争的社会情况,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

25.D

【详解】

根据“争论一直延续到当代。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遗址车马坑“天子驾六”的出土,使这场历经了1800多

年的争论,终于有了定论“可得出在历史研究中,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才能形成对历史的客观认

识,D项正确;AB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

26.(1)主张:孔子的“仁'’(或“德治”);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

表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限制君主权力。(6分)

(2)原因: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受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为近代反专制思想家们提供思想武器;为

民主政治寻找合理性,减少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阻力。(4分)

【详解】(1)先秦儒家提出的“民本”思想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有孔子提出的“仁”、孟子提出的“仁政”、“民

贵君轻”和荀子提出的“君舟民水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做出的“升华”根据所学内容主要表现

在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限制君主权力。

(2)根据“以此作为宣传民主的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推崇黄宗羲的原因主要和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思想家提供思想武器有关,同时也是从黄宗羲的思想中为

民主政治寻找合理性和减少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阻力。

27.(1)经济原则:自由主义原则(或者自由贸易原则)

体现:英国议会确立“自由贸易国策”;进行法制化建设,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维护资本主义

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生产的原则;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按照自由主义原则,在

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6分)

(2)方针: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模式: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特征:计划与

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4分)

【详解】(1)提取材料信息,“废除特别出口税”“降低进口税”“废除《谷物法》”“英国与法国等国家签约,

规定最惠国待遇''等,再结合所学即可回答。即原则是自由主义原则。具体体现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进行作

答,即英国议会确立“自由贸易国策”;进行法制化建设,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维护资本主义

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生产的原则;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按照自由主义原则,在

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

(2)根据“坚持国有化的方向”“将煤矿、煤气、电力生产部门国有化”,”制定“莫内计划””“规定了为期四年

的生产指标”,“兴建大型电力工程”并结合所学可以回答。

28.(1)表现:旧制度、旧秩序走向瓦解;礼乐制度被破坏。(写出分封制走向瓦解,宗法制遭到破坏,井

田制崩溃亦可得分)孔子:“仁”(或"德治”或反对苛政)“礼”“中庸(5分)

(2)必然性: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灾难,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偶然性:六国所犯的错误;秦王赢政雄才大略;秦国几代国君的自强不息;秦国商鞅变法后,确立封建制

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写出具体史实亦可给分,如:秦王赢政任用贤士,采取正确的神墙统一方略也可)

(4分)

(3)选择①:东:辽东,西:盐泽(或新疆罗布泊)。非常之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有效的

保护了内地的农民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随着长城的修筑,汉代移民实边,驻军屯田,在长城沿线设置

专供内地和边外少数民族贸易的市场,有力的推动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如写出“汉代在长城沿线

设置专供内地和边外少数民族贸易的市场,长城成为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可得

分)(6分)

选择②:典型事迹: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部奋起还击,全营300名官兵力战殉国(或

东北军何柱国部山海关抗击日军);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抗战;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血战日军;八路

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写出三点即可,如写出田汉、聂耳创作《义

勇军进行曲》,号召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抗击侵略日军亦可)(6分)

【详解】(1)表现:根据“许多'礼’都弄得名存实亡,徒具形式,甚至大夫竟敢乱用天子的礼乐”得出旧制度、

旧秩序走向瓦解;礼乐制度被破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仁”“礼”“中庸”。

(2)根据“一是六国所犯的错误,二是秦国的偶然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统一的必然性在于战国时

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灾难,统一成为必然趋势;偶然性则是六国所犯的错误;加之秦

王赢政雄才大略;秦国几代国君的自强不息;秦国商鞅变法后,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等。

(3)本题结合所学内容从中国任选其一进行阐述即可。如果选择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长城东起辽东,西

至盐泽。起到的非常之功是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有效的保护了内地的农民生产和人民的生命

财产;随着长城的修筑,汉代移民实边,驻军屯田,在长城沿线设置专供内地和边外少数民族贸易的市场,

有力的推动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如果选择②,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典型事迹有1933年,日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