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压缩语段知识点及典型题_第1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压缩语段知识点及典型题_第2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压缩语段知识点及典型题_第3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压缩语段知识点及典型题_第4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压缩语段知识点及典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压缩语段知识点及典型题专练

01

记叙类题目,故事性较强,以报道、叙述或介绍一件事或一个人为主

要材料,要求根据其主要信息进行概括表达。主要题型:一是新闻类压

缩,二是寓言类压缩。阅读时要抓住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过程和结果,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

什么事,怎么干的,有什么结果";要揣摩语段有几个情节,它们之间

的关系是什么,哪些情节对刻画人物紧要,哪些是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

之处,哪些是附带东西。最后根据字数要求,对这些信息做适当的调

整。

(一)新闻类压缩

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概

括消息要点等。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

(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

(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

件、原因、发生过程。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

通俗易懂的句子:

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1.拟写一句话新闻

例: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

内)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

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

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

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

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2010

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解析】这个语段共四句话,第一句表明对象,第二、三句介绍其特

征,第四句说明结果。拟写一句话新闻的要点是确定对象及其特征,简述

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即"什么样的对象怎么了”。

【答案】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将于2010年内建

成使用。

【解题方略】

拟写一句话新闻3步骤

第一步: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而关键信息主

要集中在导语一段,所以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要对提供的材料做

全面阅读,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

准确确定重点语句。

第二步:选择句式,组合信息

首先应选择句式,安排层次。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还要注意

在表达形式上必须是“一句话",这"一句话"应尽可能是单句,必要情

况下可以是复句,不能是句群。

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字数,草拟答案。

第三步:依据倾向,验证答案

验证草拟的答案能否准确涵盖所提供的新闻材料。

2.拟写新闻标题

"拟标题"比"拟一句话新闻”要求更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内

容,还要讲求句子形式的优美,有文采。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

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

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试题中通常要求拟写主标题,有的要求同时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但单独

拟写副标题的题目不大常见。

例:某校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关于"蛟龙”号的专题展览,展览包括四

个板块。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展览拟写总标题和各板块标题。要求:简

明生动,每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全由我国工

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除少数非核心零部件之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

“中国制造",总装也由我国独立完成。"蛟龙”号技术上拥有三个优

势,即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功能、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强大的

续航供电功能;与国际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相比,其综合性能稳居

前列。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顺利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

的深处,全世界为之嘱目。此次深海作业的成功,证明这条"中国龙"具

备了在全球99.8%的海域潜航的能力,标志着海底资源宝库向中国人敞开

了大门。

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标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语段进行压缩时,首先要明确语段的写作中心,然后找出

能够体现中心的句子,并对其进行概括。本题要求先对整个语段进行概

括,拟出总标题。文段内容是关于中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

号。文段第一个句子是领起句。后面四个句子包含四层意思,分别提取句

中的关键词语——中国制造、稳居前列、世界嘱目、海底资源宝库敞开大

门,加以整合即可。

【答案】

(示例一)总标题:中国蛟龙!

板块标题:①真正中国造②世界第一流③蛟龙潜深海④探宝四大洋

(示例二)总标题:中国龙,我骄傲!

板块标题:①中国制造大显神威②技术性能世界一流

③蛟龙潜海世界瞩目④海底宝库敞开大门

【解题方略】

拟写新闻标题5注意

(1)注意题文一致

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

(2)注意一语破的

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

引力。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拟写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

因为标题下有具体内容,故只要求有两个必备要素:主体(人物或单位或事

物)+事件。并且还应通过锤炼字句和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

快。有时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等手法。

(3)注意旗帜鲜明

标题要是非明确,爱憎鲜明。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

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

衷,要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

(4)注意生动活泼

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事实以外,还要关注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

什么,在感染中给人以启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注意采用适当的修辞

手法(比喻、对偶、引用等)。如:中国经济一直在"升温"(比喻)。

(5)注意字数限制

3.拟写导语

导语,是对新闻报道的总的概括。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

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麻雀虽

小,五脏俱全”,导语虽短,但新闻的要素齐全,因而读者可从导语中获

取对整个新闻的总印象。

例: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个字)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

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

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

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

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

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

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

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陈述对象:欧洲科学家。事件:迄今为止第一次拍摄到另一

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时间:最近。

【答案】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

"太阳系"行星的照片。

【解题方略】

新闻导语拟写技巧

新闻导语在写法上最好用经过提炼的、简洁精彩的文字表达最主要、

最新鲜或最富有趣味的事实,做到简明扼要,开门见山。要把通篇新闻所

报道的中心思想加以突出,事物的实质内容往往是最有特色的,紧紧抓住

事物特点,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要运用生动形象而朴实的语言来拟

写导语,表现形式上要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讲究文采。

拟定新闻导语的简要公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试题若要求根

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要仔细阅读新闻的主体部分,从中提炼出各个

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4.概括消息要点

消息要点和一句话新闻的不同点:一般来说,消息要点比一句话新闻

要详细些,包含的信息点要多些。因此,除了新闻的要素外,原材料中其

他内容要点也应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概括出来。

例: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含标点符号)。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

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为确保"嫦

娥五号试验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

术攻关。整体上火箭"身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1.5米,两

个助推器加长0.8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

和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

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

【解析】本题所给的材料是一则新闻,对新闻内容的压缩,可以先找

出其叙述的主要对象,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然后分析新闻材料,筛

选出关于这一对象的主要事件及其发展情况,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

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答案】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

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解题方略】

概括消息要点3步骤

步骤一:弄清区间明方向

题目所提供的语段材料可能只有部分内容与题干有关,这就需要谨慎

界定答题区间,剔除无关内容。

步骤二:切分层次抓主体

以句号、问号、感叹号为单位,看这段文字有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语

是什么,主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谁的分量更重一些。

步骤三:保留要点组信息

句子要点应齐全,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这里的所谓"要

点”,是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的部分信息。

组合信息时注意字数要达"标"、语言要规范,要点的组合一定要符

合语法规范、有内在逻辑联系,并且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二)寓言(哲理故事)类压缩

寓意(哲理故事)提炼题一般是给一则或几则寓言材料或其他具体性很强

的材料,要求提炼出一定的哲理或抽象的意义。它与常见的压缩题不同,

它压缩的结果往往不是原文内容本身,而是原文叙述反映了什么,说明了

什么,要求能够把握事物的属性或共性,综合性强。

例: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

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解析】概括寓意要结合寓言故事的内容全盘考虑,并由故事表面出

发,结合生活现实揭示深层意蕴。由果溯因不难得出答案,本则故事的结

果是“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原因是"太阳""云""风"互相

"怨"。

【答案】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解题方略】

寓言类压缩巧提炼

做这类题要先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材料中

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道理来。

作答时要把握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思路,源于文本,准确概括。或

者,把握材料内容,对之做出针对性的评价。

02

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包括:议论的中心话题,证明中

心论点的论据,结论等。

例: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

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自钟蛛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

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

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

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

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

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解析】该文段列举了一般人对陶渊明的评价,朱光潜同意陶渊明

"是隐士""是忠臣",又用"却”点明了自己认识的与众不同,”还

有......的一方面"即"处处都最近人情",然后根据字数限制删掉非重要词

语,把三个方面概括到一句话中即可。

【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解题方略】

议论类压缩题2方法

Q)串联关键语句法

对议论类语段进行压缩,一般可舍弃论据,弄清论证思路,注意文中

的关联词语及过渡句,将过渡句、中心句、总结句等关键的语句利用语段

的论证思路串联起来,即可作答。

(2)概括浓缩法

对原文重新组织、概括浓缩,而不是通过原文的支撑材料提炼观点;

或采用"提取归纳论点”法,即把原文看成是用作论据的材料,从这些材

料中提炼论点。

题型三说明类压缩(含下定义类)

以说明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被说明的事物,被说明事物的主要

特征,说明的目的”等。说明类压缩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事物的性质、

特征、成因等主要信息,即一般说明类压缩题和给某一概念下定义类压缩题。

(一)一般说明类压缩

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要求: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50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

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

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内心都有向

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

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以"志愿服务"开头,限定了语言组织的形

式。语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介绍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致力于弥补政府服

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第二句介绍这项事业的历史和作用(推动社会文明发

展);第三句介绍志愿服务是把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

径;第四句表明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整合四句话

的四方面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在概括的过程中,注意删次留主,根据字数概括

压缩。

【答案】

①志愿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②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③实现个人美好价值,

④使人获得精神满足。

【解题方略】

说明类压缩题4步骤

此类试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内容),或对一事物做解释。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概括压缩:

步骤一:通读全部材料(语段),弄清材料(语段)的说明对象。

步骤二:抓住被说明事物(人物)的特征,即事物(人物)的性质、特点、

成因、作用、功能等。

步骤三:分析材料(语段)共涉及哪些方面,并准确、简要地概括归纳。有

时需要弄清材料(语段)说明方法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概括归纳。

步骤四:推敲表述,通顺、连贯、清晰且不改变原意是基本要求。

(二)下定义类压缩

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例: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解析】下定义,一般用"……是……"或"……叫……"的句式。解答此题

可分两步:第一步提取信息,第二步进行整合。题干中要求为“食品添加剂”下

定义,那么就按照下定义的三个步骤筛选相关信息。第一,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

属概念:"化学合成物质"和"天然物质"。第二,找出"种差",找准"种

差"是准确下定义的前提。这就要对提供的几句进行信息提取。题中①②④分别

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用和目的三个方面揭示种差。第三,找出联结词,见③

句的”是"。按照下定义的步骤提取信息后,下一步就要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整

合,要求用一个单句来表达"食品添加剂”的内涵。通过比较发现①句符合下定

义的形式,整合时不妨以这句为框架,其他三句作为它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简

洁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答案】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

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解题方略】

运用下定义"公式",遵循3步骤

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

念"。"被定义概念"是小概念,暂且用"小"来代替,”邻近大概念”是"被

定义概念”的上一级概念,暂且用"大"来代替;”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

也用一个字"特"来代替。那么,下定义的公式也可以简化为"小=特+大"。

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步骤一: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如要给"笔"下定

义,要先找到"笔"的"邻近大概念"——"文具"。以"东西""物质"为

"大"不行。前者太俗,后者太"宽",也就是说,"笔是东西"与"笔是物

质”都不贴切。以"工具"为"大",说"笔是工具",也不太贴切,只有说

"笔是文具”才贴切、准确。

步骤二:找"特",即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笔”的本质特点为

“用来写字画图";而"细长的""可以握在手中”等,是次要特点,可以略

去。

步骤三:连接"小"与"'特’加‘大‘",以"被下定义概念=被下定义

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根据上面例子,"笔"的

定义应为"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

"笔"的定义,还可以灵活表述。或表述为"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叫作

笔",或表述为"笔这种文具是用来写字画图的"。前者"公式"为"特+大=

小",后者"公式"为"小+大=特+的"。无论怎样表述,下定义都应有"被

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三个要点。

题型四提取关键词类压缩

关键词这一概念,在人们撰写正规论文时经常被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

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提取关键词属于压缩信息类题型,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

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

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

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

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

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

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

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作"碳酸酎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

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

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解析】答题时首先要注意语段中这样几个词,"当……""接着""此

时""最终",由此不难看出所给语段重在介绍该反应的过程,这样在每个阶段

寻找重点词语即可,可从"吸碳""分泌""催化剂""略施魔法""光合作

用”等词语中进行排查。

【答案】(1)吸碳(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围绕"吸

碳""略施魔法""光合作用"三个关键词,每点1分,颠倒扣1分)

【解题方略】

提取关键词"3关注""1回顾"

(1)关注话题。

任何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体现话题的短句或词语往往是关键词

之一。

(2)关注关键句。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起到关键的作用,或提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

下,或总领全篇。抓住这些句子,就能理出关键信息的方向,顺蔓摸瓜,就能找

到相应的关键词。至于那些为了说明某些必要信息,不得不加上的一些说明性、

修饰性的内容,则应予以删除,以便凸显出主要信息。

(3)关注同类信息或高频词语。

有一些语段,其中有较多的相同词语或者内容相近的语句,我们只要把这些

相同的词语或相近的内容逐一合并,提取关键词就方便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要的内容会在语段中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

介绍,关键词语亦必然会反复出现。

(4)回顾所选关键词。

先看一下关键词中内容有无重复之处,再看一下信息要点全不全(高考评分

标准往往按信息点给分),最后将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是否连贯,是否准确地

反映了原语段的中心内容。

专题练习

一、高考链接

(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各题。

赣南脐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这些耳熟能详的土特产,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强调的是产品的原产

地。"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

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后,只要满足特定的条

件,谁都可以申请使用。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极为密切

的知识产权标识。"我国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地理标志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很

多地理标志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成为市场的“通行证”,展现了良好的竞争力。蓬勃

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1.根据文中信息,给"地理标志"下定义。不超过20个字。

地理标志是«

二、常考题型

题型1提取新闻关键信息,给新闻拟标题

•增分策略・

提取新闻关键信息"三步骤"

第一步:通读材料明大意。

第二步:切分主题划层次。以句号、问号、感叹号为单位,

看这段文字有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语是什么,主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谁的分量更重一些。

第三步:保留要点组信息。句子要点应齐全,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这里的所谓

"要点",是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的部分信息。

对点练习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北川片区国有林场金矿梁子10号相机拍摄到一只大熊猫活动的

画面。

画面显示,大熊猫从红外相机镜头前一晃而过,一摇一摆又略显匆忙地向竹林中走去,

像是要去美美地饱餐一顿。据国有林场介绍,拍摄地点海拔高达2600米,该地区竹林

茂密,水源丰富,是大熊猫天然的栖息地。

这是该点位今年第四次在同一区域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活动的画面,野生大熊猫的高频

"出镜",充分表明该区域范围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得益于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下,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

有效保护,也为其他飞禽走兽创造了优越的繁衍栖息条件。

2.请给以上新闻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15个字。

这趟开往太行山深处的绿皮慢火车,时速不到45公里,大约10分钟就停靠一次,貌

似与追求高速度、高效率的"高铁时代”格格不入。但在山高路险的偏远山区,却是当

地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这趟火车每逢村庄必停靠,又允许乘客先上车后买票,所以被

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铁公交"。村民只要花费很少的钱,就可以把大山里的蔬果、家禽

等运到大山外的集市,既增加收入又开阔眼界,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慢火车所经之处山清水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孔庄本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小

村庄,以前很少人知道。慢火车开通后,乘车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愈发高涨的旅

游热使得外出务工青年纷纷回乡创业,推广农家乐,推销农产品……日子越过越红火。

孔庄的变化仅仅是个缩影,沿途的上党、后寨等村子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闭塞

的小村庄如今成了游人如织的网红景点。

这一抹悠然前行的绿色,将继续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情怀,书写在广袤的神州

大地上。

3.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要求使用对偶或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6个字。

题型2指定性概括

指定性概括不是要求概括整个语段的内容,而是就语段的某一点内容进行具体的概括。

•增分策略•

指定性概括三步骤"

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白材料大意。

第二步:明确题干的指向性,是关于哪一方面内容的概括。

第三步: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语段中的信息要点。

对点练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用于自我认知的心理学模

型——“冰山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

首先是冰山上露出海面的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相对而言也是

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

其次是冰山中间的部分,为什么能力在冰山中间呢?因为它在海面上半隐半浮,有些能

力比较容易体现出来,比如沟通能力;有些能力是隐性的,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拥

有这个能力,比如领导力。能力的习得相较于知识和技能更难,但一旦掌握可以迁移。

最后是完全隐藏在海面之下的部分,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

测量的,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可以看作天赋,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

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现代企业在招聘面试时,多会问"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公司"等、"你曾经解决过

什么样的难题"等问题,而很少问"你有什么专业资格证书”等问题。结合材料简要说

明其原因。

无论有没有下雨,荷叶表面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莲叶上滴几滴胶水,黏度

很强的胶水,也没能黏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能够拥有如此"出淤泥

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只因为,荷叶能够"自洁"!

是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得让灰尘都"站不住脚了"?恰恰相反!荷叶自洁的原因,是

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荷叶的表面上有一个个隆起的“小山包",上面布满了绒毛状

的小小"碉堡"。"小山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了空气,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

共同组建了荷叶表面的疏水层。雨点由于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水珠,水珠

在滚动的过程中会顺道吸附灰尘。因此,只要荷叶稍稍倾斜,水珠就会附带尘埃滚开。

这,就是著名的"荷叶效应"。

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和榜样效应。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

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或是玻璃上,不但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

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

5.请分别用一个问句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大汉与盛唐,都是中原帝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后人每念及此,没有人不会心向往之。

哪怕是文弱书生,想到大汉帝国征战四方,开疆扩土勒石西域的历史,小心脏就会激动

得扑通扑通跳。在唐朝的边塞诗里,汉代英雄和边关的名字频频出现,构成了唐朝边塞

诗浓浓的汉家滋味。唐朝诗人以汉武帝的穷兵疑武,影射当今唐朝帝王的兵火无休。汉

朝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国家强大的巅峰,同时也在汉武帝时期用光了西汉积攒半个多世

纪的元气。战争就意味着骨肉分离,家破人亡,生离死别。他们用汉朝的战争悲剧,控

诉唐朝皇帝因没有能力平息边疆的战火而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唐朝诗人还直接拿汉朝

皇帝类比唐朝的帝王。"汉皇重色思倾国"(白居易《长恨歌》),唐朝皇帝又能好到

哪里去?

6.唐朝诗人为什么喜欢以汉喻唐?请结合文段的内容陈述理由。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

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题型3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这一概念在撰写正规论文时经常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

语。提取关键词是一种压缩信息类题型,考查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