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与地表形态第二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第一新JBF_第1页
新与地表形态第二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第一新JBF_第2页
新与地表形态第二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第一新JBF_第3页
新与地表形态第二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第一新JBF_第4页
新与地表形态第二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选择性第一新JB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地理2021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课标导引知识建构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目标导引1.了解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质作用类型2.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综合思维)3.理解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的特点。运用地理示意图,说明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综合思维)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内力作用来自地球本身,主要包括地球运动旋转能和引力能,以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①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而且每个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②板块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典

例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碰撞陆地上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海洋上形成海沟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错开的情形。(2)常见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①褶皱a.形成: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b.褶皱与地表形态

曲背斜向斜岩层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图

示形成的地形山岭谷地褶

曲背斜向斜地形倒置(地形与褶皱构造不相吻合的现象)谷地山岭②断层a.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作用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就会破裂。岩层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要点笔记只有当岩层破裂,并且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才形成断层。若只发生了破裂,两侧的岩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就不是断层。b.断层与地表形态

态地垒地堑概

念两条平行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叫作地垒两条平行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作地堑图

示形成的地形断块山狭长的凹陷地带实

例华山、庐山、泰山等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3.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1)火山喷发:地球内部能量强烈的释放形式,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2)分类①根据喷发状况分类类

型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典

例美国哥伦比亚高原、印度西部高原等长白山主峰、富士山等②根据活动情况分类

类概

念活火山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保持有火山形态和喷发物,但无喷发历史记录,也无活动性表现的火山休眠火山长期没有喷发,但将来还会喷发的火山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并纠错(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如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答案√(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答案√(3)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一定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一定形成谷地。(

)答案×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一般形成山岭,有时背斜成为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一般形成谷地,有时向斜成为山岭。(4)我国汾河谷地和渭河谷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垒。(

)答案×我国汾河谷地和渭河谷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堑。读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完成2~3题。

2.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

)

A.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3.关于图中a边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形成山脉 B.属于板块生长边界C.易形成海沟 D.属于板块消亡边界解析第2题,根据图示,M半岛为阿拉伯半岛,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D正确。第3题,读图可知,a边界箭头背向分离,为板块生长边界,B正确、D错误。该边界位于两大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A错误。海沟位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相撞挤压处,C错误。答案2.D

3.B192021/10/10星期日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4~6题。4.图中a地所属地质构造是(

)A.山岭 B.向斜

C.背斜 D.地堑5.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a B.b C.c D.d解析第4题,从地质构造上看,a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B错误、C正确。从地貌上看,a地地势较两侧低,因此为谷地,A错误。地堑属于断层的一部分,图中无断层,D错误。第5题,图中沉积岩分层明显,越向下,岩层越古老,岩层按由老到新的顺序为②③①。岩浆岩(④)穿过了所有的沉积岩层,说明岩浆岩(④)形成时间最晚,D正确。第6题,b地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易储存地下水,B正确。答案4.C

5.D

6.B212021/10/10星期日课堂篇主题探究问题探究探究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其主要部分在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

450千米,宽200~350千米。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为珠穆朗玛峰。据考证,珠穆朗玛峰至今还在以不易被人察觉的速度缓慢增高。结合材料探究:(1)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的边界类型属于哪一类?(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仍然在增高?提示(1)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由于这两大板块相互碰撞,其板块的边界属于消亡边界。(2)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移动,俯冲至欧亚板块之下,使欧亚板块抬升,因此珠穆朗玛峰仍在增高。关键能力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作用形式板块张裂地区板块相撞挤压地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形成地貌裂谷、海洋巨大山脉海岸山脉、海沟、岛弧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马里亚纳海沟图示典例剖析例1“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于2015年12月16日晚抵达西南印度洋中脊目标海域——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展旨在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第一次大洋钻探。下图为局部板块及其边界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选择在大洋中脊进行大洋钻探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厚度较薄 B.海域风浪较小C.海水深度较浅 D.板块比较活跃(2)能正确表示亚特兰蒂斯浅滩所在区域板块边界类型的是(

)命题立意本组题以板块及其边界分布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同时,通过对板块分布的考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解析第(1)题,大洋中脊也被称为海底山脉,因此相对于周围地区,海水深度较浅,利于钻探。大洋中地壳较薄的地方应为海沟;大洋中脊位于海洋中部,海面摩擦力小,风浪较大;板块比较活跃的地方不利于钻探。C正确。第(2)题,由题可知,亚特兰蒂斯浅滩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处,该处属于板块生长边界,可能形成海岭,C正确。A为大陆板块张裂处,地壳断裂下陷,不可能形成海岭,A错误。B、D均为板块的相撞挤压地带,属于板块消亡边界,B、D错误。答案(1)C

(2)C292021/10/10星期日问题探究探究二褶皱和断层下面为游客拍摄的两幅地貌照片。

结合材料探究:(1)说明这两幅照片属于哪种地质构造类型,常形成哪种地貌类型。(2)在野外,常看到背斜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岭的情况,它们是如何形成的?(3)研究地质构造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提示(1)图1为背斜,常形成山岭。图2为向斜,常形成谷地。(2)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3)研究地质构造可为我们寻找油气、地下水等资源提供帮助。在工程建设上,可避开不利的区域,利于工程建设。关键能力1.褶皱和断层的比较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岩层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岩层受力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新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山岭谷地或盆地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常成为断块山;相对下降的一侧,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在地形上,有些断层常形成平直的陡崖外力长期作用后的地貌谷地山岭图示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典例剖析例2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地质构造类型属于(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2)图示地区所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侵蚀、搬运—挤压变形B.挤压变形—固结成岩—侵蚀、搬运C.固结成岩—挤压变形—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固结成岩—挤压变形思维导引(1)图中有岩石类型,但没有新老关系,因此向斜和背斜的判断只能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而地垒和地堑与断层有关,因此需从图中寻找有关断层的信息。(2)石灰岩、页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其形成需要固结成岩作用。之后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挤压变形。最后在外力作用(侵蚀、搬运等)下形成各种地表形态。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岩层呈现向下弯曲的形态,故该地地质构造类型属于向斜,B正确。第(2)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地质构造类型是向斜,石灰岩、页岩和砂岩均属于沉积岩,因此该地区先经历固结成岩,然后受地壳运动挤压变形形成向斜,最后部分地区被流水侵蚀形成河谷,石灰岩被流水侵蚀后形成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C正确。答案(1)B

(2)C382021/10/10星期日当堂检测读下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得出的结论是(

)A.红海面积不断缩小B.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C.非洲河流流量普遍较大D.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2.能够解释你所得结论的叙述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B.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C.非洲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丰富D.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相撞挤压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红海附近板块张裂,面积不断扩大;地中海附近板块相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及非洲河流流量从图中提供的信息中无法得出。D正确。第2题,上题中得出的结论是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是地中海处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这是板块相撞挤压造成的。D正确。答案1.D

2.D412021/10/10星期日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按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4.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A处修建采石厂B.岩浆岩乙可能含有化石C.若A处有河谷形成,是因为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D.可以在A处修建水库堤坝,是因为A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解析第3题,图中沉积岩甲结构完整,说明没有受到岩浆喷发或断层的影响,所以沉积岩甲应形成于岩浆岩乙和断层丁之后;在岩浆岩和断层形成之前要先形成沉积岩,然后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丙;断层丁两侧岩层(包括岩浆岩乙在内)出现明显位移,说明岩浆岩乙形成于断层丁之前,所以甲、乙、丙、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丙、乙、丁、甲,C正确。第4题,图中A是位于背斜顶部新形成的沉积岩,岩石疏松,利于采石,A正确;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B错误;图中A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C错误;A处下部有断层,地质结构不稳定,不能修建水库,D错误。答案3.C

4.A442021/10/10星期日下图为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

)A.沉积作用 B.地壳运动C.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6.贺兰山从成因看属于(

)A.褶皱山 B.火山C.断块山 D.无法判断解析第5题,图中岩层有明显位移,宁夏平原相对两侧岩块下降,是断层中的地堑,故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地壳运动,B正确。第6题,贺兰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部分,从成因看属于断块山,C正确。答案5.B

6.C472021/10/10星期日7.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认识六大板块,填写各板块所对应的字母:欧亚板块是

,非洲板块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