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自2015年11月2日CCTV《客从何处来》第二季“萧敬腾篇”首播以来,“寻根”话题成为大众热议焦点;此后的第二集“撒贝宁篇”,小撒也开始了他的寻根之旅.这一现象主要源于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这一制度()A.由原始社会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B.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C.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D.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结束2.“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鉴于“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的教训,秦朝采用了()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3.古代中国有一种官职,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最早设置这一官职的是()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4.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妥善处理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B.分化地方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中央集权5.16世纪的门多萨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他把原因归于中国竞争性的科举制度,说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门多萨、伏尔泰等认为中国的科举制()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制度③促进社会的发展④考试内容不出儒学经义范围,不利于科技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6.《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六章《中国的政府机构》记载:“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被判决的人的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利玛窦认为明朝时期的中国()A.君主不再专制B.君权受到一定的制约C.文中的“审查官”指的是负责选官的官员D.相权有所增强7.明清时期的内阁与军机处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是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置的中枢辅政机构B.都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C.都不能统率六部百司D.都受到司礼监的监督和牵制8.“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关于“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的正确说法有()①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迫使中国从古代走向近代③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④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9.如图是漫画《“文明人”的行径》,犯下此漫画揭露的罪行的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10.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就是中国主权不断丧失的过程,列强从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先后为()①开设工厂②领事裁判权③派兵保护使馆④协定关税。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11.中国近代史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近代化"是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包含:经济上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上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上,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运动没有起到推动中国近代化作用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2.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结束了被外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3.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A.天京陷落 B.天京事变 C.北伐 D.天京突围14.跨世纪的革命老人、“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诗句描述的事件应是()A.武昌起义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C.中华民国诞生 D.广州黄花岗起义15.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C.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北伐战争开始了16.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2006年开放蒋介石日记以来,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研究.学者们可能从1937﹣1945年的日记中了解到蒋介石()A.北伐初期的踌躇满志B.西安事变发生后与周恩来的谈话C.对壮烈殉国的张自忠将军的痛惜D.在三大战役开始前的信心十足17.高一的王强同学在进行主题为“抗战胜利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时,他找到了以下资料,哪些可以为他的研究性学习服务?()①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②八路军115师参加太原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③蒙古抗日游击队积极抗日④回民支队积极抗日。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8.“以前,一个村只有一部黑白电视机,看电视的时候,屋里挤满了人。现在,二十几寸的大彩电已进入各家各户,以前洗衣服都是用手搓,天气冷的时候,手都搓红了。如今,洗衣服再也不用犯愁了,洗衣机省时省事”。这一变化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个时期?()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时期19.“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以上是对两次国际会议的评价,通过这两次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20.如图是1972﹣2010年中美关系变化趋势图,指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B.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一帆风顺C.70年代以来,中美合作是主流D.世纪之交,中美关系陷入绝境21.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坦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成功开创了()A.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B.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2.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写进了宪法?()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C.1997年中共十五大 D.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23.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错误的有()A.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B.剥夺众多妇女的参政权C.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D.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24.公元前5世纪的某部法律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了()A.限制贵族权力 B.维护平民利益 C.扩大统治基础 D.保护私有财产25.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这些规定缓和了()A.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26.下列关于19世纪初英美两国政府首脑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国家元首 B.都拥有行政权C.都对议会(国会)负责 D.以上都不对27.下列有关19世纪统一后的德国叙述正确的是()A.德国为联邦制国家,皇帝由选举产生B.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主宰议会等大权C.宰相不对皇帝负责,在议会中拥有绝对权力D.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部分组成28.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空想到科学”特点的史实是()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巴黎公社的建立29.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两极格局的“相对的稳定性”的积极作用不包括()A.掩盖了一些地区冲突、局部战争和民族矛盾B.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C.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互相借鉴D.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30.欧洲走向联合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表现之一.欧洲的联合由一个经贸集团演变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这一演变?()A.欧盟成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C.欧洲共同体建立 D.欧元正式启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把国家治理好,先要把官吏管理好,战国思想家韩非说“明君治吏不治民”,把管理官吏放在重要地位,古代统治者在长期的统治实践中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在维护皇权和加强统治中起了重要作用。﹣﹣罗艳阳《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材料二中书省取旨拟定诏敕策命,皇帝画一“敕”字,然后下达门下省,门下省作驳正,门下省认为可行,审后就送到尚书省执行,认为不妥则可返回中书省重议。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杨天石《帝制的终结》请回答:(1)秦朝在中央和地方设置监督官员的“监察官”各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据材料分析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32.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顾维钧(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的滔滔雄辩,在巴黎和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五强控制的和会最终决定由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享有的权益……材料二材料三2000年9月7日下午5时,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帝王厅,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在中国的倡议、安排下,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会晤,并留下第一张合影照片。请回答:(1)材料一中为什么顾维钧的“滔滔雄辩”依然改变不了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命运?”(2)材料二照片《乔的笑》拍摄于1971年,让时任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是什么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在中国的倡议、安排下,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会晤”,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外交地位的变化,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光荣革命发生后的几十年中,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权力持续弱化、下议院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这些重大变化并不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迅速发生的,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小的时间差.﹣﹣《世界文明史》材料四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某一欧美国家的政治体制作了如下评述:“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请回答:(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3)材料三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英国宪政形成过程具有哪些特点?(4)据材料四判断该外交官评述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治体制?该体制有何进步意义?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丘吉尔说:“我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材料二材料三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在欧洲应该“改变命令多于商量的做法”,并“决心用一种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的倾听西方伙伴的意见”。材料四美国力量下降但实力仍然强大,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中国社科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丘吉尔的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国际形势?(2)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3)据材料四,指出在世界格局的“过渡期”,“权力”的转移趋向。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4)如果某同学要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请你为他(她)拟定一个标题。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自2015年11月2日CCTV《客从何处来》第二季“萧敬腾篇”首播以来,“寻根”话题成为大众热议焦点;此后的第二集“撒贝宁篇”,小撒也开始了他的寻根之旅.这一现象主要源于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这一制度()A.由原始社会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B.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C.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D.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结束【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材料可知题干涉及的是宗法制,是用分析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C正确,A错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方面主要表现在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宗法制主要是保证各级王位继承稳定有序.故B错误.宗法制在战国时期已经崩溃,故D正确.故选C.2.“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鉴于“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的教训,秦朝采用了()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考点】18:郡县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的郡县制.郡县制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学习是要留意其特点意义等.【解答】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分封土地和人口给贵族子弟和功臣等,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一来可以拱卫中央王室,二来可以加强对地方边疆的控制.诸侯平时替周王镇守疆域,战时派兵随从作战,这样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但分封制也容易造成地方诸侯做强做大,出现地方割据势力.秦始皇正是看到此点才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制.故选B3.古代中国有一种官职,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最早设置这一官职的是()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考点】1P: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信息,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解答】根据题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再结合知识可知题意体现了汉代的刺史制,由此可知C项是正确的.故选C4.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妥善处理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B.分化地方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中央集权【考点】1E:元朝行省制度.【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代的形省制.考查学生通过对题干的分析理解在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时要注意形省制的目的、特点、内容、意义等.【解答】考查元代的行省制度.材料“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可知,元代的行省制度,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16世纪的门多萨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他把原因归于中国竞争性的科举制度,说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门多萨、伏尔泰等认为中国的科举制()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制度③促进社会的发展④考试内容不出儒学经义范围,不利于科技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考点】1O:科举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学习是要留意其含义、原因、特点、意义等.【解答】根据材料“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可知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制度③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是正确的;④考试内容不出儒学经义范围,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题干中没有涉及.故选D6.《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六章《中国的政府机构》记载:“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被判决的人的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利玛窦认为明朝时期的中国()A.君主不再专制B.君权受到一定的制约C.文中的“审查官"指的是负责选官的官员D.相权有所增强【考点】1Q: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代的君主专制.考查学生准确把握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再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依据题干“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体现了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故正确.C项错误,明代选官是科举制.D项说法错误,明太祖时废了丞相.故选B7.明清时期的内阁与军机处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是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置的中枢辅政机构B.都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C.都不能统率六部百司D.都受到司礼监的监督和牵制【考点】1S:明朝的内阁;1T:清朝的军机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的中枢机构.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的都属于中枢辅政机构,它们的设置都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都不能统率六部百司.D项都受到司礼监的监督和牵制是明代的内阁制,故排除.故选D8.“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关于“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的正确说法有()①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迫使中国从古代走向近代③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④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考点】91: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材料中强调了时间是1514年之后的325年,即1839年,实际上材料要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的分界线,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表述都正确.故选D.9.如图是漫画《“文明人”的行径》,犯下此漫画揭露的罪行的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考点】92:第二次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准确解读漫画信息,分析解答问题.【解答】结合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进行大肆掠夺的情形.故选B.10.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就是中国主权不断丧失的过程,列强从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先后为()①开设工厂②领事裁判权③派兵保护使馆④协定关税。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考点】9W:中国近代史综合.【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综合,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答】①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②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之后签订的;③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④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故选D.11.中国近代史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近代化"是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包含:经济上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上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上,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运动没有起到推动中国近代化作用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考点】99:义和团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考查义和团运动没有起到推动中国近代化作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和对义和团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故BD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性,没有起到推动中国近代化作用,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12.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结束了被外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考点】97: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考查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直接相关的条约﹣《马关条约》.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和对《马关条约》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因此与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直接相关的是《马关条约》,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都没有涉及台湾的内容,应排除.故选C.13.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A.天京陷落 B.天京事变 C.北伐 D.天京突围【考点】93:太平天国运动.【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解答】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故选B.14.跨世纪的革命老人、“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诗句描述的事件应是()A.武昌起义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C.中华民国诞生 D.广州黄花岗起义【考点】9A: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的辛亥革命,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解答】题中的“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的大意是:在1905年,在日本的东京资产阶级革命党建立了同盟会.故选B.15.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C.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北伐战争开始了【考点】9L:国民大革命.【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考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和对国民党一大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国民党的诞生是在192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16.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2006年开放蒋介石日记以来,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研究。学者们可能从1937﹣1945年的日记中了解到蒋介石()A.北伐初期的踌躇满志B.西安事变发生后与周恩来的谈话C.对壮烈殉国的张自忠将军的痛惜D.在三大战役开始前的信心十足【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1937﹣1945年的日记中了解到蒋介石”.【解答】A北伐是1926年,排除;B西安事变是1936年,排除;C张自忠是在1941年的枣宜会战牺牲的,符合题干中的时间;D三大战役开始于1948年.故选C.17.高一的王强同学在进行主题为“抗战胜利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时,他找到了以下资料,哪些可以为他的研究性学习服务?()①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②八路军115师参加太原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③蒙古抗日游击队积极抗日④回民支队积极抗日.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答】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②八路军115师参加太原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③蒙古抗日游击队积极抗日④回民支队积极抗日.都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都是正确的.故选A.18.“以前,一个村只有一部黑白电视机,看电视的时候,屋里挤满了人.现在,二十几寸的大彩电已进入各家各户,以前洗衣服都是用手搓,天气冷的时候,手都搓红了。如今,洗衣服再也不用犯愁了,洗衣机省时省事”。这一变化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个时期?()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时期【考点】GB:改革开放.【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的描述可知,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大大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19.“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以上是对两次国际会议的评价,通过这两次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考点】FN:万隆会议;FM:日内瓦会议.【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内瓦会议于万隆会议.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解答】材料中“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是指建国后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的世界性会议,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与的世界大国会议,会上中国外交的积极努力最终促成了印度支那地区实现和平;材料“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反映的是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但是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为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会议航向,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故选A20.如图是1972﹣2010年中美关系变化趋势图,指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B.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一帆风顺C.70年代以来,中美合作是主流D.世纪之交,中美关系陷入绝境【考点】FP:中美关系正常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美关系.本题以示意图形式考查了1972年﹣2010年中美关系变化趋势,增加了做题的难度.【解答】A依据所学,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而实现正常化是在1979年,故A不正确;B从曲线图可知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充满曲折,故B不正确;C正确,从曲线图可知70年代以来,中美合作是主流;D尽管中美关系一波三折,但没有陷入绝境,故D错误.故选C.21.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坦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成功开创了()A.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B.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考点】ES:区域经济合作.【分析】本题以上合组织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区域经济合作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A、上合组织中有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排除;B、上合组织属于结伴,但是没有结盟的新的国家关系,正确;C、上合组织的合作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安全、稳定,不涉及军事领域,排除;D、材料中未涉及联合国,排除;故选B.22.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写进了宪法?()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C.1997年中共十五大 D.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考点】FD: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考查将“依法治国”战略写入宪法的时间和会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将“依法治国”战略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C项是“依法治国”战略提出的时间和会议,不符合题意.故选B.23.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错误的有()A.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B.剥夺众多妇女的参政权C.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D.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考点】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制,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妇女和儿童,更不可能包括为数众多的奴隶,是少数人的民主,是维护农奴主阶级利益的政体.但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所以ABC都正确.故选D.24.公元前5世纪的某部法律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了()A.限制贵族权力 B.维护平民利益 C.扩大统治基础 D.保护私有财产【考点】4D:罗马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特点.罗马万民法特点:①对象上,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即罗马人和外邦人.②程序上,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侧重私法.③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④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可以看出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题干材料都不能反映.故选D.25.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这些规定缓和了()A.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考点】69: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787年美国宪法,考查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与识记.【解答】“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这一的规定,即加强了中央集权,也让地方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这种规定很好的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选B.26.下列关于19世纪初英美两国政府首脑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国家元首 B.都拥有行政权C.都对议会(国会)负责 D.以上都不对【考点】6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分析】本题考查西方近代民主政治.考查美国和英国两国政府首脑的共同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迁移、比较、运用能力.【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政府首脑是总统,是国家元首,英国政府首脑是内阁首相,不是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实权,故A项错误.美国政府首脑是总统,掌握行政权;英国政府首脑是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故B项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各机构独立行使权力,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英美两国政府首脑都掌握行政权,B项是正确的,故D项错误.故选B.27.下列有关19世纪统一后的德国叙述正确的是()A.德国为联邦制国家,皇帝由选举产生B.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主宰议会等大权C.宰相不对皇帝负责,在议会中拥有绝对权力D.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部分组成【考点】6G: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分析】本题考查1871年宪法,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的能力.【解答】A德国皇帝不是选举产生而是世袭的;B结合已学知识B正确;C宰相要对议会负责;D议会是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组成;故选B.28.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空想到科学”特点的史实是()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巴黎公社的建立【考点】72:《共产党宣言》.【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考查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体现;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故选B29.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两极格局的“相对的稳定性"的积极作用不包括()A.掩盖了一些地区冲突、局部战争和民族矛盾B.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C.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互相借鉴D.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考点】E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分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考查两极格局的“相对的稳定性"的积极作用.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注意题干限定信息“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可知,BCD三项均是两极格局的“相对的稳定性”的积极作用,不符合题意.A项是消极作用,符合题意.故选A.30.欧洲走向联合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表现之一。欧洲的联合由一个经贸集团演变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这一演变?()A.欧盟成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C.欧洲共同体建立 D.欧元正式启用【考点】EI:欧洲联盟.【分析】本题以欧盟发展历程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欧盟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欧洲的联合由一个经贸集团演变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是欧盟的成立;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把国家治理好,先要把官吏管理好,战国思想家韩非说“明君治吏不治民”,把管理官吏放在重要地位,古代统治者在长期的统治实践中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在维护皇权和加强统治中起了重要作用。﹣﹣罗艳阳《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材料二中书省取旨拟定诏敕策命,皇帝画一“敕”字,然后下达门下省,门下省作驳正,门下省认为可行,审后就送到尚书省执行,认为不妥则可返回中书省重议。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杨天石《帝制的终结》请回答:(1)秦朝在中央和地方设置监督官员的“监察官”各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据材料分析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考点】6I: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秦朝在中央和地方设置监督官员的“监察官”;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唐代三省六部制及其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的特点;革命党人通过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措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第一小问的监察官,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在中央的监察官是御史大夫;在地方的监察官是监御史.第二小问的根本目的,依据材料一“在维护皇权和加强统治中起了重要作用”可知,目的是维护皇权或加强统治.(2)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二的描述可知,这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中书省取旨拟定诏敕策命,皇帝画一‘敕’字,然后下达门下省,门下省作驳正,门下省认为可行,审后就送到尚书省执行,认为不妥则可返回中书省重议"可以得出特点是分散相权,(三省)相互制约;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皇帝的言行.(3)本小问的尝试,依据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描述,结合所学可知,尝试是明确(提出)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故答案为:(1)“监察官":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根本目的:维护皇权或加强统治.(2)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三省)相互制约;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皇帝的言行.(3)尝试:明确(提出)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32.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顾维钧(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的滔滔雄辩,在巴黎和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五强控制的和会最终决定由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享有的权益……材料二材料三2000年9月7日下午5时,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帝王厅,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在中国的倡议、安排下,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会晤,并留下第一张合影照片。请回答:(1)材料一中为什么顾维钧的“滔滔雄辩”依然改变不了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命运?"(2)材料二照片《乔的笑》拍摄于1971年,让时任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是什么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在中国的倡议、安排下,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会晤",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外交地位的变化,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考点】FS: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因素;FO: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FR: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S1:巴黎和会.【分析】(1)本题考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2)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3)本题考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4)本题考查对中国不同时期外交地位的变化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1)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外交失败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的国情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乔的笑》拍摄于1971年,让时任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是什么外交成就“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霸权地位的削弱;中国国际地位(或综合国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大力支持中国.(3)“在中国的倡议、安排下,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会晤”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族不独立,没有外交地位(即弱国无外交);列强恃强凌弱,无视中国主权.(2)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的削弱;中国国际地位(或综合国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大力支持中国.(3)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4)认识:主权、民族独立是外交独立的前提;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光荣革命发生后的几十年中,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权力持续弱化、下议院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这些重大变化并不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迅速发生的,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小的时间差。﹣﹣《世界文明史》材料四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某一欧美国家的政治体制作了如下评述:“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请回答:(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3)材料三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英国宪政形成过程具有哪些特点?(4)据材料四判断该外交官评述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治体制?该体制有何进步意义?【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