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酸性:A>B>C
+2+J+
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O2=2Fe+2H2O
C.向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会变为红色
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
2.某固体混合物X可能是由Na?SiO3、Fe、Na2cO.:、MgCl,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
究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所加试剂均过量)
澄清石灰水
气体A----------►溶液变浑浊
•段时间后
关5.NaOH溶液厂白色沉淀B---------^褐第潴D
L溶4邂「白色沉淀C
沉淀A
稀硝酸溶液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A是CO?、H2的混合物
B.沉淀A是HAiO:
C.根据白色沉淀C是AgCl可知,白色沉淀B一定不是纯净物
D.该固体混合物一定含有Fe、Na2co3、Na2SiO3
3.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温度仍保持在40℃而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
的是
A.硫酸铜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液中CM*的数目
4.科研工作者利用口门飞012纳米材料与LiFePO』作电极组成可充放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碳a电极为正极,电子从b极流向a极
B.电池总反应为Li7Ti5Oi2+FePO4=Li4TisOi2+LiFePO4
C.充电时,a极反应为Li4Ti3Oi2+3Li++3e-=Li7TisOi2
D.充电时,b电极连接电源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5.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加热装置I中的烧杯分离L和Fe利用装置II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c.利用装置m制备少量的氯气D.利用装置w制取二氧化硫
6.己知通常情况下溶液中不同离子的电导率不同。现将相同浓度(1.5mol-L-')NH3•HzO和KOH溶液分别滴入
21mLl.12moi•LAlCh溶液中,随溶液加入测得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溶液体积
A.常温时,若上述氨水pH=lL则七七2*11%。1
B.b、c两点对应溶液导电能力差异主要与离子电导率有关
C.cd段发生的反应是Al(OH)3+OH=[A1(OH)J
D.e、f溶液中离子浓度:c(NHZ)>c(K+)
7.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1O+4OH=2RO4"+3Cr+5H2O»贝!IROL中R的化合价是()
A.+3B.+4C.+5D.+6
8.一种钉(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变为电能,X为电池的负极
B.镀箱导电玻璃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r
C.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I-=^2Ru2++I才
D.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1-和13-的浓度基本不变
9.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OH\Cl、SO?"
3
B.H\NH4\Al\NO3
22
C.Na\S\Cl>SO4'
D.Na\C6H5O、CH3coO-、HCO3
10.已知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32>I>Fe2+>Br>Cl,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3+22+2+22+
A.2Fe+SO3+H2O^2Fe+SO4+2HB.I2+SO3+H2O^SO4+2I+2H
2+3+22+
C.2Fe+I2^2Fe+2FD.Br2+SO3+H2O^SO4+2Br+2H
1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X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ImolX单质比Imol硫得电子多
C.X和硫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D.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的酸性
12.室温下,在20mL新制氯水中滴加pH=13的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
示。已知:K(HClO)=3xl(H,H2CO3:Kai=4.3xl0-7,^2=5.6x1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定等于20
B.b、d点对应的溶液显中性
C.c点溶液中c(Na+)=2c(ClO-)+2c(HClO)
2
D.向c点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1O+H2O+CO2=2HC1O+CO3-
13.(实验中学2022模拟检测)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Naz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OH[pOH=—Igc(OIT)]与离子浓度变化
的关系如图所示。
喏L或恒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H,X)
A.曲线N表示pOH与怆王号两者的变化关系
clHXI
B.NaHX溶液中C(X2-)>C(HZX)
C.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t)=c(HX-)+2c(X2-)
D.常温下,NazX的第一步水解常数K*LOXI。-"
232
14.某溶液可能含有a-、SO4\CO3*、NH4\Al\CU\Fe3+和K+中的若干种。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
下实验:取该溶液10mL,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钢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同时产生白
色沉淀,过滤;向上述滤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至少存在4种离子B.A13+、NH4+一定存在,C1-可能不存在
2、U2+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c.SO4\c(V-至少含有一种D.AF+C>Fe3+K+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日)
A.CCL分子的比例模型:
C.CaCh的电子式:Ca!+[:Cl:];D.氮分子的结构式:N-N
c(H+)办,-c(H+)v
16.常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H2c2。4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一1g和一lgc(HC2(V-)[或一lg/J工二和
C(H2C2O4)C(HC,O4)
-lgC(C2O4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0
U
K
8
7
号
二
Q;
U
H
v
«
t
A.Kal(H2c2。4)数量级为10-1
B.曲线N表示一1g1丁和一lgc(HC2O/)的关系
C(H2C2O4)
C.向NaHC2O4溶液中加NaOH至c(HC2O-)和aCzCV)相等,此时溶液pH约为5
D.在NaHC2()4溶液中C(Na+)>c(HC2O4-)>c(H2C2O4)>c(C2O4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下:
可供参考的信息有:
①甲、乙、丙、丁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②A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2,元素质量之比为7:8。
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DA的化学式为,每反应Imol的A转移的电子数为mol;
(2)F与丁单质也可以化合生成G,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少量F的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
试将①、②、③对应的分散质具体的化学式填人下列方框中:
口6口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mm)
溶液胶体浊液
(4)化合物M与H组成元素相同,可以将G氧化为F,且不引进新的离子。试写出M在酸性环境下将G氧化为F的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由乙烯、甲醇等为原料合成有机物G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A分子中只有一种氢;B分子中有四种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2HCHO+OH--CHjOH+HCOO
»2H,
③COOCHrH,BrCH:(CH3CH:Br1耳"4^COOCILCH,0H2O/OH»耳
CH.COOCHjCH,CJI,ONa*.C、/'''COOCH£H,②H74,U。、/
Hs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名称是.
(2)F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3)A-B、C-D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4)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5)G的结构简式为.
(6)H是G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结构简式o
①ImolH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4molNaOH;
②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1:1:1。
(7)由甲基苯乙醛和X经如图步骤可合成高聚酯L。
H,C—C-CUO
试剂X
一定条件
试剂X为;L的结构简式为
19.(衡水中学2022模拟检测)过硫酸钠(Na2s2。8)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且不稳定,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过硫酸钠的相
关性质,实验如下。已知SO3是无色易挥发的固体,熔点16.8C,沸点44.8℃。
(1)稳定性探究(装置如图):
分解原理:2Na2szOsq^NazSCh+ZSChT+ChT。
此装置有明显错误之处,请改正:,水槽冰水浴的目的是;带火星的
木条的现象»
(2)过硫酸钠在酸性环境下,在Ag+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把M/+氧化为紫红色的离子,所得溶液加入BaCL可以产生
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3)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h,过滤后对沉淀进行洗涤的操作是.
(4)可用H2c2O4溶液滴定产生的紫红色离子,取20mL待测液,消耗0.1mol・L—的H2c溶液30mL,则上述溶液
中紫红色离子的浓度为moll-i,若Na2s2。8有剩余,则测得的紫红色离子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不
变”)。
20.四澳乙烷(CHBn-CHBr?)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密度2.967g/mL,难溶于水,沸点244℃,可用作制造塑料的有
效催化剂等。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少量CaS、Ca3P2、Ca3As2等)和Bn等为原料制备少量四澳乙烷的装置(夹持装
置己省略)如图所示。
水
n
(1)装置A中CaCz能与水剧烈发生反应:CaC2+2H2O-»Ca(OH)2+HCsCHT<.为了得到平缓的C2H2气流,除可用饱和
食盐水代替水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⑵装置B可除去H2S、PH3及As%,其中除去PH3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铜、硫酸和磷酸)。
(3)装置C中在液溟液面上加入一层水的目的是;装置C中反应已完成的现象是;从装置C反应后
的体系得到并纯化产品,需要进行的操作有。
(4)一种制备CaHPChMOH”的原理为10Ca(OH)2+6H3P04=Caio(P04)6(OH)2i+18H20»请设计用装置A得到的石灰乳
等为原料制备CaMPO4)6(OH)2的实验方案:向烧杯中加入0.25L含0.5mol/LCa(OH)2的石灰乳,,在100℃
烘箱中烘干lh。
已知:
①Cai0(PO4)6(OH)2中—比理论值为1.67.影响产品—比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投料比及反应液pH。
XT
②在95°C,pH对£■比的影响如图所示。
③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含0.5mol/LCa(OH)2的石灰乳、0.3mol/L磷酸及蒸储水。
21.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①铜元素位于周期表中____区。C/+离子的价层轨道表示式为—。
②铳、铁、钻三种元素的逐级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
/KJ/molIi12I3
717.(xx第
一中学
Mn1509.032484940
2022模拟
检测)3
Fe762.51561.929575290
Co760.4164832324950
铁元素的第三电离能明显低于镒元素和钻元素,其原因是一O
③实验室可用赤血盐K3[Fe(CN"检验Fe?,离子,在赤血盐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2)利用反应:X+C2HZ+NB-CUZCZ+NHEK未配平)可检验乙焕。
①化合物X晶胞结构如图,据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
②乙烘分子中。键与H键数目之比为,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NH;空间构型为(用文
字描述)。
(3)①下列三种化合物a.A1CLb.NaClc.AI2O3沸点由高到低依次是(填编号),其原因是
②A1单质中原子采取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其晶胞边长为0.405nm,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_______g/cm,(不
必计算出结果)。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答案解析】
由流程图可知,A到B过程发生的反应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B到C发生的反应为4
FeSO4+2H2so4+02=4Fe2(SO4)3+2H2O。
【题目详解】
A.由于A到B过程中生成H2s04,酸性增强,B到C过程中消耗H+,酸性减弱,溶液酸性B最强,故选项A错误;
+2+3+
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Fe+O2=4Fe+2H2O,故选项B错误;
C.溶液A中通入SO2的反应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Fe3+没有完全转化,则滴加KSCN溶液,
溶液会变为红色,故选项C正确;
D.溶液C中成分为Fe2(SC>4)3和H2so4,加入氧化亚铁,生成产物仍未Fe?+,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2、C
【答案解析】
根据实验现象逐步分析、推理,并进行验证,确定混合物的组成成分。
【题目详解】
A.据转化关系图,气体A能使石灰水变学浑浊,则A中有CO2,X中有Na2c03。白色沉淀B能变成红褐色,则白色
沉淀B中有Fe(OH)2,溶液A中有FeCL,X中有Fe,进而气体A中必有H2,A项正确;
B.X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沉淀A,则X中含NazSiCh,沉淀A为HzSKh,B项正确;
C.溶液B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C,则C为AgCL溶液B中的cr可能全来自盐酸,则X中不一定有
MgCh,白色沉淀B中可能只有Fe(OH)2,C项错误;
D.综上分析,固体混合物X中一定含有Fe、Na2co3、Na2SiO3,可能有MgCL,D项正确。
本题选C。
3、C
【答案解析】
A.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40c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硫酸铜的溶解度增大,故A错误;
B.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温度仍保持在40℃,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硫酸铜生成硫酸铜晶体,溶液中溶剂减少,
溶质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故B错误;
C.将4(rc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C,溶解度增大,浓度不变;温度不变,饱和硫酸铜溶液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
析出硫酸铜晶体,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故c正确;
D.温度仍保持在40℃,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硫酸铜生成硫酸铜晶体,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减少,溶液中Cu"的数目减少,故D错误。
【答案点睛】
明确硫酸铜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硫酸铜与水发生CuS04+5H2(ACuS0「5H20反应后,溶剂质量减
少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C
【答案解析】
A.由图可知,放电时,Li+从碳a电极向碳b电极移动,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碳b电极为正极,电
子从a极流向b极,故A错误;
B.电池反应为Li7TisOi2+3FePO4=Li4Ti5Oi2+3LiFePO4,B项没有配平,故B错误;
C.充电时,Li+向a极移动,生成Li7TisOi2,故电极方程式为:LidisOn+3Li++3e"=Li7Ti5()i2,故C正确;
D.充电时,b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应该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o
【答案点睛】
放电时为原电池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
动,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5、C
【答案解析】
A、加热时L和Fe发生化合反应,故A错误;
B、检验氨的生成要用湿润的pH试纸,故B错误;
C,高镒酸钾氧化性较强,在常温下就可以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故C正确;
D、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要加热,故D错误。
答案C。
6、D
【答案解析】
V1
A.常温时,若上述氨水pH=ll,贝!|c(010=11%101/L,Kb=\--------——««2Xll^mol•L_,选项A
《N4.gO)0.5
正确;
B,曲线2为氢氧化钾滴入氯化铝溶液,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b、c两点对
应溶液导电能力差异主要与离子电导率有关,选项B正确;
C、根据曲线1可知b点产生最大量沉淀,对应的曲线2为氢氧化钾滴入氯化铝溶液,c点产生沉淀量最大,后沉淀开
始溶解,cd段发生的反应是AI(OH)3+OH-=[AI(OH)J,选项C正确;
D、相同浓度(1.5moi・LT)NH3・H20和KOH溶液且滴入体积相等,考虑镂根离子水解,e、f溶液中加入离子浓度:
c(NH;)<c(K*),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7、D
【答案解析】
3+4—3
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2,O元素是一2价,所以R的化合价是+6价,
2
答案选D。
8、B
【答案解析】
A、根据不意图,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变为电能,根据电子的流向,电极X为负极,电极Y为正极,故A正确
B、根据示意图,13--丁,化合价降低,应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根据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r=2Ru2++l3;故C正确;
D、根据示意图,「和13-的浓度基本不变,故D正确。
答案选B。
9、B
【答案解析】
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通入的足量CO2能够与OH-反应,不能共存,故A不选;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通入的足量CO2仍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选;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但通入的足量CO2能够与S”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但通入的足量CO2能够与c6H50-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B。
10、C
【答案解析】
A、因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3?一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3*>Fe2+,与已知
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A不选;
B、因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th?•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3>>r,与已知的还
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B不选;
C、因该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Fe?+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Fe2+>r,与已知的还原
性强弱不一致,反应不能发生,故c选;
D、因该反应中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Ch”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3*>Br-,与已知的
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D不选。
答案选C。
11、B
【答案解析】
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氢化物的稳定性
等角度判断,而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
【题目详解】
A.X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X单质的氧化性比硫强,则说明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
性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ImolX单质比ImolS得电子多,氧化性强弱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故B符合题意;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X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X
的非金属性较强,故C不符合题意;
D.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的酸性,说明X的非金属性较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2、C
【答案解析】
分析题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变化曲线图可知,a〜c段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逐渐增大,说明这个过程中促进了水
的电离,在c〜d段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说明此过程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在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此时
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ClO。据此进行判断。
【题目详解】
A.NaOH溶液的pH=13,贝!Jc(NaOH)=0.1mol・L”,新制氯水的浓度不确定,m不一定等于20,A项错误;
B.由题给信息可知,a点时还未加入NaOH,此时溶液呈酸性,c点中水电离程度最大,此时所得溶液溶质是NaCl
和NaClO,溶液呈碱性,故b点溶液呈中性,c〜d段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说明随着NaOH的继续加入,
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故d点溶液应呈碱性,B项错误;
C.a~c点发生反应为a2+2NaOH=NaCl+NaClO+H2O,C(C1)=C(HC1O)+C(C1O),由物料守恒知,c(Na+)=c(。-)
+C(HC1O)+C(C1O-),故c(Na+)=2c(C10-)+2c(HC10),C项正确;
D.由电离常数知,电离质子能力:H2CO3>HC1O>HCO3,故H2O+CKr+CO2=HCO3-+HClO,D项错误;
答案选C。
13、D
【答案解析】
NazX溶液中,X2-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则Khi(X2-)>Kh2(X*),碱性条件下,则pOH相同时,\0(>
c(X”)
c(H,X)
cHX-标J变化曲线,当电全
z„.\,由图象可知N为pOH与1g\〈的变化曲线,M为pOH与1g或
CIrlAvI,用)
c(W2X)c(HX[c(%X)
时'说明{X2-)或c(“X-)=1,浓度相等,结合图像可计算水解常数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题目详解】
c(HX-)c(HX}
A.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N表示pOH与lg-K的变化曲线,故A错误;B.由曲线M可知,当1g/口2一\=0
c(X2-)c(HX)
C
C(H2X)(”,X)c(HX]
时,/w八=1,POH=9,c(OH)=109mol/L,则Kh2(X*)=/〃丫.\xc(OH-)=lxlO-9;由曲线N可知,当1g>,<
c("X)c(HX)c(X2-)
c(HX]c(HX]
=0时,7-,f=1,pOH=4,c(OH)=104moVL,Khi(X2)=),<x(OH)=lxlO-4,则HK的电离平衡常数
cX2-}C(X2-)c
Kix10~14
Ka2=U=---------=lxlO10,则NaHX溶液中HX-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中c(HX)>c(X2'),故B错误;C.混
42
K加lxlO-
合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为c(Na+)+C(H+)=C(C1-)+C(HX-)+2C(X2-)+C(OH),则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cHX-cHX-
c(Na+)=c(Cl)+c(HX)+2c(X2-),故C错误;D.由曲线N可知,当1g=、<=0时,>/<=1,pOH=4,
2
«c一X)c(X-)
c(HX-)
42
c(OH)=10mol/L,贝!JKhi(X-)=xc(OH)=lxl0\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4、B
【答案解析】
向溶液中加过量的Ba(0H)2并加热,由于产生了能够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有NH:;
又因为同时产生了白色的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C/+和Fe3+,而SO:和CO;则至少含有一种;至于AF+,若
含有的话,则在加入过量Ba(OH)2后转化为了A10;;由于向滤液中通入的是过量的CCh,仍能产生白色沉淀,所以
断定原来的溶液中一定有AP+,那么这样的话SO:和CO;就只能存在SO;了;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存在NH:,
AF+和SO>,一定不存在CO),CiP+和Fe3+,不一定存在C1,K+„
【题目详解】
A.溶液中至少存在3种离子,AP+,NH:以及SO:,A项错误;
B.AP+,NH:一定存在,C1-不一定存在,B项正确;
C.SO:一定存在于溶液中,而CO:由于与AP+不能共存,所以一定不存在于溶液中,C项错误;
D.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Oj,CM+和Fe3+,不一定存在的离子有C「,K+,D项错误;
答案选B。
【答案点睛】
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某离子时,一方面依据检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判断,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其是否与溶液中一定存在
的离子共存进行判断,最后还可以利用溶液中已经存在的离子是否满足电荷守恒进行判断;此外,在进行检验时,也
要注意检验过程中,前面所加的试剂是否会对后续的检验产生干扰。
15、B
【答案解析】
A.原子半径C1>C,所以不能表示CCL分子的比例模型,A不符合题意;
B.F是9号元素,F原子获得1个电子变为F,电子层结构为2、8,所以F的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
C.CaCL是离子化合物,Ca2+与Cr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2个C「不能合并写,应该表示为:『Ca?+[:自:「,
C错误;
D.N2分子中2个N原子共用三对电子,结构式为N三N,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6>C
【答案解析】
+2-
c(”+c(W)c(C2O4)
H2c04为弱酸,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即,(42。2。4)>C(〃G0J)则
c(”+)c(gQ-)《⑹明限)++
>c(H\.、c3(H\.2,、
则一馆“—Ige"GQ-<-lg-r~J-IgeGO4-,
;cH2c2。4)、''c“CQJV-7
«也。2。4)C(HC2O4-)
c(H+\c⑺
因此曲线M表示-lg_>—和-lgc(HC2C>4-)的关系,曲线N表示一lg和-lgc(C2(V-)的关系,选项B
0cHe。4
c(HC2O^)
错误;
C(77+)C(HCO-)
c”*24
根据上述分析,因为-IgT~二—lgc(”G0j)=2,则K“(%GQ)==1。2,数量级为
C(H2C2O4)
10-2,选项A错误;
c附)c(G限)TO,2-
根据A的分析,Ka2(H2C2O4)=向NaHCzCh溶液中加NaOH至c(HC2O1)和c(C2O4)
c(HC2O-)
相等,K“2(”2GQ4)=C(”+)=1。。,此时溶液pH约为5,选项C正确;
除12
根据A的分析,Kai(H2c204)=10-2,则NaHCzCh的水解平衡常数W<K“2("2c2°4),,说明以电
离为主,溶液显酸性,贝!Jc(Na+)>c(HC2Oj)>c(C2O42-)>c(H2c2。4),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xx第一中学2022模拟检测)FeS?112Fe"+Fe=3F/:卜.力|〃叫。|、I,分散质微粒的直径
溶液胶体浊液
+2+3+
(nm);H2O2+2H+2Fe=2H2O+2Fe
【答案解析】
由③中信息可知: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则B为SO2,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则H为H2O;E常用作
红色油漆和涂料,故E为Fe2O3,则A中应含Fe、S两种元素。由②可计算得到A的化学式为FeS2)再结合流程图可
推知甲为02,C为SO3,D为H2s04乙由E(Fe2Ch)和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丁(单质)可知,丁为Fe,
D(H2so4)+E(Fe2(h)—F,则F为Fe?(SOS,G为FeSCh,丙可以为S等,乙可以为碳或氢气等。
【题目详解】
⑴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FeS2,高温下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UO2在退2Fe2O3+8SO2,由此分析可知,每消耗4molFeS2,转移电子为44mo1,即每反应1mol的A(FeSz)
转移的电子为Umol,故答案为.:FeS2;11。
⑵由转化关系图可知F为Fe2(SO4)3,丁为Fe,G为FeSCh,则有关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故答案为:
Fe+2Fe3+=3Fe2+;
⑶少量饱和Fez(SOS溶液加入①冷水中形成溶液,溶质为Fe2(SO4)3;加入②NaOH溶液中会产生Fe(OH)3沉淀,
形成浊液;加入③沸水中会产生Fe(OH)3胶体,即①Fe2(SO03、③Fe(OH)3胶体、②Fe(OH)3沉淀,故答案
为:匕巴UJ1呼」Jt分散质微粒的直径(nm);
溶液胶体浊液
(4)化合物M与H(H2O)组成元素相同,则M为H2O2,M在酸性条件下将G(FeSOQ氧化为F[Fe2(SOS]的离子方程
+2+,++2+3+
式为:H2O2+2H+2Fe=2H2O+2Fe,故答案为:H2O2+2H+2Fe=2H2O+2Fe,
18、丙二酸二甲酯酯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CH:CH2OIIClhCHjOH
HOH;CH;C-C-CHO+HCIIO+OIF——►110IhCIl2C—C—CH:OII+1IC00-
CU2CII2OIIC!I2CII2OII
鹏工>€>™,-节.
【答案解析】
A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则乙烯与氧气在银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环氧乙烷丛,A
,A与乙醛发
生反应生成B,已知B分子中有四种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再结合B的分子式C8Hl6。4,可知B为
CH2CH2OHClhClhOH
HOIhCH:C-C-CHO,根据已知反应②可知,B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jHOH2ClbC-C-CH2OH,CHBr
ClhClbOIIClhClbOH
ClbCIbBr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为权比C-j-CIhBr,甲醇与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OOCCH2COOCH3,根据已知反
CIUCIUBr
HOOC
CHQOCX
应③可知,D与E反应生成F为CH;OOC黑/G为QQ-cOOk,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1)甲醇与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OOCCH2coOC%,E的化学名称是丙二酸二甲酯,故答案为:丙二酸二
甲酯;
⑵由以上分析知,00CH3,则其所含官能团是酯基,故答案为:酯基;
OOCH
F为洗g舞XX3
(3)A,A与乙醛发生反应生成B,已知B分子中有四种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再结合B的分
ClhClhOHClhClbOH
子式C8Hl6。4,可知B为HOILCHK-十一CHO,则A-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C^HOH2ClbC-C-CH2OH,C与
CHjCIbOI!ClhClUOII
ClhClbBr
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为BrHQLC—《一CH四,CTD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ClbCIUBr
ClhClhOH
(4)根据已知反应②可知,B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为HOMCH五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务工专业理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习题及答案
- 呼叫中心服务员-初级工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4月模拟考试(省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江苏省南京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批发业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研究考核试卷
- 畜禽粪便处理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考卷考核试卷
- 租赁店铺的顾客满意度提升实践考核试卷
- 聚苯并噻吩改性与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 聚合纤维的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全国高中数学评优课大赛数学赛课教学设计(点评)一等奖作品专辑
- 沥青水稳搅拌站三方合作协议书 - 副本
- 阴道炎考试题及答案
- 月嫂行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 财政电子票据培训
- 2024年全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情况报告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课件(共25张)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2025年管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中欧班列国际运输通道对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4年春季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