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包汤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包汤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包汤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包汤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包汤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汤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亲手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的甜蜜。2、通过多种方式查资料,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受到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3、通过话汤圆、包汤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收集各方面资料,逐步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一种劳动技能,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生活。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包汤圆的劳动技能。三、教法与学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汤圆的资料和图片。2、制作课件。3、制作面食的餐具。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了解吃汤圆习俗的由来同学们,对于中华的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寓意和期待,有人曾诙谐地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吃的文化,老师考考你们:什么节日吃粽子?(端午节)什么节日吃月饼?(八月十五)什么节日吃水饺?(春节)什么节日喝粥?(腊八节)什么节日吃汤圆?(元宵节)有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元宵节吃汤圆吗?观看吃汤圆由来的小视频,了解了元宵节吃汤圆的知识。除了元宵你还在哪个节日吃过汤圆,学生大胆尝试说出:春节,元宵,冬至。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同样的汤圆在不同的节日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呢!教师介绍:春节吃汤圆象征团圆,吉祥。元宵节吃汤圆象征和谐、快乐。冬至吃汤圆象征如意,圆满。(2)总结:原来汤圆中蕴含着人们那么多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发现,看到这些精致诱人的汤圆,有的同学瞪大了眼睛,有的同学在悄悄地咽口水,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3)师:想不想亲手包一包?(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制作传统美食----包汤圆。(贴课题)二、学习探究,操作过程(一)包汤圆1、探究一:包汤圆的原料师:谁知道包汤圆需要什么原料呢?(面和馅)师:是的,包汤圆需要的原料是面和陷。面可不是平时我们所说的面粉,而是糯米面。馅却有很多种。你都吃过什么馅的汤圆?(花生馅—一评价:美味;黑芝麻馅—评价:香甜;红糖馅—评价:甜美……)师:你们吃过的汤圆还真不少!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汤圆的种类越来越多,完全可以根据口味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馅料。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是最经典的红豆沙馅,就放在每个组的餐盘里,大家闻闻香不香?2、探究二:包汤圆的方法(1)师:细心地同学一定发现了馅的旁边是老师课前用温水和好的面团。现在原料有了,怎样包汤圆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调查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那就动手试一下吧,要求如下:每个同学动手包一个汤圆,完成之后用坐姿告诉老师。师:老师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很快动起手来,有的同学却一直在弄面团,出现了什么问题?(馅包不住、漏馅……)看来包汤圆还需要技术支撑,下面看老师来示范。老师先准备一下,洗下手,注意卫生。3、教师示范(不说话,让学生认真看)。教师示范方法:用拇指在面团正中间压一个小窝,然后与食指把这个小窝的边缘捏一捏,窝的边缘厚薄要均匀,深浅要恰当;放馅,不要太多;用右手的食指利拇指捏住汤圆的口,左手的食指或拇指和这两指靠到一起,封口,要封严,这封口不严,再多攥几下,攥到汤圆表面变得光滑柔软;团圆的时候要轻柔。师:谁来说一说,老师刚才是怎么包的?先—接着---然后----最后--(板书包的过程)师:你觉得老师包的怎么样?生评价。(一枚好的汤圆应该外观饱满,表面光滑)4、实践与体验师:了解了汤圆的制作方法,你们想不想亲手试一试?(想)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刚才讲的方法动手做一做吧!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师:(随机拿两个汤圆)哪个令人满意,为什么?你觉得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包汤圆的时候要注意,压窝要适当,放馅要适量,封口要严实,团圆要轻柔。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掌握了包汤圆的技巧,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面团进行小组比赛好不好,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包的大小差不多,还能互相帮助,合作默契。别急,先听明白要求:1、小组合作,每组至少做6个汤圆,限时5分钟。2、做完后及时清理桌面。学生做汤圆。师:汤圆做好了吗?请小组长把你们的作品带到讲台前来参加我们的汤圆PK大赛,请小评委准备好你们手中的投票。投票结束后进行最美汤圆小组的颁奖典礼。包完汤圆是不是该煮着吃了,同学们知道吃汤圆需要注意什么吗?(1)吃得要慢,避免烫伤。(2)细嚼慢咽,避免被噎(ye)住。(3)不要过量,避免胃不舒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汤圆不仅好吃,还能做得特别漂亮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内心甜美,外表靓丽的汤圆宝宝们。原来汤圆还可以做成这么漂亮,相信心灵手巧的你们也能成功。四、括展与创新师:谁来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我们门学会了包汤圆,还可以让父母品尝到自己亲手包得汤圆,体会到到了人们盼团圆的心情)师: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要多动手,勤动脑,争取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你觉得汤圆的味道怎么样?这是因为是你们自己亲手包得汤圆,是你自己的劳动果实。)板书设计:包汤圆《包汤圆》—学情分析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汤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对于汤圆的来源以及更深层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应当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法的变革。基于此,我们对于此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置以及过程,都是让学生自行商量、在充分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再去咨询家人及其他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包汤圆》—效果分析一、设计结构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通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在节日中出现的美食来激起学生兴趣,并且引入本节主题《包汤圆》。第二部分:学习探究,操作过程。通过学生操作感知包汤圆的艰难,教师示范后,学生完善和进行组内合作包汤圆,以及小组之间的评比。第三部分:应用新知,拓展提升。介绍各式各样的汤圆。二、第一次尝试1.新课导入:通过传统节日吃食激起学生兴趣2.探求新知: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方法来进行包汤圆,发现其中艰难。3.运用新知:教师示范后学生再次尝试,效果明显好于未指导之前。反思:由于设计的不周全,思维方式的不紧密,导致课堂教尝试不理想。原因分析有:(1)综合实践课堂学生难以把控由于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较多,个别指导不到位。课后,课题人员对本次教学进行了探讨,认为学生小组交流不理想,都是自己摆弄自己的,教师展示学生没有安静观看,动手结束后的纪律把控有待于加强。三、第二次教学本次教学根据学生适应能力和课堂情况进行了初步改进,充分发挥组长的职能,调动和指导本组学生,偶尔利用小奖励来维持纪律。四、第三次教学经过前两次的教学实践,对教学环节进行了合理的改动。本次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能够较好的把握课堂和时间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的思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的主导地位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就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与探究当中。《包汤圆》—教材分析整册教材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已有一定基础,同时,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把美食和文化结合起来,学生能理解,符合学生心智发展规律。二、本单元教材分析:《诗意汤圆》是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早餐及食品中的外延主题之一。本主题通过包汤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合作能力。一、学生了解汤圆的由来,熟知传统文化和传统美食;二、学生学会制作汤圆,并了解技巧和注意事项;三、学生通过美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了解美食对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本课时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传统节日和传统美食,具体了解汤圆的历史和知识,并学会制作汤圆。2、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团结合作的乐趣和集体荣誉感。3、体会人与美食之间的关系,从美食的传承中体会与家人的团圆之情。《包汤圆》--评测练习本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水平。一、说一说制作汤圆的过程和步骤。二、讲一讲在包汤圆过程中和吃汤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三、包一包汤圆,并把作品送给自己的亲人,聆听他们的评价。四、写一写传统文化和传统美食留给你的印象和感受。《包汤圆》--课后反思学生方面: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亲手实践的基础上,体会了劳动的艰辛,品尝了劳动果实的甜蜜。2、学生通过课前多种方式查资料,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受到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3、通过话汤圆、包汤圆等多种活动方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收集各方面资料,掌握一种劳动技能,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生活。教师方面:对元宵节的认识更加深入。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提高了面食制作水平。《包汤圆》—课标分析综合实践课程,体现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