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电影史考试归纳_第1页
2023年世界电影史考试归纳_第2页
2023年世界电影史考试归纳_第3页
2023年世界电影史考试归纳_第4页
2023年世界电影史考试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电影史

一、欧洲先锋派

二、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三、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

四、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的美学探索

五、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和“制片厂制度”

六、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八、日本民族电影的兴起

九、法国“电影手册派”+“左岸派”=“新浪潮”

十、中国“现实主义”与“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

卜一、昆仑与华联的区别

电影诞生日: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的大咖啡馆的印度厅初次向

公众展示了由“活动电影机”拍摄而成的影片

电影的出现:要由曝光速度和影像底片的材质决定。

动画创始人:艾米尔•雷诺。1892年雷诺在歌剧院放映了《更衣室外》

鲍特作品:《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

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192023最后一分钟营救)

《党同伐异》(192023)

格里菲斯奉献:1、把电影变成了一种诉说故事和吸引观众生动而有力的方法,奠定了电

影的叙事传统。

2、提出电影结构时空的基本单位是镜头,并第一个将画面景别标准化。

3、通过改变拍摄的距离、角度、用光、以及镜头的长短和组接的节奏,

能够操纵观众的心里和情绪的反映。

4、确立了电影表演的规则,反对舞台上的夸张造作,强调一种更逼真和

电影化的表演

迈克•塞纳特:美国喜剧创始人,创办“启动斯”

最大奉献:发现了查理♦卓别林

查理•卓别林:形象“流浪汉查理夏尔洛,《流浪汉》

《凡尔杜先生》1947年

创作特点:1、电影的戏剧性,来源于对人性的挖掘,并融入了社会批判的因素

2、时间上,善于应用长镜头来表现动作的连贯性所导致的喜剧冲突

3、空间上,善于使用全景镜头,来表现人物与环境构成的多种信息

4、影片通常只是一个松散的,开放的框架。场景与场景之间,没有环

环相扣的严密线索;而每个场景内部的表演、节奏、情调和气氛

等是独立完整的。

一、现实主义-卢米埃尔兄弟

代表作品:《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重要奉献:1、采用纪实的手法,呈现平常生活场景,还原现实的流动性和自然感。

2、参入主观化选择,发明出一种影像最初的叙事方法,如:《水浇园丁》。

3、开创现实主义电影的发明风格。

二、表现主义一•梅里爱

代表作品:《月球旅行记》、《魔窟》、《太空旅行记》、《贵妇的失踪》

重要奉献:1、采用多种摄影特技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丰富影像的表达手段。

2、蒙太奇方法的应用,开拓了影像的叙事功能。

3、开创了表现主义电影的创作风格。

三、英国布莱顿学派

时间: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之际

代表人物:乔治•史密斯《祖母的放大镜》、詹姆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

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

风格:主张表现真实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与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相比,“布莱顿

学派”在多视点的时空观念上有所突破,在采用户外拍摄与情节表现想结合的解决中,特别

是通过追逐片的样式,所体现出来的美学追求,真正使影像成为一种叙事的方式迈进了关键

的一步。

四、法国的艺术电影运动

时间:192023—192023

代表作品:《行刺吉斯公爵》

代表公司:高蒙公司(雏菊)、百代公司(雄鸡)

风格:

一、欧洲先锋派电影

时间:192023—1928年

地点:中心是法国、德国。波及意大利、英国、荷兰、

匈牙利、苏联。

三个阶段:

第一先锋派:法国印象主义电影

第二先锋派: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第三先锋派:记录主义电影

目的:并不以叙事故事和商业赚钱为目的,而重要是对默片纯视

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

兴起因素:

1、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20世纪不可忽视

的文化现象,而好莱坞电影叙事形式的出现,以强大的竞争力占领了欧

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在艺术上停滞不前,商业化倾向却更加严

重。

2、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西方社会传统观念和精神文明的危机,

从而加速了上世纪末现代现代主义文明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

运而生

二、法国印象主义

时间:192023—1928年

代表人物:路易・德吕克《流浪女》

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目》

风格:反对电影从经典文学中改编,电影中的一切要通过画面本

身来完毕,强调主观思想的视觉化。

三、法国超现实主义

代表人物:克莱尔的《幕间休息》(达达主义)、《无粮的土地》

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

杜拉克《贝壳与僧侣》

达达主义:以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破坏就是发明”为标语,作为自

己的美学信条,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

统艺术观进行挑战。

风格: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梦的经验相融合。

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

验记忆,呈现人的深层心理的想象世界。

四、德国表现主义

时间:192023~~1924年

代表人物:罗伯特・维纳《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弗莱德里希・茂瑙《吸血鬼诺斯费拉杜》1922(欧洲、

好莱坞的吸血鬼电影的鼻祖)

弗里茨・朗格《三生记》

风格: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发明,不求复制现实,并以浓重的

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发明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

五、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

时间:192023,迈克•塞纳特建立“启斯东欢笑工厂”,创建了以

制片人为核心,分工精细的制片厂制度

特点:1、制片人掌控着电影的制作与发行,有权决定导演和演员

2、这种制度决定它的一切完全服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对

于锋利的题材或者突出的个性都一概无情的扼杀。

3、使电影更加工业化、商业化,令其向情节模式化、类型

化的发展

六、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时间:20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雷内・克莱尔《自由属于我们》

让・维果《零分操行》

让・雷诺阿《大幻灭》、《游戏规则》、《托尼》

风格:以诗意的对话,引人入胜的视觉影像,透彻的社会分析,复

杂的结构虚构形式,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以及机智与魅力构成了一

个细腻的混合体,表现出法国电影在思想上的成熟。

贡献:1、更新“现实”观念,强调遵循人道主义。

2、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强调气氛比叙事更重要。

3、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强调诗意的呈现。

4、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成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

新浪潮的先声。

七、前苏联的蒙太奇

时间:

代表人物:库里肖夫

普多夫金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风格:

重要奉献:提出了“诗意蒙太奇”、“杂耍蒙太奇”

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时间:1940〜〜1950

代表人物:卢奇诺・维斯康蒂《沉沦》、《大地在波动》

维多里奥•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

罗伯特•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德・桑蒂斯《罗马11时》

风格:真实地记录了人物的生活状况,影片没有肆意加进导演自

身的理念,一切让观众思考,采用这种走进平民的题材更

加容易引起当时观众的共鸣。

口号:''将摄影机扛到街上去!”

特点:1、主张实景拍摄,启用非职业演员,语言强调口语化,

甚至运用方言

2、在摄影、照明和剪辑上反对炫弄技巧,经常采用长

镜头,凸显纪录片式的视觉风格。

3、在叙事上,淡化人为的喜剧纠葛,结构相对松散

日本民族电影

时间:50年代日本电影的黄金时期

代表人物:黑泽明《罗生门》

沟口健二《雨月物语》

小津安二郎

大岛渚《日本的夜与雾》

风格:

特点:日本的制片厂系统是围绕着导演,而不是好莱坞围绕着制

片人和明星;日本的制片人,也只是相称于好莱坞的第一导演助理,

他不做任何决定;日本电影来招揽观众的也不是演员,而是依靠导演。

1、富有实力的创作队伍的变化。

2、题材与样式的多样化。

3、产品数量上的增强。

九、法国新浪潮=电影手册派+左岸派

时间:1958年〜~1962年

代表人物: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击》

阿伦・雷乃《广岛之恋》

法国“新浪潮”事实上是由三股潮流组成的:

1、作为核心的电影手册派的作者电影(个性化极强,非政治性的)

2、与之相伴而生的电影左岸派的作家电影(表现人物精神意识和内心现实)

3、以"真实电影”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潮流(植根社会现实,探究人类内心真实)

电影手册派:

代表人物:''五虎将"

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击》

让-吕克・戈达尔《筋疲力尽》

埃里克・猴麦

雅克・里维特

克洛德・夏布罗尔

风格:1、提倡作者电影

2、主张“电影创作者要像作家用自己的笔写作那样,

用自己的摄影机去写作”

3、强调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电影左岸派

代表人物:乔治・弗朗叙

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夜与雾》

玛格丽特・杜拉斯

阿涅斯•瓦尔达《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

风格:1、表现人的精神意识和内心现实的“作家电影”

2、提倡电影的文学性

3、探索人性,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意识和内心现实

4、采用非理性的意识流动来构成影片的主体。

电影手册派与左岸派的对比:

1、成分不同:电影手册派,以《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员为主。

左岸派,以左翼作家团队周边的一批文人。

2、主题和手法:电影手册派,有着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有一种真

实诚恳的风格。

左岸派,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

但却有着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艺术假定性也

远远超过了“手册派”。

3、美学追求:前者追求向生活靠拢,向真实进一步

后者的主体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

内心。

十、中国“独立制片”

时间:

代表作品:《阎瑞生》

中国的类型片

时间:2023代

重要类型:古装片、武侠片、神怪武侠片

明星公司

成立时间:1920233月

投资人: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鹏鹄、任矜苹(明星五虎上将)

重要影片:《火烧红莲寺》、《孤儿救祖记》、《劳工只爱情》、《玉梨魂》

意义:是中国营业时间最长的电影公司

是中国电影业最早出现的“霸主”

天一影片公司

成立时间:1925年6月

投资人:邵氏兄弟在上海创办

宁波人,一门四杰:大哥邵仁杰醉翁

二哥邵仁栋邦人

三哥邵仁枚山客

四弟邵逸夫逸夫

变动:抗战爆发后,迁往香港,改名“南洋影业公司”

代表作品:《立地成佛》、《白蛇传》、《乾隆游江南》《女侠李飞飞》

特点:1、运用京剧里的行头和布景,开始投拍“稗史片”和“古

装片”

明星制的出现

时间:20世纪2023代

代表人物:“四大女明星”:张织云、杨耐梅、王汉伦、宣景琳

30年代重要创作风格:

1、复兴国片运动

2、左翼电影运动

3、国防电影运动

联华与“复兴国片”运动

时间:1930年

重要事件:1930年,罗明佑的华北电影公司与黎明伟的民新公司,

合并为:“联华影业公司”

代表人物:史东山《人之初》、《八千里路云和月》、《新儿女英雄传》

卜万苍《玉洁冰清》、《三个摩登女性》(田汉编剧)

孙瑜《武训传》

吴永刚《神女》

左翼电影运动

时间:

代表人物:陈步高《狂流》、《春蚕》(编剧夏衍)

袁牧之《马路天使》

特色:

1、主张:面向社会和时代,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力图以一种大众

化的艺术形式,来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和民族意识,追求其革命的政治

影响力。

2、内容:从阶级的意识出发,反映处在底层的工人、农民、妇女

的命运,并以强烈的社会形式真实地再现了中国1930年代的社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