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_第1页
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_第2页
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_第3页
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_第4页
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引言主题分析艺术手法思想感情总结与评价目录CONTENT引言01背景介绍这首词作于乾道元年(1165年)秋,词人时任建康通判。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原因,辛弃疾南渡前满怀信心,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但最终却是被派到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的冷职闲差。这年秋天,作者登临建康城西的赏心亭,极目远望,山河壮丽,但收复中原的壮志无法实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创作背景赏心亭位于建康(今南京)城西,是当时建康城最高的楼阁之一,可以俯瞰全城和远处的山水。建康赏心亭作者介绍作者: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诗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他的词作题材广泛,风格豪放,语言生动,善于运用典故和化用前人诗句入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主题分析02主题概述主题背景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建康赏心亭上所作,他通过描绘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切。主题内容这首词的主题主要围绕作者登高远眺的感受,以及他对国家、人民和自己的命运的感慨。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同时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主题思想辛弃疾通过描绘景色、抒发情感和运用典故等手法,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他通过描绘江水浩渺、秋意萧瑟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同情;通过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主题表现主题解读艺术手法03比喻通过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如“玉簪螺髻”比喻远山,“倩何人唤取”比喻美好事物。拟人通过拟人手法,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如“献愁供恨”中的“愁”和“恨”。借代通过借代手法,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如“烽火扬州路”中的“烽火”代指战争。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差异和矛盾,如“玉簪螺髻”与“倩何人唤取”。对比象征渲染通过象征手法,暗示某种抽象意义或情感,如“玉簪螺髻”象征着美好事物。通过渲染手法,强调情感或事物的特点,如“献愁供恨”渲染出作者内心的愁苦。030201表现手法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准,如“玉簪螺髻”描绘出远山的形态。生动形象语言简练明快,表达直接,不拖泥带水。简练明快句式整齐,押韵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语言特色思想感情04爱国之情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他通过描绘建康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辛弃疾在词中还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他通过描绘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他通过描绘自己登高望远,看到了祖国的壮丽景色,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感到无比的悲愤和无奈。辛弃疾在词中还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蔑视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通过描绘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反抗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壮志难酬的悲愤总结与评价05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一首描绘作者登高远望,感慨人生际遇的词。词中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辛弃疾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这首词成为其代表作之一。总结评价与影响0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被誉为其词中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02该词在辛弃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