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19分)边塞是唐诗中习见的主题和题材,边塞诗当然会在诗中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包括当时的和过去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汉族的和非汉族的。在这方面,有一个值得加以探索的问题: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高适《燕歌行》诗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考张公即张守珪。据史,他曾多次大破契丹。诗篇就是以这些事实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榆关即今河北省东部的山海关。碣石应当就是今河北省昌黎县东南的碣石山。蓟北,指蓟州(今北京密云)以北。契丹故地在今内蒙古中部。张守珪从范阳(今北京)出兵和契丹作战,取道碣石以出榆关,征人思乡,则从蓟北回首,这都是符合当时情势的。在这篇诗中,和上述三个地名发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大漠和瀚海指今内蒙古中部到西部的沙漠地带,它们位于契丹的西边,按照唐人从沿海进军的道路,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飞羽书于瀚海的。至于狼山,也就是狼居胥山,则更是远在今内蒙古西部,与契丹全然无涉。由此可见,后举三个地名乃是用典而非写实,即以汉人和匈奴作战暗喻张守珪和契丹作战。榆关、碣石等地名则是一个现实的系统,而瀚海、狼山等地名则是一个比拟的系统。但四句连贯而下,浑然一气,只有细加寻绎,才能使人感到在方位上有问题。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因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就不止于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有方位不合、距离过远这种现象。沈括《梦溪笔谈》云:“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有雪中芭蕉。此难与俗人论也。”为了要突出地表现袁安宁愿僵卧雪中挨饿,也不肯在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去乞求帮助,增加别人的负担这一主题,画家实写了雪景,也写了当地雪中所不可能有的翠绿色的芭蕉,以象征主人公高洁的品格,显示出他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也没有被困难压倒的精神。这样,就比只一般地去写出雪中萧条寒冷的景象,更加有效地塑造袁安的形象和表现作品的主题。在《红楼梦》里,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俞平伯认为“《红楼梦》所记的事应在北京,却掺杂了许多回忆想象的成分,所以有很多江南的风光”。成为江南风光突出的表现的,是栊翠庵的红梅花。第四十九回的回目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第五十回又写了薛宝琴等人作《咏红梅花》的诗,并由宝玉去庵中向妙玉讨了一枝梅花。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同意《红楼梦》中存在着这些“回忆想象的成分”的。他们有的举出许多书证,考出“北方亦可植梅”,企图肯定这部小说在细节描写上的绝对真实性。总的来说,俞先生所言,“此等处本作行文之点缀,无关大体,因实写北方枯燥风土,未免杀尽风景”,这是对的。若单就这两回赏梅、咏梅而言,则它是作家所乐于描写的众姊妹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之前,有海棠社、菊花诗、螃蟹咏;在这之后,又有桃花社、柳絮词。它们写的是秋、冬、春三个不同的季节,在自然景象和人物心情方面都显示了各自的特色。按照曹雪芹的美学观点看来,在大雪以后放晴的天气里,还有什么花木比盛开的红梅更加鲜艳和吸引人呢?又还有什么安排比将雪中盛开的红梅放置在那位外冷内热的妙玉的修行之处更富于象征性呢?它不但使众人赏雪赏花的兴致受到鼓舞,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新加入姊妹们行列的薛宝琴等三人的诗才得到表现,而且还进一步地暗示了妙玉和宝玉之间的微妙关系。因此,即使红梅本非大观园中所能有,但在这两回书里,却成为非有不可的事物了。现在,我们应回到本题上来,研究一下出现在唐人边塞诗中的地理上的矛盾现象。唐代诗人们之所以不顾地理形势和军事行动的实际,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现互不关合的方位或过于辽远的距离的情况,很显然地是为了更突出地表现边塞这个主题。由于汉、唐以来,中国和外国,汉族和非汉族在相当长远的年代和非常广阔的区域里有过情况极其复杂,和战都很频繁,所以诗人们在反映当前事件的时候,就不能不联想到历史事件,在反映某一边塞地区的时候,也往往会联想到另一边塞地区。作品中出现地理方面的矛盾现象是和用典这一艺术手段分不开的。汉是唐以前唯一的国势强盛、历史悠久的统一大帝国;汉唐两朝有许多可类比的地方。因而以汉朝明喻或暗喻本朝,就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总的说来,唐人边塞诗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乃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复杂的回忆,激发人们对于地理上的辽阔的想象,让读者更其深入地领略边塞将士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既然古代诗人们不一定要承担提供或绘制历史地图资料的任务,那我们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也就无妨忽略这些“错误”了。我们都知道,艺术的真实是根源于生活的真实,所以在创作中,作家们应当尊重历史和生活的真实。但是艺术又并非自然和历史、社会的机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点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实及科学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才能够获得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摘编自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适《燕歌行》中的出现的地名大漠、瀚海和狼山在情势上互相矛盾,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B.从唐代边塞诗人到古今中外的其他作家在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的情况并不十分罕见。C.王维《袁安卧雪》雪中芭蕉的景致并非机械地翻版自然和历史,具有比完全写实更为突出的艺术表现力。D.《红楼梦》中海棠社、桃花社有关情节写的是众姊妹的秋、春季文化生活,表现了有关人物的形象特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适《燕歌行》地名的方位问题不易被发现,展示了诗人高妙浑然的用典技巧。B.唐人边塞诗常出现的方位、距离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影响了这些诗歌的艺术价值。C.作者总体上认同俞平伯的有关观点,并对俞平伯的观点进行进一步论述和补充。D.作家的创作既要尊重历史和生活的真实,又要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划横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A.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陈子昂《《送魏大从军》》)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D.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李白《出自蓟北门行》)(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5)有学者在讨论岳飞《满江红》真伪问题时认为:“以地理常识说,岳飞伐金要直捣金国的黄龙府,黄龙府在今吉林,而贺兰山在今西北甘肃,南宋时属西夏。这首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结合本文,评价前述观点。​(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汪曾祺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徽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西南联大校歌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时军阀商人家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毯毯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跟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二种,“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教育方面。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这对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摘编自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文本二: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是战在沙场,还是守在后方读书?一群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读书”有了一股子卧薪尝胆的气概,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风采奕奕唱着《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掀起来了!8年时间仅仅只毕业三千余人,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摘编自《西南联大•最困难时,往往最心怀美好》)文本三: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在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我也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样作品的条件。(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回忆丰富多彩的市内生活,一方面呈现了西南联大周边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衬托出西南联大对作者的深刻影响。B.吴宓先生讲课,为学生“搬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吴先生的修养,而他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也展现了西南联大教师优雅的君子风范。C.文章大量笔墨刻画教授们衣着“残破”,而描写联大人读书的细节却不多,这正是为了表现联大人虽条件简陋却孜孜不倦做学问的志趣。D.结尾“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化用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如西南联大校歌里所唱,当时将栋梁之才移往艰苦偏远的边疆并将其保护起来免受日寇摧残的做法,正是为了保全民族未来的希望。B.闻一多先生在诗歌《红烛》中由衷地赞美红烛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爱国的拳拳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C.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以诗意的氛围和充满哲理的对话表现了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性美,体现了新月派的“三美”主张。D.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代表作《变形记》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人被社会挤压异化的孤立和苦痛。(3)文本二中的“巨浪”指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巨浪形成的原因。(4)如欲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列出评论要点。​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大将军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材料二:何充,字次道,庐江人。丞相王导妻之姊子,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明帝亦友昵之。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平苏峻乱,稍迁东阳太守。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颜等以为佐吏。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权侔人主,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将为外物所攻,谋立康帝”,即帝母弟也。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戚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庙将其危乎!”冰等不从。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建元初,出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避诸庾。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充居宰相,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于时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云:“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节选自《晋书•何充传》)【注】康帝,即后来的晋康帝,当时身份是琅邪王。(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凡所选A用B皆以功臣C为先D不以私恩E树亲戚F谈者G以此H重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狼藉,文中指名声不好,与《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的“狼藉”意思不同。B.假,即“借”的意思,与《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意思相同。C.临,指执掌,与《过秦论》“临不测之深渊”的“临”意思不同。D.重,这里是“敬重”的意思,与《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意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将军王敦特意在众人面前夸赞担任庐江太守的哥哥王含政绩斐然、广受赞誉,作为下级的何充对此却持有异议。B.何充在东阳太守任上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成就,颇受王导和庾亮的赏识,在二人力荐之下,得到提拔重用。C.外戚庾冰兄弟权倾朝野,为了继续保有自己的地位,他们希望让太后的弟弟康帝即位,并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D.何充担任宰相,才能度量出众,一心为公,正直无私,深受人们赞誉,但又笃信佛教,花费无度,受到时人讥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②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5)后世评价何充“抗直不谄”,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①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首二句起调低沉,用比喻手法写出秋雨使人只能困居于室内,室内却漏雨积水的艰难处境。B.上阕后三句写重阳放晴,又逢佳节,催发词人以鬼门关的险峻来衬托内心抑郁愁苦,借酒消愁。C.本词通过重阳即事感怀,借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将诗人豪爽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D.全词结构上一抑三扬,从雨天困居的沉闷走向“驰射”“拍肩”的畅快,语意疏宕,意境开阔。(2)有人评价黄庭坚词“入于苏而又出于苏”。本词下阕在写法上“入于苏”,情感上“出于苏”,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对此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述异记》有:“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的记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是:,。(2)小明登泰山看日出,泰山景色动人心魄,尤以太阳初升之景为壮美。他想起小学学习过的巴金《海上日出》的语句“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高中学习过的姚鼐《登泰山记》中与此景色相关的语句是“,”。(3)明人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三眉批秦观《鹊桥仙》:“相逢胜人间,会心之语。两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谈。七夕歌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少游此词谓‘,’二句,最能醒人心目。”​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综观近年来反响热烈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都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制作团队一次次向传统文化“寻宝”。不过,除了题材方面,国产动画电影的形式风格也自觉向传统文化取经,“国风”“水墨风格”等频频成为热词。在这方面,《深海》制作团队探索中国动画全新方向,研发了“粒子水墨”技术,这一技术将中国水墨画“三维化”,赋予水墨画金新生命力。何为“粒子水墨”技术?①,就是利用将大量的粒子构建而成的具有水墨风格的现代动画制作技术。水墨画是一种中国的绘画艺术形式,水和墨的神奇交溶,让墨的五色: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从而达到独具中国气息的艺术效果。《深海》做的就是用现代动画制作技术表现中国水墨画流动飘逸的特点。当然色彩不再只是黑白二色,而是②。为此制作团队苦心孤诣,进行了大量实验,包括将洗洁精、牛奶等流体与各色丙烯颜料混合,为水墨“晕染上色”。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放眼全球,美国的三维动画、日本的二维动画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中国动画不能总是跟在后面③。我们期待更多国产动画开创独属于中国的动画形式,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和一个错别字,请进行改正。(3)请以“《深海》制作团队”为主语,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群体,一头连着城镇居民。①,“菜篮子”连着“菜园子”,关系农民的钱袋子。从播种、浇水、剔苗、施肥直到成熟,蔬菜丰产来得不容易。眼下天气越来越冷,②,蔬菜就只能烂在地里,农户的生产收入就会受到影响。从需求侧看,蔬菜供给关系城镇居民一日三餐,菜价波动也容易引发其他农产品价格联动。民以食为天,保供给就是保民生。解决蔬菜滞销问题、全面提升“菜篮子”稳产保供能力刻不容缓。“菜篮子”产品易腐烂、难保存、价格运行空间大,产销衔接的难度自然大。当务之急是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给田间地头的蔬菜找到去处。对各地来说,有必要进一步③,既引导本地龙头企业做好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直采直供等,也要努力拓展外埠货源,积极组织产销对接。当前,线上购物需求旺盛。各地可以尝试对农产品线上消费实施专项补贴,或在线上搭建信息共享的供销互助平台,号召全社会消费助农。只有多措并举打通流通堵点,才能及时解决蔬菜滞销卖难问题,确保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及时出村、上路、进城、上桌。(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2)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按要求作文。《选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现当代文学是近百年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变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表现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在研读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下面三段材料,谈一谈你对“文学的价值和功用”这一论题的理解。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国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鲁迅《边城》中人物的正直与热情,虽已成为过去了,应当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和梦里……重新燃起年轻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沈从文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用他们的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老舍要求:①中心明确,主题鲜明;②条理清晰,逻辑感强;③不少于800字;④拒绝宿构,不得套作。参考答案1.(1)C(2)B(3)C(4)先提出问题,以高适《燕歌行》为例指出唐人边塞诗中常出现的地理上的矛盾现象。接着引用《袁安卧雪》《红楼梦》等例证,阐释有意改变生活真实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据此从艺术手法与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唐人边塞诗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最后从文艺学角度总结全文,明确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5)①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