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苏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解析)江苏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兵部知制诰谢公行状

王安石

公讳绛,字希深。其先陈郡阳夏人。以试秘书省校书郎起家,中进士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七迁至尚书兵部员外郎以卒。尝知汝之颍阴县,直集贤院,通判常州、河南府,为三司度支判官,与修真宗史,知制诰。最后请知邓州,遂葬于邓,年四十六,其卒以宝元二年。

公以文章贵朝廷,藏于家凡八十卷。其文,世所谓唐之元、白不足多也。而又有政事材,遇事尤剧,尤若简而有馀。所至辄大兴学舍,庄懿、明肃太后起二陵于河南,不取一物于民而足,皆公力也。后河南闻公丧有出涕者,诸生至今祠公像于学。邓州有僧某诱民男女数百人,以昏夜聚为妖,积六、七年不发,公至立杀其首,弛其馀不问。又欲修美阳堰,废职田,复召信臣①故渠,以水与民而罢其岁役,以卒故不就。于吏部所施置,为后法。

其在朝,大事或谏,小事或以其职言。郭皇后失位,称《诗·白华》以讽,争者贬,公又救之。尝上书论民失业,献《大宝箴》,议昭武皇帝不宜配上帝,请罢内作诸奇巧。因灾异推天所以谴告之意。言时政又论方士不宜入宫请追所赐诏其所尝言甚众不可悉数。及知制诰,自以其近臣,愈慷慨欲以论谏为己事。故其葬也,庐陵欧阳公铭其墓,尤叹其不寿,用不极其材云。卒之日,欧阳公入哭其堂,架无新衣,视其家,库无馀财。盖食者数十人,三从弟皆在,而治衣栉才二婢。平居宽然,貌不自持,至其敢言自守,矫然壮者也。

谢氏本姓任,自受氏至汉、魏无显者,而盛于晋、宋之间。至公再世有名爵于朝,而四子皆以材称于世。先人与公皆大中祥符八年进士,而公子景初等以历官行事来曰:“愿有述也,将献之太史。”谨撰次如右。

(选自《王安石文集》,有删改)

①召信臣,西汉南阳太守,常为民修水利。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言时政/又论方士不宜/入宫请追所赐/诏其所尝言甚众/不可悉数

B.言时政/又论方士不宜/入宫请追所赐诏/其所尝言甚/众不可悉数

C.言时政/又论方士不宜入宫/请追所赐诏/其所尝言甚众/不可悉数

D.言时政/又论方士不宜入宫/请追所赐/诏其所尝言甚/众不可悉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甲科,指科举考中进士。进士是指科举测试殿试考中的人,分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迁,指调动官职,包括迁升、平调、降级,本文指升迁,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迁”为降职,表示降职的文言词语还有“谪”“贬”等。

C.《诗》,又称《诗三百》,即与《楚辞》并称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三百零五首诗歌,内容可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D.大中祥符,宋真宗年号。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如“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中的“太宗”及“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中的“宣德”都是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绛做邓州知州时,除恶务尽,把多年来引诱民众为非作歹的僧人及党羽全部杀掉。

B.谢绛为民谋利的做法,因病故未能实现,但他给吏部提出的建议,死后被定为法则。

C.郭皇后被废弃,谢绛用《诗经》讽喻皇帝,并设法营救因争辩此事而被贬的官员。

D.谢绛为官清廉,去世时家中没有一点多余的财物,衣架上竟然连一件新衣服也没有。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河南闻公丧有出涕者,诸生至今祠公像于学。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5.文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谢绛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叶伯巨,字居升,宁海人。通经术。以国子生授平遥训导。洪武九年星变,诏求直言。伯巨上书,略曰: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所以强干弱枝,遏乱源而崇治本耳。今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臣窃以为不然。何不观于汉、晋之事乎?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此臣所以为太过者也。

臣又观历代开国之君,未有不以任德结民心,以任刑失民心者。国祚长短,悉由于此。古者之断死刑也,天子撤乐减膳,诚以天生斯民,立之司牧,固欲其并生,非欲其即死。不幸有不率教者入于其中,则不得已而授之以刑耳。议者曰:宋、元中叶,专事姑息,赏罚无章,以致亡灭。主上痛惩其弊,故制不宥之刑,权神变之法,使人知惧而莫测其端也。臣又以为不然。开基之主垂范百世,一动一静,必使子孙有所持守。况刑者,民之司命,可不慎欤!

盖天下之治乱,气化之转移,人心之趋向,非一朝一夕故也。臣愚谓天下之趋于治,犹坚冰之泮也。冰之泮,非太阳所能骤致,阳气发生,土脉微动,然后得以融释。圣人之治天下,亦犹是也。今使天下诸生考于礼部升于太学历练众职任之以事可以洗历代举选之陋上法成周。然而升于太学者,或未数月,遽选入官,间或委以民社。臣恐其人未谙时务,未熟朝廷礼法,上乖国政,而下困黎民也。此皆臣所以为求治太速之过也。

然是时诸王止建藩号,未曾裂土,不尽如伯巨所言。迨洪武末年,燕王屡奉命出塞,势始强。后因削夺称兵,遂有天下,人乃以伯巨为先见云。

(选自《明史·叶伯巨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使天下诸生/考于礼部/升于太学历练/众职任之以事/可以洗历代举选之陋/上法成周

B.今使天下诸生考/于礼部升/于太学历练/众职任之以事/可以洗历代举选之陋/上法成周

C.今使天下诸生考于礼部/升于太学/历练众职/任之以事/可以洗历代举选之陋/上法成周

D.今使天下诸生考于礼部/升于太学历/练众职/任之以事/可以洗历代举选之陋/上法成周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在位年号,年号由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B.分封,被封诸侯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等义务。

C.减膳,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天象变异或异常事件时吃素或减少肴馔,以示自责。

D.礼部,六部之一。掌管朝廷典礼、祭祀、科举以及官吏的任免、考核等事务。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伯巨认为诸侯国对先王之制的沿袭没有超过三分之一,所以导致了上下阶层的等级差别,这不利于国家安定。

B.叶伯巨认为上天生了百姓,并为他们设立了管理者,本意就是想要他们一起生存,而不是要他们走向死亡。

C.刑罚是针对那些不听管教的人施行的,国君应以道德教化获得民心,谨慎用刑,使子孙后代有所坚持守护。

D.叶伯巨的进言,针对现状,有的放矢,并考虑到反对者的言论,体现了他目光的敏锐,思维的严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恐其人未谙时务,未熟朝廷礼法,上乖国政,而下困黎民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10.叶伯巨是从哪三个方面上书直言当下弊端的?请简要概括。

(江苏省丹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樊须请学稼,孔子犹鄙之,以为不知礼义信,况讲商贾之末利乎?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以饫上之欲,又可从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街鬻①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轹②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故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伊尹为阿衡③,有一夫不获其所,若己推而内之沟中。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①街鬻:自夸自卖。②陵轹;欺压。③阿衡:商代官名,指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职,后泛指宰相之类的要职。

1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

B.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

C.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

D.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人”“夫子”是后人为表尊敬对他的专称。

B.稼,种植谷物,亦泛指农业劳动,与此意相关的词语有“稼穑”“耕稼”等。

C.州县,州和县的合称,州、县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单位,文中指州官、县官。

D.徭役,指古时官府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认为古代圣贤治国养民的措施在王安石看来都是老生常谈,并不值得做,王安石想实行古代圣贤未曾实施的方略。

B.司马光引用孔子的话并以孔子鄙薄樊须“学稼”为例来说明商贾之末利不可取,进而表示对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反对。

C.司马光认为言利之人为革新而革新,想方设法改变祖宗旧有法度,结果带来的好处不能弥补造成的损害,得到的不能抵偿失去的。

D.司马光认为王安石选派的四十多名去全国各地推行新法的使者虽都是选拔出来的才俊,但其中也有轻佻狂躁、骚扰百姓的人。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

(2)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

15.司马光认为“此三者”不可为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壬辰,王安石荐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帝言:“安石不好官职,自奉甚薄,可谓贤者。”光曰:“安石诚贤,但性不晓事而愎,此其所短也。又不当信任吕惠卿,惠卿真奸邪,而为安石谋主,安石为之力行,故天下并指为奸邪也。近者进擢不次,大不厌众心。”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陈升之既相,帝曰:“升之有才智,晓民政。”光曰:“但不能临大节不可夺耳。”帝又曰:“王安石何如?”对曰:“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帝尝御迩英阁听讲,光言青苖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至饥寒流离,况县官督责之威乎!太宗平河东,立籴法,时斗米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安石不乐。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疏凡九上,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B.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C.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D.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盘庚之迁,是指商王盘庚继位后,为了巩固统治,迁都于殷。王安石用此来表明变法的决心。

B.平民,即普通百姓,战国时期和秦朝称平民为“黔首”,因“黔”指偏远的贵州,故有此称。

C.经筵,旧时帝王听讲经籍的地方。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常平,指常平仓,西汉时始设立,是古代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官民粮食需求设置的粮仓。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批判当时士大夫大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表明自己将助君有所作为,而不会在其位不谋其职,其中有暗讽司马光之意。

B.司马光在君王亲驾迩英殿听进读时,表明了自己反对青苗法的态度,他担心青苗法会和太宗在河东所确立的和籴制度一样,成为后来之患。

C.司马光不重禄位自荣,希望能解救生民之患,他掌管兵事后,仍多次上疏阐明自己的观点,但皇帝并不认同他的建议,认为其越职言事。

D.皇帝对陈升之和王安石评价都很高,想任用二人为丞相,但司马光分别指出了二人的缺点,最终二人都不能为相,皇帝只能任用司马光。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

20.材料二中司马光对王安石其人有怎样的评价,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壬辰,帝尝御迩英阁听讲,光讲曹参代萧何。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光对“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之,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惠卿言:“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正月始和,布法象魏是也;有五年一变者,巡守考制度是也;有三三十年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光言非是,其意以风朝延耳。”帝问光,光对曰:“布法象魏,布旧法也。诸侯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是为世轻世重也,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公卿、侍从皆在此,愿陛下问之,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之可也,不可使执政侵其事。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德佐人主,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吏矣。今为看详中书条例司,何也?”惠卿辞塞,乃以他语抵光。

壬申,以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固辞不拜。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胎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安石不乐。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教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道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

B.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

C.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

D.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

2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约束,有规约、规章之意,文中和《高祖本纪》中“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的“约束”均为此意。

B.三司,或为官称,或为官署名,朝代不同所指不同,唐代后期到宋代,三司统管财政,由重臣任职。

C.胥吏,指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和《促织》中的“里正”“里胥”是同一个职位,都是基层的差役。

D.常平,即常平仓,古代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设置的粮仓。谷贱时购入储存,谷贵时减价出售。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皇帝到迩英阁听讲时,吕惠卿提出先王治国之法经常有变革,主张进行变法。司马光则认为国家不要轻易地变法。

B.司马光认为,应让三司使执掌天下财政,没有才能的官员弃置不用,而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是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C.司马光与王安石原本关系很好,但因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多次写信劝其放弃变法,恢复旧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

D.司马光拒绝接受皇帝让他担任枢密使一职,可见他看重百姓的忧患甚于自己的官职俸禄,体现了他胸怀天下的担当。

2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

25.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增论

苏轼

①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①发背死。

②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③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②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③。”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④时也。

④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⑤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⑥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⑦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①疽(jū):恶疮。②几: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③引文见《诗经·小雅·頍弁》。雨(yù):下;集:降下;霰(xiàn):小冰粒。④卿子冠军:指上将军宋义。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B.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C.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D.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一般是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过秦论》。书,有的指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如《答司马谏议书》。

B.卒伍,秦时乡里基层组织,这里指家乡。卒伍也指军队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泛指军队。“加之以师旅”中“师旅”指军队,军队五百人为旅,两千五百人为师。

C.子一般用于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如孔子、孟子,而“苏子”就是苏某人,苏轼自称。子也用以尊称对方,“卿子”犹如公子。“吾不能早用子”中“子”也是尊称。

D.义帝意为名义上的皇帝,类似义子之称。高帝是刘邦的谥号。谥号就是盖棺定论,褒贬是非功过,分为官谥和私谥,“私谥”是由其亲友或门生议定的谥号。

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范增不明去就之分,却想依靠项羽来成就自己的功名。他极力劝谏项羽杀刘邦,只是尽臣子的本分而已,却不为项羽做人气量考虑,可谓见识浅陋。

B.苏轼认为立义帝一事,范增是主谋。义帝的存亡,不仅关系到楚的盛衰,也和范增的祸福密切相关。苏轼认为后来项羽杀义帝并非范增本意。

C.苏轼认为范增离开项羽是明智的,因为范增若不离开,必然逃脱不了被项羽杀害的悲惨命运,遗憾的是范增离开项羽太晚了。

D.苏轼在结尾处称赞范增是人中豪杰,肯定范增的谋略才干就是否定项羽的不能知人善用。全文论的是范增,实际处处意在批评项羽不善用人,终必败亡。

2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30.苏轼认为义帝是天下贤主的依据何在?请简要概括。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文本二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送西入秦。至秦,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遂上《谏逐客书》,理足词雄,情词恳切,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法度,定律令,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嫡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节选自《史记·李斯传》,有删改)》

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以闾阎历/储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B.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C.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D.李斯以闾阎历/储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何谓尊用矣

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即“合纵”,指战国时韩、魏、燕、赵、齐、楚六国联盟抵抗秦国的策略。

B.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C.四夷,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合称。

D.六艺,这里是指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3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太山”“河海”作比,指出秦国应该广纳贤才,方可走向强大。

B.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武器和粮食提供给敌人的做法不理解。

C.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终往秦国,得到秦王重用,官至丞相。

D.李斯忠心耿耿反受刑而死,究其原因,司马迁看法却与世俗不同。

3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2)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35.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秦国不能逐客的原因。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二)

执政以河朔旱伤,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诏学士议,光与王珪、王安石同见,光曰:“救灾节用,宜自贵近始,可听也。”安石曰:“常衮辞堂馔”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争议不已。帝曰:“朕意与光同,然姑以不允答之。”

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迩英②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安石以韩琦上疏,卧家求退。帝乃拜光枢密副使,光辞之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抗章至七八,帝使谓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对曰:“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安石起视事,光遂求去。

(《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

①堂馔,又称堂食,唐代政事堂的公膳。②迩英:宋代禁苑宫殿名。

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常衮辞堂馔时/以为衮自知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

B.常衮辞堂馔时/以为衮自知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

C.常衮辞堂馔/时以为衮自知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

D.常衮辞堂馔/时以为衮自知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

3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朔,北方,如《木兰辞》中“朔气传金柝”。

B.三代,指曾祖、祖父、父三辈,也指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文中指后者。

C.约束,本义是“束缚”,后引申为“限制”“规约”“规章”“法令”。文中指“限制”。

D.视事,就职治事,旧指官吏到职办公。与“致事”意思不同,“致事”指官员辞官。

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指责,引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高屋建瓴,目的在于揭示事情本质,为变法正名。

B.司马光认为变法需深思熟虑才可实施,他以汉武帝和汉元帝改变祖制导致国家出现问题为例,佐证自己的观点。

C.司马光拒绝接受皇帝授予的枢密副使一职,可见他更看重的是希望能够解除百姓的忧患,而不是自己的官职俸禄。

D.司马光上书反对推行青苗法,皇帝派使者告诉他不要谈论指责外的事,司马光认为未接受新的任职,仍可谈论。

3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2)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

40.两则材料都写到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各有侧重,请概括其中的相同点。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复斋先生,姓张氏,名召华,字君实,华容人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①,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瑞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贩贷,全活芒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敞衣,为冻饥可冷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脾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有守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②观之,一人肤体伤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其人即屈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海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③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清·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

①吴逆之乱,指清朝初年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起兵叛乱。②袒裼(tǎnxī),脱去上衣,裸露肢体。③清丈令,指清廷为增加土地赋税收入而颁布的详细测量土地的命令。

4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B.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C.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D.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4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明清两朝,进士分三等,称三甲。文中“成进士”,指考中进士。

B.颜色,面容、脸色。文中的“颜色”与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颜色”,词义有别。

C.社庙,民间俗传的谷神居住的地方。农耕时代,人们常在社日前往庙中致祭,以表述对丰收的良好祈愿。

D.季世,末世、末叶,指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满清末造”(《与妻书》)中的“末造”,其意与此同。

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乱中,张复斋与其弟召修一道背负着母亲辗转奔波,后又为终养母亲而弃官二十年,其行为堪称一个大孝子。

B.尽管张复斋在晋江、金溪两地为官前后仅仅四年,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C.张复斋秉公办案,富有韬略,明断是非曲直,在晋江县令任上,曾巧断商人不养其父案、乡民窃瓜致人死亡案。

D.在金溪任上被罢免而回乡隐居后,张复斋体恤民生疾苦,主动为民请命,从而使当地百姓的赋税压力大为减轻。

4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少警敏,有异才。年二十,举乡试。巡抚张师诚辟佐幕。嘉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典江西、云南乡试,分校会试。迁御史,疏论福建闽安副将张宝以海盗投诚,宜示裁抑,以防骄蹇,被嘉纳。未几,出为杭嘉湖道,修海塘,兴水利。

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请禁鸦片烟,下中外大臣议。则徐请用重典,言:“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宣宗深韪之,命入觐,召对十九次。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十九年春,至。总督邓廷桢已严申禁令,捕拏烟犯,洋商查顿先避回国。

则徐知水师提督关天培忠勇可用,令整兵严备。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呈出烟土二万馀箱亲莅虎门验收焚於海滨四十馀日始尽。请定洋商夹带鸦片罪名,依化外有犯之例,人即正法,货物入官,责具甘结。他国皆听命,独义律枝梧未从。於是阅视沿海炮台,以虎门为第一门户,横档山、武山为第二门户,大小虎山为第三门户。海道至横档分为二支,右多暗沙,左经武山前,水深,洋船由之出入。关天培创议於此设木排铁练二重,又增筑虎门之河角炮台,英国商船后至者不敢入。

则徐才识过人,而待下虚裹,人乐为用,所莅治绩皆卓越。道光之季,东南困於漕运,宣宗密询利弊,疏陈补救本原诸策,上畿辅水利议,文宗欲命筹办而未果。海疆事起,时以英吉利最强为忧,则徐独曰:“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后其言果验。

论曰:林则徐才略冠时,禁烟一役,承宣宗严切之旨,操之过急;及敌氛蹈瑕他犯,遂遭谗屏斥。论者谓粤事始终倚之,加之操纵,溃裂当不致此。则徐濒谪,疏陈:“自道光元年以来,粤关徵银三千馀万两,收其利必防其害。使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制夷已可裕如。”诚为谠论。惟当时内治废弛,外情隔膜,言和言战,皆昧机宜,其祸岂能幸免哉?邓廷桢与则徐同心御侮,克保岩疆。若达洪阿、姚莹卻敌台湾,固由守御有方,亦因敌非专注,朝廷皆不得已而罪之,诸人卒皆复起,而名节播宇内、焕史册矣。

4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呈出烟土二万馀箱/亲莅虎门/验收焚於海滨/四十馀日始尽/

B.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呈/出烟土二万馀箱/亲莅虎门/验收焚於海滨/四十馀日始尽/

C.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呈/出烟土二万馀箱/亲莅虎门/验收焚於海滨/四十馀日始尽/

D.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呈出烟土二万馀箱/亲莅虎门验收/焚於海滨/四十馀日始尽/

4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汉族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后,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测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进士是仅次于状元的最高功名。

C.入觐指诸侯于秋季入朝进见天子。如《诗·大雅·韩奕》:“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后来也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D.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利用水道调运粮食,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4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则徐担任御史期间,认为福建闽安副将张宝是投诚的海盗,应当对他有所防备。他的建议收到皇帝的嘉奖并接纳。

B.朝廷内外讨论禁止鸦片烟,林则徐请求用重典,认为鸦片不禁,国家未来堪忧。他的观点深得宣宗赞赏,并多次招他商议。

C.林则徐任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总督邓廷桢听其命禁烟并抓捕烟贩。林则徐到后,认为关天培忠勇,于是让他严加防备敌人。

D.鸦片战争中,当时列强以英国为强大,朝廷内外深为忧虑。唯独林则徐高瞻远、力排众议,认为俄罗斯才是中国的祸患。

4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当时内治废弛,外情隔膜,言和言战,皆昧机宜,其祸岂能幸免哉?

(2)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谏逐客书》)

49.在看来,林则徐最终被贬斥的原因是什么?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考官已定埙①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读埙策皆秦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谕宰相曰:“张孝祥词翰俱美。”

上之抑埙而擢孝祥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于是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会桧死,魏良臣密奏散狱释罪,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

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卢杞②下,孝祥遂罢。

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上嘉之。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治有声绩,复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复待制,徙荆湖北路安抚使。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置万盈仓以储诸漕之运。

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请祠,以疾卒,年三十八。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翰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

(节选自《宋史·张孝祥传》有删节)

①埙(xūn):秦桧的孙子秦埙。②卢杞:唐朝宰相、巨奸,曾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等人。

5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人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B.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人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C.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人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D.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人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5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试又称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测试,乡试中选者才能参与,一般由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主持。

B.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一般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有罪,需要皇帝下诏书才能拘捕人诏狱。

C.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划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此处“路”与“烽火扬州路”的“路”同义。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致仕的一般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也可自请退职,如“乞骸骨”。

5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孝祥才思敏捷,颇受赏识。他读书过目不忘,十六岁时,在乡试中人围,又被乡里推荐为第一名;高宗曾称赞他的诗词必将名世。

B.张孝祥治洪有方,造福百姓。他在担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组织修筑了寸金堤,去除荆州水患;又设立万盈仓来储备漕运的粮食。

C.张孝祥仕途坎坷,屡遭罢官。金兵入侵时,他认为金国是想缔结盟约,被宣谕使弹劾而丢官;担任静江府知府时,又因谏官的意见被罢。

D.张孝祥年轻有为,能力出众。他担任抚州知府时,处理事情精明、准确;任平江府知府,不怕事务繁重艰巨,没有留下积压的案件。

5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2)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

54.汪澈担任御史中丞时,他为什么首先弹劾张孝祥,使其被罢职?请简要说明。

(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延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今吾欲继襄主①之业,而卒世不见也。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王遂胡服。

使王孙緤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且将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以成胡服之功。”公子成再拜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是以不先进。王今命之,臣固敢竭其愚忠。臣闻之,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王图之。”

王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因其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②,鯷冠秫缝③,大吴之国也。礼服不同,其便一也。是以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故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非社稷之神灵,鄗几不守。先王忿之,其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服,近可以备上党之形,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也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非寡人所望于子!”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议,敢道世俗之间。今欲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令。”再拜,乃赐胡服。

赵造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非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治今。子其勿反也。”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

[注]①襄主指赵襄子,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奠基人,与其父赵简子并称“简、襄”。②“雕题”指在额上刺花纹。③“鳀冠秫缝”指头戴鱼皮帽子,身穿缝纫粗拙的衣服,均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

5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故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

B.是以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故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

C.是以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故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

D.是以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故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

5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

B.左衽:指古代部分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而汉族所穿汉服则始终保留右衽特点。

C.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谷养育民众,土载育万物,社稷也常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D.稽首:指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跪拜礼,作为臣子的公子成拜见赵武灵王时当行稽首之礼。

5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认为施行胡服骑射的政策,必定会招来非议指责,但肥义支持赵武灵王下定决心按自己的想法去付诸实施。

B.赵武灵王认为吴、越百姓在服饰、风俗、礼制等方面虽然不同,但于国有利却是一致的,并由此提出礼法有必要因时而变。

C.赵武灵王迫于当时形势而不得已违背简子和襄子遗志,通过改变赵国旧俗,实施胡服骑射之策,以报中山侵略之仇。

D.赵武灵王借用三王之例表明法令制度要因时制宜,一味效法古人的作法,就不能够管理好现在的国家,以此来驳斥赵造。

5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圣人因其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

(2)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

59.选文中赵武灵王力排众议,施行胡服骑射之策展现其怎样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参考解析:

1.C2.D3.A4.(1)后来河南人听说谢公去世,有人忍不住流泪,诸生到今天还在学堂供奉他的画像。

(2)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降低身份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又在六国之下了。5.文学才能;政治才干;日常生活简朴。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议论时政得失,认为方士不应该进入后宫,请求追还赐给方士的诏书,谢公曾发表过的言论很多,无法全部记录。

“又论方士不宜入宫”,“方士”为“不宜入宫”的主语,“不宜入宫”为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甚众”,很多,“甚”作状语修饰“众”,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太宗’……都是年号”错误,“太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把多年来引诱民众为非作歹的僧人及党羽全部杀掉”错误,原本文“公至立杀其首,弛其馀不问”,只杀了首领,其余从犯都被释放。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丧”,去世;“祠”,祭祀,引申为供奉;“祠公像于学”,状语后置句式,在学堂供奉他的画像。

(2)“以”,凭借;“天下之大”,偌大的天下,定语后置句式;“故事”,旧事。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公以文章贵朝廷,藏于家凡八十卷。其文,世所谓唐之元、白不足多也”可概括出,他有文学才能;

结合“又有政事材,遇事尤剧,尤若简而有馀”可概括出,他有政治才干;

结合“架无新衣,视其家,库无馀财。盖食者数十人,三从弟皆在,而治衣栉才二婢”可概括出,他日常生活简朴。

参考译文:

谢公名绛,字希深,他的先人是陈郡阳夏人。谢公从试秘书省校书郎步入仕途,考中进士甲科,授予太常寺奉礼郎之官,多次迁转最后升至尚书兵部员外郎而辞世。曾任汝州颍阴知县、直集贤院、常州通判、河南府通判,又担任三司度支判官,参与修撰真宗一朝的国史,升为知制诰。最后自己请求任邓州知州,死后就葬在邓州,享年四十六岁,去世在宝元二年。

谢公因为文章被朝廷看重,收藏在家的文章共八十卷。他的文章,当世人认为即使是元稹、白居易也未必能赶得上。又具有政治才干,遇到难办的事,处理起来游刃有余。所到之处都要大兴学舍,朝廷要为章懿太后、明肃太后在河南府修建两座陵墓,没有一件东西取自民间,事情就办妥,都是凭借了谢公的才力。后来河南人听说谢公去世,有人忍不住流泪,诸生到今天还在学堂供奉他的画像。邓州有个和尚引诱了数百名男女,在夜间聚众为妖,一连六七年也没有被揭露。谢公到任之后,立即诛杀了首领,释放其余从犯不再问罪。又打算改造美阳堤堰,废官员的职田,修复汉朝太守召信臣所建的旧渠,把水利交还百姓并免除他们每年的劳役,因病故而没有如愿。他给吏部提出的建议,在他死后被定为朝廷的法则。

谢公在朝廷任职时,遇到大事差不多都有谏言,小事则有时候只限于本职之内而言。郭皇后被废,谢公吟诵《诗经.白华》来讽喻皇帝,为此事争辩的官员被贬,谢公又出面营救他们。曾上书论述百姓失业的弊端,又献《大宝箴》一篇,议论昭武皇帝不应该配享上帝,还请求废除宫廷用的奇巧之物。借着天灾推论上天用来谴责警告之意。议论时政得失,认为方士不应该进入后宫,请求追还赐给方士的诏书,谢公曾发表过的言论很多,无法全部记录。他担任了知制诰之后,自认为是近侍之臣,更应该慷慨陈词,把议论劝谏当成自己的职事。故而他下葬之时,庐陵欧阳修为他写了墓志铭,特别感叹他年寿太短,任用没能极尽其才干。谢公去世那一天,欧阳公来到他的灵堂失声痛哭,才发现他家里的衣架上没有一件新衣,环视他家,也没有一点余财。跟随他生活的有几十口人,三个堂弟都在,而家中整理家务的只有两个女婢。平时宽和文静,貌不惊人,至于敢于直言而坚持操守的方面,则昂然威武如同壮士。

谢氏原本姓任,自从接受任氏直到汉朝、曹魏没有很显贵的,而兴盛于晋朝和南朝宋期间。到谢公,已经两代在朝廷中拥有名位爵禄,他的四个儿子都以有才干著称于世。我父亲和谢公都是大中祥符八年的进士,谢公的儿子谢景初等带着谢公所任官职和所做的大事履历来找我,说:希望我记述文字,准备交到史官留存。于是恭敬地记述了以上的谢公事迹。

6.C7.D8.A9.(1)我担心这样的人不熟悉当前事务,也不熟悉朝廷的礼仪法规,对上违背国家政令,对下困扰百姓。

(2)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假如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10.分封过度,用刑不慎,求治太速。

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当今使天下诸生在礼部测试,升入太学,经过多种职务的练习,任之以政事,可以洗刷历代选拔人才的陋习,向上效法古代周公辅佐成王的做法。

“考于礼部”“升于太学”句式大体一致,应在“部”“学”后面断开,排除ABD。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官吏的任免、考核”错误。掌管官吏任免、考核的是吏部。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诸侯国对先王之制的沿袭没有超过三分之一”错误。原文“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的意思是:按照先王的制度,大城邑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谙”,熟悉;“乖”,违背。

(2)“封”,使……成为封地;“肆”,扩张;“阙”,侵损。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此臣所以为太过者也”可知,叶伯巨认为分封过度。

由原文“主上痛惩其弊,故制不宥之刑,权神变之法,使人知惧而莫测其端也。臣又以为不然。开基之主垂范百世,一动一静,必使子孙有所持守。况刑者,民之司命,可不慎欤”可知,叶伯巨认为用刑不慎。

由原文“臣恐其人未谙时务,未熟朝廷礼法,上乖国政,而下困黎民也。此皆臣所以为求治太速之过也”可知,叶伯巨认为求治太速。

参考译文:

叶伯巨,字居升,宁海人。精通经术。凭借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予平遥训导的官职。洪武九年,天象发生异常变化,皇上下诏征求正直的进言。叶伯巨上书,大略说:

按照先王的制度,大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上下差别等次,各有固定名分,用这样的办法来使中央势力强于地方,遏制动乱的源头并且崇尚治理的根本罢了。现在分裂土地封赏,使诸王各有自己的封地,我担心几代以后,地方势力强于中央,不听指挥,然后再削弱他的封地、夺取他的权力,就必定产生怨恨。更严重的会乘机起兵,再防治便来不及了。议论的人会说:诸王都是天子的骨肉,分封的土地虽然广大,立下的法规虽然对他们宽松,又怎么会有抗衡之理呢?我私下认为不是这样。为何不看看汉、晋的历史呢?由此说来,分封超过规制,祸患立刻产生,这就是我认为太过的原因。

我又观察历代开国君王,没有不以广施恩德获取民心,以滥用刑罚失去民心的。国家命运的长短,全源于此。古人判处死刑,天子撤除音乐减少膳食,确实因为上天生了百姓,为他们设立管理者,本来就是想要他们一起生存,而不是要他们走向死亡。如果不幸有不遵从管教的人落入法网,就不得已动用刑罚罢了。议论的人会说:宋、元中期,一味采取姑息的态度,赏罚没有章法,以致于灭亡。皇上深切地警戒于这样的弊端,因此制定了不宽恕的刑法,根据情况使用灵活变化的法律,使人知道害怕而不知道它的头绪。我又认为不应这样。开国君主为百代作表率,一动一静,必定使子孙有所坚持守护。何况刑罚,掌握着人民的命运,能够不谨慎吗?

大约天下的安定和混乱,世事的变迁,人心的趋向,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我认为天下趋向安定,就如坚冰的融化。冰的融化,不是太阳突然间能办到的,阳气发生,土地脉气微动,然后坚冰才得以融化。圣人治理天下,也是如此。当今使天下诸生在礼部测试,升入太学,经过多种职务的练习,任之以政事,可以洗刷历代选拔人才的陋习,向上效法古代周公辅佐成王的做法。然而升入太学的人,有的没过几个月,立即选入为官,有时委任以民间祭祀土神的事。我担心这样的人不熟悉当前事务,也不熟悉朝廷的礼仪法规,对上违背国家政令,对下困扰百姓。这都是我认为追求国家安定太急迫的过失。

然而这时候诸王只是建立藩号,未曾分封土地,不完全像伯巨所说的那样。到了洪武末年,燕王屡次奉命出边塞,势力才开始强大。他后来因为削藩夺爵而起兵,于是占有了天下,人们这才认为叶伯巨有先见之明。

11.C12.A13.C14.(1)自古以来圣贤用来治国的办法,不过是使众官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责令他们取得成功。

(2)这三项措施普通的人都知道不适合,而您独自以为可行,并不是您的见识比不上普通的人,而是特意想要建立非同寻常的功业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识。15.(1)“侵官”扰乱政事;(2)贷息钱是鄙贱的事情;(3)官府收役钱然后雇人代为服役不符合百姓服徭役的常规。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作法用人,常常(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于是讲利的人都捋袖出臂,张目环顾。

“已”是副词,修饰“不当置而置”这一谓语,构成状中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

“次”是名词作状语,“按照常法”,修饰“用人”,中间不可断开,且“美官”是“得”的宾语,宾语后断开,排除D。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夫子’是……对他的专称”错误,“夫子”是旧时对学者的尊称,不是对孔子的专称。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言利之人为革新而革新”错误,由“于是言利之人皆……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可知,言利之人革新旧法的目的是为了求取功名,而不是为了“革新”。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用来……的;“称”,符合,胜任;“委任”,委派任务;“责”,责令。

(2)“常人”,普通人;“可”,合适,可行;“不及”,比不上;“非常”,非同寻常;“忽”,忽视。

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到“此三者”所指代的内容,然后找到司马光评价这“三者”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不可为的原因。

文章最后说“此三者……”,由此可知,“此三者”指代的内容在前面,即“侵官”“贷息钱”“敛民钱雇市佣而使”。

结合“夫侵官,乱政也”可知,司马光认为侵官会“乱政”;结合“贷息钱,鄙事也”可知,司马光认为贷息钱是鄙贱的事情;结合“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可知,司马光认为官府收役钱然后雇人代为服役不符合百姓服徭役的常规。

参考译文:

介甫您本来是大贤人,您的失误在于用心过了头。为什么这样说呢?古来圣贤的治国之道,不过是使众官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责令其取得成功;他们的养民之法,不过是减轻租税,减少赋税,赦免逃避债务的人。您认为这些都是迂腐儒生的老生常谈,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于是,财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经管而改由中书省、枢密院长官兼领,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擅长文章之士及通晓财利之人,让他们去大讲功利。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樊须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还鄙薄他,认为他不知道礼、义、信,何况现在讲的是商人的微末之利呢?假使他们真的是君子,就本来不应该讲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小人,则本来要刮尽人民的财富,(这样),要满足皇上、朝廷在财政上的需要,又怎么能从愿呢?因此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作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于是讲利的人都捋袖出臂,张目环顾,自夸自卖,争着进用,各自斗智斗巧,以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大概其利不能弥补其害,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只不过是另出一番新意,用来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但它的危害已经够严重了。又委任常平仓、广惠仓的特派员四十多人,使他们在各个地方推行新法。起初是发放青苗钱,接着想使每户出免役钱,后来又想再制订出农田水利法而加以推行。所委派的人虽然都是选择才能出众之士,但其中也有侵犯州、县官的职权、扰乱百姓使他们不得安宁的轻浮狂躁之徒。于是,士大夫不服气,农人、商人丧失了他们的产业,谤议纷纷,象沸腾的开水在翻滚,怨恨、嗟叹之声充满了道路,寻求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推行新法之故。伊伊担任阿衡的官职,只要有一人不能得到安适的处所,他就象是自己把这个人推下了山沟里。您也当自己想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不可单单归罪于天下的人。说到侵夺原有官吏的职权,只能把政治秩序搞乱,您反而以为是治国良法而首先实施;放款收利息,这是鄙陋的事情,您反而作为王道善政而尽力推行;劳役自古都由平民负担,您反而打算征收免役钱,而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这三项措施,普通的人都知道不适合,而您独自以为可行;并不是您的见识比不上普通的人,而是特意想要建立非同寻常的功业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识。这就是我所说的用心过了头。

16.A17.B18.D19.(1)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迁都适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2)(如果)有军队来攻打,接下来又有饥荒,羸弱的百姓死会在沟壑,强壮的人必然聚集成为盗贼。20.肯定其有贤德;批评其听信奸人;认为其不懂世事;认为其固执任性。(答出三点即可)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司马光又写信给王安石说:“谄媚之人,对你而言在当下确实让人顺心痛快,一旦您失了权势,一定会出卖您来显扬自己。”王安石听了不高兴。

“曰”后是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中内容,主语是“光”,而不是“安石”,所以“安石”和“曰”之间要断开,排除BC;

“公”是“卖”的宾语,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因‘黔’指偏远的贵州,故有此称”错误,称“黔首”是因为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二人都不能为相”“皇帝只能任用司马光”错误,原文明确说明“陈升之既相”,而且司马光所担任的也只是“枢密副使”。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为”,因为;“故”,缘故;第一个“度”,计划;第二个“度”,考虑。

(2)“师旅”,军队;“因”,继,接续,接着;“民之羸者”,定语后置,羸弱的百姓;“为”,成为。

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安石诚贤”可知,司马光肯定王安石的贤能;

由“但性不晓事而愎,此其所短也”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懂人情世故,刚愎自用;

由“又不当信任吕惠卿,惠卿真奸邪,而为安石谋主,安石为之力行,故天下并指为奸邪也”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听信奸邪之人;

由“近者进擢不次”可知,司马光认为不按资序提拔官员。

参考译文: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把不忧虑国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作美德,皇上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这样做适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地方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在位时间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知罪;如果您说我现在应该不做任何事,守着以前的成法就行了,那么这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壬辰年间,王安石推荐吕惠卿担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皇帝说:“王安石不贪好任职为官,自身日常生活的供养很少,可以说是一个贤人。”司马光说:“王安石确实贤德,但不谙世事而且很固执,这是他的缺点。又不应当信任吕惠卿,吕惠卿是真正的奸邪之人,却为王安石谋划主持,王安石为其极力推行,所以天下人一并认为他俩都是奸邪之人。近来又不按资序提拔官员,人心很不服。”司马光又写信给王安石说:“谄媚之人,对你而言在当下确实让人顺心痛快,一旦您失了权势,一定会出卖您来显扬自己。”王安石听了不高兴。陈升之做了宰相之后,皇帝说:“陈升之有才智,通晓民政。”司马光说:“只是做不到碰到大事而不动摇。”皇帝又说:“王安石怎么样?”回答说:“有人说王安石为人奸邪,这诋毁他太过分了,但是他不懂世事,又很固执任性。”皇帝曾亲驾迩英殿听讲读,司马光谈及青苗法的弊端说:“平民百姓出息借钱,尚且能够蚕食下户贫民,使他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更何况有县官督责的威仪呢!太宗平定河东,建立和籴法,当时一斗米十文钱,百姓喜欢同官府交易。此后物价贵了而和籴制度没有解除,于是成为河东永久之患。我恐怕他日的青苗法,也还是这样。”当初,司马光和王安石一向交好,等到王安石颁行新法,司马光多次写信,反复陈述,又和吕惠卿在经筵辩论,王安石因此不开心。等到王安石称病不出,神宗于是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辞谢说:“如果我仅仅以禄位使自我荣耀,而不能挽救百姓的忧患,这是盗窃名器来偏利自身。陛下果真能够不颁行青苗、助役等法,即使不任用我,那么我受到的恩赐也算很多的。按青苗法贷钱给百姓,使者担心贷钱的人逃避负债,必定令穷人、富人相互担保,贫穷的人不能偿还就会流散到四方,富人不能离去,必定会要让他们代还。十年以后,穷人逃散完之后,富人也陷入贫困。常平仓又已经废除了,如果有军队来攻打(发生战争),接下来又有饥荒,羸弱的百姓必定死在沟壑里,强壮的必然相聚而成为盗贼。这是此事的必然发展趋势。”司马光一共上疏九次,神宗派人对他说:“枢密院,是执掌军事的,百官各有职守,不应当把其他事情作为疏辞。”

21.A22.C23.B24.(1)陛下所以任用我,是由于看到我狂妄刚直,希望对国家有所补益。

(2)加之用兵打仗,接着而来的是饥馑灾荒,羸弱的百姓必然听任其死于沟壑,强壮的必然相聚而成为盗贼。25.①十年之后,贫者益贫,富者亦贫。

②弱者死于沟壑,壮者聚为盗贼。

2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仅仅是用禄位荣耀其身,而不采纳他的言论,这是用天官私待其身,我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我仅仅以禄位自我荣耀,而不能挽救百姓的忧患,这是盗窃名器来自私其身。

本题中,“而不取其言”,“其言”作“取”的宾语,联系紧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