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章末检测(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1页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章末检测(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2页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章末检测(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3页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章末检测(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4页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章末检测(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真题练1.(2022·江苏苏州)倡导低碳生活,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尽量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C.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 D.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餐具【答案】D【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详解】A.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能降低能耗,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要求,A正确。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是绿色出行的方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B正确。C.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植树造林还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C正确。D.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木材和纸张等资源的浪费,不值得提倡,D错误。故选D。2.(2022·江苏宿迁)“打造宜居之城,扮靓美丽新姿”,宿迁市先后三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提倡()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③毁田建房,发展经济

④植树造林,净化空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分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详解】题目中的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两种做法都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④植树造林,净化空气,通过植树造林活动更能保护好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③毁田建房,发展经济,只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或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我们坚决不提倡的,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ACD错误,B正确。故选B。3.(2022·江苏苏州)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水体pH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是否有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pH表示水体酸碱度,pH=7表示中性,pH<7表示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依据表中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pH6.5~7.06.0~6.54.5~6.03.0~4.5溪红点鲑√√××小口黑鲈√√××黑头呆鱼√×××牛蛙胚胎√√√×小龙虾√√××注:“√”表示能够存活,“×”表示不能存活。A.水体pH的变小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B.牛蛙胚胎在水体中可存活的pH范围最大C.水体pH为5.0时比6.3时更适合上述生物生存D.水体pH的降低可以对水生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答案】C【分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①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②酸雨的危害: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使河水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③预防措施:通过净化装置进行烟气脱硫,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详解】A.水体pH值不断减小,可能是人类的污染导致酸雨的产生,使河水酸化,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A正确。B.根据题表数据可知,在pH值为4.5~6.0时,只有牛蛙胚胎能够存活,所以牛蛙胚胎在水体中可存活的pH范围最大,B正确。C.根据题表数据可知,水体pH为5.0时比6.3时更不适合上述生物生存,C错误。D.河水酸化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根据题表数据可知,水体pH的降低可以对水生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D正确。故选C。4.(2022·江苏盐城)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呼吁我们用行动来保护地球。以下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电视长时待机 B.倡导绿色出行 C.垃圾分类处理 D.书本循环使用【答案】A【分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详解】A.电视长时间待机会导致电力浪费,应该及时关闭电源或拔下插头,A符合题意。B.倡导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C不符合题意。D.书本循环使用能减少纸张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2·江苏苏州)《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垃圾分类已从“新时尚”转变为苏州市民的“新习惯”。将①废旧灯泡、②用过的纸巾、③剩饭剩菜、④矿泉水瓶四类垃圾从左至右投放到下列垃圾桶内,顺序正确的是()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答案】D【分析】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类、厨余垃圾类、其他垃圾类、有害垃圾类等。【详解】①废旧灯泡是有害垃圾;②用过的纸巾属于其他垃圾;③剩饭剩菜属于厨余垃圾;④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可见,题中四类垃圾从左至右投放到下列垃圾桶内,顺序正确的是④①③②。故选D。6.(2020·江苏盐城)盐城黄海湿地申遭成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的理念。下列说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围垦和开发湿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B.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湿地减少为代价C.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D.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答案】A【分析】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详解】A.围垦和开发湿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破坏环境,破坏生物圈,A符合题意。B.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湿地减少为代价,是为了保护生物圈,B不符合题意。C.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爱护它,C不符合题意。D.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保护生物圈,D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1·江苏苏州)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答案】C【分析】人口的急剧膨胀给生物圈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详解】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这些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B、人口的急剧膨胀占用了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植被面积减少,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加剧,故B不符合题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可以缓解人口增多带来的粮食压力;故C符合题意;D、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最终导致植被被大量破坏,使土地沙化面积增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理解掌握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22·广西梧州)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发展火力发电项目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大量焚烧作物秸秆 D.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答案】D【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详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发展火力发电项目、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量焚烧作物秸秆会增加二氧化碳,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会吸收二氧化碳。故选D。9.(2022·北京)北京冬奥会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实现了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下列做法能够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A.植树造林 B.建筑材料回收利用C.风能发电 D.倡导绿色出行方式【答案】A【分析】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详解】A.植树造林使森林覆盖率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A符合题意。B.建筑材料回收利用能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但不能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C.风能发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不能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倡导绿色出行方式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不能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2·山东枣庄)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A.将秸秆焚烧还田 B.大面积植树造林江 C.将垃圾分类回收 D.使用充电式电池【答案】A【分析】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资源化利用、降低垃圾对生物的危害,可变废为宝,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详解】A.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增多,污染环境,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提升,A错误。B.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而且能抵挡风沙、美化环境,B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垃圾可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D.使用充电式电池,而不是一次性电池,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D正确。故选A。11.(2022·甘肃金昌)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倡导少开车、多步行 B.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C.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D.围湖造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答案】D【分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详解】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是绿色出行的方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A正确。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项目,能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和保护环境,B正确。C.垃圾可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D。12.(2022·湖南娄底)塞罕坝曾森林茂密,后因过度围是变为荒原。为防风固沙,在5年内,经三代人的努力,再次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对此,你有何认识()A.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B.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C.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木材D.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温室效应【答案】B【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再次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可知,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可以修复的,A错误。B.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如:砍伐森林,也可以改善环境,如碳中和,B正确。C.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C错误。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D错误。故选B。13.(2022·湖南益阳)为研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了杨树作为研究对象,以杨树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年轮宽度为观测指标,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每公顷地上部分生物量kg/hm2各部分受害材健康材降低百分率//%树干87231.3120620.527.68树皮20500.027807.026.28树枝29437.548437.539.22树叶6862.59997.031.36总计122031.2206862.830.37A.受害材平均年轮宽度变小B.酸雨降低受害材地上部分生物量C.酸雨对杨树树枝的影响最大D.酸雨对所有植物生长都有影响【答案】D【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A.结合题干折线图可知:受害材平均年轮宽度变小,A正确。B.结合表格数据可知,酸雨降低受害材树干、树皮、树枝、树叶等地上部分生物量,B正确。C.结合表格数据可知,酸雨对杨树树枝的影响最大,树枝的食物量降低了39.22%,C正确。D.因为科研人员选用了杨树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无法得出“酸雨对所有植物生长都有影响”的结论,D错误。故选D。14.(2022·湖南常德)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不属于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和措施的是()A.实施71万亩造林绿化工程 B.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来源可查C.“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 D.主火炬采用氢能源“微火”点燃【答案】B【分析】(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2)利用清洁能源,大面积的植树造林等,可以减少碳排放。【详解】A.实施71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增加森林面积,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属于减少碳排放技术和措施,不符合题意。B.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来源可查,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不属于减少碳排放技术和措施,符合题意。C.“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利用风能,属于减少碳排放技术和措施,不符合题意。D.主火炬采用氢能源“微火”点燃,利用清洁能源,属于减少碳排放技术和措施。不符合题意。故选B。15.(2022·辽宁阜新)下列气体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氮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答案】C【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详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故选C。16.(2022·陕西)洗洁精是被广泛应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八年级某班生物学探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某品牌洗洁精废水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进而推测其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小组成员将若干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放在水中浸泡1天,把浸泡后的种子放于已编号的铺有1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3个为一个处理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每个培养皿中平铺50粒小麦种子。每天向甲组和乙组培养皿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稀释120倍的洗洁精稀释液和清水(以稀释液和清水不浸没种子为准),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第4天记录数据,统计平均发芽率后绘制如下柱状图。(1)实验中,乙组滴加清水是为了设置实验;“以稀释液和清水不浸没种子为准”的原因是种子在萌发时需要。(2)统计实验结果时,取每一个处理组内三个培养皿中种子发芽率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3)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4)根据实验结论,请你写出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小妙招。。【答案】(1)

对照

充足的空气##充足的氧气(2)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某品牌洗洁精废水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是有害的(4)“在生活中减少使用洗洁精洗涤物品的用量和次数”、“用其他物品替代洗洁精的使用”、“使用新型无害洗洁精”、“对使用过洗洁精的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3)种子萌发的外在条件是充足的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1)题目分析,乙组加清水的目的是进行对照实验。种子萌发的外在条件是充足的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题干中“以稀释液和清水不浸没种子为准”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氧气)。(2)重复实验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通过实验的柱状图分析,甲组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低于乙组,说明某品牌洗洁精废水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是有害的。(4)根据实验结论,结合实际生活,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妙招有:“在生活中减少使用洗洁精洗涤物品的用量和次数”、“用其他物品替代洗洁精的使用”、“使用新型无害洗洁精”、“对使用过洗洁精的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17.(2022·贵州贵阳)垃圾可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土壤微生物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取同一地点的土壤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甲组),另一组进行灭菌处理(乙组),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再向其中加入相同且等量的厨余垃圾混合培养。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中学生尝试对日常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可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现有如下垃圾:①废旧书报②瓜果皮③废电池④金属罐⑤瓷碗碎片(为防止划伤请单独存放)。有同学已对部分垃圾进行分类(见图),请完成剩余垃圾的分类,把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A:B:C:D:(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考虑,土壤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3)该实验中需要保持一致的条件,除题干中提到的外还有、(列出两项即可)。(4)一段时间后,预计(填“甲组”或“乙组”)容器内的厨余垃圾会被分解,原因是。【答案】(1)

①、④##④、①

⑤(2)分解者(3)

厨余垃圾埋入土壤的深度相同

培养的时间相等(4)

甲组

土壤的微生物对厨余垃圾有一定的分解作用【分析】生活垃圾分成四类:(一)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中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主要类别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旧木材等。(二)餐厨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主要类别包括菜头菜尾、肉蛋食品、瓜果皮核、剩菜剩饭、碎骨汤渣、糖果糕点宠物饲料、水培植物等。(三)有害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类别包括废电池类、废灯管类、废药品类、废化学品类、废水银类、废胶片及废纸类。(四)其他垃圾,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混杂、污损、易混淆的纸类、塑料、废旧衣服及其他纺织品、废弃日用品、清扫渣土、骨头贝壳、水果硬壳、坚果果壳、玉米棒、陶瓷制品等生活垃圾。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1)A.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中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如题干中的①废旧书报、④金属罐。B.餐厨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如题干中的②瓜果皮。C.有害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如题干中的③废电池。D.其他垃圾,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如题干中的⑤瓷碗碎片。(2)土壤微生物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土壤微生物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变量为有无土壤微生物,因此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如土壤取自同一地点、厨余垃圾相同且等量、厨余垃圾埋入土壤的深度相同、培养的时间相等。(4)甲组不做处理,乙组土壤经处理后,其中的微生物被杀死,与甲组形成对照。甲组容器内的厨余垃圾会被分解,乙组基本不被分解,因为甲组土壤的微生物对厨余垃圾有一定的分解作用,乙组灭菌后微生物被杀死,对厨余垃圾酶有分解作用。二、综合提升练1.低碳正成为生活的新时尚。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纸张两面印刷 B.自带篮子购物 C.垃圾分类投放 D.自驾汽车上班【答案】D【分析】低碳生活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详解】A.纸张两面印刷,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属于低碳环保,A不符合题意。B.自带篮子或布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B不符合题意。C.对垃圾分类投放,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的较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C不符合题意。D.自驾汽车上班,会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环境,D符合题意。故选D。2.“碳中和”是实现全球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B.分类处理垃圾C.用太阳能热水器 D.夏天24小时开空调【答案】D【分析】“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详解】A.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不符合题意。B.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可收物、有害拉圾、餐厨拉圾,其他垃圾四类,分类后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B不符合题意。C.用太阳能热水器可减少资源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D.夏天经常开空调,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D符合题意。故选D。3.北京市发布“我要碳中和”的微信小程序,市民可随时记录自己的“碳足迹”。以下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A.开车接送上下学 B.少使用一次性水杯 C.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D.垃圾分类回收【答案】A【分析】“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它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推动了绿色的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详解】A.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开车接送上下学,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符合题意。BCD.少使用一次性水杯、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回收都是节能减排、利于减少碳排放的良好行为,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场馆建设、赛事举办等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了奥运赛事活动带来的碳排放量,实现“低碳冬奥”。下列各项与上述理念不相符的是()A.自备购物袋 B.随手关灯C.少开汽车多走路 D.衣服洗后用烘干机烘干【答案】D【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现在有很多与绿色相关的环保名词,就是基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提出来的。【详解】自备购物袋、随手关灯、少开汽车多走路都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衣服洗后用烘干机烘干,消耗能源,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D符合题意。故选D。5.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有效改善环境 B.开发森林资源,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C.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再循环 D.谨慎引进外来物种,保护当地物种【答案】B【分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详解】A.大力植树造林,可使植被增加,能有效改善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符合主题。B.多使用一次性木筷,会造成森林大面积的砍伐,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不符合主题。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符合主题。D.谨慎引进外来物种,保护当地物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符合主题。故选B。6.“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个人等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效应排放量,即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B.多乘私家车有助于实现碳中和C.碳中和后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D.碳中和离不开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D【分析】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详解】A.植物是生产者,但也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B.多乘私家车会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B错误。C.碳中和是实现二氧化碳的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因此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C错误。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结合分析可知,碳中和离不开植物的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D。7.“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日常生活中不提倡()A.节约使用纸制用品 B.尽量不使用塑料袋C.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D.常使用一次性木筷【答案】D【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详解】A.节约使用纸制用品,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A正确。B.尽量不使用塑料袋,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B正确。C.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C正确。D.使用一次性木筷会浪费大量的木材,造成森林的大量减小,不利于保护环境,D错误。故选D。8.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这项成果有望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B.这项成果有利于节约农业种植的耕地和淡水资源C.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能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供帮助D.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答案】D【分析】(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2)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详解】A.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及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正确。B.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有望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可能对节约农业种植的耕地和淡水资源有重大作用,正确。C.人工合成淀粉,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供帮助,正确。D.农田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错误。故选D。9.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气 D.氮气【答案】B【分析】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形成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详解】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A选项错误。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形成酸雨,B选项正确。C.氢气在空气中含量极少,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C选项错误。D.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D选项错误。故选B。10.“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为减少害虫危害,加大农药施用量 B.为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垃圾分类C.为减少纸张浪费,倡导无纸化办公 D.为减少尾气排放,倡导绿色出行【答案】A【分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详解】A.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土壤、水体、生态系统的污染,A错误。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B正确。C.为减少纸张浪费,倡导无纸化办公,能够保护森林资源,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D.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利于保护生态环境,D正确。故选A。11.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A.清理垃圾,清洁环境 B.开发风能、发展水电C.植树种草,大搞绿化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答案】A【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详解】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该做法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无关,A符合题意。B.开发风能、发展水电,对保护环境有利,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B不符合题意。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D.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一个公益活动,倡议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20:30~21:30关灯一小时,旨在唤起人们节能意识。今年的口号为“以生命之名,为地球发声”。WWF提出“60+生活方式”概念,即指任何对自然环境友善,对节能减排有益,有助于推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行为方式。下列做法与此概念不符的是()A.骑“共享单车”出行 B.对垃圾进行分类C.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D.使用一次性餐具【答案】D【分析】“低碳环保”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共享单车出行或步行的方式绿色出行,可节约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不符合题意。B.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B不符合题意。C.人走关灯、少开空调,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推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C不符合题意。D.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大消耗能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D符合题意。故选D。1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A.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绿色富民 B.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C.坚持绿水青山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D.加强新农村建设大量使用农药防治害虫【答案】D【分析】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是:提倡单车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详解】AC.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指导方针。坚持绿水青山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绿色富民”的方针政策不动摇,AC正确。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资源化利用、降低垃圾对生物的危害,可变废为宝,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B正确。D.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土壤、水体、生态系统的污染;而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环境保护,D错误。故选D。14.“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们喝完的矿泉水瓶应该投入()箱。A. B. C. D.【答案】A【分析】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垃圾可分为四类。分别是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详解】A.可回收垃圾是指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喝完的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放在A垃圾箱中,A正确。B.厨余垃圾是指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等,B错误。C.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生活的废弃物。常见的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有害垃圾需按照特殊正确的方法安全处理,C错误。D.其他垃圾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卫生分解等方法处理,部分还可以使用生物分解的方法解决,如放蚯蚓等,D错误。故选A。15.2022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下列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大量抽取地下水当作生活用水 B.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C.保护植被,保持水土 D.推广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答案】A【分析】根据水污染的途径来考虑本题,想法切断污染途径即可。要知道保护水资源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详解】A.大量抽取地下水当作生活用水,易造成地层水抽空,引起地面沉降,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符合题意。B.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循环利用,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C.保护植物,根须具有固定土壤作用,有利于保护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D.推广滴灌技术,减少水的使用,有利于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产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诸多方便,同时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塑料可降解成直径小于5mm的塑料微粒,称为“微塑料”。近日,荷兰科学家们首次从22名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中发现微塑料。科研人员想利用小鼠来探究微塑料是否会影响其消化作用,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甲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乙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丙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同时其他饲养条件完全一致,是为了。(3)与甲组对照,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增长值均,原因是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严重影响了小鼠的功能。(4)乙、丙两组比较,小鼠体重变化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及环境的危害,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准备布制购物袋,拒绝购买塑料袋 B.及时焚烧塑料制品,避免白色污染C.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D.随意丢弃塑料制品【答案】(1)微塑料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吗?##微塑料是否会影响小鼠的消化作用?(2)

每日饲喂不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控制单一变量(3)

减少##降低

减少甚至消失

消化和吸收(4)微塑料浓度越高,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的越多,消化作用影响越大(5)AC【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详解】(1)科研人员想利用小鼠来探究微塑料是否会影响其消化作用,实验变量是微塑料。因此提出是问题是:微塑料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吗?或微塑料是否会影响小鼠的消化作用?(2)一般来说,在探究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A,因此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每日给每只小鼠饲喂不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饲喂27天。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组每日给每只小鼠饲喂含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