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7 网络布线系统实施_第1页
任务7 网络布线系统实施_第2页
任务7 网络布线系统实施_第3页
任务7 网络布线系统实施_第4页
任务7 网络布线系统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任务7网络布线系统实施1.7.1任务描述1.7.2任务实施1.7.2任务实施1.7.1任务描述1.学习型工作任务按照图1-6-1方案设计的要求,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网络设备,然后使用双绞线、光纤或无线实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连接。要求完成:(1)了解双绞线的分类和特性;(2)了解光纤的分类和特性;(3)使用双绞线连接腾飞公司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2.技能目标(1)能够根据情况合理选择双绞线;(2)能使用双绞线连通网络。(3)能识别主要的光纤和光纤设备。3.教学组织形式(1)学生角色:网络公司职员或网络管理人员。(2)教学过程:在网络工程实训室或网络公司或某小型企业进行教学,学生扮演网络公司职员或网络管理人员根据项目方案完成布线,教师扮演客户及技术顾问和学生进行项目交流。学生积极和客户进行交流,技术顾问进行指导,学生最后完成任务。1.7.2任务实施1.了解双绞线概述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两根线安按照一定的密度相互绞在一起,就可以改变导线的电气特性,从而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双绞线电缆比较柔软,便于在墙角等不规则地方施工,但信号的衰减比较大。在大多数应用下,双绞线的最大布线长度为100米。双绞线分为两种类型: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双绞线采用的是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按照双绞线两端线序的不同,我们一般划分两类双绞线:一类两端线序排列一致,称为直连线;另一类是改变线的排列顺序,称为交叉线。线序如下:直通线:(机器与集线器连)12345678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交叉线:(机器直连、集线器普通端口级联)12345678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在进行设备连接时,我们需要正确的选择线缆。我们将设备的RJ45接口分为MDI和MDIX两类。当同种类型的接口通过双绞线互连时,使用交叉线;当不同类型的接口通过双绞线互连时使用直连线。通常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属于MDI,交换机和集线器的接口属于MDIX。例如,路由器和主机相连,采用交叉线;交换机和主机相连则采用直连线。表1-7-1双绞线连接表2.基本过程(1)剪下一段长度的电缆(2)用压线钳在电缆的一端剥去约2cm护套。(3)分离4对电缆,按照所做双绞线的线序标准(T568A或T568B)排列整齐,并将线弄平直。(4)维持电缆的线序和平整性,用压线钳上的剪刀将线头剪齐,保证不绞合电缆的长度最大为1.2cm。(5)将有序的线头顺着RJ-45头的插口轻轻插入,插到底,并确保护套也被插入。(6)再将RJ-45头塞到压线钳里,用力按下手柄。就这样一个接头就做好了。(7)用同样的方法制做另一个接头。(8)用简单测试仪检查电缆的连通性。(9)注意:如果两个接头的线序都按照T568A或T568B标准制作,则作好的线为直通缆;如果一个接头的线序按照T568A标准制作,而另一个接头的线序按照T568B标准制作,则作好的线为交叉缆。3.制作流程制作直连和交叉双绞线步骤1:准备好5类线、RJ-45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图:步骤1)。步骤2: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5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的绝缘层划破),刀口距5类线的端头至少2厘米(图:步骤2)。步骤3: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旋转、向外抽)(图:步骤3)。步骤4:露出5类线电缆中的4对双绞线(图:步骤4)。步骤5:按照EIA/TIA-568B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图:步骤5)。步骤6:将8根导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导线间不留空隙(图:步骤6)。步骤7:准备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8根导线剪断(图:步骤7)。步骤8:剪断电缆线。请注意:一定要剪得很整齐。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可以先留长一些。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图:步骤8)。步骤9: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RJ-45插头试试长短(要插到底),电缆线的外保护层最后应能够在RJ-45插头内的凹陷处被压实。反复进行调整(图:步骤9)。步骤10:在确认一切都正确后(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顺序排列反了),将RJ-45插头放入压线钳的压头槽内,准备最后的压实(图:步骤10)。步骤11: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用力压紧(图:步骤11a)(图:步骤11b)。请注意,在这一步骤完成后,插头的8个针脚接触点就穿过导线的绝缘外层,分别和8根导线紧紧地压接在一起。步骤12:完成(图:步骤13)。4.测试(1)使用测线仪(2)连接计算机测试如图1-7-1连接计算机,并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互相使用ping命令,测试连通情况,连通时如图1-7-2(a)所示,不通时如图1-7-2(b)所示。

图1-7-1网络连通测试图图1-7-2ping命令测试1.7.3任务扩展1.课内学习任务以太网使用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1)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拧成规则的螺旋状结构。绝缘外皮是为了防止两根导线短路。每根导线都带有电流,并且其信号的相位差保持180度,目的是抵消外界电磁干扰对两个电流的影响。螺旋状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电容(电流流经导线过程中,电容可能增大)和串扰(两根导线间的电磁干扰)。把若干对双绞线捆扎在一起,外面再包上保护层,就是常见的双绞线电缆。虽然铜的导电性能良好,但电阻仍会使信号衰减。也就是说,信号在双绞线上的传输距离要受到限制。为了延长传输距离,可以在两段双绞线间插入中继器等连接设备。双绞线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又可以传输数字信号。因结构不同,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Twisted-Pair,UTP)和屏蔽双绞线(ShieldedTwisted-Pair,STP),如图1-7-3所示。屏蔽双绞线比非屏蔽双绞线增加了一个屏蔽层,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电磁干扰。图1-7-3双绞线双绞线价格低廉,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传输介质,如家庭中的电话线。局域网也普遍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双绞线使用RJ-45接头连接网卡和交换机等通信设备,它包括4对双绞线。如图1-7-4所示。图1-7-4RJ45接头(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由四层组成。最里层是一根铜或铝的裸线,这是同轴电缆的导体部分。其上包裹着一层绝缘体,以防止导体与第三层短路。第三层是紧紧缠绕在绝缘体上的金属网,用以屏蔽外界的电磁干扰。最外一层是用作保护的塑料外皮,如图1-7-5所示。图1-7-5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又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按照阻抗划分,可分为50Ω同轴电缆和75Ω同轴电缆。50Ω同轴电缆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常用于组建局域网。75Ω同轴电缆适用于频分多路复用的模拟信号传输,常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按照同轴电缆的直径区分,同轴电缆有粗缆和细缆两种。粗缆直径为0.5英寸,传输距离为500米,它与网卡相连需通过收发器。收发器一端与网卡的AUI接口相连,叫做DIX接头,另一端是一个刺入式抽头,可刺破绝缘层与缆芯相连。细缆直径为0.25英寸,传输距离为185米,它与网卡相连需通过BNC连接器。BNC系列连接器包括4种元件,分别是BNC缆线连接器,用于连接缆线端头;BNCT型头,用于连接网卡和缆线;BNC桶型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根缆线;BNC端接器,用于吸收信号的反射波。如图1-7-6所示。图1-7-6BNC系列连接器(3)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简称光纤。与前述两种传输介质不同的是,光纤传输的信号是光,而不是电流。它是通过传导光脉冲来进行通信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光的有无来表示二进制0和1。光纤由内向外分为核心、覆层和保护层3个部分。其核心是由极纯净的玻璃或塑胶材料制成的光导纤维芯,覆层也是由极纯净的玻璃或塑胶材料制成的,但它的折射率要比核心部分低。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如果到达核心表面的光,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光线在核心部分进行多次全反射,达到传导光波的目的。图1-7-7描绘了光纤的基本原理。图1-7-7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若多条入射角不同的光线在同一条光纤内传输,这种光纤就是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直径只有一个光波长(5~10μm),即只能传导一路光波,单模光纤因此而得名。利用光纤传输的发送方,光源一般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接收端要安装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的接收装置,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纤是迄今传输速率最快的传输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