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的欺诈及其防范分析研究 会计学专业_第1页
财务的欺诈及其防范分析研究 会计学专业_第2页
财务的欺诈及其防范分析研究 会计学专业_第3页
财务的欺诈及其防范分析研究 会计学专业_第4页
财务的欺诈及其防范分析研究 会计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的欺诈及其防范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财务信息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会计欺诈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在经济生活中也越来越明显,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财务欺诈进行概述,介绍了财务欺诈的概念、特点及危害。第二部分我国财务欺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在了解财务欺诈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三部分在了解了财务欺诈的概况和我国财务欺诈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又了解了我国财务欺诈的识别方法,进一步提出财务欺诈的防范对策。关键词:财务信息财务欺诈原因分析防范对策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thefinancialinformationintheeconomiclifeisalsoincreasing,accountingfraud,however,asacorporatebehaviorineconomiclifealsobecomeincreasinglyevident,hinderingeconomicdevelopment.Thispapermainlydiscussedfromfouraspects,thefirstpartanoverviewofthefinancialfraud,andintroducetheconcept,characteristicsandhazardsoffinancialfraud.ThesecondpartofthestatusquoofChina'sfinancialfraudandcauseanalysis,causeanalysisonthebasisofunderstandingofthefinancialfraud.ThethirdpartintheunderstandingofanoverviewofthefinancialfraudandthestatusquoofChina'sfinancialfraudandreasonsonthebasisofunderstandingoffinancialfraudidentificationmethodfurtherproposedthepreventivemeasuresoffinancialfraud.Keywords:FinancialInformationFinancialFraudCauseAnalysisCauseAnalysis目录TOC\o"1-3"\h\u摘要 1Abstract 21.财务欺诈的概述 41.1财务欺诈的概念 41.2财务欺诈的特点 41.2.1弄虚作假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 41.2.2造假的手段不断翻新 41.3财务欺诈的危害 51.3.1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和制定 51.3.2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 51.3.3给各行业带来不正之风,危害社会的稳定 62.我国财务欺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62.1我国财务欺诈的现状 62.2原因分析 72.2.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及责任缺陷 72.2.2各种利益的驱使导致财务欺诈 82.2.3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82.2.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92.2.5外部监督不力 93.我国财务欺诈的识别及防范对策 93.1财务欺诈识别的方法 93.1.1分析性复核法是对企业重要的比率或趋势 93.1.2虚拟资产剔除法 103.1.3审计意见分析法 103.2财务欺诈的表现形式 113.2.1虚构业务 113.2.2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 113.2.3真账假算 113.2.4设内外两套账 113.3防范对策 123.3.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责任 123.3.2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培训 123.3.3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123.3.4加强监管 134.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1.财务欺诈的概述1.1财务欺诈的概念财务欺诈是一种故意从本质上提供误导性财务报表的行为。不注销过时存货和销售之前确认收入是欺诈性财务报表的最常见手段。财务欺诈是企业欺诈的一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S82((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把财务欺诈定义为“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财务欺诈导致会计信息不实,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决策,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危害十分严重,给个人企业以及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财务欺诈随着国家一系列会计法规改革政策的出台以及加强审计制度,对会计舞弊的有效防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新的欺诈技巧又会适应政策的变化而产生。为有效规范财务收支和成果核算,防范财务欺诈的产生,必须进行深入探索财务欺诈的特点、原因,从而进一步探索防范财务欺诈的策略,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1.2财务欺诈的特点1.2.1弄虚作假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新的会计与税收制度不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减少了利用会计账户进行欺诈和舞弊的可能性。但是也应清楚地看到,我国目前的会计与税收制度尚未真正与国际惯例接轨,还存在一些漏洞,财务主体自我设计的增加,从一定意义上讲也促成了财务欺诈的动机与机会。再者新会计制度、新税制的实施,尽管消除或减少了一些特殊形态的财务欺诈,但是由于记账规则的不断复杂化,新的财务科目的产生使得一些人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进行财务欺诈。1.2.2造假的手段不断翻新财务欺诈行为由于属于智能型财经违法,所以欺诈者在造假构想之时,便一次又一次地,甚至反反复复地琢磨怎样才能把所要贪污、窃取、侵吞的公共财物搞到手而又不会被人察觉、抓获的对策。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造假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2.1造假手段复杂化。过去造假者往往是在帐上做些手脚,如涂改、伪造凭证、单据、毁弃、转移账目等,现在则利用假发票,或者以加班、奖金、回扣、提成等各种名目进行贪污、受贿。在经济往来中,开假发票、造假凭证的现象相当严重,购销双方联合作弊,销货方可以多卖出商品,也能隐瞒收入、偷漏税款等;购货方可以摊挤成本,也可以化公为私。1.2.2.2以合作的形式掩盖违法犯罪行为。随着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有的单位借联营之机钻空子,或以横向联营为名,浑水摸鱼,慷国家之慨,中饱私囊。有些串通个体户,以签订生产、维修合同的形式,贪污本单位公款或收受贿赂。1.2.2.3抵抗查处能力不断增强。查处与反查处一直是相对抗的。由于造假的构想不断更新,所采用的手段也不断变化,财务造假的行为人反查账的意识也在增强。其作弊形式呈现以下特征。①次数少、金额大。由于单位内部加强监督,单位外部也定期对单位的账目进行检查,所以某些造假者为了达到造假的目的,凭借侥幸心理,采取少次数、大金额的作弊方式,以缩小目标,减少影响。如果经济监督部门或者单位管理者采取抽查的方法就有可能被遗漏过去。②手续完备,蒙混过关。造假者深知手续不齐全难以逃脱查处,因此,在进行造假时编造种种理由,伪造单据、帐目,写假报告,欺骗审查把关的人员和上级。1.3财务欺诈的危害财务欺诈造成的危害和风险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投资者个人都是很大的。其风险主要表现在:1.3.1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和制定财务工作是我国经济核算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财务工作正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多个领域,财务信息对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和社会公众进行宏观调控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财务状况的评估、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做出投资决策等提供了依据。财务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商业语言”,其工作成果的好与坏,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活动能否得以正常进行。1.3.2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财务失真,做假账,搞两本账,不少企业的会计报表没有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扰乱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使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入个人或团体腰包,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1.3.3给各行业带来不正之风,危害社会的稳定财务欺诈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违纪或经济犯罪,是一种腐败,即那些在权力或任何有利害关系的一方使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行为。财务欺诈的行为主体一般来讲有会计人员本身或者是单位的领导,如果单位的领导通过唆使会计人员制造虚假报表来为个人的升迁提供政绩,或在单位经营状况和发放职工的工资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而自己却大肆挥霍公款,将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激化群众对当权者或政府官员的不满和愤怒情绪。也增加了职工的对抗与不满,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2.我国财务欺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1我国财务欺诈的现状2.1.1我国的企业制度不完善以及公司股份制改革的效果不是很满意,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学术界对会计舞弊与盈余管理都缺乏规范的操作和统一的认识。首先,对于“合理的盈余管理”企业管理当局缺乏科学的盈余管理理念的引导,对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没有科学的界定,常把把两者混为一谈,或者是披着合法的“盈余管理”外衣进行不规范的盈余管理和非法的“利润操纵”—财务欺诈,这导致了我国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财务造假的现象常常发生,给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而真正合理的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也只有少数业绩良好、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其次,因为财务欺诈的行为,使盈余信息变成了数字游戏,发送错误的会计信号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经济资源的配置,而且实证研究也证明,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确会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公正、公平、合理的会计准则不只是一个技术手段,但也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制定同时也是一个政治的程序。因此,一项准则的出台是各方面力量综合的结果。一项准则的制定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就很难平衡各利益集团满意的结果,这使得该集团不能从准则中获得好处的而违背准则的可能性变大,财务欺诈问题可能因此而生。2.1.2在国外,内部控制设计的大型企业比中小型企业发生欺诈的可能性要小,但在中国,即使是大型企业,以设计出一套严格的内部控制也可能因为财务欺诈而遭受严重的损失,例如,银行。银行内部人员作案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职务不高的人员往往可以酿出大案来。2007年4月14日发生在河北省邯郸农业银行金库5100万元被盗案就是最好的例子。金融机构严肃和近乎苛刻的防范和内部控制机制在案发银行中是完全没有用的,换句话说防范和治理财务欺诈除了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以外,更重要的因素是人性方面的控制,它可以使一切似乎看起来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失效,这也是我们需要加强外部监督治理的原因。同时,也验证了“冰山理论”的欺诈动机,财务欺诈是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结构方面只是冰山露出的一角,更大的个体行为方面的欺诈危险则隐藏在海平面以下。具体来将,治理财务的欺诈行为仅仅依靠包括内部控制在内的组织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各个方面的管理与员工个体方面的内容不能被忽略。除了员工的资产欺诈以外,操纵董事会的大股东也是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欺诈的又一大特征。换句话说,中国目前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是我国管理层欺诈最为重要的红旗标志。这也为以后如何在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背景下的管理欺诈审计的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总之,财务欺诈的行为和其他的经济违法性行为一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和人的趋利行为的产物,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理动机与各种制度相互碰撞的结果。从经济学来解释,财务的欺诈行为是相关当事人在对其利弊得失权衡后做出的选择。因此,要想找到能彻底根治财务欺诈的措施,首先就必须弄清楚财务欺诈赖以生存的土壤及测试方(注册会计师)系统、治理方(政府、企业、管制者)与财务欺诈当事人或参与者之间的行为机制,明确企业和外部监管者、注册会计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形成社会与企业的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2.2原因分析2.2.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及责任缺陷我国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和相关法律对财务欺诈的惩罚进行了规定,但是其法律责任过轻且不具体,使不法分子为了高额的欺诈收益不惜犯法,钻法律漏洞。财务欺诈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时期内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目前,财务欺诈形成的法律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责任不够重,执法力度不强。中国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及各类税法,对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过于宽松,而且不够具体。因此,在实践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常常难以具体实施,且执没有足够的执法,如果违反会计法往往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下不为例等了解此事,如果违反税法偷逃税款,也常常是责令其补缴所欠的税款,外加罚款了解此事,当事人一般不承担法律方面的责任。在这种方式下,他们将会继续无视法律、法规,继续制造财务欺诈;二是一些企业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虽然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但常常是将《会计法》与国家税法置之度外。为了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并取得银行贷款,或为了完成企业的考核指标,常常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编造虚假会计数字,以达到维护地方利益的目的。2.2.2各种利益的驱使导致财务欺诈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不断升温,人们渴望获取财富和地位的更加激烈,从而导致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自身利益而进行欺诈的行为。企业股票所有者为稳定企业的股价、知名度、摆脱ST名号等原因;管理部门通常是通过欺诈来提升业绩,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薪酬等;企业的会计人员为个人的私利而进行欺诈。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经营者的信息披露是满足其本身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从社会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应该披露的信息;从信息使用者来看,基于利益的驱使,出于某种特殊的目的,例如隐瞒事实或粉饰政绩等方面的需要,他们可能并不需要一个真实的财务信息;从债权人角度分析,要求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尽快采取对策。目前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是否所有的银行都需要真实的财务信息,目前还是个未知数。2.2.3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直接分析、处理各种财务资料,编制财务报表供企业内外部使用者使用,因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素质的高低和财务欺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合格的会计人员在有关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指导下,避免欺诈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相关者的利益,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相反,一些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为个人的私利编制虚假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欺骗群众,侵害有关利益方的利益和企业财产,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2.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遏制财务欺诈,然而当前我国的多数的企业却难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度。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大股东控制董事会和监事会,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因而难以发现财务欺诈,并且即使发现了这种欺诈现象的存在公司也难以处理。2.2.5外部监督不力一些政府部门自身不能以身作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追求政绩,过分盲目的关注经济的虚增长,客观纵容财务的欺诈行为,一些单位为了完成指标、为讨好政府的青睐也做出欺诈的行为。监管失灵。证监会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管理人员,仍然集中在事后处罚,轻事前监督,日常监管和效率是比较低,很难发现财务风险,难尽其职位。此外,太多的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力分配是不明确,导致多部门管理,无人值守的现象出现,监督的效率较低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很多漏洞,因此可以利用这种行为财务欺诈。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企业的账务处理、审计时,比较容易发现该企业在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收入过于单一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依靠的审计业务。这就导致了许多会计师事务所过度的依赖客户,为留住大客户,很多时候不得不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3.我国财务欺诈的识别及防范对策3.1财务欺诈识别的方法财务欺诈问题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对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对财务欺诈方法的识别都需要掌握,以确保企业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还是对注册会计师及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人来说,都要有识别财务欺诈的火眼金睛,使会计的报表编制者不敢越池半步。然而如何能识别财务欺诈,目前还没有人在这方面进行系统的专门论述,我将简单的介绍一下财务欺诈的识别方法,具体如下:3.1.1分析性复核法是对企业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常用的方法有简易比较、趋势分析和结构百分比等方法,简易比较法是指将本期金额或比率与以前年度的相关数据或其他相关数据所进行的比较,通过上述数据的简单比较,可以发现企业的会计报表发生重大变动的项目。比率分析法是对财务报表中的某一项目与其相关的另一项目相比所得的值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要求先计算各种相关比率,再将上述比率与相应的参照标准进行比较,为判断财务报表表达是否恰当提供参考,常用的比率通常包括(1)短期流动性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负债与资产比率、应付账款周转率(2)现金状况比率现金与销售比率。现金与资产比率。(3)存货周转率。(4)应收账款周转率。(5)投资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6)财务杠杆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长期债务/营运资金比率。(7)资本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8)其他比率、毛利率、销售收入、单位销售数现金销售收入、销售费用、单位销售数、每股盈余、每股净资产、边际利润。(9)与现金流量相关的财务指标,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量的比例,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的增长。结构百分比分析也称为共同比财务报表分析,它是指首先计算财务报表各构成要素所占总额的百分比然后通过比较分析,与往年或其他有关资料到相关数据的比较,通过比较数据可以发现企业财务报表的异常变动和差异。趋势分析是了解的增加和减少其波动,也可以了解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模型、回归分析财务报表项目的比较和分析、财务报表项目分析的趋势,其变化量、财务建模和分析复杂的分析技术。3.1.2虚拟资产剔除法虚拟资产剔除法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资产递延税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加以剔除然后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对于上市公司证监会要求其在年报中必须披露调整后每股净资产作为评价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重要数据被调整的内容包括以下资产项目3年以上应收帐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固定资产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由于以上资产项目不能或者很难确定会给公司带来未来收益投资者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应该予以剔除。3.1.3审计意见分析法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也是识别财务欺诈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分析报告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审计报告中所反应的意见类型注册会计师所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直接反映了财务报表是否存在欺诈及欺诈的严重程度。在目前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问题相当严重。当然,在对审计意见进行分析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两个现象:第一,注册会计师审计未必是适当的,如应发表保留意见却发表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理应拒绝表示意见或发表否定意见却发表保留意见理应发表否定意见,却发表拒绝表示意见等。第二,别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的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意见出现分歧。审计报告中说明事项,最直接的反映了公司财务欺诈的方式,以及该事项对财务报表信息的影响。3.2财务欺诈的表现形式3.2.1虚构业务有的企业为套取现金而虚构出差业务,以差旅费的名义从银行多提现金;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3.2.2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为了多报出差费用,篡改住宿费等原始单据,或者在其他有关系的旅店开住宿发票,多报费用侵吞公款;有的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3.2.3真账假算就是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但不按有关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正确核算,这是会计造假的常见和多发现象。它主要是以调节企业盈亏为目的,人为增减当期不应增减的成本费用,如把库存商品、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其他应付款等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3.2.4设内外两套账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主要指一些企业设内外两套账,一套是内部用的财务账册;一套是供外部用的账册。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又有区别。报税务部门的是微利或亏损,以少交税收;报银行部门则虚增资产和利润,打肿脸充胖子,为贷款创造方便。3.3防范对策对财务欺诈行为及各种手段,其防范和治理应该用多管齐下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系统的财务标准和其他法律,法规,加以规范财务欺诈者的行为;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杜绝财务欺诈;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良好职业道德建设,使财务欺诈者不愿意欺诈。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治理:3.3.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责任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对财务欺诈的规定更明确化、具体化,对财务欺诈行为严惩不贷。同时,对董事会、监事会等的监督权在法律上予以明确。对财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以加强中国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明确财务监督、审计、法律的执法责任和权力,实施监督监督职能的清晰度。在财务法规的宣传工作上应该进一步做好。在全社会普及财务法规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对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了解财务形成的来龙去脉,对虚假的财务信息有深刻的理解,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要加大对违反财务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会计法》首次将企业负责人作为财务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了具体的责任,在财务欺诈事实与清楚损失的情况下,对有关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并公开曝光。3.3.2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作为财务活动的主体,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直接影响着财务信息真实与否,财务人员的素质及其独立性也直接决定了财务信息的质量。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财务欺诈的直接制造者是财务人员,对财务欺诈的产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和财务的工作管理部门都应该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制定财务道德规范,同时也要抓好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质量信誉意识,使其能自觉抵制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以不断提高我国财务信息的可信程度。3.3.3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防范财务欺诈的有效措施。在已经发现的绝大多数财务造假和财务欺诈事件中,薄弱的内部财务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建立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明确内部财务控制目标,营造内部财务控制环境,有效使用内部财务控制方法,通过内部职能职务的相互分离和牵制,实现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