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节选)第1课时
我们知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具有深沉的爱国情感、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21年8月,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他主要的戏剧作品有《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知人论世屈原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知识链接剧
本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在戏剧实践领域里,剧本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等都采用代言体,而舞台提示主要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知识链接戏剧的基本特点
1.戏剧性。(1)动作。戏剧用再现行动来表现生活,表现生活中的人。戏剧的舞台动作富有目的性、集中性和一定强度。(2)冲突。戏剧利用明确、集中的冲突,帮助剧作家从人物杂乱的动作中理出头绪、确立主脑。知识链接
2.剧场性。(1)直观。戏剧演出是由演员扮演角色面向广大观众进行表演的,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呈现直接可感的艺术形象。(2)有时间限制。既要有一个合适的长度,又要保证舞台上动作时间和实际生活中所用时间大体相似。(3)有空间限制。由于演出和观众处于同一空间,因此不能频繁地变换空间环境,必须把剧情压缩在几个场景之中。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3.综合性。
戏剧综合了表演、导演、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成了一个以表演为中心的拥有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4.对话性。
戏剧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和人物独白等形式,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屈原》梗概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前四幕的剧情主要是:在七国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屈原看透了秦国侵吞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系念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孰料却遭到张仪、南后之流卑鄙地陷害,横加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在含冤莫白的情形下,他仍然拳拳关注祖国和人民,把它们看得高于自身的利害得失。他“沉痛地”劝诫楚怀王,愤怒地斥责南后,恨她危害了祖国。但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一再忠告,粗暴地撕毁楚齐盟约,转而依附秦国,走上妥协投降的道路,屈原也遭到囚禁。知识链接
剧作的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国朝廷奸佞们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两场。第一场写看守卫士从死槛里救出婵娟。第二场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南后等人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除之而后快,暴露了他们陷害忠良的凶残和毒辣。知识链接
发展和高潮。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癨,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结局。写婵娟之死。这部分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这里突出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的前两部分。这部分也是第五幕的高潮。知识链接读准字音。雷霆(
)
污秽()犀利(
)国殇(
)
诡谲()鞺鞳(
)徘徊(
)
稽首()睥睨(
)正音释义tínghuìshāngjuéxītāngtàqǐpáihuáipì
nì解释词语。〔诡谲〕〔哗众取宠〕〔睥睨〕〔稽首〕
〔暗无天日〕
〔拖泥带水〕
狡诈、狡黠。文中指鬼鬼祟祟的样子。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形容社会极端黑暗。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正音释义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开头至“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毒死屈原。第二部分(“郑詹尹立在神殿中”至篇末):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整体感知
2.屈原的独白可以分为两层,请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文本研读
1.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在这段独白中,作者提到了哪些形象?分别象征了什么?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文本研读
2.在屈原的独白中,作者加入了许多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请找出来,说说你的理解。文本研读(1)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黑暗势力的沉重和强大。尽管屈原清醒地认识到风是“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的,但是,他还是热切地呼唤并向风企求,希望风可以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光明的未来做一点贡献。文本研读把“黑暗”比作“水”,形象地写出了黑暗势力的顽固。面对顽固的黑暗势力,“闪电”的抗争如同抽刀断水一样看似徒劳无功,但屈原内心仍然充满必胜的信念,表现出一种顽强不屈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2)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文本研读屈原以火一般热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屈原渴望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光明,充分表现了他献身光明的精神。(3)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文本研读现实的一切让屈原彻底失望,但他并不会因为这一切而悲观,他要战斗,要同宇宙融为一体,去摧毁黑暗的世界。(4)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文本研读
3.在屈原独白的第二层,作者主要采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采用第二人称,似乎是当面历数诸神的罪行,不但增强了语言气势,而且直接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愤懑和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顽强精神。文本研读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使全剧主题异常鲜明地凸显出来,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4.屈原的这段独白在剧中有何作用?文本研读补充材料郭沫若曾表示,这段独白是受了屈原《天问》中“薄暮雷电”的启示,想表达“天问”的意境。实际上,这里呼风唤雷的激情,毁灭诸神的愤怒,纵贯宇宙的气势,直接显露了郭沫若鲜明的个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全员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6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九上化学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农肥企业年终总结
- 带病返乡工作汇报
- 置业顾问培训
- 为军服务护士工作总结
- 家电销售培训教程
- 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员工离职工作总结
-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GB/T 45345-2025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工程用直流磁控溅射银镀层镀层附着力的测量
- 无人机教员聘用协议书
-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脑科生理病理图谱解读
- 足球教练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规范
- 产地证培训讲义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课件
- 养殖场远程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 二手车转让免责协议书范本
- 化粪池及隔油池清洁服务方案
- 骨科患者辅助器具选择与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