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孟坝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庆阳市孟坝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庆阳市孟坝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庆阳市孟坝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庆阳市孟坝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庆阳市孟坝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平谷区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区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不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C.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能量的循环利用D.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通常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B.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3.甲、乙两图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分别是()A.衰退型、增长型 B.增长型、衰退型C.稳定型、衰退型 D.稳定型、增长型4.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可能会不断增多,也可能会不断减少C.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D.经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的竞争明显高于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5.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6.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与①②③过程相关的分别是()A.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C.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7.耕农田经过数十年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丛林。某学者对上述演替过程进行了多次调查,对丛林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已知在丛林中,动物甲和动物乙均喜食某蚜虫,且动物甲还能以动物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的分布情况B.甲和乙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这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从进化角度讲,甲和乙之间存在着共同进化,这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D.在生态系统水平上,该学者需调查和研究的问题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8.(10分)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特异性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二、非选择题9.(10分)抗体可分为中和性表面抗体和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下图表示新冠病毒侵染人体肺部上皮细胞的过程,请同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时,首先起抵抗作用的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这属于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2)由图可知,抗体1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这种抗体属于________抗体;ACE2是一种跨膜蛋白,据图分析其作用是________。(3)已知新冠病毒可被某活性荧光染料(可进入活细胞)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发出红色荧光的新冠病毒。现要验证新冠病毒需通过与ACE2结合来感染细胞,请根据所给材料,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材料:表达ACE2的HeLa细胞(科研上常用的一种可在体外大量培养的细胞),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新冠病毒,荧光染料,荧光显微镜等。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10.(14分)某品系小鼠(2n=40)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1)成年小鼠的体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对体重变化具有相同的遗传效应,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年鼠最重,aaddff的成年鼠最轻)若仅考虑体重这一性状,则小鼠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_种。用图中所示基因型的小鼠作为亲本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年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___。(2)取小鼠生发层细胞放入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周期的时间,再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则该时期每个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条。(3)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的配子正常受精后产生了一只XXY的小鼠(减数分裂中三体中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可以联会),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___________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4)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E基因纯合时可导致小鼠胚胎死亡,图中两亲本杂交得到F1,F1雌雄小鼠间随机交配,则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5)已知小鼠的毛色由Y(黄色)、y(鼠色)和B(有色素)、b(无色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毛色为白色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如上图所示请利用上图所示亲本设计实验探究B、b基因是否位于1、2号染色体上(注: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第一步:纯合黄色鼠为母本,隐性纯合白色鼠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第二步:让F1雌成鼠交配得到F2;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及结论:①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②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11.(14分)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I—V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其中过程I是___________,过程Ⅱ是____________(2)由图中I→III→IV获得④过程称为_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其中Ⅲ表示___________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中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由图中Ⅲ→Ⅳ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70年代,哈维,阿尔特发现了一种通过输血途径感染的新型慢性肝炎一丙肝病毒(HC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可编码至少10种蛋白质,其中编码E1、E2包膜蛋白的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使HCV容易逃脱机体的免疫防御而难以被清除。NS5A参与病毒的复制和组装,NS5B则是一种RNA聚合酶。编码这几种非结构蛋白的基因序列在HCV中相对稳定。HCV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进行R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组装成新的病毒后释放,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HCV感染者中约15%-35%的感染者在急性期可自发清除病毒,但大多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慢性丙肝患者在感染后的20-30年,有10%-20%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1%-5%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肝癌。由于HCV感染者在慢性肝炎期几乎无症状,很容易造成感染的进一步扩散。迄今为止,HCV感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没有用于预防的特异性疫苗。(1)感染HCV,会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_____免疫过程中,B细胞识别HCV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_____细胞与B细胞结合,为其提供第二信号和_____,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当HCV病毒进入细胞内部,活化后的_____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并发生免疫应答。(2)当HCV感染进入慢性期后,由于病毒蛋白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导致机体对HCV的免疫应答效果差,病毒难以被清除,应尽早检测确诊成为防治丙肝的关键。以下指标可作为受检者诊断依据的是_____A.HCV抗体 B.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C.HCV—RNA D.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3)目前已经开发出系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使丙肝治愈率高达90%以上。DAAs都属于病毒蛋白抑制剂,在非结构蛋白NS5A和包膜蛋白E1中,_____不适合作为药物靶点,其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完成的能量转换,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价值增殖量,因此,遵循这一原理就可以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详解】由分析可知:A、“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B、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因为有机肥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故有机肥的施入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B错误;C、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多级利用,而不会使能量循环利用,C错误;D、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通常靠人的作用,物种比较单一,其稳定性不会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A。2、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详解】A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苍蝇吸食动物血液,则属于消费者,若从动物粪便中获取营养物质,则属于分解者,A错误;B、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氨氧化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C、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但蚯蚓等属于分解者,C错误;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被绿色植物再利用,D错误。故选B。3、B【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详解】图甲中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数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使得种群密度增加,表示增长型;图乙中幼年个体数少,老年个体数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使得种群密度减少,表示衰退型,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4、D【解析】A、被捕食者的数量增加会导致捕食者的数量增加,而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的减少,可见两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存在负反馈调节,A正确;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可能会不断增多,也可能会不断减少,B正确;C、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利用,C正确,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都很明显,D错误。故选D。5、D【解析】由曲线可直接看出,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低。生长素浓度较低时,脱落率随其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与乙烯的作用效果相同;生长素浓度较高时,脱落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乙烯的作用效果相反。因此,可通过增加生长素的浓度来降低该植物的脱落率。考点定位:本题以图像的形式考察考生的迁移思维及对图形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6、A【解析】1、有丝分裂的特点: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能保持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详解】①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②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③合子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故选A。7、B【解析】1.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详解】A、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和食物,A正确;B、捕食和竞争关系属于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所以甲和乙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错误;C、甲和乙之间存在着共同进化,这利于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D、在生态系统水平上,该学者需调查和研究的问题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D正确。故选B。8、D【解析】1.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A、限制酶被喻为“分子手术刀”、DNA连接酶被喻为“分子针线”,是重组DNA技术中运用的两种工具酶,A正确;B、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DNA中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该部位切割,B正确;C、由于细菌细胞体积小,繁殖周期短;遗传物质少等,因此细菌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C正确;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中,由于操作失误和不可预测的干扰等,并不是所有受体细胞接受目的基因后,目的基因都能按照预先设计方案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因此在基因工程中还需要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步骤,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一②.非特异性(2)①.中和性表面②.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内(3)①.实验思路:先用荧光染料对病毒进行染色,之后用染色后的病毒分别感染表达ACE2和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一段时间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情况②.预期结果: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能观察到红色荧光,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观察不到红色荧光【解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2)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2、分析题图信息可知,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图中抗体1可与新型冠状病毒颗粒表面的S蛋白结合,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这种抗体属于中和性表面抗体。【小问1详解】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当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时,首先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起抵抗作用,由于第一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抗体1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据题干信息“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故可知这种抗体属于中和性表面抗体;据图分析ACE2作用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内。【小问3详解】要验证新型冠状病毒需要通过与ACE2结合来感染细胞,根据实验目的可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ACE2的有无,因变量为细胞中是否出现新冠病毒,可通过用表达ACE2的HeLa细胞和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来控制自变量,通过显微镜检查细胞中是否出现红色荧光表示新冠病毒是否进入细胞,实验设计时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故实验思路为先用荧光染料对病毒进行染色,之后用染色后的病毒分别感染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表达ACE2和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一段时间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情况。新冠病毒通过与ACE2结合感染细胞,故预期结果为:能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能观察到红色荧光,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观察不到红色荧光。【点睛】本题考查人体的免疫调节和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和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10、①.27②.1/32③.40④.4⑤.2/5⑥.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或观察统计子代小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⑦.黄色:鼠色:白色=9:3:4⑧.黄色:白色=3:1【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且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同时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显性基因具有叠加效应。【详解】(1)成年小鼠的体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D/d、F/f控制,每对基因有3种组合,所以若仅考虑体重这一性状,则小鼠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3×3×3=27种;用图中所示基因型的小鼠作为亲本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AaDdFf)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获得F2,F2中与父本体重相同的个体(aaddff)占1/4×1/4×1/4=1/64,与母本体重相同的个体(AADDFF)占1/4×1/4×1/4=1/64,所以F2中成年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比例为1/64+1/64=1/32。(2)取小鼠生发层细胞放入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周期的时间,染色体复制一次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此时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是有放射性的。再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即细胞在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时每条染色体又复制了一次,形成的新的40条染色体中,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是有放射性的,所以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个细胞中形成的80条染色体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40条。(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小鼠,减数分裂可形成4种性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X、XY、XX、Y四种。(4)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1/2Ee,1/2ee,F1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可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E的基因频率为1/4,e的基因频率为3/4,正常情况下,F2中有EE1/16,Ee6/16,ee9/16,因为E基因纯合时可导致小鼠胚胎死亡,所以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为2/5。(5)如果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完全连锁,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如果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因此可让图中纯合黄色鼠为母本,纯合白色鼠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①若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两队基因独立遗传,杂交后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Y_B_):鼠色(yyB_):白色(Y_bb和yybb)=9︰3︰4;②若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基因连锁遗传,杂交后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1)①.杂交②.基因重组③.杂交④.自交(2)①.单倍体②.染色体变异③.花药离体培养④.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①.1/16②.1/4【解析】分析题图:Ⅰ、Ⅱ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Ⅲ、Ⅳ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Ⅴ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小问1详解】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杂交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中过程Ⅰ是杂交,过程Ⅱ是自交。【小问2详解】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中Ⅲ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该育种方法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小问3详解】由图中Ⅰ→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1/4×1/4=1/16,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时,因为③AaBb能够产生4种配子:AB、Ab、aB、ab,每种各占1/4,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正常纯合体,其中AAbb所占比例为1/4。【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掌握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技术及优缺点等,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1)①.体液②.辅助性T③.细胞因子④.细胞毒性T(2)AC(3)①.包膜蛋白E1②.编码结构蛋白(E1)的基因变异率高【解析】体液免疫:1、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2、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