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电子教案_第1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电子教案_第2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电子教案_第3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电子教案_第4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单元名称课时名称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的内容及任务,明确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了解植物保护工作现状。重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的内容及任务,我国的植保方针。难点本课程的地位及学习方法。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言1.你们家乡危害园林植物的害虫有哪些?危害情况如何?

2.你们家乡危害园林植物的病害有哪些?危害情况如何?提问、讨论引出新课新课一、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基本情况

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对园林养护构成了新的威胁。一些长期得到控制的历史性病虫害再度猖獗。病虫草害给园林植物造成的损失。二、课程概述:

1.本课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2.我国的植保工作的方针

3.学习本课程的任务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注意听讲,记好笔记。

2.重视实践,善于动手。

3.理解记忆,注意前后各部分联系。

4.善于思考,提出问题,研究讨论,共同提高。

多媒体课件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学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有哪些?你认为怎样才能学习好本课程?议论提问归纳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基本情况;《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我国的植保工作的方针;学习本课程的任务和方法。讲述布置习题1.你看到或了解到发生严重的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

2.你认为怎样才能学习好本课程?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植物病害识别课时名称认识植物病害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类型,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掌握植物病害的定义。重点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难点植物病害的定义和发生原因。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测验笔试导言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会遇到各种病害,这些病害不仅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也会降低园林植物的美观。掌握植物病害的发病特点,保护园林植物免受或少受病害的侵扰,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讲授并引出新课新

课植物病害的定义:

1、发病时期生长发育时期和贮藏运输时期。

2、发病原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基本特征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

4、影响产量和品质

植物病害的病原识别:

1、非生物病原

常见症状:变色、坏死、落叶、畸形、萎蔫。

主要原因:营养不适、水分失调、温度、中毒。

2、生物病原

植物病害的诊断植物病害的分类:

1、按寄主植物分类2、按发病部位分类

3、按生育阶段分类4、按病原分类按传播方法分类植物病害的症状:

病状是指生病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受害部位形成的特殊结构。多媒体阅读提问讲授提示议论讲授巩固新课1.举例说明什么是植物病害?

2.哪些原因可以使植物发生病害?提问归纳小结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植物病害常见症状有变色、坏死、落叶、畸形、萎蔫等。讲授布置习题园林植物病害有哪些?发病原因是什么?症状类型有哪些?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实验实训一课时名称植物病害的诊断教学目的认识各类病害对植物造成的为害,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多样性,初步掌握主要病害的症状表现及其特点,学会植物病害症状的描述,为诊断病害奠定基础。材料用具不同植物病害病症和病状类型盒装标本、瓶装浸渍标本及新鲜标本。植物病害分类示范标本、体视显微镜、放大镜等。重点植物病害症状类型的区别。难点植物病害症状类型的描述。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言症状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是认识植物病害的第一步,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植物病害症状并学习怎样描述植物病害。老师批导,学生操作新课一、病状的观察1.斑点:月季黑斑病、芍药褐斑病等。2.腐烂:杨树腐烂病、鸢尾软腐病等。3.萎蔫:紫荆花枯萎病、草立枯病等。4.变色:萱草花叶病、月季病毒病等。5.畸形:桃缩叶病、杜鹃花饼病等。二、病症的观察1.粉状物:花木煤污病、丁香白粉病等。2.霉状物:月季霜霉病等。3.点状物:橡皮树炭疽病、臭椿白粉病等。4.菌核:花卉菌核病等。5.溢脓(脓状物):杨树腐烂病等。盒装标本浸渍标本新鲜标本体视显微镜放大镜布置习题将观察结果填入表中:寄主名称病害名称发病部位病状类型病症类型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植物病害识别课时名称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识别教学目的了解真菌营养体、繁殖体的一般形态,掌握真菌的生活史和主要类群的特点。重点真菌的繁殖体、生活史和主要类群的特点。难点真菌的繁殖体和生活史。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提问导言病原生物包括五大类,其中真菌引起的病害种类最多。讲授并引出新课新课一、生物性病原(一)病原真菌1.真菌的基本形态⑴什么是菌丝?什么是菌丝体?⑵菌丝的构造?菌丝的直径?⑶无隔菌丝?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形态如何?⑷菌丝的作用是什么?⑸菌丝是怎样产生的?⑹菌丝可以形成哪些变态?各自的功能有哪些?真菌营养体的变态:菌核、真菌的繁殖体:有性孢子、无性孢子类型2.真菌的生活史:⑴典型的真菌生活史?⑵非典型的真菌生活史?⑶真菌的多型性?⑷转主寄生?⑸单主寄生?3.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简介多媒体讲授阅读、提问议论阅读、提问提示讲授巩固新课学习真菌的生活史对指导植物病害防治有何意义?提问归纳小结真菌营养体、繁殖体的一般形态,真菌的生活史和主要类群的特点讲授布置习题1.真菌的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类型有哪些?在真菌的生活史中各起什么作用?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实验实训二课时名称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一)教学目的掌握显微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认识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菌丝体形态和有性孢子、无性孢子类型。材料用具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真菌所致病害新鲜标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挑针、解剖刀、蒸馏水、滴瓶等。重点菌丝体和有性孢子、无性孢子形态难点显微玻片标本的制作技术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言学习显微镜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观察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亚门真菌的形态。老师指导学生操作新课一、显微镜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二、鞭毛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月季霜霉病菌、牵牛花白锈病菌三、接合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根霉菌四、子囊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各种白粉病菌新鲜标本显微镜载玻片挑针布置习题1.绘霜霉菌形态图。2.绘白粉病闭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图。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实验实训三课时名称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二)教学目的认识担子菌亚门代表属的形态特征和半知菌亚门代表属的形态特征。为鉴定病害打基础。材料用具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代表属所致病害新鲜标本。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挑针、解剖刀、蒸馏水、滴瓶等。重点菌丝体和有性孢子、无性孢子形态难点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代表属形态区别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言继续观察真菌形态,今天主要观察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代表属真菌的形态。老师指导,学生操作新课一、担子菌亚门

1.单胞锈菌属:观察冬孢子细胞数量,形状,颜色,是否有柄?柄的颜色?夏孢子是单细胞还是双细胞?形状和颜色?表面是否平滑?

2.胶锈菌属:海棠锈病症状特点,取桧柏冬孢子角观察冬孢子是否双胞?椭圆形或纺锤形?什么颜色?表面是否平滑?柄长短和颜色?取苹果或梨锈病叶片观察性孢子器形态、着生部位,性孢子形态、颜色;锈孢子器形状、着生部位,锈孢子形态和颜色?

3.柄锈菌属:向日葵锈病的症状特点,取表面锈粉观察冬孢子是否双胞、深褐色?柄有色或无色?夏孢子形态,颜色,表面是否光滑?

4.黑粉病冬孢子:草坪草黑粉病的症状特点,观察冬孢子或冬孢子堆的形态,表面是否光滑?

二、半知菌亚门

1.粉孢属:白粉病症状,观察分生孢子梗形态,顶端是否串生孢子?孢子何种形态和颜色?

2.葡萄孢属:灰霉病症状特点,观察分生孢子梗长度、颜色、是否纤细?分生孢子梗顶端是否呈葡萄穗状?分生孢子何种形态、颜色?

3.褐孢霉属:叶霉病症状特点,观察分生孢子梗颜色,单生还是丛生?分生孢子单胞还是双胞?何种形态和颜色?

4.黑星孢属:黑星病症状特点,观察分生孢子梗颜色,长度,有无孢痕?分生孢子单胞还是双胞?何种形态和颜色?

5.尾孢属:叶斑病症状特点,观察分生孢子是否倒棒状或鞭状?单细胞还是多细胞?何种颜色?

交链孢属:紫斑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症状特点,观察分生孢子是否倒棒状,有无纵横隔膜?是否成串生长?喙长度?何种颜色?

7.镰刀菌属:枯萎病症状特点,观察分生孢子有几种形状?各是什么形态?单细胞还是多细胞?何种颜色?

8.炭疽菌属:炭疽病病症状特点,分生孢子单胞还是双胞?何种形态?有无颜色?分生孢子聚集时有无颜色?新鲜标本显微镜载玻片挑针布置习题1.总结锈病、黑粉病症状特点,其共性和个性是什么?

2.绘柄锈菌、胶锈菌属、单胞锈菌属冬孢子、夏孢子形态特征图。

3.绘尾孢属、镰刀菌属、交链孢属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图。

4.绘炭疽菌属、壳针孢属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图。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植物病害识别课时名称植物病害的侵染性病原识别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掌握其侵染与致病的特点。重点植物病原细菌侵染、传播途径;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的复杂性。难点植物病毒的传播;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的变化。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在实验实训课上,讲台上的萝卜得的是什么病?提问导言病原生物包括五大类,除真菌外,还有四大类,细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讲授并引出新课新课(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分类时为什么把细菌放到原核生物界?

细菌有哪些形状?其大小用什么单位计量?

为什么有些细菌能在水中运动?

物病原细菌能否进行光合作用?能否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在适宜条件下繁殖一次最快需要多长时间?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生长繁殖最适温度范围是多少?

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3.原核生物导致的病害的特点

(三)植物病原病毒

1.植物病毒的形态2.植物病毒的特点

(1)传播与侵染(2)症状与诊断

(四)植物病原线虫

1.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

2.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种类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

1.半寄生性植物2.全寄生性种子植物多媒体讲授阅读提问议论阅读提问提示讲授巩固新课1.为什么农用链霉素在防治植物细菌病害方面能广泛应用?

2.植物病原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3.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来源有哪些?

4.植物病毒的介体种类有哪些?

5.什么是寄生性植物的全寄生?半寄生?提问归纳小结植物病原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侵染与致病的特点。讲授布置习题1.植物病原细菌侵染、传播途径有哪些?

2.解释:交互保护作用拮抗作用协生作用潜伏侵染隐症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植物病害识别课时名称植物病害的非侵染性病原识别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植物非生物性病害发生类型,掌握园林植物非生物性病害发生的原因重点园林植物非生物性病害发生的原因难点园林植物非生物性病害的诊断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测验笔试导言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会遇到各种不良环境条件。如果超过其适应的范围,植物就会生病。讲授并引出新课新课二、非生物性病原

(一)营养失调

植物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氮、磷、钾、钙、硫、镁等大量元素;铁、硼、锰、锌等微量元素,当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或者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失调、或者由于土壤的理化性质不适宜而影响了这些元素的吸收,植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二)水分失调

水分供给不足: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营养物质的积累减少、萎蔫、变色、叶缘枯焦、落叶、落花、落果、枯死

水分过多:根系无氧呼吸,引起根系腐烂、叶片变色、落花、落果、死亡

(三)温度不适

低温产生冷害,导致细胞及组织死亡。造成幼芽枯死、花器脱落、不能结实或果实早落。

高温使光合作用下降,生长减慢,使植物矮化和提早成熟。

(四)有害物质

有毒气体、土壤和植物表面的尘埃、农药、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氨气、亚硝酸气、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有害气体的危害。多媒体阅读提问讲授提示议论讲授巩固新课1.举例说明什么是非侵染性病害?

2.哪些非生物性原因可以使植物发生病害?提问归纳小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因子有很多,主要可归为营养失调、土壤水分失调、温度不适、有害物质等讲授布置习题调查了解常见非侵染性病害,了解发病原因和症状类型有哪些?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植物病害识别课时名称植物侵染性病病害发生与流行的原因分析教学目的了解不同病原物类型的寄生性与致病性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寄主植物抗病机制。认识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明确侵染循环途径,了解病害流行的基本规律。重点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及其相互关系。侵染过程,病害的流行的因素。难点寄主植物抗病机制。根据病害侵染循环规律制定防治措施。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测验,病原物寄生性、致病性和寄主植物抗病性笔试导言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会遇到各种病原物的危害,园林植物并非被动受害,双方互相斗争,胜负结果决定病害是否发生或发生轻重要。病原物有寄生性、致病性,寄主植物有抗病性,今天我们学习两者斗争的结果和园林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讲授并引出新课新课一、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1.寄生性:病原物从寄主获得活体营养的能力。(1)专性寄生物(严格寄生物)

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又叫活体寄生物。人工培养基上不能培养

(2)强寄生物(兼性寄生物):以营寄生生活为主,也有一定的腐生能力。

(3)弱寄生物也称死体寄生物。该类寄生物寄生性较弱,只能侵染生活力弱的活体寄主或处于休眠状态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4)严格腐生物(专性腐生物):只能从死亡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

2.致病性病原物破坏寄主引起病害的能力。(1)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2)分泌各种酶类,消解和破坏寄主植物组织和细胞,使寄主组织腐烂。(3)分泌毒素,使植物组织中毒,引起褪绿、坏死、萎蔫等症状。(4)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或干忧植物的正常激素代谢,引起畸型。(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1.抗病性类型免疫、抗病、耐病和感病及避病。2.抗病机制:抗接触、抗侵入、抗扩展。二、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1.侵入前期:病原到达叶围、根围

2.侵入期:病害侵入植物初步建立寄生关系3.潜育期:植物抗病性不同,潜育期长短不一,病害不同,潜育期不同

4.发病期:出现症状

三、病害的侵染循环

1.病原物的越冬

2.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3.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四、侵染性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一)病害的流行

1.大量感病寄主

2.大量的致病病原物

3.适于病原菌的环境条件

(二)病害的预测多媒体阅读提问讲授提示讲授阅读提问讲授巩固新课1.区别寄生性和致病性

2.区别专性寄生物和弱寄生物

3.免疫、抗病、耐病和感病及避病的概念4.举例说明园林植物病害在何处越冬?

5.园林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提问归纳小结1.概念:寄生性、致病性、

2.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类型3.园林植物病害的流行与侵染循环各环节的关系讲授布置习题.植物的抗病机制有哪些?

2.病原物的寄生性有哪些类型?有寄生性就一定有致病性吗?3.病原菌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有哪些?

4.举例说明怎样通过切断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来防治病害?

5.你认为哪些园林植物病害是流行性病害?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昆虫识别与分类课时名称认识昆虫教学目的了解昆虫的形态,掌握昆虫触角、眼、口器、胸足、翅的基本构造及类型。掌握昆虫的体壁的构造及特点及与害虫防治的关系。重点昆虫纲的特征及近缘纲的区别,体壁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难点昆虫触角、眼、口器、胸足、翅的基本构造及类型,昆虫体壁的构造及特点。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你看到或了解到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及其危害情况。提问导言危害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多,形态大小差异非常大,但是它们都有共同特征。导入新课新课昆虫的形态特征

昆虫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有害方面、有益方面

一、昆虫的识别

昆虫与近缘动物的区别昆虫纲的特征:

1.体分头、胸、腹三体段

2.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0~3个单眼

3.胸部生有6足4翅

4.腹部由10节左右组成,末端有外生殖器

二、昆虫的外部形态构造及特征

(一)头部:触角、口器(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二)胸部:胸部的基本构造、胸足的构造及其类型、胸足的构造、胸足的类型

翅:翅的形状与构造、翅的质地与变异

(三)腹部

三、幼虫形态构造及特征

四、蛹的形态特征五、卵的形态特征六、昆虫的体壁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1.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

2.昆虫触角、眼、口器、胸足、翅的基本构造及类型。

3.体壁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4.体壁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议论提问归纳小结昆虫腹部的构造特点及常见附器的位置。雌、雄外生殖器的构造及变异。讲述布置习题1.昆虫是这样感觉到外界消息的?2.昆虫的口器、足的类型各适应哪些不同的生活环境?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实验实训四课时名称昆虫的形态观察及解剖镜使用教学目的认识昆虫外部形态基本构造和特点,掌握昆虫的触角、眼、口器、胸足和翅的基本构造及其类型。学习体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材料用具蝗虫等浸渍标本;针插标本;不同触角、口器、胸足和翅类型标本。

体视显微镜、放大镜、挑针、镊子等。重点昆虫口器、足、翅的基本构造。难点昆虫的触角、口器、足、翅的类型。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言昆虫纲特征,昆虫种类多,主要靠形态特征区分。讲授

导入新课新课体视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昆虫体躯的观察

观察外骨骼、体躯分节情况、三个体段划分、附肢着生位置。

2.昆虫触角的观察

对比观察不同种类昆虫触角,辨别各种触角类型的主要特征。

3.昆虫胸足的观察

对比观察不同种类昆虫胸足,辨别昆虫足的变化特点及主要类型。

4.昆虫翅的观察

观察蛾类昆虫前翅,了解昆虫翅的构造及分区。比较观察不同昆虫翅的类型在质地、形状上的特征。

5.昆虫口器的观察

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体视显微镜模型标本放大镜挑针镊子布置习题1.记录观察到的昆虫触角、口器、足、翅的类型。

2.咀嚼式口器构造主要分为哪几部分?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昆虫识别与分类课时名称昆虫的内部器官教学目的了解昆虫的呼吸、生殖、分泌、神经、消化系统基本构造,理解昆虫内部器官构造与防治的关系。重点昆虫的呼吸、生殖、分泌、神经、消化系统与防治的关系。难点昆虫的呼吸、生殖、分泌、神经、消化系统构造与防治的关系。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提问导言我们不但要认识危害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还要了解昆虫的内部器官构造,明确各内部器官与防治的关系。提问并引出新课新课昆虫的内部器官

(一)呼吸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二)生殖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三)分泌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四)神经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五)消化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昆虫的呼吸、生殖、分泌、神经和消化系统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讨论提问归纳小结昆虫体壁包围着整个体躯,里面形成一个相通的体腔,所有的内部器官都位于这个体腔内。害虫防治与昆虫的呼吸、生殖、分泌、神经和消化系统有关。讲述布置习题1.为什么许多农药的药效发挥与温度有关?

2.神经毒剂与胃毒剂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昆虫识别与分类课时名称了解昆虫的发生原因(一)教学目的掌握昆虫的生殖方式及变态类型、昆虫的世代及生活史。了解昆虫的习性、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的关系。重点昆虫的变态类型、世代及生活史、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的关系。难点昆虫的世代及生活史,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怎样提高胃毒、触杀、神经、激素类药剂的杀虫效果?导言本次课学习昆虫从卵开始到成虫结束的世代,包括昆虫的繁殖、发育、变态、习性和生活年史等方面的内容。提问并引出新课新课一、昆虫的生殖方式

(一)两性生殖(二)孤雌生殖(三)多胎生殖(四)卵胎生

二、昆虫的变态

(一)不完全变态(二)完全变态

三、昆虫的生长发育

(一)卵期(二)幼虫期(三)蛹期(四)成虫期

四、昆虫的世代和生活史

(一)世代和世代重叠(二)年生活史(三)休眠和滞育

五、昆虫的主要习性

(一)食性(二)趋性(三)假死性(四)群集和迁移性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1.昆虫的生殖方式有哪些类型?

2.昆虫的不全变态和全变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昆虫世代与年生活史的概念是什么?4.昆虫的休眠和滞育有何主要区别?讨论提问归纳小结不全变态昆虫具有卵、幼虫、成虫三个虫态,无蛹期。

全变态昆虫具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比不全变态昆虫多一个蛹期。

昆虫自卵或幼体产下到成虫性成熟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或简称一代。

一种昆虫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一年内的发育史,称为年生活史,简称生活史。

昆虫为了安全度过不良环境条件(主要是低温或高温),而处于不食不动、停止生长发育的一种状态称为休眠。

某些昆虫在不良环境条件远未到来之前就进入了停育状态,纵然给予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也不能解除,必须经过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一定时期的低温)的刺激,才能打破停育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滞育。讲述布置习题1.昆虫的生殖方式有几种?昆虫的不同生殖方式对其种群繁衍有何意义?2.昆虫幼虫、蛹、成虫各有哪些类型?

名词: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全变态不全变态休眠滞育羽化补充营养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实验实训五课时名称昆虫内部解剖及生物学特性观察教学目的了解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和构造,练习昆虫解剖技术。认识全变态和不全变态昆虫不同发育阶段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识别昆虫和学习昆虫分类奠定基础。材料用具蝗虫、蝼蛄浸渍标本;不同昆虫变态类型标本;卵、幼虫、蛹、成虫类型标本;性二型、多型现象标本。体视显微镜、放大镜、挑针、镊子等。重点昆虫变态类型。卵、幼虫、蛹、成虫类型。性二型、多型现象。难点昆虫的解剖技术。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言昆虫的内部器官按生理功能分为消化、排泄、呼吸、循环、神经、生殖和内分泌系统。讲授

导入新课新课1.昆虫解剖方法

2.昆虫内部器官的观察

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3.昆虫变态类型观察

卵的类型、排列、被复物的观察

不全变态若虫形态的观察

全变态幼虫形态的观察

蛹的类型观察

成虫性二型、多型现象观察体视显微镜模型、标本体视显微镜放大镜挑针、镊子布置习题1.绘制蝗虫或蝼蛄消化道图,并注明各部名称。2.记录观察到昆虫卵的形态、幼虫、蛹的类型。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昆虫识别与分类课时名称昆虫类群识别教学目的了解昆虫分类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昆虫昆虫重要目、科特征。重点昆虫各目的识别特征难点昆虫各目重要科的特征。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昆虫幼虫、蛹、成虫各有哪些类型?提问导言昆虫包括有益和有害的种类,利用有益昆虫,防治有害昆虫,首先必须认识它,了解它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讲授并引出新课新课第三节昆虫的分类

一、昆虫分类的依据二、园林昆虫主目、科的分类特征

(一)直翅目:蝗科、蝼蛄科。(二)鳞翅目:粉蝶科、夜蛾科

(三)鞘翅目:步甲科、金龟甲科、叩头虫科

(四)膜翅目:叶蜂科、茧蜂科(五)双翅目:食蚜蝇科、潜蝇科(六)半翅目:蝽科(七)同翅目:叶蝉科、蚜科

(八)缨翅目:蓟马科多媒体讲授提问巩固新课试举出下列各目的最重要分类特征:

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提问归纳小结蝼蛄科、粉蝶科、夜蛾科、金龟甲科、食蚜蝇科、蝽科、蚜科的主要分类特征。讲授布置习题1.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哪些目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

2.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的主要识别特征是什么?

3.你所了解的鳞翅目、鞘翅目对园林植物危害严重的昆虫种类有哪些?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实验实训六课时名称昆虫分类与识别(一)教学目的识别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及其主要科的特征。材料用具直翅目的蝗科、蝼蛄科;同翅目的蝉科、叶蝉科、蚜科;半翅目的蝽科、盲蝽科、猎蝽科;缨翅目的蓟马科代表昆虫及分类示范标本。

体视显微镜、放大镜、挑针、镊子等。重点直翅目的蝼蛄科、同翅目的蚜科、半翅目的盲蝽科、猎蝽科、缨翅目的蓟马科分类示范特征。难点同目内相近科比较。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言昆虫种类多,识别昆虫是防治和利用昆虫的基础工作。讲授并导入新课新课一、直翅目:蝗科、蝼蛄科

二、同翅目:蝉科、叶蝉科、蚜科

三、半翅目:蝽科、盲蝽科、猎蝽科

四、缨翅目:蓟马科模型、标本

体视显微镜、放大镜

挑针、镊子布置习题比较同目不同科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实验实训七课时名称昆虫分类与识别(二)教学目的识别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昆虫主要科的特征。材料用具鳞翅目的粉蝶科、蛱蝶科、天蛾科、夜蛾科、菜蛾科;鞘翅目的步甲科、虎甲科、金龟甲科、叩头甲科、瓢虫科、天牛科、叶甲科、象甲科;双翅目的食蚜蝇科昆虫及分类示范标本。

体视显微镜、放大镜、挑针、镊子等。重点鳞翅目的粉、蝶区别;鳞翅目各科;鞘翅目步甲科、虎甲科、金龟甲科、叩头甲科、瓢虫科、天牛科、叶甲科、象甲科;双翅目食蚜蝇科分类示范特征。难点同目内相近科比较。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言上次课我们认识了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昆虫,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昆虫主要科的特征。讲授、导入新课新课一、鳞翅目:粉蝶科、蛱蝶科、天蛾科、夜蛾科、菜蛾科。

二、鞘翅目:步甲科、虎甲科、金龟甲科、叩头甲科、瓢虫科、天牛科、叶甲科、象甲科

三、双翅目:食蚜蝇科模型、标本体视显微镜、放大镜、挑针、镊子布置习题比较同目不同科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昆虫识别与分类课时名称了解昆虫的发生原因(二)教学目的掌握其生长发育和数量消长与环境的关系。重点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难点温度对昆虫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对昆虫的影响。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你所了解的常见农业害虫属于鳞翅目的有哪些?提问导言害虫种类多,繁殖力强,为什么有时发生严重有时发生轻微?主要是环境因素的影响。讲授并引出新课新课一、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一)温度(二)湿度(三)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四)光

(五)风

二、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一)寄主植物对昆虫的影响(二)天敌对昆虫的影响

(三)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影响。

三、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一)土壤温度

(二)土壤湿度(三)土壤化学特性和结构

第四节农业生态系统对昆虫的影响多媒体讲授阅读议论提示提问巩固新课1.各温区对昆虫的作用是什么?

2.昆虫的致病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提问归纳小结温度、湿度、温湿度综合作用对昆虫的影响。

寄主植物、天敌、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影响。

土壤温度、湿度、化学特性和结构对昆虫的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对昆虫的影响讲授布置习题1.什么是有效积温法则?在预测和防治中如何应用?

2.昆虫感染细菌病、真菌病、病毒病后症状有什么不同?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昆虫识别与分类课时名称园林害虫预测预报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重点掌握常用的发生期预测方法。重点预测预报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发生期预测。难点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简述影响昆虫发生、发展的因素都那些?提问导言预测预报的意义(防治的关键、科学防治的依据和保证、实用的技术、现状)、内容。提问并引出新课新课园林害虫预测预报

一、园林害虫预测预报的内容

1.预测预报的概念

2.预测预报的分类

二、园林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一)发生期预测

1.物候法:举例子。

2.期距、历期法(重点):例子。

3.有效积温法(重点):计算。

(二)发生量预测(难点)

1.环境因子法:应用举例。

2.害虫基数法:应用举例。

3.形态指标法:应用举例。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1.简述有效积温法的局限性。

2.期距、历期法的应用。议论、提问归纳小结预测预报的内容。重点:发生量预测的利用讲述布置习题收集一种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背景资料,制定它的预测预报方案(美国白蛾、黄刺蛾等)。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课时名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教学目的了解农业生态系中有害生物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植物病害与害虫治理的基本原理。重点生态系中植物病害和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难点生态系中植物病害和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测验笔试导言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后,会造成一定或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危害,保护植物,是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提问并引出新课新课任务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生物。

2.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生物。

3、农业现代化与有害生物的发展趋势。

4、目标有害生物及其经济阈值。

5、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

(一)控制生态系中的物种组成

(二)控制害虫来源及其种群数量

(三)控制害虫危害

二、病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

(一)消灭和控制病原物

(二)保护寄主植物

(三)提高寄主植物抗病性

(四)治疗发病植株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1.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2.病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议论、提问归纳小结对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应根据病虫害的不同特点有针对进行。对害虫应从控制生态系中物种组成、害虫来源、种群数量和控制害虫危害等方面入手;而病害则从控制病原物、提高寄主植物抗病性等方面来保护寄主植物并配合治疗发病植株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讲述布置习题你了解的病虫害综合治理原理有哪些?它和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有什么联系?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

级单元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课时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方法的种类,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方法的特色和特点,掌握各种病虫害治理方法的具体内容。重

点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的特点和具体内容。难

点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的具体内容。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提问导

言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只有了解其特点,才能合理加以运用,植物病虫害治理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高效、经济的目的。讨论并引出新课新

课一、植物检疫

(一)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

(二)植物检疫的内容

二、农业防治

(一)园林植物合理布局(二)选用无病虫种苗

(三)合理轮作(四)清洁田园(五)栽培措施

三、生物防治

(一)颉颃作用和竞争作用(二)交互保护作用

(三)利用天敌昆虫(四)应用生物农药

四、物理防治

(一)捕杀(二)诱杀(三)阻杀

(四)热处理(五)射线处理(六)外科手术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1.植物检疫的内容是什么?

2.农业防治法的具体内容。

3.如何利用抗病(虫)品种?议论、提问归纳小结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有多种,但每种方法都不能达

到完全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必须是各种方法综合运用,

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达到经济、

高效的防治效果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讲述布置习题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有哪些种类?每种方法都有什么优缺点?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课时名称化学防治教学目的了解化学防治在防治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重点掌握农药的剂型、作用特点、常用种类特点及如何科学用药。重点.农药的剂型、作用特点、常用种类特点及如何科学用药。难点常用种类特点。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测验笔试导言化学防治的作用、地位,现状。讨论并引出新课新课第六节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理及方法五、化学防治

(一)农药的基本知识

1.农药的概念(法律上的、一般的)。

2.农药的分类。

3.农药的剂型与使用方法。

4.农药的科学使用。

5.农药的药害。

(二)常用农药简介

1.杀菌剂。

2.杀虫剂。

3.杀螨剂。

4.杀线虫剂。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1.试分析影响化学防治效果的诸因素都有那些?

2.通过那些途径可以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压力?议论、提问归纳小结农药不可替代。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科学用药是我们永恒的主题!讲述布置习题1.熟悉50种常用农药的剂型、使用特点。

2.查阅与农药相关的法律、法规。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园林植物常见害虫种类识别和防治课时名称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防治教学目的了解鳞翅目食叶害虫的种类及危害概况,熟悉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形态识别、发生规律、防治措施。重点园林植物上主要食叶害虫的形态识别、发生规律、防治措施。难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测验提问导言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大家都了解那些害虫种类(问)。虫害的严重性。害虫的的种类概况。提问并引出新课新课一、鳞翅目食叶害虫识别与防治美国白蛾、天幕毛虫、黄刺蛾等。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成虫、蛹、幼虫、卵。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4)园林技术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识别与防治梨大叶蜂、榆三节叶蜂等。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成虫、蛹、幼虫、卵。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识别与防治榆紫叶甲、丁香潜叶跳甲、二十八星瓢虫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成虫、蛹、幼虫、卵。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1.如何防治小菜蛾?

2.鳞翅目食叶害虫鳞翅目主要害虫的识别。议论、提问归纳小结鳞翅目食叶害虫害虫种类多危害重,对生产威胁较大。

如果防治不当还会产生很多安全隐患。且鳞翅目食叶害虫害虫抗药性突出,生产中要高度重视。

防治必须综合防治。讲述布置习题调研鳞翅目食叶害虫害虫的防治新途径。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园林植物常见害虫种类识别和防治课时名称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防治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植物常见吸汁类害虫的形态特征,熟悉其生活史习性特点,掌握方法。重点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难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测验提问导言吸汁害虫对园林植物的严重危害性提部并引出新课新课一、同翅目害虫识别与防治蚜虫、叶蝉、飞虱等。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成虫、若虫、(伪蛹)、卵。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4)园林技术防治二、半翅目害虫识别与防治茶翅蝽、绿盲蝽、缘蝽等。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成虫、若虫、卵。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方法三、缨翅目害虫识别与防治蓟马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成虫、若虫、卵。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四、蜱螨目的识别与防治1、蜱螨目与昆虫的区别,蜱螨目典型的形态特征。成螨、若螨、幼螨、卵。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1.吸汁类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应如何防治?议论、提问归纳小结吸汁类害虫可造成植物叶片萎蔫,生长不良,都属于刺吸式口器,

防治选用药剂时要用内吸式杀虫剂。讲述布置习题1.设计蚜虫综合防治方案。

2.防治螨类选用哪些新型药剂?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园林植物常见害虫种类识别和防治课时名称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防治教学目的了解地下害虫的常见种类,重点掌握蛴螬、种蝇类、地老虎类害虫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重点蛴螬、种蝇类、地老虎类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难点蛴螬、种蝇类、地老虎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复习测验笔试导言地下害虫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苗期害虫,常造成缺苗断垄。对园林植物后期影响很大。因其生活环境较为隐较难防治。提问、引出新课新课一、鞘翅目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金龟子类、叩甲类等。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卵、幼虫、蛹、成虫。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4)园林技术防治二、直翅目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蝼蛄等。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成虫、若虫、卵。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方法三、鳞翅目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地老虎类。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卵、幼虫、蛹和成虫。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四、其它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地蛆、根蚜、沙潜类等。各类地下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习性和防治方法。多媒体、讲授提示、议论提问、归纳讲授巩固新课议论、提问归纳小结地下害虫因其生活环境的隐蔽,较难防治,必须根据其一年中的活动规律,在其活动期进行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讲述布置习题1.地下害虫有哪些种类?其活动规律性是什么?如何根据其其活动规律进行防治?2.地下害虫的危害特点有哪些?3.调查园林苗圃地内的地下害虫种类、分布情况、数量及危害程度并作调查表。口述、多媒体教学后记班级单元名称园林植物常见害虫种类识别和防治课时名称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植物钻蛀害虫的常见种类。重点掌握主要害虫的识别和防治。材料用具不同病虫害盒装标本、瓶装浸渍标本及新鲜标本、图片。体视显微镜、放大镜、玻片等。重点钻蛀性害虫的特征识别、分类难点特征识别及防治。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言本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讲授并导入新课新课一、鞘翅目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天牛类、象甲类、小蠹类、吉丁甲类等。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卵、幼虫、蛹、成虫。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4)园林技术防治二、鳞翅目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木蠹蛾类、螟蛾类等。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认识其卵、幼虫、蛹和成虫。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方法三、膜翅目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茎蜂类。1、形态特征及形态区别。卵、幼虫、蛹和成虫。2、发生规律越冬、习性、生活条件要求。习性与防治的关系。3、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盒装标本、瓶装浸渍标本、新鲜标本、体视显微镜、放大镜

布置习题1.总结钻蛀性害虫的危害特点。

2.调查当地园林苗木区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分布和数量等。

3.根据所学内容,制定一份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方案。教学后记班

级单元名称园林植物常见病害种类诊断和防治课时名称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防治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植物主要病害种类、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及最新防治技术和无公害常用药剂。重

点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技术。难

点病原识别及防治技术。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学委报告出席人数及缺席者名单教师记录导

言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由多种病原菌导致,如真菌、细菌和病毒等。我们通过对这些病害症状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区分,正确诊断。掌握防治技术和新型药剂进行有效防治。

引出新课新

课一、园林植物叶、花、果真菌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叶斑病类、灰霉病类、畸形病类等。1、病害症状特征及诊断要点。包括病斑形态、颜色、大小、病症特点。2、发生规律,发病最适环境条件等。3、防治方法(1)园林技术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二、园林植物叶、花、果病毒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花叶病类等。1、病害症状特征及诊断要点。包括病斑形态、颜色、大小、病症特点。2、发生规律,发病最适环境条件等。3、防治方法(1)园林技术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三、园林植物叶、花、果细菌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软腐病类。1、病害症状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