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蛙成熟的红细胞

③小鼠胰腺腺泡细胞

④乳酸菌细胞

⑤酵母菌细胞A.①② B.③④ C.③② D.⑤④参考答案:B【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系统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成熟的红细胞、③小鼠胰腺腺泡细胞和⑤酵母菌细胞均为真核细胞,除了具有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因此将这些细胞中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必然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在这些真核细胞中,只有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能够产生分泌蛋白,因此有较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所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④乳酸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但有细胞膜,将其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铺成单层,其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所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小。综上所述,B正确,A、C、D均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并紧紧围绕题意中的“在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这一解题的切入点来分析各选项。2.春天,用显微镜观察月季地下根毛细胞,下列结构中均不能观察到的是

)A.液泡和中心体

B.高尔基体和核糖体C.叶绿体和中心体

D.液泡和内质网参考答案:C3.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宜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d时,CO2产生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C.氧浓度为c时,厌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b时,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是需氧的4倍参考答案:B4.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与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A.H2O

B.氨基酸

C.苯

D.CO2参考答案:B5.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hXhY患血友病的孩子(h为血友病基因)。形成该个体的异常配子,最可能来自下列哪个性原细胞(只考虑性染色体及其上相应基因)(

)参考答案: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B.单倍体育种常常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大肠杆菌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DNA复制中,可用于诱变育种参考答案:D考点:基因突变的原因;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诱变育种.版权所有分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结构变异又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基因突变能发生于所有生物,基因重组发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真核生物.解答: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DNA分子是由基因部分和非基因部分组成的,如果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则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B、单倍体由于植株弱小,高度不育没有种子,故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而不是种子)使染色体加倍,B错误;C、基因突变能发生于所有生物,基因重组发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真核生物,因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故其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C错误;D、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DNA复制中,可用于诱变育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7.在30%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③洋葱表皮细胞

④干种子细胞

⑤蛙卵细胞

⑥洋葱根毛细胞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8.下列关于线粒体膜结构的分子模型,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9.下列关于巨噬细胞说法中错误的是()A.巨噬细胞与变形虫有些相似

C.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B.巨噬细胞产生杭体

D.巨噬细胞进行吞噬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巨噬细胞不产生抗体,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10.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肉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参考答案:A11.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右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经过两层膜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参考答案:A1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参考答案:答案:B13.右面是科学家所做一个生物学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的24Na+量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B.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C.“某药物”的作用不可能是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参考答案:D14.右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02参与C.①④⑤⑥⑦过程能生成ATP,②③过程会消耗ATPD.晴天时小麦的①过程比⑤过程进行旺盛参考答案:C15.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其根本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C.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D.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参考答案:D16.右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C.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D.两图所示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参考答案:D【知识点】

细胞质和细胞器解析:叶绿体中与ATP形成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基质中没有。【思路点拨】根据叶绿体与线粒体与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知识分析17.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A.淀粉、核酸

B.糖原、胰岛素

C.纤维素、载体

D.抗体、淀粉酶参考答案:D糖类(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组成元素: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胰岛素、载体、淀粉酶):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C、H、O、N、P。故选D18.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参考答案:A噬菌体侵入宿主后,利用宿主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子代噬菌体是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进行复制的,噬菌体消耗细菌细胞内的物质,使细菌死亡,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以二列方式增殖,而是在宿主菌体内合成各个部件后,组装、释放,使细菌裂解死亡。19.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参考答案:D20.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会引起患者头痛、肌肉痛、腹痛、口鼻出血等,死亡率极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触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前,人体就有部分B细胞膜表面含有识别它的抗体B.不同个体感染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后会形成不同的抗原﹣MHC复合体C.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RNA会直接整合到人的DNA上形成前病毒D.可以通过检测人体内特异性抗体的含量来确定是否感染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参考答案:C【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该病毒首先会通过逆转录形成单链DNA,然后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双链DNA,该DNA可以整合到人类染色体的DNA上.【解答】解:A、接触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前,人体就有部分B细胞膜表面含有识别它的抗体,A正确;B、不同个体产生的MHC结构存在区别,遗传你不同个体感染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后会形成不同的抗原﹣MHC复合体,B正确;C、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RNA会通过逆转录合成DNA,然后整合到人的DNA上形成前病毒,C错误;D、可以通过检测人体内特异性抗体的含量来确定是否感染扎伊尔埃博拉病毒,D正确.故选:C.21.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DNA分子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先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序列已知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靶核酸序列,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TATGCAATCTAG(过程见图1)。

若靶核酸序列与八核苷酸的探针杂交后,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如图2所示,请分析溶液中靶序列为A.AGCCTAGCTGAA

B.TCGGATCGACTT

C.ATCGACTT

D.TAGCTGAA参考答案:A22.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B.诱变剂改变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C.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D.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应该是基因突变参考答案:B23.下列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是

A.茎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扦插的枝条生根

D.无子果实的形成参考答案:答案:B24.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则②是脂肪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D.若④是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贮能物质,则④是糖元参考答案:C【考点】12: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1D: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I: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1N: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①的组成元素为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化合物②的组成元素为C、H、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最可能是核酸及其组成单位核苷酸;化合物④的组成元素为C、H、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解答】解:A、①的组成元素为C、H、O、N,可能是蛋白质,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A正确;B、②的组成元素为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则②是脂肪,B正确;C、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可能是核酸,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可能是DNA或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④的组成元素为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④是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贮能物质,则④是糖元,D正确.故选:C.25.参考答案: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D26.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C.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参考答案: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A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B正确;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正确;摩尔根等人利用假说演绎法,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27.细胞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但有染色体B.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遗传物质出现差异C.动物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发送渗透作用D.细胞膜和内质网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参考答案:D28.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24:8:3:1 B.9:3:3:1 C.15:5:3:1 D.25:15:15:9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抗旱与多颗粒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是指杂合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真实反映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从而推测出其基因型。【详解】由题意可知水稻的抗旱性和多颗粒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对测交结果中每一对相对性状可进行单独分析,抗旱:敏旱=2:1,多颗粒:少颗粒=1:1,则提供的亲本抗旱、多颗粒植株产生的配子中A:a=2:1,B:b=1:1,让这些植株相互授粉,敏旱(aa)占1/3×1/3=1/9,抗旱占8/9,少颗粒(bb)占1/2×1/2=1/4,多颗粒占3/4,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性状分离比为(8:1)×(3:1)=24:8:3:1。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9.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处不正确()

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和融合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胰蛋白酶处理制备细胞悬浮液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交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培养液区别植物激素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动物血清不可缺少A.0

B.1

C.2

D.3参考答案:A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对象、条件及手段;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原理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增殖培养基性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培养基成分营养物质(蔗糖)、植物激素等营养物质(葡萄糖)、动物血清等培养结果植物体细胞株、细胞系培养目的快速繁殖、培育无毒苗等获得细胞或细胞产物分散处理无有脱分化有无2、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解答:解:技术手段: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等,正确;特殊处理: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要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制备细胞悬浮液,正确;融合方法: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还包括生物方法,正确;典型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制备人工种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种间杂交等;而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正确;培养液区别:植物细胞工程中,需要植物激素(生成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加入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因此,表中内容均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方法、应用等基础知识,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0.图示是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a和b区细胞

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a区细胞C.②过程的进行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C31.α1-抗胰蛋白酶是肝脏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缺乏会引起肺气肿。某公司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羊,这种羊进入泌乳期后,其乳汁中含有人类的α-抗胰蛋白酶,可用于治疗肺气肿。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取目的基因,需要在肝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_,通过反转录产生cDNA,再通过___________技术进行快速扩增。(2)将α1-抗胰蛋白酶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然后通过___________技术,导入羊的受精卵中(3)受精卵通过早期胚胎培养,一般发育到___________阶段通过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孕育。为选育出能泌乳的雌羊,移植前需从胚胎的___________部位取样,通过DNA鉴定分析性别。(4)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结构较复杂的糖蛋白,上述生产方法与传统的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比较,其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mRNA

(2).PCR

(3).启动子

(4).显微注射

(5).桑椹胚或囊胚

(6).滋养层

(7).羊细胞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具备蛋白质加工的能力【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1)α1-抗胰蛋白酶是肝细胞表达的一种蛋白质,故可以先提取肝细胞的mRNA,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DNA,再通过PCR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想让目的基因在乳汁中表达,故需要把目的基因与乳腺蛋白的启动子相连,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中。(3)通常早期胚胎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进行胚胎移植。若要进行性别鉴定,可以取囊胚期滋养层细胞进行DNA鉴定。(4)该技术选用的受体细胞是真核细胞,相对于转基因大肠杆菌来说,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和众多的复杂的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成熟加工,更有优势。【点睛】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微生物—钙离子处理法;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32.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

②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33.对农药DDT有抗性的家蝇的产生是由于家蝇体内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突变造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使用DDT导致家蝇体内的DHCE基因发生突变B.抗性家蝇品系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D.DDT抗性品系的形成不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库参考答案:B【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使用DDT只是对家蝇进行了选择,A错误;B、抗性家蝇品种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在分类上属于同一个物种,C错误;D、DDT抗性品系的产生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故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库,D错误.故选:B.34.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④酶都是蛋白质⑤有的酶不是蛋白质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A.①②⑤

B.①⑤⑧

C.③⑤⑧

D.①③⑤参考答案:C35.现有基因型为AaXBXb、AaXBY的两只果蝇,关于它们减数分裂的叙述(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错误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含有0或2条X染色体B.卵巢中某卵原细胞可产生AXB、aXb、aXb三个极体C.雄果蝇的Y与Y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aXB、AY、aY、AXb四种精子参考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由于X、Y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故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可能含有0或2条X染色体,A正确;B、卵巢中某卵原细胞可产生aXB、A、AXbXb三个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第一极体中X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B正确;C、雄果蝇的XB与XB、Y与Y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D、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可能产生aXB、AY或AXB、aY两种精子,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可能产生aXB、AY、aY、AXB四种精子,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结合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分析生殖细胞的类型,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交叉互换现象以及对减数分裂结果的影响,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36.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与红绿色盲发生的原因均为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将四倍体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到二倍体植株D.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内不同DNA分子上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参考答案:D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为染色体缺失(染色体变异),红绿色盲产生的机理为基因突变,A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将四倍体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C错误;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内不同DNA分子上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特点及特征,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特点及相关实例,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7.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结合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经过④、②、③过程B.进行①、②、③过程的原料来自于宿主细胞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D.②、③过程分别在宿主细胞核内和病毒的核糖体上进行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知识。HIV为逆转录病毒,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其逆转录出的DNA再转录出RNA,通过翻译合成,因此合成需要经过④逆转录、②转录、③翻译过程;HIV入侵宿主细胞后,所有过程的原料都由宿主细胞提供;逆转录产生的DNA整合在宿主细胞的DNA上,随着宿主细胞的DNA复制而复制,转录而转录;②、③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38.人体某种有机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细胞膜的组成无关 B.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不是构成核酸的成分 D.可能对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作用参考答案:【知识点】A4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答案解析】D解析:只含有C、H、O的可能是糖类,也可能是脂肪,细胞膜的组成中有糖类;糖类可作为能源物质;五碳糖是组成核酸的成分。【思路点拨】先根据组成元素判断可能的化合物再分析。39.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子分子经SmaI切割前后,分别含有1、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I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低C.与只使用EcoRI相比较,使用BamHI和HindIII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自身环化D.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只含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参考答案:C40.大多数老年人头发变白的直接原因是头发基部细胞内(

)A.物质转运加速

B.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呼吸速率加快

D.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酶活性降低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某女性表现型正常,她的父亲、外祖父、哥哥和弟弟均同时患有甲病(A、a)和乙病(B、b),她母亲、外祖母、姐姐和妹妹表现型均正常.她与没有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的正常男子结婚,生下四个男孩,一个正常、一个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一个只患甲病,一个只患乙病.(1)请分别确定甲病和乙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只需考虑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2)分别依次写出该女性生下四个男孩(一个正常,一个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一个只患甲病,一个只患乙病)的基因型:

.该女性生下这四个表现型不同的男孩的原因是

.(3)患乙病的男孩的致病基因最终来源于该女性的

.(填“父亲”或“母亲”或“外祖父”或“外祖母”)参考答案:(1)甲病和乙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2)XABY、XabY、XaBY、XAbY该女性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两条X染色体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不含致病基因、只含甲病基因、只含乙病基因与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基因的X染色体卵细胞,卵细胞参与受精作用,产生不同表现型的个体(3)父亲

【考点】伴性遗传.【分析】由题意知,该正常女性与不携带甲病、乙病致病基因的男子婚配,生有患甲病、乙病的孩子,说明甲病、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且甲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知她的父亲、外祖父、哥哥和弟弟均同时患有甲病(A、a)和乙病(B、b),说明甲病、乙病的致病基因连锁在一条X染色体上;该女性的基因型是XABXab、其丈夫的基因型是XABY.【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甲病和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由分析可知,该女性的基因型是XABXab、其丈夫的基因型是XABY,该女性生出的正常儿子的基因型是XABY、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的儿子的基因型是XabY、只患甲病儿子的基因型是XaBY、只患乙病儿子的基因型是XAbY;如果没有交叉互换,该女性所生儿子的基因型是XABY、XabY,该女性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两条X染色体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发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基因型为XAb和XaB的卵细胞,因此产生了只患乙病、只患甲病的儿子.(3)患乙病的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男孩的母亲,由于男孩母亲正常、且母亲的父亲是患者,因此男孩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该女性的父亲.【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人类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特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根据子代表现型推测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致病基因的传递途径.42.玉米籽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现有白色非糯、黄色糯、白色糯纯合的玉米籽粒,其中黄色糯、白色非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白色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1)若要培育抗该种除草剂的黄色非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