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试题_第1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试题_第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试题_第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试题_第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打工族创造的无形资产

陈耀明

在四川、贵州等地的一些偏僻小镇上,很多小商店都挂着这样的牌子:”代办到东莞(长安、

厚街)直通大巴,x日发车”、“代办到中山(经南海、顺德)直通车,x日入粤”……同时,这些

小镇的店铺有不少打着“广式”招牌:“粤美发廊”、“穗雅时装店”、“深圳西饼屋”……

由此不难发现打工大潮对内地的影响,沿海文化对内地的辐射。然而,"打工潮’'的意义不仅

于此。

人口流动是由种种落差造成的。然而,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莽撞地闯进城市之后,却在不自觉

地缩小着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以及地区差别。这些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为中国城市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积累。同时,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

资源在城市实现了巨大的商品价值,为中国农村发展第一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本积累。

以东莞为例,这里的打工仔打工妹去年汇往家乡的资金达86亿元,平均每天2300多万元。

四川省去年收到出省打工族汇款202亿元,相当于全省全年的财政总收入。其中一些县的汇

款数倍于全县的财政总收入。

事实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打工潮”到“创业潮”的历史跨越也己经清楚地表明:沿海地

区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不仅仅是解决了几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不仅仅是寄

回了几百亿劳务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中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一代人!

中国目前有流动人口8000万,其中青年人口为6000万,平均年龄是23.4岁。从这个意义

上讲,"打工潮’'堪称又一次“青年大迁徙

中国的上一次青年大迁徙是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迁徙总规模为1800万人。

然而,打工青年却比插队青年幸运得多,打工青年在发达的城市呼吸着商业文明的气息,感

应着工业文明的熏陶,体验着竞争时代的冲击,接受着市场经济的洗礼。这几乎是每一位成

功人士最基本的原始积累。

四川人喜欢把珠江三角洲比作“中国市场经济学院”,他们根据打工的地点还分出“深圳分

院”、“顺德分院”、“中山分院”……根据打工的工种又分出“电子专业”、“制衣专业”、“酒店

管理专业”……

湖南人把80年代南下的打工仔叫做“黄埔一期”,把90年代南下的打工仔叫做“黄埔二期”。

贵州人认为“招工等于招生“,他们喜欢把外出的打工仔美其名曰"留粤生”、"留沪生”、”留

京生”……

四川省劳务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沈亮认为:“打工仔返乡创业,意义并不在投资本身,他们带

回了比投资更有价值的观念和技术,这是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湖南省宁远县一位镇长则把打工仔称为“四有能人”,即:经商办厂有本钱,生产经营有技术,

管理企业有经验,产品销售有门路。

当一个打工仔从沿海地区返回故乡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土头土脑的山里娃了,而是

见过世面的“城里人他所津津乐道的那些东西,就连乡里的干部也不大明白,什么配额、

报关、CLH股、MBA……他不但说话的声音变了,走路的姿势变了,重要的是他的脑壳

变了!

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同志对打工仔评价说:“打工仔从挣钱填肚子、攒钱盖房子,到投资办

厂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他们是四川未来加速发展的潜力所在。”

的确,中国农村的巨变,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打工仔从“打工潮''到"创业潮''的大转变!

“回归”是一次新的进军,当一个打工仔踌躇满志地带着资金、技术、信息,带着规划、设计、

方案,从遥远的城市返回故乡的时候,他已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昨天,他们依靠体力出来打工,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家庭的命运!

今天,他们依靠资本回去创业,则能改变家乡的命运、农村的命运!

(节选自《农民工的新选择》,原载《华声报》)

1.阅读全文,分点概括“打工潮''产生了哪些社会效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沿海文化辐射到内地,促进了内地农村人的观念的转变。②缩小了工农差别、城

乡差别及地区差别。③为城市发展第二、三产业及农村发展第一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积

累和资本积累。④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为中西部地区的未来发展培养了

后备人才。

2.文中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对南下打工有各种各样的“美称”,如何理解这些“美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些“美称”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高度评价,生动形象地说明

了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为内地及广大农村培养了大批人才,反映了人们对东部沿海等发达地

区的肯定与向往;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人们对外出打工行为的理性认识。在人们眼中,外出打

工不仅是赚钱谋生的手段,更是学技术、学本领的机会,是打工族提高自身素养与能力的途

径。(意思对即可)

3.从文本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什么新的变化?如何评价这种新变化?试结合文本、联

系现实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新变化:①由贫困盲目被动(或:莽撞)南下转变为理性主动

流向东部等发达地区。②由依靠体力外出打工的“打工潮”转变为依靠资本、技术等回乡创

业的“创业潮”。(2)评价:这种变化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的观念改变产生的必然结

果。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与劳动者观念的改变与素质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发展有了

更高的要求。同时,国家西部开发及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也为有理想有能力的“打工仔”

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地图的魔术

[美国]克莱・摩根

我一向喜爱地图——爱它们美丽、实用、引人遐思;有了地图,我们自以为可以仿制世界,

自命对世界了如指掌。我们人类需要有安身立足之所,需要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我们在地

球上的地址,而地图恰好把这些需要表露无遗。地图告诉我们许多有关世界的东西,不过有

关我们人类的说得更多。

从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代起,饱学之士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是我们一般人却时常把

这忘得一干二净。教会更加深了这个误解:地球是扁平的,像地图一样。它还有边——好让

人从这里跌下来。在一些早期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地球是由大象的背托着的。古人觉得世界

必须立于坚实的基础上,这种感觉直到近代还有。

地图是最早的文字,比书还要古老。我敢说,人类彼此的沟通,最早写下来的就是地图,可

能在100万年前,时间是一个晴朗的黄昏,地点是东非的大峡谷,我们的远祖在漫长的演化

中,停下来休息一会。在湖底的泥泞上,他们用一根棒画了几条线,来代表这个湖,来代表

一条河、一个大森林以及林外若干可以狩猎的好地方。然后指着地图说:“这里,小伙子。

我们目前在这里,希望明天可到那个地方。”

我们把这些线条当做魔术,你说多有意义。我们就这样用一幅画来表示世界。这个新玩意儿

叫做“地图”,其中有非常真实的东西,可使我们相信我们能从这里到达那里。它加强我们的

信念——森林外有狩猎的好地方;不但如此,它还有力地提示,将来是存在的。这是个我们

可以去的地方,而且明天就可抵达,多令人欣慰。地图上所有的路径,都通向一些地方。

地图使世界安就其位。在有地图之前,岛屿漂来漂去,城市转瞬间就会消失不见。当然,地

图上也有空白的地方,就像我们的知识一样;可是不要紧,我们可用想象力来填补。对于早

期的地图,约・斯威夫特这样写过:地理学家在非洲地区上,用了野蛮的图画来填补空白;

在不适合人居住的草莽,放了大象,说是没有市镇。

不准确的地图,有时却有助于发现新的地方。伟大的地理学家托勒密以为欧洲和亚洲横跨大

半个地球(今天,我们都知道欧亚二洲只占地球面积的1/10)»托勒密的数字,流传了13个

世纪。哥伦布就借用这个数字,向西班牙国王游说,说他向西航行,可轻易地抵达东方。哥

伦布很幸运,走到一半就见到了美洲I。

1519年,费迪南・麦哲伦启航,要环绕世界一周,那时欧洲人以为美洲不过是个岛屿而已,

藏在这个岛后面的就是亚洲。麦哲伦的那个时代,大家都以为“新世界''(美洲)和东印度群岛,

只是一水之隔。岂料这“一水”竟是浩渺的太平洋。回头说说陆地,地图让我们想到疆界。我

们各随心意来绘制地图,在这个城镇、那条河流画上边界,看,我们就这样为自己建立了帝

国。帝王玩地图的游戏,像我们玩棋子一样。教皇用一条线就分开了“新世界”;西班牙把西

面的全要了,葡萄牙只得要余下来的。

地图画出了疆界,而疆界促成了战争。统治者叫人绘画地图,然而,比较真实的地图不一定

能取悦统治者。17世纪末,路易十四看到一幅较为准确的法国地图后宣称:地图让他失去

的国土,多于他从战争中所得的。就算在今天,政治地图所反映的世界,还是基于人们的意

图。厄瓜多尔的地图所显示的国土面积,双倍于它实际所统治的;原因是它在1941年与秘

鲁打仗失去的领土至今仍争议未决。根据危地马拉印行的危地马拉地图,伯利兹一国并不存

在。地图是充满想象的富藏。在地图上,澳洲看来像个孤儿,岛屿在镣铐中憔悴。古老的非

洲耸起肩膀,而欧洲把它按下去。

“在地图上神游天地,”塞万提斯写道,“不像旅行那样要花钱,会使人疲劳,又可免受冷热

饥渴之苦和种种不便。”

4.简要分析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