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新人教必修1)1_第1页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新人教必修1)1_第2页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新人教必修1)1_第3页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新人教必修1)1_第4页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新人教必修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2)扩大:①从战争进程来看:a.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中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则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b.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C.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馒入北京。d.订约国和条约增多。弟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共签订了七个条约。②从危害和影响来看:a.开通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口,割香港岛;第增开10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b.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玻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1851—1864)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体会农民阶级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背景:鸦片走私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人民负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连年的自然灾害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背景资料陈列室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这种说法对不对?你是如何理解的?想一想(1)正确。(2)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巨额赔款分摊到参战各省,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再加上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太平天国兴衰过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颁布纲领达到鼎盛天京事变资政新篇北伐西征最终失败全面评价北上进军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全州之战长沙之战攻克武昌定都天京3、定都天京,与清廷对峙(1853春)1、金田起义2、永安建制北伐形势图太平军西征形势图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不久,洪秀全称“天王”。天王洪秀全东王

西王南王北王翼王萧朝贵韦昌辉冯云山石达开杨秀清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措施目的时间将领意义北伐为了推翻清政府1853林凤祥李开芳深入清朝腹地,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创造了条件。西征为巩固天京大本营1853赖汉英石达开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2、内容:3、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评价4、评价(1)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返回2.内容:(1)积极——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消极——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4、评价:均贫富,产品归公,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所以根本无法实现。事实上,由于军事和政务的需要,农民照旧要纳粮纳税,而且在太平天国统治的大多数地区,农民依然要向地主交租。它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不能。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主观上,该纲领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最终导致天京叛乱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原因:(2)概况:(3)影响:

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造成天国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危险局面。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直接原因: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天王府模型太平天国玉玺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2)概况洪杨韦石①逼②杀④杀③责⑤疑⑥走⑦灭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原因:(2)概况:(3)影响:2、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青年将领李秀成和陈玉成,让他们指挥军事;让洪仁干总理朝政。

韦昌辉杨秀清天王石达开天京变乱——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国中无人,朝中无将!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原因:(2)概况:(3)影响:2、重建领导核心:3、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1)内容:(2)评价: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它不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迫于形势,也未能实行。积极:局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不同:

前者重点放在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维持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建立没有私有制的地上天国。是一种空想,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是建立私有制的社会。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但没提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两者都无法使太平天国走向胜利。需强调的内容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2、重建领导核心:3、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4、后期的防御战(1856——1861):4、后期的防御战①破江北大营:(1858年,陈、李)

三河镇大捷:(陈、李)

③破江南大营:(1860年,陈、李合力)④

上海战役:(李秀成军队)

⑤安庆保卫战:(陈玉成)

天京保卫战(1862-1864年)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解除天京南面的威胁英法联军袭击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湘军围攻,安庆陷落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

1、主观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1、主观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五、太平天国的全面评价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⑤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④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作用局限: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3、起义理论新—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