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地理试卷(教师版)_第1页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地理试卷(教师版)_第2页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地理试卷(教师版)_第3页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地理试卷(教师版)_第4页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地理试卷(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2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分)。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读如图,完成1~2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个漫长过程,这个认识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2.图中③能表现()A.地球的大小 B.昼夜变化 C.地球的形状 D.海陆变化读如图“经纬网示意图”,完成3~5题。3.关于经纬线的正确叙述是()A.经线与纬线相交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经线又称为子母线且长度相等 D.纬线是长度不等且平行的圆圈4.甲地位于()A.60°S,40°W B.60°S,40°E C.60°N,40°W D.60°N,40°E5.乙地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 B.南温带 C.南寒带 D.温带地球在不停的运动,读如图,完成6~9题。6.图中丙节气为()A.春分日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7.甲节气时,阳光直射()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纬30° D.北回归线8.昼夜平分时,地球运动到()A.乙和丁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9.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带是()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赤道地区读如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2题。10.B地和D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A.180米 B.260米 C.350米 D.420米11.图中村庄位于()A.盆地 B.山地 C.丘陵 D.平原12.A地所在地形部位是()A.山脊 B.鞍部 C.陡崖 D.山谷13.(1分)在某地图中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两地实地距离4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A.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2米 B.1/200000 C. D.1:2000014.(1分)学校组织去八大处游玩,同学们发现那里地势起伏和缓,山顶浑圆,海拔较低,你认为那里的地形属于()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呈阶梯分布。完成15~17题。15.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A. B. C. D.16.这种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有()a第二级阶梯水能丰富,便于航运b大河多自西向东流c第三级阶梯起伏大,利于发展畜牧业d第一级阶梯高寒A.bd B.ab C.cd D.bc17.能表现我国地势特征的古诗句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8.(1分)小明学了一个成语“粤犬吠雪”,成语中“粤”指的是我国()A.山西省 B.福建省 C.安徽省 D.广东省19.(1分)下列天气符号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A.多云 B.雾 C.冰雹 D.沙尘暴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团结又互助。完成20~22题。20.下列关于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族分布广而散 B.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少数民族有56个 D.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东南和西南2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是()A.傣族——雪顿节 B.回族——火把节 C.苗族——花山节 D.彝族——开斋节22.2021年5月31日,我国提出施行“三孩”政策,目的是()A.能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 B.彻底扭转未来劳动力不足的状况 C.防止人口总量急剧下降 D.因经济发达足以养活更多人口读黄河流域图,完成23~24题。2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到下游冲积形成了()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河套平原 D.华北平原24.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A.植树种草 B.加固堤坝 C.疏通河道 D.修建水库25.(1分)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A. B. C. D.二、综合题(共45分)26.(11分)读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地域辽阔,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疆域。(单项选择)A.全部位于中纬度B.自北向南依次临渤海、东海、黄海、南海C.全部位于北温带D.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领海宽12海里(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自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四个省区(填简称)。(3)我国是一个兼备的国家。我国有漫长(曲折/平直)的海岸线,多天然优良,利于航海业的发展。(4)我国有漫长的陆界线,陆上邻国(多/少),(利于/不利)国际交往。27.(11分)分析北京市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表北京市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平均气温(℃)﹣4.7﹣1.94.813.720.124.726.124.919.912.83.8﹣2.7月降水量(毫米)37.48.619.433.177.819321257246.62.6(1)根据表格中数据,补充完成图中“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2)北京市的最高气温为℃,出现在月,最低气温为℃,出现在月,气温年较差为℃。(3)北京市月均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有,是北京的季节。(4)北京市的气候特征是夏季,冬季。28.(13分)汉江是长江的支流,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读汉江流域图,和丹江口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汉江流域位于(山脉)和大巴山脉之间,涉及甘、川、渝、陕、、六省市,汉江在(城市)注入长江。(2)据图说明汉江流域地形、气候的大致特征及对河流的影响,完成下面框图。①、②、③、④、⑤、⑥。(3)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重要的调水工程之一,该工程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条调水线路,其中中线工程的起点是。南水”已经成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之一。表“南水”进京5年以来北京水资源变化2014年2019年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100150自来水硬度(毫克/升)380130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米)25.6622.78(4)依据表中资料,说出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水资源的影响(至少答出两点)。。29.(10分)2020年9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推行垃圾分类,让垃圾变废为宝势在必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请对下列垃圾进行分类:饮料瓶、水银温度计、榴莲壳、废铁锅、苹果皮、大棒骨、过期药品、茶叶渣。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2)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双项选择)A.提高居民环保意识B.锻炼个人销售能力C.实现物品循环利用D.活跃大家课余生活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分)。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读如图,完成1~2题。1.【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解答】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④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②月食→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属于常见的选择题。2.【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很多实例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如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站得高,看得远”、地球的卫星照片等等。【解答】解:图③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属于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读如图“经纬网示意图”,完成3~5题。3.【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解答】解:经线与纬线是垂直相交的,故A错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B错误;经线又称为子午线且长度相等,故C错误;纬线是长度不等且平行的圆圈,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熟记经线和纬线的长度特点、指示的方向及形状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比较记忆即可。4.【分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60°N,40°W。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经纬度的变化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5.【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解答】解:读图可得,乙的纬度大约是10°S,该点位于热带。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五带的划分,属于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温度带的纬度范围。地球在不停的运动,读如图,完成6~9题。6.【分析】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解答】解:结合地球公转运动轨道图来看,图中的丙指的是冬至日,此时的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较为简单,关键是结合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进行分析。7.【分析】丁是春分日,时间在3月21日前后;甲是夏至日,时间在6月22日前后;乙是秋分日,时间在9月23日前后;丙是冬至日,时间在12月22日前后。【解答】解:甲节气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不同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牢记即可。8.【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读图可得,甲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乙是北半球的秋分日,丙是北半球的冬至日,丁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都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读图掌握每个节气的轨道位置解答即可。9.【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阳光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解答】解: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结合选项来看,中纬地区主要处于温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不同温度带的特点,牢记即可。读如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2题。10.【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D点的海拔为100米,B的海拔位于400﹣500米之间,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位于300﹣400米之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1.【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解答】解:结合图示来看,村庄都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地形。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图示信息解答即可。12.【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A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该地表示陡崖。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读,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13.【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解答】解:比例尺====,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计算解答此题即可。14.【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解答】解: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称为丘陵;读题干可知,该地为丘陵地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名称及特点,比较记忆即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呈阶梯分布。完成15~17题。15.【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解答】解: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读图分析可知,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B图。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读图解答即可。16.【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第三级阶梯起伏小,利于发展种植业;第一级阶梯海拔高,气候高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属于中等题。17.【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解答】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说很多河流都自西向东流向大海,此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理解诗词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8.【分析】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解答】解:广东省的简称是用历史名称作简称,简称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各省区的简称,牢记即可。19.【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解答】解:读图可知:A表示的多云,B表示的天气是霾,C表示的台风,D表示的雷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认知,读图记忆解答此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团结又互助。完成20~22题。20.【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解答】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我国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21.【分析】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各民族之间应和睦相处。【解答】解:雪顿节是藏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花山节是苗族的节日,开斋节是回族的节日。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节日,牢记即可。22.【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解答】解:2021年5月31日,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A。【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结合课本知识解答即可。读黄河流域图,完成23~24题。23.【分析】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东临渤海、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解答】解:黄河从中游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下游由于流速减慢、水流平缓,冲积而成了我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4.【分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大增,下游又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泛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以防洪、减淤为主,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解答】解: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河流泥沙含量,有助于下游河道的治理;还可以调节地表径流,提高下游地区防洪防汛能力;更有助于保障中下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稳定。所以,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修建水库。故选:D。【点评】考查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要理解记忆。25.【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在火灾、地震、水灾中逃生的科学知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逃生。【解答】解:若发生地震,我们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轻损失。如:在家中,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有承重墙的墙角等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在高楼不可以跳楼逃生;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的撤离教学楼。在操场或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当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理解解答即可。二、综合题(共45分)26.【分析】(1)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我国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领海宽度是12海里。(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的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多天然优良港湾。(4)我国陆上邻国多,利于国际交往。【解答】解:(1)我国地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我国主要位于中纬度,自北向南依次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我国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领海宽度是12海里。(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自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的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其简称依次是台、粤、桂、云或滇。(3)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多天然优良港湾,利于航海业的发展。(4)我国有漫长的陆界线,陆上邻国多,利于国际交往。故答案为:(1)960万平方千米;D;(2)台;粤;桂;云或滇;(3)海陆;曲折;港湾;(4)多;利于。【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陆地面积、不同省区的位置及我国的位置特点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7.【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解答】解:(1)将7月气温用点描绘出来,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将7月的降水量用长方形柱状图标识出来,就是全年降水量分布图。(2)北京市的最高气温为24.9℃,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为﹣4.7℃,出现在1月,气温年较差为24.9﹣(﹣4.7)=29.6℃。(3)北京市月均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有7、8,是北京的夏季节。(4)北京市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1);(2)24.9;8;﹣4.7;1;29.6;(3)7、8;夏;(5)高温多雨;寒冷干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该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