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系列九年级语文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案及反思【教读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尝语言,深化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读设想】

1.紧紧抓住诵读这一主线进行教读探究——以读起始,以读收束;以读为手段,以读为目的。

2.在描写摸索家乡和解放区的感觉句上,深挖细掘,细磨慢研,精雕细刻,品出语文味,力图“出彩”。

【教读过程】

㈠导入——激情

今年的月17日,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难忘的,为什么?(“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屏显图片)对!因为感动人心,因为扬眉吐气而难忘!但是令老师难忘的,还有另外一件事,一件令人怒发冲冠,使人义愤填膺的事!谁知道是什么事?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屏显图片)即使是两件事的重叠纯属偶然,这也足以让我们愤慨!你想对那位日本首相说点什么?

屈辱我们可以宽容,但绝不行忘却。今日就让我们走近一个珍贵而倔强的灵魂,(屏显图片)去听听这个柔弱的文人,虽身陷囹圄却又是怎样激情满怀的唱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标题、)

㈡吟诵——入诗

1.老师音乐声中范读:请允许老师依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2.请同学自由吟诵两遍: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大声读两遍;读后请你告知我们,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师穿插:◎“那辽远的一角”“那上面”、三个“那里”——指的是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

◎手掌为什么“残损”的?——穿插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斗最艰苦的年月——1942年。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来到,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军占据后,立刻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势,很明显引起了日军的留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猎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文件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熬煎,是特殊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两年之后,他在写《等待(二)》一诗时,还记忆犹新地写下了这样叫人刻骨铭心的句子: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做白虱的巢穴,做泔脚缸,/让脚气渐渐延长到小腹上,/做柔道的呆对手,剑术的靶子,/从口鼻一起喝水,然后给踩肚子,/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等待(二)》

◎有人说朗读这首诗,你叹不出声,只有肤浅的悲和热,在腑腔里沸腾。

◎这不愧是戴望舒诗歌中最光明最健康的唱歌。

◎有人说,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戴望舒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在诗坛以现代象征派的面孔消逝,可在他生命的终端却写出了这样浸透了血泪的现实篇章。

◎板书:恨—爱悲—怜愁苦—希望)

㈢对话——入情

我们仅仅读了两遍,就造成或产生了如此丰富的感受,真是难能宝贵!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宝贵的感受到诗歌中搜寻:看看究竟是哪些诗句带给我们如此剧烈地感受?然后紧紧地抓住它,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信任你的感受会更深切,更剧烈!

□3-14行:

①看屏幕:看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哪一处未能漏掉?(屏显:这一角变成灰烬,/那一角是血和泥;/这一片湖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芳香/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引导同学分析:“已、只、该、()”的作用。(屏显准确句子)读一读,把这种种理解读出来!还不够,再来!②诗中的“湖”指的就是西湖,戴望舒小时候家就在西湖的四周,在他的记忆里,西湖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而他尤其未能忘的是最好的季节里的西湖。不要说是多情的诗人,谁又能摆脱对家乡的牵挂?何况他的家乡就是胜似天堂的呢?

如此仙境一般祥和美丽的家乡,现在如何呢?读——

还有如锦幛的繁花吗?还有奇异芳香的嫩柳枝吗?还有淡妆浓抹的美景吗?还有悠扬悦耳的柳笛声吗?还有戴着柳条帽的无忧的玩耍吗?……没有了!没有了!所有都没有了!现在,读——

再读!(穿插语言:◎带着你的理解和情感去读,用声音告知我们,告知全部人,你生气了!你感动了!你被深深地打动了!!

◎侵略军蹂躏了你的家乡,让你国破家亡,你是什么心情?)

与戴望舒同时代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流亡关内,拖着疲乏的身体还嘶哑地唱歌自己的家乡:(屏显:对于宽敞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喜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忱。——《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再读!读下去——(屏显:17—26行)

④“无形的手掌拂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板书:拂过)诗人的内心充溢着切肤的沦亡之痛。但是诗人的情感又不是直接明白地说出来,而是寄予在一个个鲜亮的形象上,这就是诗歌“用形象说话”的特点。诗人自己也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在表现自己跟隐蔽自己之间。”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月里,这首诗显得难能宝贵。

□第21行:“运”换成“用”行不行?读一读!

□第19、22行:“轻抚”和“贴”是怎样的动作?读一读!(板书:轻抚)

□第20行:“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是两个一向被人称道的句子,为什么?(它唤起了人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我们就用这种感情来

齐读17—26行!

□“太阳”“春”两个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加上华北地区连续发生的自然灾难,使得解放区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但是在侵略者黑暗潮湿的地牢里,却响彻着如此健康明朗的唱歌!请同学们尝试着把第17—26行背下来!

□1-2行:

①有两行总领全诗,是哪两行,为什么?

②诗人的手掌是如何摸索的?(板书:摸索屏显:摸索这一角那一角家乡长黄河江南岭南南海;辽远的一角)

㈣收束——入境

在时代潮流的感召下,诗人戴望舒最终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布满韧劲和豪情地唱歌:(音乐屏显:狱中题壁假如我死在这里,/伴侣啊,不要哀痛,/我会永久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据地的牢里,/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当永久地记忆。//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成功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惟一的美梦。)(师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