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胸锁关节的双侧c表现_第1页
双侧胸锁关节的双侧c表现_第2页
双侧胸锁关节的双侧c表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侧胸锁关节的双侧c表现

胸锁关节是由胸骨内侧的锁骨切痕和锁骨内侧端的一半组成的最大关节。其关节囊和胸锁前后韧带可从骨折内侧至胸骨柄,以避免关节前后和后部脱落和锁骨过度伸展。骨间韧带、肋骨锁或形状带位于关节外,以加强关节囊。胸锁关节包括邻近胸锁关节的胸骨和锁骨近端可发生多种疾患,如创伤、肿瘤、关节炎、感染及医源性损伤等,从而引发关节功能障碍。胸锁关节由于其位置、形态和结构的特殊性,普通X线投照显示较难,更无法清晰辨识关节间隙,尤其对关节盘结构。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computedtomography,MDCT)克服了这些局限性,不但能提供胸锁关节优质的解剖图像,对胸锁关节及其毗邻结构还可三维多方位重建与显示。但其主要用于研究横轴位的两侧胸锁关节结构,对冠状面胸锁关节间距、胸骨关节面角度等的测量研究较少。本文利用16-MDCT的三维、二维多平面重组(multi-plannerreformation,MPR)等多种后处理重组方式对胸锁关节结构进行评价及测量,以期建立其解剖位与上肢上举位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1数据和方法1.1关节异常检测本研究对115例怀疑胸锁关节病变的患者进行CT检查,其中15例存在明显的关节异常,排除在本研究之外。100例受检者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5~60岁,平均43岁。全部受检者均排除胸锁关节疾患、肩关节疾病、胸膜病变及胸廓畸形等影响胸锁关节功能者。1.2扫描数据分析使用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扫描机,分别在正常解剖位和双侧上肢上举位行常规横断层面螺旋CT扫描。正常解剖位为患者在仰卧位下双侧上肢放置于身体两侧并掌心朝前保持双侧对称。上举位为患者在仰卧位时双侧上肢充分上举后前臂交叉抱头,并保持双侧对称。管电压为120~140kV,自动mAs,矩阵512×512,视野(fieldofvision,FOV)36~43cm,层厚分别为5mm和7.5mm。扫描时间1.0s,螺距1.375:1。对以上扫描获取的两组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处理,层厚1.25mm,间隔1.0mm。扫描范围自胸骨切迹以上5cm至胸骨体中段。全部图像行标准算法,窗宽2000HU,窗位500HU。再利用MPR技术对重建薄层数据分别重组横轴位、冠状位图像。在1名主任医师指导下,由2名高年资医师在AW4.3专业图像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和观察(窗位2000HU,窗宽500HU)。用两种体位下两组重建薄层数据在斜面重组方式下,将图像分别调整在胸骨柄正中冠状面、胸锁关节横轴面平面上,选择胸骨关节面中点到对应锁骨胸骨端最短直线距离为双侧胸锁关节间距进行测量(图1~4)。在胸骨正中冠状面上以胸骨柄上缘连线和胸骨两侧关节面切线为两边分别测量两侧胸骨关节面的冠状位角度(图5)。以胸骨柄后缘皮质连线和两侧缘关节面切线为两边分别测量横轴位两侧胸骨关节面切线之间的夹角(图6)。1.3胸径大小t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双侧胸锁关节正常关节间隙宽度和胸骨关节面角度测量参考值(平均值及标准差),并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双侧胸锁关节及一侧胸锁关节不同体位下的统计学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关节面为平面的情况从表1中可看出,胸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关节面均存在倾斜角度。同时,其关节面并非是一个平面,中间部位略凹陷。这样的倾斜角度和中心凹陷有利于与锁骨胸骨端关节面的构成与稳定。在上举位时,两侧胸锁关节冠状位和横轴位关节面角度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双侧关节面为平行的双侧关节面,其关节面为平行的前后方向不确定的共享评分国外在前后方向和半周当双侧上肢处于上举位时,双侧胸锁关节的两端均位于咬合紧密的位置,且双侧关节面相对平行,其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关节间隙分别相对等宽。在上举位时,两侧胸锁关节冠状位和横轴位关节间距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2.3关节间隙的影响虽然双侧胸锁关节经常处于解剖位,但其关节结构两端相对处于不稳定状态,关节间隙无论是上下方向还是前后方向分别是上宽下窄和前窄后宽。在解剖位时,两侧胸锁关节冠状位和横轴位关节间距左右两侧无显著差异(P>0.05)(表3)。2.4不同文献记载差异无论是冠状位还是横轴位,其两侧胸锁关节间距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随着胸锁关节以胸骨端为轴,另一端锁骨关节面的相对运动,其关节间隙从上举位下冠状位时的等宽变化到解剖位下冠状位的上宽下窄(表4)。3本测量的难点及应用前景本组选择25~60岁进行评价,是因为25岁之前锁骨近端骨骺没有完全愈合以及年龄过大胸锁关节活动受限无法达到位置摆放对称的要求。Goodman等在25例50岁以上受检者中,8例出现胸锁关节不对称,多为没有临床意义的关节硬化及其他退行性改变所致,与本组排除入组的情况基本相同。本组横轴位胸锁关节间距稍大于Hatfield等在窗宽500HU、窗位30HU下的测量值(平均6.4mm,男性6.9mm、女性5.8mm),稍小于王博等测量的平均值(左侧8.4mm、右侧8.8mm),可能与本组采用骨窗(窗宽2000HU、窗位500HU)测量有关。因为骨窗下测量可能会高估,甚至高达10%~30%。此外,胸锁关节相对关节面并非真正的平面,特别是锁骨近端,这也是导致测量值稍有不同的原因。从上举位和解剖位下其关节间距有显著差异可以看出,由于锁骨近端关节面是围绕胸骨关节面运动的,导致冠状位和横轴位关节间距有所不同。采用两种体位下的冠状位及横轴位测量观察是为了更客观地从活体上了解胸锁关节结构及其功能改变。只有在上举位冠状位时,胸锁关节才真正处于关节面的最大对应位置。而解剖位上,只有锁骨近端内下缘与胸骨关节面外侧部分呈对应状态。胸锁关节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其脱位,特别是无痛性脱位或半脱位,由于平片及常规CT检查存在诸骨影像重叠、关节结构无法全面显示等局限性,会导致误诊或漏诊。在胸锁关节结构没有发现明确异常的情况下,需要利用不同体位及不同平面重建以显示关节间隙的对称性、关节间距及对应角度的变化。本组测量参考值是在活体上评价胸锁关节结构及其功能改变的补充,这对了解胸锁关节活动功能及该部位疾病的诊断、治疗、术前及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外伤时,MDCT不但能显示胸锁关节的前、后脱位,而且利用其三维、二维的强大后处理能力,能方便快捷地明确诊断,并显示其脱位程度,同时可评价后脱位可能产生的后部重要解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