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1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2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3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4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素养导学

历史解释: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概念。

史料实证:通过考古发现,对青铜器和甲骨文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

家国情怀:通过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

族自豪感。

知识构建

出土地点\殷城(河南安阳)

N甲骨文H意义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与

目前世界上已出土

青铜器司母戊鼎

、的最重的青铜器

q宜g避H青铜立人像[商代蜀文化的杰出

[作品

基础•主干落实,构也知调脉络摄升学习能力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请填写下面青铜器的文物档案卡。

名称司母戊鼎

地位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铸造年代商朝

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

同期精品四羊方尊

【思维导引】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叫作青

铜时代。它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二、甲骨文记事

1.含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筮首次发现甲骨文。

3.右侧甲骨的发现,具有怎样的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

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面朝开始。

D【思维导引】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

ΛO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L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娶更、假借等。

2.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何渊源?

渊源: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

阶段。

【史料研习】

刻有文字的甲骨

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象声(形声)、转注、假借,

造字之本也。

一一班固《汉书》

各作株究学思林传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

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

【任务一】【解说•青铜文明】

【教材再开发一课后活动】

材料一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器以酒器鲫、爵为主,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

周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慕为主……以器的多寡与不同的组合形式来显示不同的地位身

份。西周时期形成“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意,诸侯七鼎六卿大夫五鼎四篌,士用三鼎二

篌,都有一定的规矩。

(1)依据材料一归纳,从商朝到西周,青铜器的主要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

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任务二】【呈现•汉字起源】

材料二如图文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殷墟,这种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已发

现的甲骨文单字总共有4400个以上,这种文字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

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形声最为进步,今天的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摘编自刘炜《中华文明传真》

(2)依据材料二,推测这一文物属于哪一朝代?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答:朝代:商代。

原因: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

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所以说甲骨文是

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任务三】【鉴往•启迪未来】

材料三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

“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

“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

族凝聚力。

一一《人民网》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对待中国

传统文化?

答:意义: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对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言之有理即可)

W素信评侦LJ目标【A评层刘对课点堂训林达标】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

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B)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2.(2022•扬州期中)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宅兹中国”被认为是“中国”一词最

早由来。该青铜器最有可能的铸造方法是(D)

A.雕刻铸造法B.灌钢法

C.压铸铸造法D.泥范铸造法

3.(2022•北京期末)如图为西周青铜器毛公鼎,该器腹呈球状,双耳立于口沿,下有三个兽蹄形

足。鼎腹内铸铭文约500字,叙述了周文王、周武王与毛公先祖君臣辅弼,以及周宣王分封毛

公土地等史事。毛公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C)

L—ʃ

■1TT广,

①青铜器制造工艺

②中国文字的诞生

③西周的政治制度

④西周的冶金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如图为出土于陕西临潼的文物青铜利篇,腹内有4行33字,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下

面对此文物解读正确的是(C)

A.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

B.为研究商朝青铜铸造技术提供直接证明

C.对研究商周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5.据甲骨文记载,妇好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等重大的祭典活动,并任占卜之官……至于

征战四方,更是妇好的强项,人们公认妇好是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材料可以说明甲骨

文(B)

A.造字方法多样B.记载内容丰富

C.出现年代最早D.发现数量很多

6.(2022•苏州期中)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

当时的(A)

甲骨文R

对应汉字王臣期刖

A.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

7.(2022•开封月考)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殷商人占卜用的龟甲、兽骨上

留下了大量文字,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

Ho据此可知(D)

A.商朝时酿酒水平非常高超

B.在商周时期确实存在鬼神

C.现在人们只能从龟甲上了解商朝的历史

D.这些龟甲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8.观察如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B)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图一图二

材料二商代文明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

——夏晶(我国著名考古学家)

材料三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的考古工作成果,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使我们对于商代社

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概况,有了较为翔实和深刻的认识。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一青铜器是哪个朝代铸造的?它有何地位?

答:商朝。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请识别并写出材料一图二所示甲骨文中任意一个,联系所学说说甲骨文和我们今天汉字之

间的关系。

答:田、牛、鱼。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

发展的重要阶段,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请你概括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出土与发现的共同重要意义。

答:有助于了解商朝(或商周时期)的历史。

【B层思维进阶】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商朝青铜器的冶炼和制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化。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代表了当

时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商朝的青铜器成就反

映了商朝雄厚的国力和灿烂辉煌的文明。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指出代表商朝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这些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四羊方尊、司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